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9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ppt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10301818 上传时间:2025-05-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9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和类型,1,、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价格派”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价格水平的普遍上升。例如萨缪尔森、托宾等人都坚持这一观点。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短期或一次性上升,而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这就是说,不能把经济中周期性萧条时价格下降之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称为通货膨胀,也不能把一些偶然性因素引起的短期价格水平上升称为通货膨胀。只有当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并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以称为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是指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加权平均值的上升。至于价格水平究竟上升多少才是通货膨胀则很难判断,它涉及到经济主体对价格水平上升的敏感程度问题。,第一节 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货币派”更强调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不能用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情。价格水平的上升可能源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也可能源于其它各种经济甚至非经济因素。只有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价格水平上升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而其它因素引起的价格水平上升不是通货膨胀。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哈耶克、弗里德曼等。,2,、通货膨胀的衡量,不管是通货膨胀的“价格派”,还是通货膨胀的“货币派”,都承认通货膨胀最终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上涨。所以,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价格指数。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价格指数、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一般以消费份额作为权数,用一揽子主要消费品和劳务的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叫批发价格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它反映了第一级销售点上价格变化的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也称国民生产总值矫正指数,它是衡量经济社会中一切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数,由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得到。,3,、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来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来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的通货膨胀。,按照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来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在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会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发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如图所示,。,P,P,1,P,0,O,Y,f,Y,AS,AD,1,AD,0,1,、,IS,曲线右移造成的价格上涨过程,LM,0,i,i,1,i,0,O,P,P,1,P,0,O,IS,0,Y,0,Y,1,Y,Y,0,Y,1,Y,AS,LM,1,IS,1,AD,1,AD,0,结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则由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因素造成的,IS,曲,线的一次性右移,将能造成价格水平的一次性上涨。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因为,IS,曲线右移造成了过度需求。伴随着价格一次性上涨的是利率上升,但产量不变。价格不能够一直涨下去而会终止在某一水平上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上涨会使,LM,曲线左移从而减少过度需求。,2,、,LM,曲线右移造成的价格上涨过程,LM,1,i,i,O,P,P,1,P,0,O,Y,0,Y,1,Y,Y,0,Y,1,Y,AS,LM,0,IS,AD,1,AD,0,结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则由于货币供给或货币需求造成的,LM,曲线一次性右移,将能造成价格水平的一次性上涨。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因为,LM,曲线右移造成了过度需求,伴随价格一次性上涨的利率、产量都不变。价格不能够一直涨下去而将终止在某一水平的原因在于,价格上涨会使,LM,曲线左移从而减少过度需求。,三、,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也会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这就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由于工资的提高而造成的。,P,P,1,P,0,Y,1,Y,2,Y,0,Y,O,AD,AS,0,AS,0,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通货膨胀可以与失业同时并存。,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N,N,0,N,1,N,N,0,N,1,O,P,P,2,P,1,P,0,O,P,P,2,P,1,P,0,Y,1,Y,0,Y,w,0,w,1,w,O,Y,1,Y,0,Y,w,0,w,1,w,O,w,2,AS,1,AS,0,AD,0,AD,1,Ns,Nd,W=W,1,W=W,0,(a),(d),(c),(b),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故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假设初始的状态是:,(,d,),,总供给曲线为,AS,0,,,总需求曲线为,AD,0,,,均衡收入和价格分别,为,Y,0,和,P,0,。(,a,),中,价格水平和实际工资的关系由,W=,W,0,给出,由于价格水平,为,P,0,,,实际工资为,w,0,,从(,b,),中可以看出,,w,0,同时是均衡实际工资。与相适应,充分就业量为,N,0,。,根据,(,c,),由,N,0,带来的充分就业收入为,Y,0,。,现在假定工会要求把货币工资提高到,W,1,,,并且真的实现了这一要求。于是,(,a,),中的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到,W=W,1,,,如果价格水平,P,0,保持不变,则实际工资就要上升到,w,1,,,高于均衡实际工资,w,0,,,过高的实际工资造成,(,b,),中的劳动市场失衡,即劳动的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就业量只能由劳动需求量决定为,N,1,,,N,1,N,0,,,意味着低于充分就业状况的出现。,N,1,的劳动就业量在(,c,),中产生一个,Y,1,的产量,,Y,1,同样小于,Y,0,,,是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这样在(,d,),中,就有(,P,0,,,Y,1,),的组合点,据此可以得到一条新的总供给曲线,AS,1,。,AS,1,与总需求曲线,AD,0,相交,决定了均衡收入和价格分别为,Y,2,和,P,1,。,P,1,大于,P,0,,,Y,2,小于,Y,0,,,这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左移,一方面造成了价格水平上升,另一方面又造成均衡收入下降。由于价格水平上升到,P,1,,,现在实际工资不再是,w,1,,,而是稍小一些的,w,2,,,但仍大于原来的均衡水平,w,0,。,由于均衡收入下降到,Y,2,,,经济不再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而是低于充分就业状态。,为了恢复充分就业,工会当然可以要求降低货币工资。但这会使大多数工人的状况变坏,因而不大可能。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来对付工会,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但又会遭到来自工人方面的强烈反对。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使(,d,),中的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右移动到,AD,1,,,AD,1,与,AS,1,在更高的价格水平,P,2,上相交,价格水平上升使实际工资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从而就业量、产量等等也恢复充分就业水平。不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如果工人再次提出增加货币工资的要求,就有可能造成新一轮的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从而形成所谓工资和价格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二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由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则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此时经济总是能够保持充分就业,。,P,P,1,P,0,Y,f,Y,O,AD,1,AD,0,AS,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并向右上方移动时,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但仍然能够保持充分就业;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倾斜部分相交并向右上方移动时,一方面价格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收入水平也在提高,这种情况叫半通货膨胀。