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37397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主题一 萝卜白菜我都爱 【教材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挑食、偏食现象严重,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于身体健康,知道食物应该多种多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2.让学生懂得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学生请家长协助,将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了解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同时打听好伙伴的饮食情况。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同学们,在假期里,小明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临走时交给他一个任务,设计一份菜谱,中午回家让妈妈来做引入话菜,这可愁坏了小明,你能帮帮他么?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活动一:我来尝一尝 1.我们在设计午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你的想法,小组内部来谈一谈。 不挑食、不偏食,注意营养,要好吃,不能喜欢吃什么就光吃什么。 2.请同学们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在进行全班交流) 3.动手来设计你的午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他画下来或记下来,放在食物盘子里。 4.尝一尝你设计的午餐 学生汇报自己尝到的味道 师:大家真厉害,这些都能尝出来! 谁愿意说说他是怎么尝出来的吗? 原来呀,你是根据酸、甜、苦、辣尝出来的,大家是这样尝出来的吗? 5.酸的有什么呢?  ------醋、柠檬   甜的有什么呢?  ------蜂蜜、白砂糖   苦的有什么呢?  ------苦瓜、药 辣的有什么呢?  ------姜、辣椒 (使学生学会根据口味来分分类) 6.那你知道用什么器官会尝出这些味道来吗? 为什么用舌头会尝出这些味道来? (舌头上有许多的小点,那是味蕾,专门用来尝味道的。) 7.全班展评成果,评选出最佳配餐小组。 (2)活动二:今天我们吃了什么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小明也学会了怎样配餐,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娃娃餐厅”。 2.活动设计: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组成四个小餐厅,“小厨师们”自己配菜,那一个小组设计的最好,能讲出食物的营养特色,吸引最多的“顾客”,哪个小组就是“最佳餐厅” 3.读儿歌: 好孩子,不挑食,鸡鸭肉蛋样样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馒头大米是主食。 样样都吃营养全,身体健壮又结实。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今天,不小同学都亲自动手设计了一些菜谱,不光注意了食物的味道而且营养搭配合理。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节俭,节约粮食。今天就带着你设计的菜谱回家吧,把菜单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有的同学在生活上还是挑食、偏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样样食物都喜欢,长成一个健康的孩子。 三、课后践行,内化提高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同家长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偏食的学生改掉毛病。 主题二 我设计的午餐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体验,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了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并认识到不同的有利于自己成长需要的营养。此时,他们迫切希望自己亲自参与实践,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我设计的午餐”这一主题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顺应学生的内心需求而设置的。这一教学内容突出了趣味性、实践性,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 2.    能认识到偏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3.    观察偏食的害处,从而形成感知; 4.    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5.    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营养学知识,认识到偏食的害处。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引入生活,唤醒话题 导入 教师出示各种蔬菜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 教师:这是我们“娃娃餐厅”按照营养菜谱提供给大家的菜,可丰富了,请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并选出你们喜欢吃的和你们不喜欢吃的菜。说说为什么喜欢吃?为什么不喜欢吃? 2.通过例子,丰富感性 (1)你们不喜欢它们,可它们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图片: a.(出示胖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越肥越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认识到太胖了行动缓慢,容易生病,还会影响智力。怎样才能变苗条一点儿?想办法帮帮他! 学生讨论得出:应该锻炼、少吃肉、多吃蔬菜。 b.(出示瘦子,且牙出血)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他为什么这么瘦?最近,他又发现自己的牙经常出血。老师想请你们当当小医生,看看他该多吃哪些食物?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应该合理化饮食,牙出血应多吃蔬菜和水果。 (3)我们中的很多同学非常喜欢吃零食,如喜欢吃膨化食品、喜欢吃淹制的食品,比如有的同学经常在小滩上买零食吃,为什么我们的家长特别反对我们吃这些食品呢? (这些食品里往往有防腐剂、糖精、色素、味精,而且有些食品属于高脂肪类)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了许多我们不喜欢的食物都是我们身体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2. 教师出示多媒体卡通动画:卡通的豆腐青菜、西红柿的自我介绍。 3. 小结: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它们的好朋友吗?有些同学不喜欢吃荤菜,比如鱼、肉都不吃,这个习惯不好,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人的身体里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所以我们吃东西要注意荤素搭配。 4.赠送儿歌(教材第6页) 好孩子,不挑食, 鸡鱼肉蛋样样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 馒头米饭是主食。 样样都吃营养全, 身体强壮又结实。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  吃自助餐 (1)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娃娃餐厅”。这个“娃娃餐厅”可好啦,它能够根据小朋友们的需要自己配菜。让我们一起进走进餐厅,看看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菜吧(师揭开黑板上的布)! (2)学生按小组自由配菜。教师可选择个别学生问:你为什么这样配菜? 2.  你以前也喜欢吃这些菜吗?有和以前喜欢吃的不同的吗?为什么这种菜多挑了一点儿呢?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我们只有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全面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家后 和爸爸妈妈一起,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 主题三 小心,病从口入 【教材分析】 是不是只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本活动主题从“有害的食品”和“吃的习惯”两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事物,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时刻小心“病从口入” 。 【活动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有害食品的资料,了解有关知识。了解的方法可以是查找资料、访问有关专家或者是询问父母等;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照片或者画等。在班中相互交流,使更多的孩子对有害食物有更多的了解。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群可恶的细菌出现在画面上,一边肆无忌惮的侵蚀着健康人的身体,一边讲述自己对人体的危害。细菌难看得形象、怪异的声音,让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它们。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   多媒体展示(或口述)——细菌的旅行 细菌来到菜园里,菜园可美啦:绿油油的白菜,红灯笼似的辣椒,金灿灿的黄花菜……引来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这时,细菌沾到了一条嫩绿的黄瓜上。小军放学回家 来到菜园里,摘下这条黄瓜就美滋滋的吃起来。刚刚吃了一半,一些细菌就在小军的肚子里“大闹天宫”了,小军疼得扔下手中的半截黄瓜。留在黄瓜上的细菌骄傲 地大笑:“我们真了不起。” 细菌继续旅行,他们来到城市里,沾在马路边的垃圾上。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细菌跟着尘土飞舞起来,落在路旁小摊的麻辣豆腐上。“叮铃…”放学了,小文冲到小摊 前,买了一片麻辣豆腐干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晚上,小文上吐下泻,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急忙送他去医院,在大夫的帮助下,细菌终于被消灭了。 2. 学生讨论交流: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 3.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路摊上的食品不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的瓜果上有细菌……牢牢记住:病从口入。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①.看案例:观看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课件《这些习惯好吗》。 讨论交流:说说同学们或者自己有哪些吃饭的习惯。 ②教师将学生列举的好习惯和不好的习惯分别列出。学生讨论这些好习惯和不好的习惯对自己的影响,并说说如何培养这些好习惯并改正不好的习惯。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习惯监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建立哪些好习惯”。形成下面的“自我评价表”后打印后给学生,请家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这个活动可以长期进行下去,每个星期老师检查学生的坚持情况。 自我评价表 吃的习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饭前便后要洗手 ★ ★ ★ ★ ★ ★ 生吃瓜果要洗净 ★ ★ ★ ★ ★ ★ 不暴饮暴食  ★ ★ ★ ★ ★ ★ 吃饭不说笑 ★ ★ ★ ★ ★ ★ 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 ★ ★ ★ ★ ★ 吃饭时细嚼慢咽 ★ ★ ★ ★ ★ ★ 适量运动 ★ ★ ★ ★ ★ ★ … ★ ★ ★ ★ ★ ★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主题一  我有两件宝( 【教材分析】 “我有两件宝”由总起页、“神奇的手”和“人体司令部——脑”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内容分别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选取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双手和大脑对人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多么的神奇,正是有了双手和发达的大脑,人才不同于其他动物,才使得人能够劳动和创造。 