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洗手的重要性
1.2 洗手的正确方法
1.3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基本环节
5.3 实践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洗手的重要性
6.2 洗手的正确方法
6.3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
七、作业设计
7.1 家庭作业
7.2 课堂作业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
8.2 教学方法改进
8.3 学生反馈意见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主题活动
9.2 健康教育资源的利用
9.3 家长参与的必要性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洗手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预防疾病的发生。
洗手的正确方法:教会幼儿科学的洗手步骤,包括湿手、取洗手液、搓手、冲洗手、擦手等。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引导幼儿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步骤,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熟练掌握洗手的步骤,提高手卫生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洗手液、盆子、毛巾、音乐、洗手步骤图等。
学具准备:幼儿自带小手帕或毛巾。
五、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通过讲解“小手污染记”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手卫生的关注。
基本环节:讲解洗手的重要性,示范洗手的正确方法,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洗手。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洗手又快又干净。
六、板书设计
洗手的重要性
洗手的正确方法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
七、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完成洗手步骤图的涂色活动。
八、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洗手习惯的养成情况。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式,使其更易于接受。
学生反馈意见:听取幼儿对课堂活动的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九、拓展及延伸
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我是洗手小达人”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洗手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资源的利用:利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资源,如健康书籍、动画片等,强化幼儿的手卫生意识。
家长参与的必要性: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洗手的重要性
在教学内容中,需要重点关注洗手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通过讲解实例,如手上的细菌会导致感冒、发烧等疾病,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1.2 洗手的正确方法
洗手的正确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洗手的步骤,包括湿手、取洗手液、搓手、冲洗手、擦手等。同时,可以通过示范和幼儿一起练习,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洗手的步骤。
1.3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
保持手卫生的习惯是教学的难点。让幼儿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洗手的习惯,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可以通过设定规则,如吃饭前、上厕所后必须洗手,让幼儿逐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实例、示范等方式,确保幼儿掌握洗手的知识。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洗手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保持手卫生的好处,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进行洗手教学,教师需要准备洗手液、盆子、毛巾、音乐、洗手步骤图等教具。
4.2 学具准备
学具准备是幼儿参与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带小手帕或毛巾,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小手污染记”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手卫生的关注。
5.2 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讲解洗手的重要性,示范洗手的正确方法,并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洗手。
5.3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让幼儿巩固洗手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洗手又快又干净。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洗手的重要性、洗手的正确方法、保持手卫生的习惯等板书设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洗手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
八、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洗手习惯的养成情况,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式。
九、拓展及延伸
拓展及延伸是提高幼儿手卫生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洗手小达人”的主题活动,利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资源,强化幼儿的手卫生意识。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教师需要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示范洗手步骤时,语调要温和、缓慢,确保幼儿能够听清楚并理解每个步骤。
2. 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可以花较多的时间,确保幼儿充分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在实践环节,可以适当减少时间,让幼儿在比赛中充分实践。
3.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参与。例如,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可以提问幼儿:“你们知道为什么需要洗手吗?”、“洗手可以防止什么疾病?”等。
4. 情景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小手污染记”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手卫生的关注。同时,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洗手前后的变化,增强他们的感知。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洗手的重要性、洗手的正确方法以及保持手卫生的习惯等方面。但在讲解洗手步骤时,可以进一步细化每个步骤,确保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
2. 教学方法:在本次教案中,采用了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掌握洗手技能。但在实践环节,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提高洗手技能。
3. 教学时间:在时间分配上,本次教案较为合理。但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践环节,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洗手技能。
5.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具和学具,如洗手歌曲、洗手游戏等,增强幼儿的兴趣。同时,加强与家长的互动,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手卫生问题。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洗手重要性讲解实例
2. 洗手正确方法示范视频
3. 洗手步骤图
4. 洗手比赛规则
5. 家庭洗手监督记录表
6. 洗手涂色活动指导材料
7. 幼儿手卫生习惯调查问卷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时完成洗手教学目标的认定
2. 洗手步骤示范不准确的认定
3. 未能培养幼儿养成洗手习惯的认定
4. 家长参与度不足的认定
5. 教学资源未充分利用的认定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
2. 洗手教学目标:合同中约定的教学目标
3. 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4. 家长参与度: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幼儿对洗手的重要性理解不足
解决办法:通过生动实例讲解,提高幼儿的认识
2. 问题:幼儿洗手步骤掌握不熟练
解决办法:反复示范和练习,直至幼儿熟练掌握
3. 问题:幼儿缺乏持之以恒的洗手习惯
解决办法:设置日常提醒,家长配合监督
4. 问题:家长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开展家长工作坊,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参与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课堂教学
2. 家庭日常洗手实践
3. 家长工作坊活动
4. 洗手比赛及奖励机制
5. 幼儿手卫生习惯追踪调查
6. 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