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九章-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ppt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308087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九章-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九章-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7/12/28,#,主编:成平,主审:刘小波,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版,),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第九章,第一节 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就可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2),海洋灾害,(3),洪水,灾害,(4),地质灾害,(5),地震灾害,(6),农作物,灾害,(7),森林,灾害,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引起地球表层震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一、地震及地震产生的原因,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1.,地震宏观,异常,(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二、地震来临前的征兆,(2),生物,异常,(3),气象,异常,(4),地声异常,(5),地光异常,(6),地气,异常,(7),地动异常,(8),地鼓异常,(9),电磁异常,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二、地震来临前的征兆,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2.,地震微观,异常,二、地震来临前的征兆,(1),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2),地形变异常,(3),地球物理变化,(4),地下流体的变化,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1.,逃生自救十大,法则,(1),为了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9),避难时要徒步,应最低限度地携带物品,。,(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第二节 地震灾害自救,4.,地震时自救的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2),人多先找藏身处,(3),远离危险区,(4),被埋要保存体力,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的过程,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雷电的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高达上亿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分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构,),筑物,燃烧或,爆炸。,一、雷电的产生,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1),室内防雷注意事项,一定要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室内的任何金属管线。,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特别要注意不要,戴耳机,收听广播和使用移动电话。,在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不要带电泼水救火,要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专用灭火器,灭火,并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二、防雷小知识,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2),室外防雷要点,当雷电发生时,如果人在户外,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采取正确的防雷措施。,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构,),筑物、车库、车棚附近,应立即寻找庇护所,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构,),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躲避在车内时,应关好车门。,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尤其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施。,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宜在山顶、山脊、建筑物顶部、高地、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钓鱼、游泳、玩耍,即使外出,也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二、防雷小知识,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2),室外防雷要点,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带金属的物品扛在肩上,女士最好拿下头上的金属发夹等。,如果正在行车,应关闭手机、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不要躲在大树、高塔、广告牌下避雨,若不得已,须与树身、树枝等保持,3,米以上距离,并尽可能地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就近找一处较低且无积水的地方迅速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身向前屈,如果披上干燥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也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二、防雷小知识,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2),室外防雷要点,如果衣服被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金属支杆,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在高山地区进行作业时,应注意不要沿山岭垂直上下。,遇到球形雷,(,滚动的火球,),时,切记不要跑动,以免球形雷顺着气流滚来,尤其是,在风口,或低洼处遇到球形雷更应特别注意。,二、防雷小知识,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1.,洪水的成因,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2.,洪水的,分类,一、洪水的成因及分类,河流洪水,海岸洪水,湖泊洪水,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1.,了解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蓝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黄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橙色预警信号表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红色预警信号表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二、洪水应对措施,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2.,发生洪水如何自救,(1),洪水之前,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二、洪水应对措施,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2),洪水到来之时,如果是在都市遇到洪水,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搜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入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二、洪水应对措施,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3),洪水过后,当洪水过后,居民应该做好灾后防病工作。,要管好自己的饮食,喝开水、吃熟食,;,要及时清理灾后垃圾,;,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要保持环境卫生,严防疾病发生和流行。,二、洪水应对措施,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