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通用10篇).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337261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通用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通用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描述了中华民族从灾难中走出来、站起来的历程。党的历史记载了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发展到另一个胜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的文章10篇,欢迎品鉴!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1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91年辉煌的历程。 这91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11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切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 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 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实施清水工程,这是我市创建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名党员,我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执政为民,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清水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这是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结合各项工程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工作重点,坚持靠前指挥,减少层次,解决问题,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找准难点,突破瓶颈,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踏踏实实把清水工程做好,为天津建成生态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2 ____总书记在党的109大报告上就明确指出要在全党展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展开第2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大家1起回顾1下我们党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98年来,我们党走过了1段光辉而又艰辛的历程,在这段光辉而又艰辛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甚么呢? 党的109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鼓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的丰富内涵,凝聚着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发展甚么样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这1重大时期课题,和为何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课题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透彻理解这颗“初心”,是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109大精神的现实需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对党史研究的成果,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和大家1起交换学习。 1、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不动摇 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重要内涵。理想信心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党的109大报告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1的思想基础。”只有理想信心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了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旗帜问题。 1921年6月30日⑺月3日,13名知识份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共,这个事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为何呢?这是由于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厅长,正在筹1笔钱,人1走,这笔钱便可能没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钊由于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员工薪资,这8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中共1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轻的是应城市的刘仁静,当时年仅19岁,北京大学大学生。1983年接受采访时,81岁的刘仁静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说了这么1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1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1个会呢?”共产党的成立何等的重要!当年有谁在乎?1大开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 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不管从智商、学历、出身、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不见得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国焘是中共1大履行主席,宣布大会开幕、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1个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但张国焘最后在国民党军统当了间谍,中共1大履行主席和国民党间谍联系在1起,这是甚么样的历史命运?他们7个人不管当汉奸的、当叛徒的,假设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共的发起人,他们要是知道自己亲手成立的党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会做出这么胡涂的事吗?他们居然不相信共产主义了,他们能不胡涂吗?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剩2个人仍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心。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x代主席。我们这个党能从中国政治舞台边沿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1个1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居功至伟。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心更重要,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心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心,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历,也就不能走到我们中间来! 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告知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取信仰的铜墙铁壁”。 2、坚持党领导1切的忠心不动摇 党的109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1切的。”作为1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1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虔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虔诚1辈子,奉献1辈子。 李大钊:不能由于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宣扬马克思主义已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犹如红花种子撒遍全国各地。我坚信:共产主义势必得到光荣成功,将来的环球,一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瞿秋白:从容就义。 叶挺:出狱后要求恢复党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党为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98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1个接1个的成功和奔腾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1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成功”;“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党的109大报告指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初心,就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绝不保存虔诚于党。“对党虔诚”,是每位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之1。忠心于党始终是党的好干部的基本标准。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决保护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1领导。这是时期的需要、人民的共鸣,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要义是对人民的赤胆虔诚。党的109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首次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来,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中国共产党的出身,党章中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久是劳动人民的普通1员。”党的109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1旦脱离大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109大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部党员的根本遵守。