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教材挖空.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40259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7.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材挖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中生物教材挖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 必修一 3 第一章 走近细胞 3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 3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5 2.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5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6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7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8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9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9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 9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1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3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3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 14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5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利用与供应 16 5.1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6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7 5.3 细胞呼吸 17 5.4 光合作用 19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22 6.1 细胞的增殖 22 6.2 细胞的分化 24 6.3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24 6.4 细胞的癌变 25 必修二 26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6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6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7 1.3 遗传基本规律解题分析(理解) 28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9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9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30 2.3 伴性遗传(改动较大) 3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33 3.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33 3.2 DNA的分子结构 34 3.3 DNA的复制 34 3.4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5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36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6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37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 39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9 5.2 染色体变异 40 5.3 人类遗传病 41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43 6.1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43 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43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44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44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4 必修三 47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47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47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8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48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48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50 2.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52 2.4 免疫调节 53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56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56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7 3.3 其他植物激素 58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59 4.1 种群的特征 59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 60 4.3 群落的结构 61 4.4 群落的演替 62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63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63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63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5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5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6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7 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7 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67 第65页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 问题探讨:病毒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通常病毒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有些病毒还含有囊膜。 Eg.:HIV含有囊膜。 (3)每种病毒只含有_____(“1”或“2”)种核酸。 Eg.:T2噬菌体含有______,HIV含有______。 (4)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宿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专一性。 Eg.:T2噬菌体寄生在_____________体内,HIV主要寄生在人体___________细胞内。 1.1.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是因为: (1)单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Eg.: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Eg.: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Eg.: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3)病毒只有在_________中才能表现生命特征。 1.1.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典型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一结构层次是上一结构层次作为元素构成的系统,并同时具有上一结构层次所不具有的特性(组成、结构和功能)。 (2)________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__是现已知最大的生命系统。 说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3)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缺乏_________层次。 (4)单细胞生物具有两个结构层次:_________层次和__________层次。 特别说明:人教教材把病毒视作生物,但不具有生命(特征),只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视作是生命。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1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Ⅰ.取镜、安放、对光: ①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镜座。②将显微镜放置于距离桌子边缘一巴掌左右的位置。③转动镜头转换器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将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眼睛注视目镜的同时调节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Ⅱ.低倍镜观察: ①升高镜筒,然后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尽量将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的中央,并用玻片夹固定。当物镜下降至距离装片约一指的距离(约2cm)时,用眼睛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降低镜筒。视野中感觉看到东西时,用更慢的速度降低镜筒。如果镜筒降至最低时仍未看到物象,再升高镜筒重复上述操作。②看到物象后,可以换用细准焦螺旋缓慢地升降镜筒,使物象清晰。③根据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将观察对象移至______________。 Ⅲ.高倍镜观察: ①__________转动镜头转换器至高倍物镜。②调节且仅允许调节____________螺旋使物象清晰(_________使用粗准焦螺旋)。③高倍物镜下,视野会变_______,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增大亮度。但有时视野偏暗可以增大对比度,更有利于区分观察对象。 (2)多种多样的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水绵属于绿藻)、高等植物细胞(叶保卫细胞)、动物细胞(蛙皮肤上皮细胞或鱼红细胞)、真菌细胞(酵母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单细胞真核生物),上述细胞均能观察到细胞核。高倍镜下也能看到伊红美蓝染色后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没有细胞核。 1.2.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根据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说明:真核生物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细胞)。原核生物对应细菌界,支原体、衣原体等都属于细菌界。 蓝藻门属于细菌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蓝藻类生物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蓝藻(蓝细菌)以外的其它藻类都是真核生物。藻类爆发可导致水华(淡水)或赤潮(海水)。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但有一个______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_________。 说明:原核生物除了拟核区的DNA还可能含有质粒(DNA)。 原核细胞缺乏膜包被的细胞器,但都含有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____________。原核生物通常具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的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不同。 (4)原核细胞具有和真核细胞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场所(细胞核或拟核)等,也都使用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_。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这说明了细胞的__________。 1.2.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2.