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16502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命题立意 开学十二周,六年级数学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本次测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也为了掌握教学动态,及时查漏补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考察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理解,针对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面的实际情况,注重考察这方面目标的理解,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提高毕业班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只考本单元的知识。 试卷分填空、判断、分析解答、应用解答四大类。 选择题 :主要考察在成数、折扣、利息、保险费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判断题 :内容主要是百分数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 应用解答:有4小题,全部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百分数的地方,更为解答百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应用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4道题,内容变化、多样。 三、答卷情况分析 试卷抽样情况分析 班级 总分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6.1班 2776 79.31 37.14% 94.29% 6.2班 2602.5 78.86 36.36% 96.97% 6.3班 2363 78.77 40% 90% 6.4班 2796 79.88 42.86 % 97.14% 各个班的均分相差不大,优秀率和及格率也非常接近。年级最高分是98,最底42分。不及格人数每班都有1至3个。 第一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4、5、6小题。第4题: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多25%,学生对25%的意义不理解,多数学生填成八月份的用电量占七月份的25%。第5、6题利息、保险费的求法未掌握,公式记不住,导致失分比较多。 第二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成数的意义、浓度问题、税收的作用不能正确理解。 第三题应该是本次考核最为理想的,不管是从抽样检查还是从全年级该题平均分来看,同学们对方程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程度,比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面的应用题部分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同样的类型题,学生后面的会,前面的却做错,说明学生的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未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这也是新课改中失误的地方。也说明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基本功还不扎实,更不能灵活新课改理念、体现“三维目标”这个程度,在新老教材融合方面也做得不够衔接。 从第四题的第3题从抽样来看,是解答错误最严重的一题。得分率和低。可以看得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同样题目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分析和解答。 解决问题第1题的第2个问题,很多学生把喜欢科技书的人数和喜欢科幻书的人数弄混淆,一个科技,一个是科幻,说明学生在做题时心情急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题目,也和平时老师在对他们习惯的培养有关。 最后的挑战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有的同学两题全部回答正确,半数能回答第一道题,还有的却是空白。对难题的畏惧心里跃然纸上。 四、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试题很灵活,注重理解,克服死记硬背,考出了老师们平时的积累。 但共同的反映就是:复习准备工作很仓促,考试时间太少,做题时间太紧了。很多人参加合唱队,回来很迟,还没考得出自己的水平。可见试题的命制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考后老师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有不少的困惑,归纳起来有: (1)有了新理念如何去运用? (2)“学”与“习”是分不开的,现在的教材与原来的不一样,课后没有很多的练习题,而且都是题型和例题很少一样的,学生练习时要花费很多经历。教学进度迟迟不前。 (3)课本中的素材现代化,很多东西学生都没接触过,与现实脱节。 (4)要求老师按新理念来教学,可怎样考试评价呢? (5)原来的课堂是老师讲授多很节省时间,有时间来辅导差生,成绩还可以及格。现在课堂开放了,一节课时间往往不够用,能落实“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吗? 五、整改措施 1、教师自觉主动学习新课改的知识,用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理论与实际教学的提高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3、体现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克服死记硬背,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体会新课程理念。并将老教材的教学方法与新教材有机结合,改让掌握的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是灵活运用知识,切忌模式化。 4、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感悟,更注重这些理念的实际运用。 5、加大集体备课和培优补差的力度,抓两头,顾中间,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 6、对后几名同学进行当面分析,并给与重考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整体存在的知识薄弱环节重点补缺,及时整改。 7、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专心做题,细心审题、卷面整洁方面都要做进一步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