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流行病学重点-2018.ppt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10301619 上传时间:2025-05-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重点-201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流行病学重点-201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流行病学复习讨论,绪论,一、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二、,流行病学的应用,三、流行病学的特征,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项目,理论流行病学,产生假设,检验假设,验证假设,试题分析,1,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E,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治措施,D,流行病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传染病,B,地方病,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A,病人,B,非病人,C,病原携带者,D,人群,E,个体,疾 病 分 布,1,、发病率:,(,incidence rate),2,、罹患率,:,(attack rate),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4,、感染率,:(Infection rate),5,、死亡率,:(Mortality rate),6,、病死率:,(Fatality rate),7,、,生存率(,survival rate,一、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二、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1,、散发(,sporadic,),2,、流行,(epidemic),3,、爆发,(outbreak,),三、疾病的三间分布,1,人群,2,地区,3,时间,试题分析,1,、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c,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b,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3,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b,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5,进行减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疾病分布是指,B,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E,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军,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9,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合适,B,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0,某地区,40,万人,经麻风病普查,查出麻风病人,80,例,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B,A,麻风病发病率为,20/10,万,B,患病率为,20/10,万,C,罹患率为,20/10,万,D,续发率为,20/10,万,E,携带率为,20/10,万,描 述 性 研 究,1,、定义: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2,、目的:病因假设的建立,提供病因和流行因素的线索,3,、种 类 生态学研究、现况研究,二、现况调查,:,1,、定义:,2,、目的与用途:,3,、现况研究方法分类:普查,/,抽样调查,(,1,)、普查:,目的:了解疾病、健康状态的分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建立正常值,优缺点:,(,2,)、抽样调查,:,定义:,目的:,抽样方法:,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缺点:,筛 检,一、定义:,二、目的:,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病人:,2,、发现高危人群,减缓疾病的发生,3,、为疾病监测、医疗保健服务,:,筛检试验的评价,:,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收益,(yield),试题分析,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d,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C,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研究,D,生态学研究,E,爆发调查,3,、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D,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4,、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B,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5,、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B,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6,、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D,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 病例与现患病例,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E,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7,这是,B,A,普查,B,抽样调查,C,队列调查,D,筛检,E,发病率调查,8,该调查可计算,B,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病专率,E,存活率,9,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然后各随机抽取,1/10,的人作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D,A,单纯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机械抽样,10,某地拟对农村,35,岁以上的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筛检宫 颈癌可疑患者。为了评价涂片法的筛检效果,选择,115,名妇女同时进行细胞涂片 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检查结果如下:,病理法,涂片法 合计,阳性 阴性,阳 性,57 6 63,阴 性,3 49 52,合 计,60 55 115,请计算涂片法相对于病理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1),灵敏度,=95,特异度,=89,1,假阳性率,=10,9,假阴性率,=5,(2),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94,23,(,李晓霞关红军,),灵敏度,=95,特异度,=89,1,假阳性率,=10,9,假阴性率,=5,(2),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94,23,(,李晓霞关红军,),病例对照研究,1,、定义:,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为病例组,同时选定未患该病但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调查他们过去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通过二组人群暴露差异的比较,以推断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2,、特点,由,“,果,”,及,“,因,”,,回顾性的。,据疾病的有无分组。,属于观察法,分析性研究。,3,、用途,:,广泛探索病因,检验病因假设,4,类型,(,1,)病例对照不匹配,(,2,)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成组匹配),个体匹配,病例与对照的配合,匹配,(matching),:使对照与病例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一致。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提高研究效率。,(配比不能直接控制混杂因素,但配比提高了控制混杂因素的效率。但若配比因素与暴露有联系,可能引进新的混杂。配比因素丧失了作为研究因素的可能。),匹配的方法:离散变量可以完全配比(如性别),连续变量划分为若干类和组(如年龄)。,匹配因素的选定,:3-4,个重要影响因素,.(,会影响对照的选择,),匹配过度,(over-matching,),:把一些暴露因素(非混杂因素)作为匹配的条件,造成丢失信息,降低了研究效率,。,3,、估计样本含量,:,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P,O,(对照组中的暴露率),估计的因素相对危险度:致病作用的强度,要求的显著性水平:,:,0.05,类(拒绝成立的,H,O,),要求的把握度:(,1-B,),类(不拒绝不成立的,H,O,),联系的强度:比值比(,OR,)病例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暴露比值之比。,OR=ad/bc,意义:暴露组的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OR1,正关联,即,危险因素,OR=1,无关联,OR1,负关联,,保护因素,R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试题分析,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OR=1.1 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b,A,总体,OR,值,95,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可信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 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A,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4,、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其,OR,值为,C,某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病例 对照 合计,暴露,18 12 30,非暴露,13 19 32,合 计,31 31 62,A 3.21 B.233 C 2.19 D 0.5,E 1.6,5,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E,A 80,B 40,C 20,D 100,E,无法计算,6,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 OR,3.3,,正确的结论为:,E,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I,:,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C,A 2 B 3 C 4 D 5 E 6,8,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C,A 