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4~2025学年上学期怀仁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3
.T日期过后
1
2
3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C.北京日落时间推迟
D.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4.下列有关该南半球Q地所处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E高纬度 B.25°E低纬度 C.180°低纬度
迹清楚。
D.180°高纬度
4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泰山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泰山石是地下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的有大量纹理、质地坚硬的岩石。泰山
石因抗蚀性强,形成了峰峦高崖,泰山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誉。泰山的形成经历了古泰山形成、海陆
演变、现代泰山形成的阶段。据此完成5~6题。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四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5.泰山的形成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蜀国金沙遗址(30°41'N,104°01'E)祭祀区东部有一九柱建筑,研究发现其柱洞分布
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下面图1为九柱建筑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日出方位。
读图,完成1~2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6
.下列关于泰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泰山石属于变质岩
B.泰山因海拔高著名
1
.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落方位位于
C.泰山石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之前
D.现代泰山主要受流水和风力作用影响
A.D1和D4之间
B.D5→D2连线方向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7~8题。
C.D3和D6之间
D.D5→D3连线方向
2
.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则现在金沙遗址所在地较3000年前
A.夏至日正午日影长度更长
B.一年中昼夜变幅更大
C.冬至日日出方位东更偏南D.一年中夏季时间更长
下面图1为南半球Q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为T日北京时间8:10重庆某街道悬日景观图。读图,完
7
.图中所示沉积岩类型有
成3~4题。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
.该剖面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沉积作用一挤压弯曲一断裂位移一岩浆侵入
B.沉积作用—挤压弯曲一岩浆侵入一断裂位移
C.断裂位移一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一挤压弯曲
D.断裂位移—沉积作用一挤压弯曲一岩浆侵入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该河段左岸有汾河、凍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宽
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
示意黄河小北干流河段。读图,完成9~10题。
1
3.左图示意地区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降水量大,且分布均匀
B.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为主
C.植被覆盖率高,季相变化小
D.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
1
4.图中R城市比Q降水多,其原因是R处
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咸海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区,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尾闾湖,其萎缩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生态灾难。下图示意1992~
③
A.①②
2
018年咸海地区标准化的水面面积、土地利用面积、气温变化。读图,完成15~16题。
9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列现象与之关联较小的是因为该河段
A.两岸河床岩性较软
B.含沙量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支流汇入
1
0.三门峡水库如果大量蓄水可能使黄河小北干流
A.流城内降水较往年明显增加
B.潼关处洪涝威胁加重
C.对两侧河岸的侵蚀能力增强
D.春季凌汛现象加重
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近地面温度低于0℃,会形成过冷水滴。当这些过冷水滴接触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时,
会立即冻结,形成外表光滑的冰层,这种现象称为冻雨。据此完成11~12题。
1
1.最可能发生冻雨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2.下列省区冻雨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C.气旋
D.反气旋
1
5.咸海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1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A.黑龙江省
B.河北省
C.广东省
D.贵州省
1
6.导致2015~2018年咸海水面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有10余个国家。下图示意几内亚湾西部沿岸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3~14
A.上游径流量减少
B.人为取水量减少
D.地下水水位下降
题。
C.湖面蒸发量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
乍得湖是古乍得海的残余部分,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撒哈拉沙漠南缘。环境演变使得古乍得海
转为湖泊,并与尼罗河相连。随着环境进一步变化,湖泊与尼罗河不再相连,变为内陆湖,但乍得湖从形成到
如今湖水盐度始终较低。在乍得湖的东北方向存在一个地势较低的博得莱洼地,经监测该盆地地下水矿物质与
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成基本相同,科学家推测其与乍得湖水盐度较低存在密切关系。下图示意乍得湖不同时期
湖岸线及流域范围。
(1)说出甲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4分)
(2)对比乙、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
(3)请在下面空白处绘出丁锋面的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4分)
(4)判断当日M、N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并说明理由。(6分)
(1)据左图推测1963年乍得湖湖底的地形特征。(6分)
(2)说明乍得湖水盐度始终较低的原因。(6分)
1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甘肃省肃南县大红山型丹霞地貌(下图)是我国干旱气候区典型丹霞地貌的代表,由紫红色的层状砾岩央砂泥
岩所构成,整体呈现“顶平、身陡、箍缓”的特点。岩壁上存在数十条层状凹凸地貌,并贴附或悬垂着紫红色
的泥条,二者互相交织,形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特色。间歇性水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物理风化作用、风蚀
作用等对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分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指出岩壁上阳陷和凸出岩层对应的岩石类型,并描述层状凹凸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推测岩壁上紫红色泥条的形成方式。(6分)
1
9.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