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Ⅰ卷(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共60分)
1.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成分 B.细胞内含有相应的酶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的载体
2.对白血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HLA(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配,HLA指
A.RNA B.DNA C.磷脂 D.糖蛋白
3.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个圆柱体块甲和乙,甲在蒸馏水中放一小时,乙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一小时,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甲不合适,但乙刚好合适 B.甲不合适,乙也不合适
C.甲合适,乙也合适 D.甲合适,但乙不合适
4.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〇● ●
〇〇〇 ●●●
胞 〇● 细 〇●〇 胞
〇〇〇 ●●●
●〇 胞 ●〇
外 〇〇〇 ●● 内
●〇 膜 〇●●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要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要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5.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
6.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不受温度影响
7.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8.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
A.淀粉 B.甘油 C.蛋白质 D.糖类
9.下列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
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ATP转变为ADP的反应中物质转化是不可逆的
D.细胞内储有大量ATP,以供生理活动需要
10.动物体内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不可能用于
A.物质的吸收 B.物质的合成 C.有机物的分解 D.肌肉收缩
11.下列生物中,其呼吸作用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变形虫 B.蚯蚓 C.小麦 D.乳酸菌
12.下列对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B.水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C.CO2容易排出细胞 D.病毒不可能进入细胞
13.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A.提供物质 B.提供能量
C.提供场所 D.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4.酶的水解产物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糖核苷酸 D.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15.对煮过和没煮过的土豆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解释是正确的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上的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植物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D.土豆片X是没煮过,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16.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
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
17.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反应 D.暗反应
1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19.在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B.胃没有排空
C.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
20.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直接氧化体内有机物 B.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
C.与反应物中产生的氢结合形成水 D.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形成水
21.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22.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2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2个分子葡萄糖,需要参与CO2固定的C5分子数,以及被固定的CO2分子数分别是
A.2个、2个 B. 6个、12个 C.12个、24个 D.12个、12个
24.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5.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
26.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与哪种生理作用关系密切?
A.蒸腾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呼吸 D.吸胀作用
27.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28.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29.对圆形滤纸中央点上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30.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C3与C6H12O6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突然上升,C6H12O6减少 B.C3与C6H12O6都减少
C.C3与C6H12O6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C6H12O6增加
31.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分裂产生相同的细胞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32.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分化 C.促进细胞衰老 D.促进细胞脱分化
33.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3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35.在无丝分裂时,先后完成的过程依次是
A.核缢裂、细胞缢裂 B.细胞缢裂、核缢裂
C.纺锤丝消失、细胞缢裂 D.染色体消失、核缢裂
36.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之所以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起作用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成熟 D.细胞分化
37.若要研究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DNA的复制过程,可用氚标记化合物R注入细胞内,以下物质中最适合作为化合物R的是
A.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腺嘌呤 D.鸟嘌呤
38.白血病可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因为骨髓可为患者提供
A.白细胞 B.神经干细胞 C.胚胎干细胞 D.造血干细胞
39.右图为同一生物体的两细胞甲和乙进行细胞分裂的图像,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
B.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
C.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甲和乙细胞可能在同一个器官内出现
40.下列各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莱西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Ⅱ 卷
题 号
41
42
43
44
45
合 计
得 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41.(共9分)人体内的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OC,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
(2)在140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原因是 。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42.(8分)探究pH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1000粒,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1:表1 pH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pH
3 .0
4 .5
5 .6
6 .0
7 .0
7 .5
8 .0
9 .0
10.0
11 .0
株高(cm)
5 .0
6 .5
8 .1
12.9
12.8
8 .7
7 .5
5 .5
5 .2
5 .1
据表1完成下列填空:
(1)本实验说明绿豆幼苗生长的最适pH范围是_______。
(2)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根据本探究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__作用。
(3)实验室配制1 L pH为10.0的溶液时,需用固体试剂,除使用图4仪器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
43.(13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 ,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4.(5分)请仔细观察右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是________分裂。B图是____ ___分裂。
(2) B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A、B两图所代表的动物是否一种动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5分)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说明下列问题:
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浓度(mol/L)
被测物质
K+
Cl-
海水
0.01
0.50
细胞液
0.59
0.04
(1)2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它在K+、CL-通过细胞膜时起_______作用。
(2)从表数据可知,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______ __性;
(3)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A
C
D
A
D
B
A
C
D
D
D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C
A
C
D
D
B
C
B
A
A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B
D
A
D
B
D
C
D
二、非选择题:40分
41.(9分)
(1) 蛋白质
(2) 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2分)
(3) (3分)
(4)不变 在pH=2时酶已经失活(2分)
(5)B
42.(8分,每空2分)
(1)6.0~7.0 (2)抑制
(3)托盘天平或台秤(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烧杯
43(13分,第1、2、3小题每空1分,第4、5小题各3分)
(1)光能,CO2的还原,水的分解,呼吸作用;
(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3)不一样。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4)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在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
44.(5分)(1)有丝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2) 0
(3)不是 染色体数目不同
45.(5分) 蛋白质 载体 (2)选择性 (3)主动运输 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高 一 生 物 试 题 第 10 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