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良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11.4.5
地点
电教室
参加人员
李、严、钟、陈
中心内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组织者
陈祥弟
活
动
情
况
要
点
单元主题的启示是一、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这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本组课文对话较多,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
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动手做做看》,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前两个小朋友虽然都有回答,但语气不同,一个是猜测,一个似乎很肯定,与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会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本,简洁的语言背后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善于抓住留白处,引导补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如《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两个小朋友的回答觉得说的都不对,她是怎么想的?《画风》的三个孩子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充气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围绕主人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锻炼语言思维。
3.学习复述或转述。
把课文语言作为学生复述或转述的材料,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方法,我们低年级可随文选用一个小片段进行,不宜太长,能提供关键词更好。
4.学习用反问句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常常用反问句来表达。
例如:《邮票齿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充气雨衣》“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探究人物心理时,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朗读利于传递理解,默读利于思考。学生刚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务,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题目更有价值。例如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打孔机究竟是谁发明的?”比“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更有研究价值。前者将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么才是发明?发明是为了造福大众,发明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思考和联想之上。
6.口语交际与写话。
活动:孩子要参与制作的全过程。分组进行,保证作品的多样性。
交际:
一、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过,比比谁介绍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组推出一名在集体内介绍,要求说清步骤,语言准确流畅,态度自然大方,听得不明白可举手提问,台上台下互动起来。
三、小组内自我完善制作过程。
写话:把自己的制作写过程下来。
单元课时分配: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动手做做看》 2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 2课时
《画风》 2课时
《充气雨衣》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备
课
反
思
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人做过的事再做做,一边做一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发现。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