总起页五幅图从不同角度说明双手的作用,主题文字是对这一活动主题的诠释,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为下面进一步了解手脑做准备。 【活动目标】 1.通过事例、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人的手脑的神奇,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2.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让学生课前准备若干面具,一写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初步认识自己的双手,体验手脑的神奇,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教师:我有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一猜吗? 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干活,不会说话。打人身体的一个部分。 2.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看好么?……哟,好健康、好灵巧的一双手呀,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如拍、搓、挠、转、甩、摇、招手、跳舞…… 4.太高兴,你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小手小手你真棒!(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会说话的手 1.神奇的手还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教师边说话边做动作) 2.课件展示:猜一猜,我的手在说什么? (课件内容:两人握手——你好;两人勾勾手指——约定;许多学生鼓掌,欢迎或祝贺;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摇一摇手——不要、不两人挥挥手——再见……) 3.你的小手会说话吗?(指名表演) 4.手语活动。同座的小朋友互相猜一猜对方的小手在说什么。 活动二:会认东西的手  1.呀!不好,停电了,屋子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呢?蜡烛在哪呢?火柴在哪呢? 2.给一学生戴上面具,让他摸一摸准备的物品)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你来摸摸说出他的名字,其他的小朋友当裁判,他说对了,做个手势,如果说错了,也做个手势。 3.小组活动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 1.两个学生在幻灯机前用手做出狗和小鸟的影子,并根据老师的配音做出相应的动作。 2.老师配音如下:小狗花花今年2岁,浑身上下乌黑发亮,是一条善良的狗,它最喜欢到山坡上散步。这天,它刚到山坡上,就发现一只小鸟躺在地上。“你是谁?”“我是小鸟叽叽,不小心从窝里掉了出来。救救我吧!”“嗯,好吧。”花花想了想,便用嘴衔着小鸟,叼回了自己的狗窝。在狗窝里,小鸟叽叽舒舒服服的住了三天。第四天早上,叽叽拍拍翅膀,惊喜的发现自己的伤已经好了。“我可以飞了,我可以飞了。花花,谢谢你救了我。再见!”“不用谢,再见!” 3.老师问:接着玩,你们的手还能变出什么呢? 4.组织学生在幻灯机前利用手影变出各种图案。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今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啊?   主题二 做个小玩艺儿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对前面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使用工具,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本活动主题由“认识工具”“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自己做陀螺”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了解制作小玩艺儿的材料,并尝试利用工具开展动手动脑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小刀、锤子、胶水等。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初步感受手的灵巧。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一些小玩意儿,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请学生评一评。 2.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小玩意儿都是用我们非常熟悉的材料制作的,我们小朋友都有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我们也来试着做一做。 (二)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小小招聘会 1.教师(放喜庆音乐,出示一个画面)嘿!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小小工具店”开张了!各位顾客朋友您不想买点什么吗? 2.我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比比看,哪组认识的工具多。 3.我想招聘业务员,只要能回答出几个关于工具的问题,马上就可以成为我店的业务员! 4.放配乐儿歌,进行安全教育 剪刀、小刀易伤手,刀尖不能对人戳;锤子钉子没长眼,使用起来小心点;各类工具多有多,安全保护靠自我。 活动二:自己做陀螺 1.引言:想不想亲自做一个漂亮的陀螺来比赛呢?(教师演示陀螺的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制作成功强调以下几点:(1)圆要画圆,并剪好;(2)涂色要动脑筋,让它转起来漂亮;(3)穿牙签要在圆的中央。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3.与要好的伙伴一起玩一玩,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陀螺不但好看,而且转得稳。 4.活动延伸:用其他材料做陀螺,或给陀螺设计不同的图案,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教师:小朋友们的陀螺做得真棒!只要我们动动手、动动脑,我们还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小玩意儿! 1.   