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仆本质,时刻牢记服务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1个是“人民”,1个是“服务”。1方面,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戴不拥戴、同意不同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1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外一方面,“领导就是服务”,必须建立公仆意识。如何保护人民的中心肠位?党的109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主旨”。 4、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不动摇 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绵延流长,疆域辽阔(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占据了欧洲和亚洲绝大部份地区,西到波斯湾、匈牙利、东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纬60度线之内,并对其中很大1部份地区统治了1?2个半世纪,这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近代中国的落后让中国饱尝亡国灭种的灾害,割让和丧失土地200多万平方千米。《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抗日战争中人口伤亡在3480⑸000万人之间。受战争侵害的人口为2亿人。2000万英烈拋头颅洒热血,着名有姓仅330万人,红西路军烈士21800多人,唯一6600名有据可查。 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突出历史贡献。 第1个历史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x成立之前。98年前的中国正处在漫漫永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犯、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1个坚强的政治气力,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类背景下诞生了。她为了把人民大众从这类灾害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摆脱出来,用了28年的不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前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据中国档案馆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第2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49年x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我们的国家1穷2白,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范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成长需要交学费,我们这么大1个党也不例外,当时经历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入的经验教训,所以从1978年党的101届3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托伟大智慧带领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3个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到2012年10月。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要是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党承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承受住了19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从第1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到神舟载人航天、蛟龙深海下潜,从1穷2白的落后局面到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成功的逾越了1道又1道难关,夺取了1个又1个成功。 第4个历史时期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 从2012年10月,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这就是说我们在发展方面上了大台阶。109大报告指出,108大以来5年的成绩是全方位的、首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1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1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1系列重大举措,推动1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时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难,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产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上这些“历史性”、“全方位”、“首创性”、“深层次”、“根本性”都是范围很广、程度很深的词,都是在指向时期性变化。 党的108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情势和艰巨沉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冷静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1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雄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突起的新征程。 5、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动摇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不断开辟进取、与时俱进,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108大以来,____同志捧着1颗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1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1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1系列重大举措,推动1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时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难,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产生历史性变革。 109大报告从10个方面来概括历史性成绩。____同志特别强调,5年来的成绩是全方位的、首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那末,为何说是全方位的和首创性的?所谓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都获得了重大历史性成绩。所谓首创性的,是指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时间想解决而没有决的困难,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产生历史性变革。 ____同志明确提出,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年来,我们靠甚么获得了历史性成绩,靠甚么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根据109大报告的论述,我们要从3个方面来掌控根本缘由,即3个“1”:1个核心、1个理论、1条道路。 1个核心,就是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个党,1个国家,1个民族,1定要有1个核心才能够构成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历史改变的时候,当我们的国家的历史方位产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这个核心就能够构成强大的凝聚力,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凝结起来,集中起来,构成历史发展的协力。 1个理论,就是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点,科学的理论能够引导着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108大以后,____同志发表了1系列重要讲话,构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强大的理论指点气力。5年来,我们获得的历史性成绩和历史性变革就是在这个思想指点下获得的。 1条道路,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同发展,开辟前进。我们1直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巳经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1正确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光辉。 我们有幸处在新时期,更有责于新时期。我们深信,有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新时期新征程中势必夺取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成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势必加速推动。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3 97年艰苦奋斗,97载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业,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习近平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有了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才有了改天换日的大变化。“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为了与贫困的命运抗争,一代又一代的先驱为之付出努力,为的是让我们的民族、让我们的国家能站在世界的前列,让我们的人民直起身、抬起头做自己的主人,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历史远去,那些曾经的伤痛和民族的侮辱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但是。历史的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我们要感恩历史,感恩祖国、感恩我们伟大的先驱者给我们带来的荣光和和平,今天我们依然不忘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任务,中国在强大,国民素质在稳步提升,但我们庞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和根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全面小康,共奔美好生活,脱贫攻坚开战即决战,这两年全国上下都在为之努力和奋斗,是当前国民的首要责任和任务。