,P,Y,0,Y,O,AD,0,AD,1,AD,2,Y,1,AS,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P,2,P,0,P,1,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总需求曲线既定的情况下,当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时,一方面价格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收入水平会下降。因此,通货膨胀和失业可以同时存在。,P,P,1,P,0,O,Y,f,Y,AS,0,AD,1,AD,0,AS,1,P,2,Y,1,二、由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原始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他根据,18611957,年间硬的统计资料,绘制出一条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O,货币工资变动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图中的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变动率就较高;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变动率就较低,甚至成为负数。菲利普斯的结论是,在英国,如果保持,5%,的失业率,货币工资水平就会变成稳定;而如果失业率降低到,2.5%,,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会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菲利普斯曲线出笼后,很快受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欢迎,并把它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用以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化关系。这是因为,单位工资成本占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比例,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价格水平就会上升。所以,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反之,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高。,显然,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不同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所表示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可以同时存在,但它们之间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来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失业率的一定提高为代价,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或以通货膨胀率的一定提高,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在图中阴影部分之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社会可接受的,因而政府无须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在此范围之外则要进行调节。,O,通胀率,失业率,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但是,,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即所谓“滞涨并存”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很多经济学家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来解释这一点。,当菲利普斯曲线从原来的,P,1,向右上方移动到,P,2,时。原来的临界点已经无法实现,必须提高临界点。但是,如果临界点提高了,菲利普斯曲线就不再能够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了,因为降低通货膨胀率或降低失业率的代价都提高了。,P,2,O,通膨率,失业率,P,1,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原因,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在任何时点上,都存在一个既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或惯性通货膨胀率。当发生了需求和成本方面的冲击时,实际失业率将与自然失业率不一致,实际通货膨胀率也会发生变动,从而造成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但是,这种不一致的情况长期维持下去,人们迟早会根据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调整自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使预期通货膨胀率也相应地改变。一旦预期通货膨胀率发生了变化,菲利普斯曲线本身就会发生移动。,首先,假定失业率先行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之下。,失业率,O,U,1,U,0,P,1,P,2,P,3,A,D,E,C,B,F,L,通货,膨胀率,图中,F,L,表示充分就业线,,U,0,表示自然失业率。假设失业率最初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则经济处于菲利普斯曲线,P,1,上的,A,点。现在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冲击,使失业率降低到了低于自然失业率的点,U,1,上,于是经济就会沿着菲利普斯曲线,P,1,向左上方移动到,B,点。此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应地提高到与,B,点对应的水平。当人们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上升后,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会随之提高,并调整工资协议和各种经济合同。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已经提高,因此,在每一失业率水平上,都会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就会发生向上的移动,即从,P,1,移动到,P,2,。,此时,,U,1,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由,B,点所对应的水平上升到,C,点所对应的水平。只要失业率继续处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则实际通货膨胀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就会继续上升,从而菲利普斯曲线也会不断地向上移动。,但是,通货膨胀率一般不会无限制地上升,外部冲击可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而且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迟早会达到人们不能容忍的程度,从而迫使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使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例如,如果在通货膨胀率达到,C,点所对应的水平时,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通货膨胀率就会有所下降,但它仍然会高于冲击发生之前的水平。因为此时预期通货膨胀率已经提高,菲利普斯曲线已经由,P,1,移动到,P,2,,,所以,经济只能沿着,P,2,从,C,点移动到,D,点,而不是回到,A,点。,其次,假定通货膨胀率先行出人意料地提高。,O,U,0,P,1,P,2,P,3,A,D,E,C,B,F,L,通货,膨胀率,假设经济最初处于,A,点,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U,0,。,若此时通货膨胀率出人意料地提高到与,B,点对应的水平上,实际通货膨胀率就会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由于工资是按照预期通货膨胀率制定的,因此,在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会提高,从而企业将扩大产出,增加就业,使失业率也相应地下降。于是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P,1,由,A,点移动到,B,点。但是,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现象,会促使人们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按照新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调整工资水平,使货币工资相应提高。,此时除非实际通货膨胀率继续出人意料到提高,企业的利润将会相应地回落,企业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雇佣的人数,使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但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已经提高,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作用下,经济不会由,B,点回到,A,点,而是移动到,C,点,结果菲利普斯曲线也由,P,1,上升到,P,2,。,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再次出人意料地提高,则经济会沿着新的菲利普斯曲线,P,2,向左上方移动到,D,点,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率跟上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经济又会移动到,E,点,菲利普斯曲线也进一步移动到,P,3,。,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与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上所述,任何一条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只是代表了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短期中,才存在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着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上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政府只有在短期内才能以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代价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从长期来看,这种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