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10304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质。 2. 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 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 丙酮>乙醇>甲醇>水 与水互不相溶 与水相混溶 3. 溶剂分几类?溶剂极性与ε值关系? 答: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或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溶剂两大类。常用介电常数(ε)表示物质的极性。一般ε值大,极性强,在水中溶解度大,为亲水性溶剂,如乙醇;ε值小,极性弱,在水中溶解度小或不溶,为亲脂性溶剂,如苯。 4. 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哪些?它们都适合哪些溶剂的提取? 答:①浸渍法:水或稀醇为溶剂。②渗漉法:稀乙醇或水为溶剂。③煎煮法:水为溶剂。④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⑤连续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 5.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 萃取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相对密度1.1~1.2之间。②溶剂与水提取液应保持一定量比例。第一次用量为水提取液1/2~1/3, 以后用量为水提取液1/4~1/6.③一般萃取3~4次即可。④用氯仿萃取,应避免乳化。可采用旋转混合,改用氯仿;乙醚混合溶剂等。若已形成乳化,应采取破乳措施。 7.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其亲和力的差异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8.凝胶色谱原理是什么? 答:凝胶色谱相当于分子筛的作用。凝胶颗粒中有许多网眼,色谱过程中,小分子化合物可进入网眼;大分子化合物被阻滞在颗粒外,不能进入网孔,所受阻力小,移动速度快,随洗脱液先流出柱外;小分子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受阻力大,移动速度慢,后流出柱外。 9.如何判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 答:判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可通过样品的外观如晶形以及熔点、溶程、比旋度、色泽等物理常数进行判断。纯的化合物外观和形态较为均一,通常有明确的熔点,熔程一般应小于2℃;更多的是采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方法,一般要求至少选择在三种溶剂系统中展开时样品均呈单一斑点,方可判断其为纯化合物。 10.苷键具有什么性质,常用哪些方法裂解? 答: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苷键裂解常用的方法有酸、碱催化水解法、酶催化水解法、氧化开裂法等。 11.苷类的酸催化水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水解难易有什么规律? 答: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易被稀酸催化水解。水解发生的难易与苷键原子的碱度,即苷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及其空间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利于苷键原子质子化,就有利于水解。酸催化水解难易大概有以下规律: (1)按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2)按糖的种类不同 1)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 2)酮糖较醛糖易水解。 3)吡喃糖苷中,吡喃环的C-5上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其水解速率大小有如下顺序: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C-5上取代基为-COOH(糖醛酸苷)时,则最难水解。 4)氨基糖较羟基糖难水解,羟基糖又较去氧糖难水解。其水解的易难顺序是:2,6-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12.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内酯环,在热碱液中内酯环开裂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溶于水中,加酸又重新环合成内酯而析出。 在提取分离时须注意所加碱液的浓度不宜太浓,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内酯环。碱溶酸沉法不适合于遇酸、碱不稳定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 13.写出异羟肟酸铁反应的试剂、反应式、反应结果以及在鉴别结构中的用途。 试剂:盐酸羟胺、碳酸钠、盐酸、三氯化铁 反应式: 反应结果:异羟肟酸铁而显红色。 应用: 鉴别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 15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种类型 答:醌类化合物分为四种类型:有苯醌,如2,6-二甲氧基对苯醌;萘醌,如紫草素;菲醌,如丹参醌Ⅰ;蒽醌,如大黄酸。 16.蒽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类 答:蒽醌类分为 (1)羟基蒽醌类,又分为大黄素型,如大黄素,茜素型如茜草素。 (2)蒽酚.蒽酮类:为蒽醌的还原产物,如柯亚素。 (3)二蒽酮和二蒽醌类:如番泻苷类。 17.为什么β-OH蒽醌比α-OH蒽醌的酸性大。 答:因为β-OH与羰基处于同一个共轭体系中,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使羟基上氧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容易解离,酸性较强。而α-OH处在羰基的邻位,因产生分子内氢键,质子不易解离,故酸性较弱。 18.比较下列蒽醌的酸性强弱,并利用酸性的差异分离他们,写出流程 答:酸性强弱顺序:B>A>C>D 5%NaOH 乙醚层 碱水液(含有B) 碱水液(含有A) 乙醚层 5%Na2CO3 混合物乙醚液 5%NaHCO3 碱水液(含有C) 乙醚层(含有D) 19.用显色反应区别下列各组成分 答:(1)将二成分分别用乙醇溶解,分别加Molish试剂,产生紫色环的为大黄素-8-葡萄糖苷,不反应的为大黄素。 (2) 将二成分分别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溶液显红色的是大黄素苷,溶解后溶液不变红色的为番泻苷A。 (3)将二成分分别用乙醇溶解,分别滴于硅胶板上加无色亚甲蓝试剂,在白色背景上与呈现蓝色斑点为苯醌,另一个无反应的是蒽醌。 20.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及结构的分类依据,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答:主要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具有6C-3C-6C为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分类依据是根据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成环状,及B环的联接位置等特点分为以下几类: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黄烷醇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 21.