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问题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2.1.1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细胞中的元素按照含量多少可以划分为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说明:每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具有其他元素难以替代的作用。 (2)_________________是基本元素。_____是最基本的元素。 说明:无论细胞干重/鲜重,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同时参与构成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 在细胞干重中,C含量极高,且C在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包括水和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并不是所有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样。通常,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1.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_________加入淀粉样液中会出现_____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体积混合所得,不能久置,需要______________。使用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检测时需要_________加热,最终会出现________色沉淀。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_______________(使蛋白质变性暴露肽键并提供碱性环境),再加________________。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后呈现_____色。 注意: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中CuSO4浓度不同(不要求记住具体浓度)。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如果选择花生子叶切片进行观察,需要使用____________。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用苏丹Ⅲ(Ⅳ)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_)色;且子叶切片染色后需要用______________洗去浮色后才能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也可以选择花生组织样液进脂肪检测,不需要用到显微镜。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2.1氨基酸及其种类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可以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点:一个___________(-NH2)和一个___________(-COOH)连接在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α-氨基酸)。 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蛋白质及其多样性 (1)____________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_____连接形成多肽: Ⅰ.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_______(写反应式,氨基酸用结构简式写,标注肽键): 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①多肽通常呈链状,也称多肽链。 ②每条多肽链至少含有_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_个游离羧基。 ③一条多肽链中: 氨基酸(残基)数目 - 肽键数目 =______。 (3)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折叠、盘曲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Ⅱ.蛋白质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性的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剧烈的变性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Ⅲ.蛋白质盐析是指用盐溶液使蛋白质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盐析是________________(“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4)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_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如抗体);羽毛、肌肉、头发等中蛋白质属于_________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_功能(如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在于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Eg.:导致疯牛病的朊粒与正常牛体内的一种正常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两种蛋白质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但是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功能也不同。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3.1核酸的分类与功能 (1)核酸包括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DNA)和__________________(简称RNA)。 (2)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3.2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Ⅰ.实验原理: ①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R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中。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染色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结合DNA后呈现_____色;____________结合RNA后呈现_____色。 ③盐酸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流程: ①取人口腔上皮细胞制片(不加盖玻片,直接烘干以使细胞黏附在载玻片上) ②水解(30℃水浴,利用盐酸的作用) ③冲洗涂片(洗掉盐酸) ④染色(使DNA和RNA着色) ⑤观察 Ⅲ.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现____色,细胞质呈现____色。 (2)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 2.3.3核酸是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1)___________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单体): Ⅰ.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组成。 Ⅱ.根据五碳糖不同可以把核苷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脱氧核苷酸一般有四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一般有四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Ⅲ.写出核苷酸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一段核苷酸链(选三必须弄清楚): (3)DNA通常由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通常由______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4)遗传信息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中。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2.4.1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是多羟基(-OH)的醛(-CHO)或者酮(-CO-)。由于糖类分子中H和O之比通常为2∶1,因此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有些糖具有甜味,有些糖没有甜味。 (2)糖类根据水解情况可分为: Ⅰ.单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糖。只有单糖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常见的单糖有: ①脱氧核糖和核糖——参与构成DNA和RNA。 ②葡萄糖——细胞内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能源物质,可氧化分解供能。 ③半乳糖——氧化分解供能,多见于动物细胞。 ④果糖——氧化分解供能,常见于植物细胞。 Ⅱ.二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糖。常见的二糖有: ①麦芽糖——由__________________缩合而成。 ②乳糖——由____________________缩合而成。 ③蔗糖——由____________________缩合而成。 Ⅲ.多糖:由大量单糖聚合而成的糖。常见的多糖有: ①淀粉——多个____________缩合而成;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__________物质。 ②糖原——多个____________缩合而成;糖原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和______________(主要存在于肌肉中)。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_________物质。 ③纤维素——多个____________缩合而成;纤维素作为植物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可以被某些微生物分解为葡萄糖(人不可以分解纤维素)。 (3)根据能否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糖类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常见的还原糖如单糖、麦芽糖等;常见的非还原糖如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2.4.2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即甘油三酯。 Ⅰ.从元素组成上看,脂质分子中_____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_____的含量更多,这导致单位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远高于糖类,因此脂肪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说明:说到储能物质就想到脂肪这没有大问题,但部分植物会采用淀粉作为储能物质,糖原也是动物体内暂时的储能物质。 Ⅱ.脂肪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2)磷脂:除含有C、H、O外,磷脂通常还含有__________两种元素。磷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3)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Ⅰ.胆固醇: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 Ⅱ.性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_的发育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Ⅲ.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__________的吸收。 2.4.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是因为:生物大分子是多聚体,多聚体由单体聚合而成,每一个单体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 说明:脂肪不是多聚体,也不是严格的生物大分子,但有时为方便研究也归为生物大分子。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2.5.1细胞中的水 (1)生物体的含水量因生物种类、性别和年龄的差异而存在差别,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含水量也存在差异,通常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结合水是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说明:失去结合水也就破坏了细胞结构,会导致细胞死亡。 Ⅱ.自由水具有以下功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自由水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参与细胞代谢上,因此自由水含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是正相关的,亦即自由水的含量越高,细胞代谢的强度越强,反之亦然。 2.5.2细胞中的无机盐 (1)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__,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g.:Mg2+参与构成叶绿素、Fe2+参与构成血红蛋白、碘参与构成甲状腺激素。