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期末复习,第1页,森林古猿,环境变化森林减少,现代人类,现代类人猿,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地面生活,继续在树上生活,1.四种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2.类人猿中与人类亲缘近来是:黑猩猩,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人,第一章人由来,第一节 人类来源和发展,第2页,类人猿,当代人,运动方式,制造工具能力,脑发育程度,运动方式,臂行,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能力,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工具,脑容量小没有语言能力,脑容量大很强思维语言文字能力,二、类人猿与现代人对比(辨别),第3页,1.男性生殖系统 包括睾丸、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等,男性生殖系统中组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一、人生殖系统,第二节 人生殖,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女性生殖系统重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子宫作用是:胚胎和胎儿发育场所。阴道作用是:胎儿和胎盘产出通道。,第4页,二、生殖过程,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叫做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胚泡不停向子宫移动,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壁形成胚胎,这是怀孕开始,怀孕8周胚胎初具人形此时叫做胎儿,胎儿在母体生活38周抵到达熟,成熟胎儿和胎盘经母体阴道产出,此过程叫做分娩。,第5页,三、胎儿发育,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互换器官,胎儿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第6页,一、青春期身体变化,1、体形变化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功能增强,3、性器官发育及成熟,二、青春期开始标志是,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三节 青春期,第7页,2.作用 糖类:直接能源物质(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脂肪: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 维生素、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不可替代,缺之不可,第二章 人体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营养物质,食物中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1.糖类、脂肪、蛋白质是重要有机物,能提供能量,第8页,无机盐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起源,含钙无机盐,含碘无机盐(微量),含铁无机盐,小朋友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豆奶制品,虾皮,牛奶,缺铁性贫血,动物血液,铁制炊具,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盐、海带,二、无机盐缺乏症,含磷无机盐,含锌无机盐(微量),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奶制品、豆类、鱼类、蛋类,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动物内脏,鱼类,第9页,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起源,V,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动物肝脏、,牛奶、胡萝卜,V,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玉米等粗粮,V,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水果、蔬菜,V,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豆类、牛奶、肝脏、蛋黄,三、维生素缺乏症,第10页,消化系统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腺:,第二节消化和吸取,位于消化道以外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位于消化道以内小消化腺:,胃腺、肠腺,3.糖类初步消化是在口腔,参与消化腺是唾液腺,唾液腺分泌液体是唾液,具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4.蛋白质初步消化是在胃,参与消化腺是胃腺,分泌液体是胃液,胃液具有胃蛋白酶。,5.人体吸取营养物质重要器官是小肠。,(1)脂肪初步消化是在小肠。小肠也是其他营养物质最终消化场所.,(2)参与消化消化腺为肝脏、胰腺、肠腺,对应分泌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第11页,第三章 人体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处理,4.肺:是呼吸系统重要器官,是气体互换场所 肺有两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3.呼吸道作用 鼻:有鼻毛,能阻挡灰尘、细菌;使空气温暖、湿润、清洁。咽:食物与空气共同通道。喉:由软骨和声带构成,是发声器官。气管:由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支气管:有粘膜和纤毛,分泌粘液,黏住灰尘和细菌等(痰形成),1.呼吸系统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第12页,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气体互换,一、肺与外界气体互换,二、肺与血液气体互换,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吸气,。,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增大,,,呼气,。,吸气时吸入肺氧气通过肺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送到人体各处,体内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第13页,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运送 第一节 流动组织血液,1.血液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3.血液功能:运送、防御和调整体温,2.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废物 红细胞:重要运送氧。有血红蛋白 血小板:加速止、血凝血作用 白细胞: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作用,第14页,第二节 血流管道血管,血管,概念,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 身体各处,连接最小动脉和静脉血管,分布较深,,管壁厚、,弹性大,快,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有静脉瓣,慢,分布广泛,管壁极薄、管内直径极小,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身体各处,心脏,第15页,第三节 输送血液泵心脏,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全身各级动脉,肺动脉,全身各级静脉,组织细胞,肺泡,肺部毛细 血管,全身毛细血管网,积极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二氧化碳等废物,氧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氧,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静脉,肺动脉,1.心脏壁重要由心肌构成,2.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第16页,肾脏,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临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构造和功能单位:,功能:形成尿液,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第五章人体内废物排出,一、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出水排出体外过程。,二、泌尿系统构成,第17页,1.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重吸取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所有葡 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取,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毛细血管里,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余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成了尿液。,三、尿液形成,第18页,四.尿排出,:,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五.排尿意义:,排出废物,调整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肾脏,第19页,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调整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一、眼球构造,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构造,虹膜:有色素,围成瞳孔,调整进入眼球光线 睫状体:有平滑肌,调整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具有毛细血管和色素,提供营养,使眼球内部 形成暗室,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晶状体,:透明,有弹性,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第20页,二、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物体,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玻璃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角膜,光线,物体,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形成部位),晶状体,光线,物体,视网膜 (成像部位),视觉神经,瞳孔,第21页,三、近视和远视形成及矫正,1.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凹透镜,2.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矫正:凸透镜,第22页,四、耳构造,外耳,中耳,内耳,鼓 膜,听小骨,鼓 室(咽鼓管),耳 蜗,半规管,前 庭,耳廓,外耳道,位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搜集声波),(传导声波),(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第23页,五、听觉形成,听小骨,外界,外耳道,鼓膜,声 波,声 波,声 波,内耳,耳蜗,大脑皮层,声波,兴奋,声波,产生听觉,与听觉有关神经,第24页,一、神经系统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对外界或者体内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传导刺激作用功能;是脑和躯干和内脏之间联络通路,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脊神经:,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整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使运动协调、精确,维持身体平衡,有专门调整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部位。,第二节 神经系统构成,传导神经冲动,第25页,二、神经元(神经细胞),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1、神经系统构造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体(有细胞核),突起,短突起:接受刺激,长突起:包有鞘,构成神经纤维,2、构造,4、兴奋传导方向:短突起末梢 细胞体 长突起 神经末梢 下一种神经元,神经末梢:连接其他神经元短突起,第26页,1.反射概念:,2.反射种类,3.反射弧构造:,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多种刺激所发生有规律反应叫做反射。,第三节 神经调整基本方式反射,简朴反射:人或动物生来就有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人或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后天性反射。,第27页,对比,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导管,有,无,分泌物,唾液、汗液、消化液等,激素,输送方式,经过导管输送,伴随血液循环输送,一、内外分泌腺对比,第四节激素调整,第28页,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异常时症状,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垂体,调整人体生长发育,甲状腺,胰岛,增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调整糖吸取、运用和转化,幼年分泌局限性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1.幼年分泌局限性呆小症,2.分泌过多患甲亢,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分泌局限性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二、三种重要激素,第29页,三、激素调整与神经调整关系,人体生命活动重要受到神经系统调整,但也受到激素调整影响,激素调整受神经系统调控。,第30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