试述黄酮(醇)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不显色的原因 答: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所以多显黄色;而二氢黄 酮(醇)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所以不显色。 22.萜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答:分类依据是根据分子中包含异戊二烯的单元数进行的。将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单萜;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倍半萜;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二萜;含有五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二倍半萜;含有六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三萜,依次类推。并根据各萜类分子中具有碳环数目的有无和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 23.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液,若由于其中的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或挥发油含量低,不易分层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 答:水蒸气蒸馏液中的油水混合物不易分离时,则可将饱和盐水(如硫酸钠、氯化钠水溶液)加入其中,利用盐析作用促使油水的分离,或在盐析的同时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醚)作两相溶剂萃取以萃出挥发油,然后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即可得到挥发油。 24. 生物碱的颜色反应有哪些 答: 生物碱能与某些试剂(显色剂)生成特殊的颜色,可供生物碱的识别。   (1)矾酸铵-浓硫酸溶液(Mandelin试剂):为1%矾酸铵的浓硫酸溶液。该试剂能与多数生物碱反应,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与阿托品、东莨宕碱显红色,与马钱子碱显血红色,与士的宁显紫色,与奎宁显淡橙色,与吗啡显棕色,与可待因显蓝色。   (2)钼酸铵(钠)-浓硫酸溶液(Frobde 试剂):为1%钼酸铵或钼酸钠的浓硫酸溶液。该试剂能与可待因显黄色,与小檗碱显棕绿色,与乌头碱显黄棕色,与阿托品及士的宁不显色。在使用时应注意,该试剂与蛋白质也能显色。   (3)甲醛-浓硫酸试剂(Marquis试剂):为30%甲醛溶液0.2ml与浓硫酸10ml的混合液。该试剂能与可待因显蓝色,与吗啡显紫红色,与咖啡碱不显色。   (4)浓硫酸:该试剂能与乌头碱显紫色,与小檗碱显绿色,与阿托品不显色。   (5)浓硝酸:该试剂能与小檗碱显棕红色,与秋水仙碱显蓝色,与乌头碱显红棕色,与咖啡碱不显色。 2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有哪些? 答:常用的生物碱沉淀剂种类很多,通常是一些重金属盐类或分子量较大的复盐,以及特殊的无机酸或有机酸的溶液,常用的沉淀剂如下:   (1)碘化铋钾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为一种络盐,Alk表示生物碱,下同]。此反应很灵敏。   (2)碘-碘化钾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   (3)碘化汞钾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白色或黄白色沉淀。   (4)硅钨酸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   (5)磷钼酸试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鲜黄色或棕黄色沉淀。此反应很灵敏。   (6)苦味酸试剂:在中性溶液中与生物碱生成淡黄色沉淀。   (7)氯化金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黄色晶形沉淀。由于不同生物碱产生的结晶形状常不同,可用于鉴别。 26、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的形式有哪些? 答:.游离碱:由于部分生物碱的碱性极弱,不易或不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因而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2).成盐:除少数极弱碱性生物碱(如:秋水仙碱及吲哚类生物碱)外,大多生物碱,在植物细胞中都是与酸类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有些生物碱则与一些较为特殊的酸类结合成盐存在。有少数生物碱与无机酸结合成盐存在。如:吗啡碱与硫酸结合成盐存在于鸦片中;小檗碱与盐酸结合成盐存在于植物中。 3).苷类:一些生物碱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4).酯类: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羧基,常以甲酯形式存在。 5).N-氧化物:在植物体中已发现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27、说出一级代谢产物和二级代谢产物的区别,每类产物举三例。 答:一级代谢物: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存所产生的产物,每种生物都含有的,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等。 二级代谢物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二级代谢产物往往有特殊活性。如:糖和苷、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甾体及醌类等。 28.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液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答:二氢黄酮(醇)由于C环被氢化成近似半椅式结构,破坏了分子的平面性,受 吡喃环羰基立体结构的阻碍,平面性降低,水溶性增大;花色素虽为平面结构,但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所以水溶性较大。 29.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答:可采用(1)盐酸-镁粉反应:多数黄酮产生红~紫红色。(2)三氯化铝试剂反 应:在滤纸上显黄色斑点,紫外光下有黄绿色荧光。(3)碱性试剂反应,在滤纸片上显黄~橙色斑点。 30.试述黄酮(醇)难溶于水的原因 答:黄酮(醇)的A.B环分别与羰基共轭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具共平面性,分子间 紧密,引力大,故难溶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