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小玩艺儿,强调活动时同学之间要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学生制作时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2.   小小展示交易会: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一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否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3.   活动:为小玩艺儿找“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 评选出班里的“小巧手”,给他(她)“巧手王”的称号。 2.   说一说: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你有什么收获? 主题三   打扮我的小天地 【教材分析】: “打扮我的小天地”这一活动内容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沿着本单元活动主题进一步向前延伸,引领着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创造美。教材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鼓励学生动脑筋、用创意地生活,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训练,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制作和设计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愉悦。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有创意,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2、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2课时 【活动过程】 课前初探 1、通过家长的帮助,利用废物自制一件小作品,如:垃圾盒、简易笔筒。 2、准备好上课用的材料:剪刀、胶水、硬壳纸、蛋壳、鸡毛线、碎布、瓜子、火柴盒、彩笔等。 课中探究 (一)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学生用各种方式各自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如用火柴盒制成的袖珍小桌子,用碎花布、毛线做的布娃娃……)。 2、学生介绍自制小作品的过程。 3、师:小朋友们真棒,在家做了这么多小作品,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小朋友们最想把自己的房间设计成什么样子呢? 4、请小朋友们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下你自己的房间。 (1)首先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说一说。 (2)小记者采访小小设计师:某某设计师,你能向我们说说你是怎样设计你的房间的吗? 5、咱们班的小小设计师设计的房间真漂亮,你们想自己动手把房间打扮成你所设计的样子吗?(想)咱们要做的东西很多,可能一下子做不完,这节课老师让你们制作你最想制作的东西。 (二)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最想制作什么来打扮你的房间呢?为什么?(指名回答) 2观看幻灯片。 明明小朋友最想制作相框了,咱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演示课本中明明自制相框的过程:嗨!大家好,我是明明,很高兴和大家成为朋友。下面,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相框的: 第一步,我先把硬壳纸、相片、胶水、剪刀、蛋壳这些材料准备好;第二步,把硬壳纸整齐地对折。第三步把胶水小心地涂在相片的背面,再把相片牢固地贴在纸中间,千万不能贴歪了,这样就不好看了。贴完照片,第四步,我把鸡蛋壳弄成碎片,一片一片小心地贴在相片的周围。注意不能把鸡蛋壳的胶水粘到相片上。这样我就做成了一个相框,瞧,我把相框摆在书桌上,,再集体汇报。 3、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明明一样,用旧的东西,比如鸡蛋壳、废纸、瓜子壳等做出漂亮的房间物品吗?先和同学说说。 、 4、汇报讨论情况(如用蛋壳做不倒翁,用瓜子壳做贴画,用纸做垃圾盒,用硬壳纸做书架;自制小灯罩……)相框里的我多帅气啊!大家快来试试吧!) (三)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1、看谁的手最巧?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制作。    (教师行间巡视,适当地指导学生制作。 2制作完成后,请小设计师们在小组中互相推荐自己的作品,然后评出小组中最优秀的作品。 3 推荐作品展览。 (1) 介绍小作品的制作材料。 (2) 重点介绍小作品的制作过程。 (3) 介绍小作品的用途。 三、课后实践 小朋友们制作的小玩意儿很有趣,也很精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废物可以充分利用,同学们要时时开动脑筋变废为宝。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主题一   谁的朋友多 设计者: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朋友,“我们”是怎样成为朋友的,“我”对朋友了解多少。为此教科书设计了三个例子加以说明。当然,学生之间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会很多,通过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好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在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 2、通过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加强集体里同学之间的了解。 3、和好朋友之间趣事的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分享获得友谊的快乐。 4、在介绍自己的号角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与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一课时 【活动准备】 1、图片或课件展示《我的好朋友》中的事例。 2、组织学生分别表演“我会这样做——”中的场景。 