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精心整编吐血推荐,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感激不尽!
第十二单元 机械功与机械能(二)
【考点扫描】
1、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通过实验过程,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2、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有提高和评价机械效率的意识,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4、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机械能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机械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整理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_______。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______。
3.运动物体的_______越大,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_______势能和_______势能。
5.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叫_______。
6.物体_______越大,被举得越_______,重力势能就越大。
7.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叫_______。
8.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_______能+_______能)单位是:_______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_______的。
方式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_______能和_______能。
二、讲练平台
例题1:(2012•安徽省)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例题2:(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例题3:(2012•湖北宜昌)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图10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10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2012•江西南昌)“测算简单机械的效率”实验
(1)下表是小明做“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数据: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力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最陡
10
0.3
5
1
3
5
60%
(2)请您尝试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①在图中用笔画线按最省力的方法组装好滑轮组,②设计一个记录此实验数据的表格。
三、举一反三
1、(2012包头)图2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
B.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2、(2012•江苏连云港)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 ▲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 N。
3、(2012南宁)22.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 _________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
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高
(选填“高”或“低”).
4、(2012•广东梅州)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端自由滑下,若它在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J,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 )
A.35J B.50J C.55J D.65J
5、(2012•江苏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6、(2012•黑龙江鸡西)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的倾
斜程度
物块重
力G/N
斜面高
度h/m
拉力
F/N
斜面长
度S/m
机械效
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 力(选填“省”或“费”)。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7、(2012•广东省)图20,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所花时间是10s。求:(1)木箱A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 (2)小王对木箱⒕做功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课堂巩固
1、(2012年桂林)图5
如图5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
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2、(2012湖南娄底)玩“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D上升到最高点A,时而从最高点A飞驰而下。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D点动能最大,A点势能最大
C.D点动能最大,A点机械能最大
D.A点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3、(2012•江苏南通)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10 N的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 cm,拉力为6 N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2012昆明)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力为1200N的物体肘,若不考虑摩
擦、绳和动滑轮的重力,则拉力F是_________N;若实际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
5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5、(2012•湖北武汉)下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
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块重G/N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物块移动的距离L/m
机械效率
1
较粗糙(木块-木板)
2.0
0.25
1.2
0.80
52%
2
同上
2.0
0. 35
1.4
0.80
63%
3
同上
5.0
0.35
3.5
0.80
63%
4
较光滑(铁块-木板)
5.0
0.35
3.1
0. 80
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 、 的关系。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6、(2012•上海市)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位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7(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7(b)、(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7(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7(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
② 分析比较图7(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
7、(2012东营)以前,我国北方经常用辘轳将水从井里提上来,如下图所示。辘轳的本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已知吊桶的质量是2kg,容积是8×10-3 m3;井中水面到地面的高度为5 m,水的密度是1.0×103 kg / m3。不计摩擦及绳和摇柄质量。取g=10N/ kg。
(1)当人通过辘轳用20s的时间,将装满水的吊桶从水面匀速提升到地面时,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人所做有用功的功率是多大?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人通过辘轳将装半桶水(体积为4×10-3 m3)的吊桶匀速提升到地面时,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改进吊桶的办法,以提高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4)请列举使用该机械比人直接提升吊桶的好处。(答出两条即可)
五、课后作业
1、(2012揭阳)13.刘明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刘明的( )
A.动能不断增大 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2012•江苏苏州)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3、(2012潍坊)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大小是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2012•天津市)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卫星的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5、(2012沈阳)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小丽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________。
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及上升的高度h。
④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表3中。
⑤保持斜面的________定,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
斜面表面状况
木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木板
2.1
0.4
1.6
0.8
0.84
1.28
65.6
棉布
2.1
0.4
2
0.8
0.84
1.6
(2)该实验中采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
(3)计算斜面表面为棉布时的机械效率: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________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甲)
(乙)
)
(丙)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7、(2012揭阳)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和____,结论是:
;
(2)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 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
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
8、(2012•广东揭阳)某型号挖掘机的质量3000kg,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5m2。挖掘机在6s内将装满铲斗质量为0.75t的泥石送到岸边,挖掘深度H=2m。(如图乙所示)(取g=10N/kg)求:(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2)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多少?(3)若发动机的总功率是20kw,挖泥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