18 B 16 C 20 D 10 E,无法计算,9,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烟者,0.07,一般人群,0.56,,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C,A 13.7,B 0.89,C 92.7,D 87.5,E 0.49,10,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有雌激素暴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OR,为,9.67,11,、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有某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有某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有某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怀疑患有某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D,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E,病例组为确定患有某病的人,对照是未 患有某病的人,12,、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指:,B,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E,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1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E,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观察结局指标的测量误差,1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B,A.,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B.,是进行病例组与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C.,为了控制年龄因素,D.,不了增加分析时的统计学检验能力,E.,为了控制选择性贪偏倚,15,、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C,A.,信息偏倚,B.,观察偏倚,C.,选择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16,、,混杂因素是指,C,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C.,与研究的病和所研究的暴露因子都 有联系的因素,D.,仅对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E.,仅与对照有联系的因子,17,、下列哪条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A,A.,选多种对照,B.,多因素分析,C.,分层分析,D.,配比设计,E.,使用培训有素的调查员,18,、下面哪条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E,A.,匹配设计,B.,分层分析,C.,多因素模型,D.,随机化,E.,双盲法,19,、下列哪些措施可控制选择偏倚,A,A.,认真培训调查员,B.,精心设计调查表,C.,随机选取研究对象,D.,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E.,同时选择医院和社区的研究对象,在可疑病因因素调查时,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一对照研究最大弱点是,B,A.,收费大,观察时间长,B.,在决定有无可疑因素时可能有偏倚,C.,在决定有无发病上可能有偏倚,D.,寻找对照组比较困难,E.,在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方面比较困难,队列研究,目标人群,未患某研究,疾病,代表性样本,Yes,No,Yes,No,暴露组,非暴露组,时间顺序,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结局(疾病),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时间顺序,过去,现在,将来,历史性队列,双向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前瞻性收集资料,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暴露,组,非暴露组,暴露,组,非暴露,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一)、,率的计算:,1,、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CI,),条件:观察人口稳定,样本量较大。,2,、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ID,):瞬时频率性质。,条件:观察人口不稳定时,分母以人时计算,以正确估计暴露史。,3,、标化率(,SMR,),1,、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RR=Ie/Io=(a/a+b)/(c/c+d,2,、特异危险度,(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率差,(rate difference RD),RD=I,1,-I,0,=(a/a+b)/(c/c+d),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病因分值,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AR%=(,1,-,0,)/,100%,、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六、优缺点,优点:,1,、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2,、前因后果关系确切,可证实病因。,3,、一因多病。,4,、收集资料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缺点:,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失访偏倚,3,、费时、费力、费钱,4,、设计要求高,实施难度大。,1,在队列研究中,D,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时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2,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C,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3,相对危险度是,A,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4,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B,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5,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B,A,患该病病人,B,不患该病的人,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6,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C,A RR B AR C PAR,D AR,E,死亡比例,7,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c,A,统计检验结果,B,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C,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8,下例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c,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多用于稀有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9,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d,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人群归因危险度,E,比值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定义: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人群施加,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分析两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二、基本特点:,1,前瞻性研究:追踪、随访,2,有,干预,处理:处理因素(人为施加),3,实验人群,随机分组,:,4,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三、主要类型:,1,、临床试验,2,、现场试验:,3,、社区试验:,4,、类实验:,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缺点:,优点:,1,、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加强了可比性。,2,、干预因素控制较好。,3,、前瞻性。,缺点:,1,、研究的条件要求高,难度大。,2,、受干预因素的影响,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受影响。,3,、费时费力。,4,、有时涉及医德问题。,试题分析,1,、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b,A,随机化分组,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必须有干预措施,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2,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1,个了了疗程,1,个月,服药后,70,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那个结论正确:,E,A,该药有效,B,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C,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D,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作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3,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4,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C,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D,A,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B,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6,临床试验中随机化是为了保证,B,A.,在试验期间对试验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和评价相似,B.,磨难的病人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总体,C.,抗体观察者间变异,D.,试验病人和对照病人在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其它特征上相似,E.,试验结果能在其它情况下重复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