3、学生分小组准备2--3种游戏,学生每人准备一份自己制作的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说说我的好朋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生活,唤醒生活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图或让学生看书中的这三幅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兴趣相投上学路上的同伴、课堂中的伙伴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同桌之间的友好相处。 2.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几人同时上台,说说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他们敬礼握手,正式结为好朋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若干个心连心的图,把这些互为好朋友学生名字写在“心”图上。 3.出示连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图中的同学,好朋友拿出你最爱吃的东西给你,你会怎么想。你提醒过好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吗(如提醒他带学具)?你希望你的好朋友了解你吗? 4.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教师说出某个学生或教师的特点,让大家猜。或者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互问互答得形式,比一比,哪个组是“火眼睛” 小队,对同学的了解。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让大家喜欢和“我”做朋友的办法 1、把教材中的事例用小品表演出来,有的从正面,有的从反面演。让学生说说你想和这样的同学做朋友吗?为什么? 2、“受欢迎专卖店”。分成若干个小组参加“受欢迎专卖店”的购买行动。买个小组任意抽取专卖店出的问题,答题经过评委会(学生4--6人组成)认可后,将获得“受欢迎专卖店”免费赠送的专卖产品“受欢迎”,还将获得教师赞助的礼品:小红花。专卖店的题目是针对学生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难题而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如何与同学交往。 3、 小组讨论:每组评选一个最受欢迎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你投他的票。 最多。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课堂前的十分钟让同学们自由做游戏,要求和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游戏。 2、说一说:你和谁玩了什么游戏?心情怎么样?以前你和好朋友之间有趣的事也可以说说。 3、朗读文字,师小结:同学们在一起都是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同学们快乐,也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开心,你也会把欢乐带给同学。所以“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 4、任意抽取两个学生的学号,让学生们互相交换自制的礼物,结为班级中手拉手的对子。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那么多好朋友和好伙伴,那么,你们都应该了解怎么跟小伙伴么友好相处,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教更多的好朋友。 主题二   你真行 【教材分析】 本主题主要培养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体会在赞扬别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也会感到愉悦;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懂得向别人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 2.通过写优点卡的活动,初步体会在赞扬别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也会感到愉悦。 3.懂得向别人学习,自己就会有进步;制定向设身边的榜样学习的计划,并能一步一步去实现。 4.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体会在赞美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心情愉悦;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学习,制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的计划。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准备一张精美的小卡片,把同学的优点写下来。 2.想想自己向同学学了什么本领。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出示教材的三幅图,第一幅,“刘科进步了,我们一起祝贺他!”为同学进步而喝彩。第二幅,为同学的特长喝彩。第三幅,为同学高超的踢毽子技艺而喝彩。总之,发现好朋友可爱之处,就给予真诚地赞美。即使是在互相竞争的情况下,他比你更出色,也要能真诚地说出“你真棒”。 2.把你的好朋友的优点记下来,然后,把你记下来的送给你的好朋友看看,。在这里,孩子们通过看别人写给自己的优点卡,而更能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教师在此处要对学生因势利导: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为朋友叫好。 2、让学生说一说好朋友的优点,并说一说,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些方面他做的好?你应该怎么向他学习。 3、说说你自己受到别人的赞美,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懂得:我的赞美不仅能让我和伙伴之间相处得更融洽,而且我的赞美对朋友;来说很重要。 4、用小卡片把你好朋于最让你佩服的地方记下来,并写出为什么要赞扬他。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要是你遇到挫折了,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受到别人的赞扬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那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同学们,我们应该经常总结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看到我们的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学习你身边的榜样,把他做的好的地方学习过来,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主题三  我们一起成长 【教材分析】 本主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班集体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培养学生做值日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班集体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2.