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g.:血钙过少会引起抽搐。 Ⅲ.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3.1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细胞膜制备的方法: 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容易吸水涨破;同时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避免了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混在一起。 (2)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主要是磷脂)和______________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 (3)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注意:人体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会增多。 3.3.2细胞膜的功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g.:台盼蓝染色法中,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台盼蓝就能进入死细胞而被染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g.: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结合来传递调控细胞代谢的信息;精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胞间连丝是相邻两个植物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能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3.3.3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说明:植物细胞壁与细菌、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 3.2.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1)细胞质分为两部分: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执行特定的功能)和细胞质基质。 (2)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可以分离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后可以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时,采取逐步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步分离不同的细胞器,即采用了不同的离心速度进行分离。 3.2.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是进行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是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叶肉细胞为主)。 说明:用内共生学说去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具有核酸(DNA和RNA)以及核糖体等。 (3)内质网是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车间。 (4)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囊状和泡状结构;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无膜包被;核糖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机器;核糖体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也可能在核外膜上)。 (6)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成小泡状结构;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____________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溶酶体中的酶为酸性水解酶,其中的酶少量释放进入细胞质是没有活性的,但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会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 (7)液泡由单层膜围成;成熟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个占据细胞绝大部分体积的中央大液泡;液泡主要存在于_________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可以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细胞_________。 (8)中心体无膜包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中心体一般认为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有关,主要存在于动物和某些_________植物的细胞中。 (9)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细胞骨架可以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0)细胞质基质呈现________状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实验可以选择黑藻(单子叶植物)或菠菜叶_____表皮(稍带__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2)线粒体形态多样。____________染液能将_____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________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4.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细胞的“生产线”需要多种细胞器的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就是其中一例: Ⅰ.先从游离的____________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合成的一段多肽链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继续肽链的合成。(注意和教材表述有区别) Ⅱ.多肽链在____________中加工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分泌蛋白的囊泡(分泌小泡)。 Ⅲ.囊泡包裹着分泌蛋白离开高尔基体,并移动到细胞膜,然后与细胞膜融合将囊泡中的分泌蛋白分泌出去。 Ⅳ.分泌蛋白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中需要的能量大部分由_____________提供。 (2)______________是细胞内囊泡穿梭的枢纽。 蛋白质的分选 3.4.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许多细胞器都有膜,这些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注意:口腔黏膜、呼吸道黏膜等实际上并不是生物膜,而是一层保护口腔、呼吸道的细胞,所以它们也不构成生物膜系统。 (2)组成生物膜系统的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注意:内网质膜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Ⅰ.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Ⅱ.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_______________。 Ⅲ.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且多为一个细胞核。 3.3.1细胞核的功能(例子) Eg.: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变形虫切割与核去除再植入实验以及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____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膜上有核孔,核孔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仁:与_____________的合成以及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体)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染成深色。染色质(非分裂期的存在状态)和染色体(分裂期的存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补充:核孔允许水、葡萄糖、核苷酸等小分子自由穿过。但对大分子的进出具有选择性,如mRNA合成后经由核孔进入细胞质,然后在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些蛋白质(如RNA聚合酶)合成后可经由核孔再进入细胞核。 3.3.3细胞核的功能 由于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核还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_________中心。 模型建构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以实物或绘画形式表现研究对象的特征)、数学模型(以数学形式表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概念模型(如概念图等)。 说明: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绘画形式表现研究对象的特征,这里用于表现研究对象特征的实物不能是研究对象自身,比如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研究对象细胞自身,并没有对其特征进行抽象,所以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问题探讨: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或“渗透”)是指水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渗透是宏观上的,而非微观的)。 (2)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Ⅰ.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渗透压差)。 说明:分析渗透作用时,半透膜两侧的浓度(渗透压)是指所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种类无关。这里的所有溶质是指全为非电解质(电解质的情况见必修三渗透压)。 说明: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从水分子相对含量高的一侧(低浓度一侧)向水分子相对含量低的一侧运动(高浓度一侧)。 说明:水分子因为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而扩散进入漏斗;漏斗内的液面升高后会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倾向于将漏斗内的水通过半透膜压出去。上述两者引起的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出漏斗达到平衡时,渗透作用即停止。 4.1.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依靠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Ⅰ.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Ⅱ.动物细胞膜内外可能存在浓度差(渗透压差)。 (2)成熟植物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Ⅰ.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①现象:蔬菜腌制时会失去水分。 ②提出假说:由于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我们推测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③假说的演绎:将成熟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类似于腌制),植物细胞将________水分。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水分主要位于液泡,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液泡中含有紫色色素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将会观察到色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紫色________。 ④实验过程 a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____表皮临时装片。观察。 b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并在另一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多次。观察。 c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并在另一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多次。观察。 ⑤实验结果:液泡紫色加深,符合假说预期。 ⑥实验同时观察到失水后紫色范围变小,这表明原生质层伸缩性_____(“大”或“小”);实验结果同时显示细胞壁在失水前和失水后基本没有形态上的变化,这表明细胞壁伸缩性_____(“大”或“小”)。 ⑦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