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316693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米和厘米 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m)和厘米(cm)。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 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 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两个角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6、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7、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8、比直角小或说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或说小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四、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五、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写乘法算式时,可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但读乘法算式时,只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去读。 3、乘法口诀要用汉字数字形式表示,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 × 4 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4×5。 5、乘数×乘数=积 例:一个乘数是3一个乘数是5,求积是多少?3×5=15 6、例图:○○○○ ○○○○ ○○○○ ○○○ 乘加:就是先观察图形有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加上剩下不同的图形。如:上图圆圈。就是前面3个相同都有4个○,后面还有3个○。写成算式就是:3×4+3=15 乘减:把全部图形看做都是一样多。再减去多数了的图形。 如 :上图圆圈。把全部看作都是4个。写成算式就是:4×4-1=15 因为后面图形只有3个,把他看做4个。就是全都是4个圆圈。所以减去一个1。 7、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8、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9、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减法: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乘法:2 × 5 = 10 乘数 × 乘数 = 积 加法: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10、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11、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1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这个数。 13、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14、分清: 2和5相加是多少? 2+5、 2与5相加是多少? 2+5 2个5相加是多少? 5+5 、 2个5相乘是多少? 5×5 2与5相乘是多少? 2×5 2和5相乘是多少? 2×5 2的5倍是多少? 2×5 理解2的5倍也就是5个2相加,会画图 15、像3×3+2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是乘加算式,像3×4-1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是乘减算式。在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观察物体 1、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人物。站在上、下、左、右、前、后去观察。 2、正方体无论从哪个面观察都是正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观察都是圆形;圆柱从正面和侧面观察都是长方形,上面观察是圆形;长方体从正面和侧面观察是长方形,上面观察是正方形。 3、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时,它有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时,它也可能是长方体,也有可能是圆柱;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圆形时,它有可能是圆柱,也有可能是球。 七、认识时间  1、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1小时=60分钟。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也就是60分钟,走一圈是12小时。  3、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  4、1时=60分。一刻钟=15分,半小时=30分。 6例:时针从12走到5是(5)时;时针从3走到9是(6)时;时针从3走一圈又回到3是(12)时。 分针从12走到5是(25)分;分针从3走到9是(30)分;分针从3走一圈又回到3是(60)分。 解析: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从12到5有5大格,所以是5时。从3到9走了6大格所以是6时。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从12到5有5大格,所以是5×5=25,是25分。分针从3到9,走了9-3=6,6大格,所以是(9-3)×5=30,是30分。 7、认识钟面时间时,可先看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走了几大格,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故用分针所指的数字乘上5就是走了多少分。(例如:时针刚刚走过5就是5时,分针指向7就是7×5=35,是35分,也就是说这个钟面的时间是5时35分) 8、当分针的时间没有超过10的话,一定要记住在前面加0,如5:05. 八、数学广角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2、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分别是12、13、21、23、31、32。   3、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分别是40、47、70、74。  4、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5、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可以用连线法。4个人就要握6次手。(3个人进行某项比赛也是一共3次) 6、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 分别是5+7=12、5+9=14、7+9=16。  7、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8、握手、搭配的题:先固定第一个分别与后边搭配;再固定第二个,分别与后边搭配;依次类推 9、搭配钱的题:先固定最小面值,以最小面值的0张、1张、2张、3张…… 10、判断有多少种路线的题:左边第一条小路,与右边小路分别搭配,左边第二条小路与右边分别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