懂得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班集体这个大“家”做贡献。 3.培养学生做值日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 4.让学生明白“我”和小伙伴们在不断进步,共同成长。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教师提前准备几副挂图让同学观察。 2.整理自己为班级增光的资料。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出示挂图,用蓝天、树林、大海比喻成我们的班集,班集体就是我们的家。教师:你怎么做才算是家庭的一员,才是家庭的小主人? 学生交流后,出示挂图:教室里学生之日做得热火朝天的图景。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为班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做好值日,这也是培养劳动能力的开始。 2.教师出示挂图:“我们”是一片片的树叶,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家。用这颗拟人化的树,体现“我们”和班集大“家”的关系。只有“树妈妈”美,“叶宝宝”才会美;“叶宝宝”茁壮成长,“树妈妈”才会更漂亮。 3.教师出示挂图:图上有两个孩子互相听写生字,还想出了记生字的好办法,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是一对能够互帮互助的好朋友。这里表现的是学习上的共同进步。好朋友的行动影响着自己的行为,图中表现的是好朋友之间在思想行为上的正面影响。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值日的。针对这个交流可有很多不同的话题,如:为什么要做值日呢?你有做卫生的诀窍吗?做值日时碰到难题怎么解决?我们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谁是我们班上的“环境小卫士”,比一比谁的值日做得好。 2.交流:为了“树妈妈”的美丽,我们“叶宝宝”一起为班集体可以做些什么呢?如拣起一片纸屑,关好门窗电灯,随手把课桌扶正这些小事或者代表班集体参加比赛等等。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同学们我们作为班集体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把我们班集体作为我们自己的家一样看待,时时刻刻把班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们不光要做好值日,更要时时保护班集体的环境卫生,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主人。 同学们,我们为班集体出力,可以是轰轰烈烈地得大奖,更多的是平常生活中心中有班集,心中有他人。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声的问候都能体现对集体、对他人的关怀。我们应该学习好朋友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要受到好朋友的不良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好朋友改正缺点。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大家都把自己或好朋友的进步记下来互相交流看看。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主题一 你留心了吗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用两段主题单元的中心思想。牛顿小时侯对风车的转动格外感兴趣。“风车为什么会转动?是怎么转动的?”他常常在想这些问题。教材通过牛顿的事例揭示了“小问号”的重要性。主题文说,我们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里面装着许多思考……,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极富启发性。 所有这些都是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学生有了观察、发现的兴趣,便会产生认识、探索的欲望,一定会被“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儿找答案”三个活动主题深深地吸引住。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2、引导儿童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大敢提问。 3、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知道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师出示一件物品,如“鞋子、笔筒、课外书”等,让学生自由的提出问题。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牛顿你们认识吗? 师介绍。牛顿就是因为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爱观察、爱思考、爱钻研,长大后才成为出色的科学家。 牛顿小时候对风车转动格外感兴趣,那么你们呢?对什么感兴趣?常常想些什么? 我们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里面装着许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快乐的小问号,将带领我们探究世界的奥妙。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是什么” 认识我们的周围的世界,是从认识问题开始的啊!不信你看看(P43内容)。 师引导学生看P43图片内容。可以让学生试着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小组交流后共同分享对问题看法。 师小结:问问“是什么”,我们能就到许许多多地知识,会发现世界有多美妙! 活动(二)“为什么” 创设情境,P45用对话的形式启发多看书就可以找到“为什么”的答案。 出示一连串的“为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热情。小朋友,你的脑子中也有过“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表。 