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40093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1. 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 (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 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 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 (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 (2)木炭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 (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性质;。。。。。。。 4.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单质(如O2)或 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 化合物 。 5. 关于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原子或分子的 间隙 发生改变,不能说成 分子大小或体积 发生改变. (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 ,不能说成H2O2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有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才能生成H2和O2) 6. 关于量筒和天平: 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 7. 几个先: (1)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 收集不到气体 ) (2)加热药品前——先预热(防止 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 (3)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防止 加热时产生爆炸 ) (4)加热高锰酸钾,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 水槽中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 (5)CO (或H2)还原氧化铜——先通CO (或H2),再加热(防止 通入CO与装置内空气混合后,加热产生爆炸 ) 8、几个数字: (1)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约1/3处); (2)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2/3,不少于1/4; 9、几个不同: (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CO2(或H2O、H2O2以及O2和O3等)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Na(钠原子)和Na+(钠离子)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关于本质区别: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讲: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分子生成。(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否只含一种物质;从微观上讲: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或原子),混合物则 含有不同种分子 。 (3)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所含 质子数 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原子不可分裂。(必须要以在化学变化中为前提) 11、几个相等: (1)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必然 相等 ;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3)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12、几个不一定: (1)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就没有中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1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所以:生成气体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 (差量法)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一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或分子的结构)。 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14、化学中的“三大”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三大有害气体: CO 、 SO2 、NO2 (注意空气污染物中没有CO2,但还有O3) (3)三大化石燃料:煤 、 石油 、天然气 ,(均属于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4)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固体单质)、H2(气体单质)、CO(气体化合物) (5)三大可燃性气体: 氢气、甲烷 、一氧化碳 (燃烧均产生蓝色火焰(H2淡蓝色)) (6)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 (7)灭火的三种原理——移出可燃物、与氧气隔离、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5、关于俗称 (1)乙醇俗称 酒精 ,化学式C2H5OH ; (2)天然气俗称沼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H4; (3)生石灰是 氧化钙 ,化学式 CaO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 ,化学式为 CaCO3;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 氢氧化钙 ,化学式为Ca(OH)2 。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 CaCO3,形成的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方程式:CO2+Ca(OH)2 = CaCO3↓+H2O,除去它的最好方法是用稀盐酸洗涤。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16、关于水的问题: (1)净化水的方法由低到高有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活性炭吸附、过滤、蒸馏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蒸馏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含较多Ca2+、M g2+),用 肥皂水 区别,现象:产生浮渣多,泡沫少。(也可用蒸发后看是否有残留固体的方法鉴别) (3)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过滤 ,能除去水中色素和气味的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 。 (4)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煮沸 ; 实验室用 蒸馏 。 17、关于二氧化碳: (1)动植物呼吸作用 放出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消耗二氧化碳 。 (2) 检验CO2常用 澄清石灰水 ,不能用 燃着的木条 。 (3)除去CO2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既能检验又能除去CO2的是 足量澄清石灰水。 (4)CO2用于灭火体现的性质有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5)CO2收集方法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的原因: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18、关于化学之最: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氮气( N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2)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 氢气(H2);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H2); (3)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CH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 (CH4) (4)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水(H2O)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H2O)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氢气 (H2) (7)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C)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氧、硅(Si)、铝、铁(Fe);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Al) 19、按要求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看清楚题目要求) (1)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 ,煤气造成人中毒的原因是CO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2) 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活性炭( C ),因其具有 吸附性 (3) 用于急救人的气体是 氧气 ( O2 ),空气中较活泼的气体是 氧气 (4)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二氧化碳 ( CO2),还有 甲烷(CH4) (5) 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干冰(CO2) 可用作灭火剂的是二氧化碳 (CO2 ) (6) 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红光)的是 氖气 ( Ne ) (7)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SO2 )和二氧化氮(NO2) (8) 在冶金工业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气体是 一氧化碳 (CO ) 20、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现象 ①磷(P)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不能说白雾 )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HCl)(或HNO3)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不能说白烟 ) ③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但不能说出名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④干冰升华,产生白雾 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1、关于玻璃棒的作用 (1)在 溶解 中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2)在 过滤 中的作用是 引流 (3)在 蒸发结晶 中的作用是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22、关于物质的颜色: 最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铜 (CuO)、炭粉 (C) 还有较常见的黑色固体:铁粉(Fe)、二氧化锰 (MnO2)、四氧化三铁 (Fe3O4) 最常见的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较常见的: 红磷(P)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常见白色固体:氯酸钾、氯化钾、石灰石(碳酸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铝等等。 浅绿色溶液:含 Fe2+ 的溶液,如FeCl2 、FeSO4溶液; 蓝色溶液:含 Cu2+ 的溶液,如Cu(NO3)2 、CuSO4溶液; 23、其他: (1)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 注射器 或 分液漏斗 。 (2)食品袋里的双吸剂是铁粉,所吸收的物质是02 和 H2O。 (3)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相对分子质量亦如此)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