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孩子们也个个长得很可爱,很讨人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较强,遵守纪律,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不是很好,各种习惯很差,特别是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比较马虎。
二、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为社会培养一代新人。教学内容力求丰富充实,形式灵活多样,培养学生开创思维,发挥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一)走进乡村、加于减(一)、 认识图形、加于减(二)、真理与复习(二)、美丽的植物园、 统计、 总复习、统计。
四、教学要求
1、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6、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7、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难点
1、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2、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七、教学措施
1、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2、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八、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分苹果——分草莓
5
2
租船——练习一
5
3
小熊购物——练习二
5
4
过河——辨认方向
5
5
认识路线——练习四
5
6
数一数——比一比
5
7
练习五—1千米有多长
5
8
练习六——整理与复习(一)
5
9
走进乡村——买电器
5
10
回收废电池
5
11
小小图书馆——练习七
5
12
认识图形(角)——练习八
5
13
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5
14
欣赏与设计——运白菜
5
15
买洗衣机——整理与复习(二)
5
16
美丽的植物园
5
17
统计图表
5
18-20
总复习
5
期末总复习、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