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活动主题
1.2 教学素材
1.3 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基本环节
5.3 巩固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2 板书内容
6.3 板书结构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7.3 作业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
8.2 教学调整
8.3 教学建议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内容
9.2 延伸内容
9.3 拓展及延伸策略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活动主题: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
1.2 教学素材: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1.3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的人物
2.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3.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PPT、图片、头饰等
4.2 学具准备:故事书、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5.2 基本环节:
5.2.1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5.2.2 幼儿复述故事,教师点评
5.2.3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3 巩固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
6.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6.3 板书结构:清晰、简洁、易于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复述故事,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
7.2 作业要求:语言表达清晰,画面生动有趣
7.3 作业评价:以鼓励为主,关注幼儿的进步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8.2 教学调整:在今后的活动中,增加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
8.3 教学建议:多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提高幼儿的兴趣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9.2 延伸内容:开展家庭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分享故事
9.3 拓展及延伸策略: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活动主题:在选择活动主题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例如,对于大班幼儿,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故事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且符合幼儿兴趣的故事进行教学。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经典童话故事,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善恶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1.2 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活动主题,既要具有教育意义,又要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使用PPT、图片、头饰等教具时,要注意其色彩、形象等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观,以及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1.3 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内容分析环节,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故事的内容、结构、人物关系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把握其中的教育寓意。同时,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在制定认知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2.2 技能目标: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让幼儿复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在培养幼儿情感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善恶观念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情感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例如,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时,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他们化解难点。
3.2 教学重点:在把握教学重点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让幼儿复述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时,需要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在准备教具时,需要关注教具的实用性和互动性。例如,PPT、图片、头饰等教具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4.2 学具准备:在准备学具时,需要关注学具的创意性和操作性。例如,故事书、画笔、画纸等学具应能够满足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5.2 基本环节:在基本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例如,在教师讲述故事后,可以让幼儿复述故事,以便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巩固环节:在巩固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在设计板书主题时,需要关注主题的简洁性和吸引力。例如,可以使用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等,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板书内容。
6.2 板书内容:在设计板书内容时,需要关注内容的结构性和条理性。例如,可以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板书,以便幼儿更容易理解。
6.3 板书结构:在设计板书结构时,需要关注结构的清晰性和易读性。例如,可以使用分段、分条等方式,让幼儿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在设计作业内容时,需要关注作业的实践性和创意性。例如,可以让幼儿复述故事,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等,以便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7.2 作业要求:在制定作业要求时,需要关注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兴趣。例如,可以让幼儿在复述故事时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连贯性,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时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形象的生动性。
7.3 作业评价:在评价作业时,需要关注幼儿的进步和努力。例如,可以通过表扬、鼓励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使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3. 课堂提问: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选择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情景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使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入故事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故事,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幼儿的理解程度和情感体验。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 教学评价:在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时,要以鼓励为主,关注幼儿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
2. 教学内容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难点与重点
5. 教具与学具准备
6. 教学过程
7. 板书设计
8. 作业设计
9. 课后反思
10. 拓展及延伸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案及相关材料
2. 提供的内容不符合约定质量标准
3. 未能按照约定方式进行教学
4. 未按时完成作业或未能达到作业要求
5. 未按约定进行板书设计或板书内容不符合要求
6. 未按约定进行教学评价或评价结果不公正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案:教师为进行教学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
3. 合同解除:合同一方或双方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
4. 损害赔偿: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教案内容不完整或不符合实际教学需求
解决办法:及时与编写教案的人员沟通,补充完善教案内容
2. 问题:教学过程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解决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吸引幼儿注意力
3. 问题: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或逾期提交
解决办法:设置合理作业量,给予足够时间,并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4. 问题:教学评价不公正或评价标准不明确
解决办法: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活动
2. 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3. 家庭教育中语言教育场景
4. 语言培训机构的教学活动
5. 相关教育部门对语言教育项目的评估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