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大班经典体育游戏教案精选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经典体育游戏教案精选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游戏名称
1.2 游戏规则
1.3 游戏目的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基本技能学习
5.3 游戏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游戏规则板书
6.2 动作要领板书
6.3 游戏目的板书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7.3 作业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
8.2 教学改进措施
8.3 学生反馈意见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游戏推荐
9.2 亲子体育游戏
9.3 体育游戏教学研究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游戏名称:跳房子、三人两足、抓救命草、穿越障碍物、丢沙包、跳皮筋、弹珠游戏、抖空竹、拔河。
1.2 游戏规则:每个游戏都有相应的规则,如跳房子需要按照指定的路线跳跃,三人两足需要两个人一组,穿越障碍物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1.3 游戏目的:通过这些游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各个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进行游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增强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各个游戏中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3.2 教学重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跳房子、三人两足、抓救命草、穿越障碍物、丢沙包、跳皮筋、弹珠游戏、抖空竹、拔河等游戏所需的器材。
4.2 学具准备:笔记本、画笔,用于记录和绘制游戏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以“猫捉老鼠”游戏活跃气氛,引导幼儿进入体育游戏状态。
5.2 基本技能学习:跳房子、三人两足、抓救命草、穿越障碍物、丢沙包、跳皮筋、弹珠游戏、抖空竹、拔河等,每个游戏安排5分钟学习时间。
5.3 游戏环节: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学习到的游戏规则进行比赛,每组轮换进行每个游戏。
六、板书设计
6.1 游戏规则板书: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展示各个游戏的规则。
6.2 动作要领板书:用图示和文字,展示游戏中需要注意的动作要领。
6.3 游戏目的板书:用简洁的文字,阐述每个游戏的目的。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至少一个游戏的练习,并记录练习过程和心得。
7.2 作业要求:作业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并请在下次上课时带来分享。
7.3 作业评价:根据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分享内容,给予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幼儿是否掌握了游戏规则和玩法。
8.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8.3 学生反馈意见:听取幼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调整。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游戏推荐:推荐一些与已学游戏类似或者更有趣的游戏,供幼儿课后尝试。
9.2 亲子体育游戏: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9.3 体育游戏教学研究:引导幼儿关注体育游戏的教学研究,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的热爱和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游戏名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游戏名称的认知,明确每个游戏的名称,以便于后续的教学和练习。
1.2 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游戏进行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确保游戏过程的顺利进行。
1.3 游戏目的:明确游戏目的,有助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重点关注幼儿对游戏规则和玩法的认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各个游戏的基本知识。
2.2 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动作技能,指导并纠正他们的动作,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各个游戏中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掌握游戏技巧。
3.2 教学重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重点关注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重点关注教具的准备和维护,确保教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教学过程提供保障。
4.2 学具准备:关注幼儿对学具的使用,指导他们正确记录和绘制游戏过程和心得,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重点关注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通过有趣的热身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5.2 基本技能学习:关注幼儿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游戏技巧。
5.3 游戏环节:重点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指导他们遵守游戏规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6.1 游戏规则板书:重点关注板书内容的简洁明了,通过图示和文字,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游戏规则。
6.2 动作要领板书:关注板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图示和文字,指导幼儿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6.3 游戏目的板书:重点关注板书内容的精炼,通过简洁的文字,阐述每个游戏的目的,引导幼儿理解并积极参与。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关注作业内容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确保作业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7.2 作业要求:关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要求他们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并请在下次上课时带来分享。
7.3 作业评价:关注幼儿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分享内容,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重点关注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幼儿是否掌握了游戏规则和玩法,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措施。
8.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8.3 学生反馈意见:关注幼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满意度。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游戏推荐:关注游戏的趣味性和适用性,推荐一些与已学游戏类似或者更有趣的游戏,供幼儿课后尝试。
9.2 亲子体育游戏:关注亲子体育游戏的互动性和教育性,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9.3 体育游戏教学研究:关注体育游戏教学的研究动态,引导幼儿关注体育游戏的教学研究,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的热爱和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拖延,保持课堂的紧凑性。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情景导入:通过有趣的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掌握知识。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3. 教学难点的处理:对于教学难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掌握游戏技巧。
4. 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5. 教学评价的实施: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教案
2. 教学内容详细目录
3. 教学目标详细列表
4. 教学难点及重点解析
5. 教具与学具准备清单
6. 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7. 板书设计图示
8. 作业设计详细说明
9. 课后反思报告
10. 拓展及延伸活动推荐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教学内容未按约定进行传授
2. 教学目标未达成约定标准
3. 教学难点与重点未进行解析
4. 教具与学具未按时准备齐全
5. 教学过程未按步骤进行
6. 板书设计未达到约定效果
7. 作业设计未按说明执行
8. 课后反思未提交或未按要求完成
9. 拓展及延伸活动未推荐或推荐不符合标准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案:教师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4.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中难以掌握或重要的知识点。
5. 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和材料。
6.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所采取的行为。
7. 合同履行: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幼儿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
解决办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示范,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2. 问题: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解决办法: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3. 问题:幼儿在课堂提问环节缺乏积极性。
解决办法:通过鼓励和奖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 问题:教学评价不准确或不全面。
解决办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口头提问、作业等,全面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体育课程教学。
2. 适用于提升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适用于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5. 适用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体育活动的情况,以便于家长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