在这建党97周年之际,全国举欢,但也未曾忘却我们的任务;全面小康,共赴美好生活成了建党97周年的誓言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扎根。 党的伟大在于引领我们走向了正确的道路,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我们在努力,成果在显现,今日的成就在于我们何时脱贫,在于我们全国上下扭成一股绳,攻破脱贫攻坚的堡垒。庆祝建党97周年,庆祝我们今日取得的成就,预祝我们脱贫攻坚旗开得胜。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4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恰逢建党百年,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知党史,培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党爱国情怀。100年的党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用血肉、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这其中饱含着苦难与曲折,也蕴含着胜利与辉煌。从五四运动唤醒民众,到酝酿建党、各地响应,从一穷二白、风雨飘摇到国富民强、蒸蒸日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同样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姿态;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是每个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使命;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要知行合一,更好推动当前工作、谋划未来工作,真正发挥学党史的作用,达到学党史的目的。 学党史,锤炼“为万世开太平”的敢于担当品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面对侵袭、国家面对危难之时,无数英雄烈士变法图存,马革裹尸,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告,流血牺牲,他们用自身的担当来寻求真理、救国救民。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学深党史,培养担当品格。要将学党史作为一项行动自觉,融入会议集中学、主动开展日日学,从中吸收成长的养分、明确奋斗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学党史中铭初心、守初心,用党史浇灌信仰之树,用党史把好信念之舵。 悟党史,汲取“力思报效向衰年”的立身兴国力量。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干部领悟党史可以学习先行者们治国理政的思路,提炼立国兴国的智慧,运用到自身岗位中造福群众。做好党史的领悟,要避免走入形式和惰性的误区,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自认为看了几本党史书籍就觉“义务”已尽;不能班门弄斧,为学而学,自认为熟知了几段党史故事就觉“谈资”已够。要用好“学思践悟”,增进对共产党发展和奋斗历程的深层次认识,更要在历史中明晰事物发展的规律、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个人处事的技巧,悟出感概,悟出境界,悟出力量。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5 同志们: 对于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曾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从第一次宣誓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们沸腾的热血中。对待信仰,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神圣感和崇髙感。在表达信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要让信仰能走进心灵,通过感知和感受实现灵魂的升华。 一、建党百年,把“信仰”含义写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政治信仰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政治信仰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必须“风雨不动安如山”。 政治信仰是一种思想崇尚,是一种政治追求,是一种精神支撑,是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坚定与否对于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毫无疑问,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信仰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二、建党百年,把“信仰”淡化看准 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源上就是信仰淡化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这些信仰淡化后出现的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概括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仰的认识日趋世俗化。个别党员干部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发生动摇的同时,向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等人生目标和价值定位靠拢。同样,当一些人背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因而对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先人后己的要求舍而弃之后,他们必然会为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和追求而损公利己、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 第二,信仰的现状日益多元化。现实中,一些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甚至产生怀疑,有的党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产生困惑,心存疑虑,甚至一些党员信仰宗教和迷信,完全丧失了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更谈不上所谓忠诚。 第三,信仰的存在逐渐虚无化。一些党员、干部在社会巨大的变迁面前,对社会多元化的政治信仰体系缺少鉴别力。在倍感迷惘的情况下,他们的政治信仰在现实面前逐渐弱化、虚无化。有的党员躲避崇高,只信物质价值,不信精神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信仰越来越麻木,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仅关心一些具体而实在的现实问题,放弃精神上的信仰追求。 三、建党百年,把“信仰”淡化危害说透 党员信仰淡化,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髙度重视。忠诚源自于信仰,只有具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忠诚的品质。因此要维护共产党员的忠诚、增强党性修养,就要努力提升信仰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只有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才能在工作中有巨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保持忠诚,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才能不断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而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性修养,成为党的忠诚的一员。 党员理想信念的淡化与作为执政党所承担的重大职责不相符。一旦党员的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淡化或者消失,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不了,就会失去引领群众的资格,疏远了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所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应对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考验。党员意识淡化也会成为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直接原因。信仰不坚定,很容易使一些党员迷失政治方向,使一些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嬗变。党员意识淡化,必然使党员干部降低工作上的高标准,放松对自己生活上的严要求,从而对党的前途持悲观态度。 四、建党百年,把坚定“信仰”做实 那么,共产党员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提高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集科学性、现实性和全面性于一体的,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对人的诸种本质力量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其次是确保政治方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既越装全党的武器,又是教育、引导和团结人民群众的武器。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对于信仰,要有阵地意识。 第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忠诚。每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来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自觉性,并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开展党性锻炼,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贯穿于党员经常性教育始终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形势下,政治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党员应该自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自觉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忠诚度。 第四,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要历久弥新。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心亮而清醒、忠诚而担当。党员干部需要有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警惕,要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信仰,始终做奋进者、搏击者,解答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课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党史的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6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