师:想想“为什么”,我们会明白很多道理,会发现万事万物如此神奇。 活动(三) “游科学宝殿”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奇妙的科学宝殿游览,你们高兴吗?不过,我们将会遇到困难,你们怕不怕? 过沼泽地 主持人:不好,前面是沼泽地,怎么过去呢? 鳄鱼:我可以帮你们,不过你们每个队都要回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企鹅只生活在南极? 鸵鸟真的很笨吗? 松鼠有一条美丽的尾巴是为了漂亮吗? 螃蟹有骨头吗? 各小队答题,过沼泽地。 过海 主持人:一路上真是困难重重,这不,前面汹涌的大海又挡住了大家的去路。 海龟:我愿意为各位效劳,把各位安全送过海,可是你们得帮帮我,因为我一直生活在海中却不明白这些问题。 为什么海岸线曲曲折折?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深海中的鱼吃什么? 为什么沉重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进宫殿 主持人:瞧!城门多美呀!可是它一直是紧闭的,怎么办呢? 喜鹊:别急。看!门上不是有锁吗?只要你解答出门上的题目,就可以拿到金钥匙,打开连环锁,进入宫殿啦! 小组内答题找钥匙。 进科学宝殿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问题小口袋”中比较难以解答的问题以及课本中所提出的“为什么好多树叶落地时背朝天”等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我的问题卡片”这一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制作“问题卡片”,并将它变成“资料卡片”。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后设立“问题收藏夹”,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收藏在收藏夹中,期末评比谁提出的问题多。 主题二:我的问题卡片 【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题是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紧接着前面的“你留心了吗”,对如何记录问题作具体说明,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一个铺垫。本部分内容分为“把问题记录下来”和“做问题卡片”两部分。 【教学目标】 视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师出示各类精美的卡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卡片。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上节课,我们和小问号交了个朋友,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把小问号给记下来。就是自己动手把平时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记录的吧!(出示课件,启发学生)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学生小组学习制作。 看书、讨论。 2.记录后,相互交流。 3.有的小朋友记下的问题太多了,都写不下了,怎么办?有谁来想想替老师出出主意。 活动(二)问题卡片。 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把你的问题制作成一张张漂亮的问题卡片。而且还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有“我感兴趣的问题”“我身边的问题”“我能解决的问题”…… 师课件出示,给学生提供几种范例。 现在,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做做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问题卡片吧 学生相互制作完成后,同学交流,。 卡片要是太多了,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整理归类的方法。 从现在开始,我们脑袋中有了问题,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到了期末的时候,老师要来比比看,谁的问题卡片做得最多,最好?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师:老师用破乒乓球做了一个小小的玩具。(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小朋友,这像什么? 生:像月亮。 生:像小船。 师:那我们就叫它“月亮船”吧!(师板书:月亮船) 师:我们自己也来做一个吧!(教师示范,将破乒乓球剪成8份) (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每人都有一只小小的月亮船了,我们怎样让月亮船动起来呢? (学生动手实验) 生:在小船的一头按一下,月亮船会摆动的。 生:用嘴巴吹一下,月亮船也会动起来。 生:用手按,月亮船会转的。 ...... (教师暗示,蘸一点杯子中的水再玩) 生:蘸上水后,月亮船会在书上不停的转了。 师:把你的方法介绍大家,我们都来玩一玩。 (先让每个学生玩一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转得快、转得时间长) 师:(把三只月亮船叠起来)这像什么? 生:荷花。 师:它会不会转呢?小组内合作,玩一玩。 师:玩了这么长时间,你有什么发现或问题? 生:老师,为什么月亮船不蘸水就不会转? 生:因为水把月亮船粘住了,如果没有水,月亮船会掉下来的。 生:因为月亮船两头轻重不一样。 生:为什么月亮船放在书面哂上会转,放在书本里面就不会转? 生:因为书面滑,里面糙。 生:老师,我发现月亮船在书面上转的时候,不是笔直地下来的。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师:今天大家玩得很高兴,而且还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希望大家今后在玩的时候,也能仔细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更多的秘密。 主题三:到哪儿找答案 【教材分析】 学生提出问题,制作了问题卡片之后,便进入探索问题这一重要过程。在这一活动主题中,教材设计了“问问别人”“书上找找”“上网看看”“做做实验”四个环节,让学生尝试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1、重视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2、通过多种方法的尝试让学生了解蚂蚁身上的小秘密。 3、强调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3课时 【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