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陕西省高三9月学业水平调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301480 上传时间:2025-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陕西省高三9月学业水平调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届陕西省高三9月学业水平调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准考 证号 姓名 座位号 密大考试启用前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 地 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1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山区Y村早年间收入主要依赖当地木材、药材、石材等资源。近年来,Y 村发展足球 训练项目,承办足球赛事、集训等,人气持续增长。在县政府推动下,该地还建设了自行车赛 道、攀岩、溯溪等户外运动项目,初步建成宜居宜游的新型体育运动小镇。据此完成1~3题。 1. 影响Y村产业转型的主导因素是 A. 资金 B. 原材料 C. 政策 D. 劳动力 2.该地建设新型体育运动小镇的优势条件有 ① 山地运动资源丰富 消费市场广大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④文体氛围浓厚 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后Y村最可能融合的产业是 A.实木家具制造 B. 特色药材加工 C. 订单石雕生产 D. 保健康养旅居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 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一般来说, 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 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图1示意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据此完 成4~6题。 图 1 4 .图中I、IⅡ、Ⅲ所示的主体功能区分别提供 A. 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生态产品、农产品 B. 工业品和服务产品、农产品、生态产品 C. 生态产品、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D. 农产品、生态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5.打造发展主轴,有助于该区域 A.人口分布趋衡 B. 能源均匀调配 C.产业协同优化 D. 土地质量提升 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6.为实现各功能区协同发展,应优先 A.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B.保障土地资源供给 C.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D.促进城市体系均衡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牧养系统入选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取得了“戈壁红驼” 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戈壁红驼的传统牧养一般采用冬春定点牧养、夏秋远距离倒场放牧 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分季轮牧”模式(如图2示意)。近年来,当地建设了多个高标准“托 驼所”,托驼所与牧户签订一年租赁寄养合同,将母驼和驼羔集中托养,以驼奶获利,给 予牧民一定补助,促进了红驼产业进一步发展。据此完成7~8题。 草场 夏秋远距离倒场放牧 远距离倒 场轮牧 气候 免疫 分季牧养 牧民 戈壁红驼 接羔 出栏 分群管理 图 2 7 8 .采用“分季轮牧”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红驼 A. 提高免疫力 B.扩大生存空间 C. 提高成活率 D. 摄取丰富营养 .托驼所的产业类型是 A. 第一产业 B.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某研学团队在秦岭平河梁山顶考察时,发现一个深坑。坑内只有一种岩石,其结晶颗 粒较粗,盐酸反应强烈。坑内不同高度有两条裂隙通往地下深处。团队查阅资料得知,4亿 年前秦岭曾是一片海洋,之后经历了构造抬升,岩浆侵入,岩石变质等过程。图3a为实地 考察照片,图3b 示意该地剖面。据此完成9~10题。 地理试题 第3页(共8页) 图 3a 图 3b 9 .坑内的岩石为 A.片麻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玄武岩 10.坑内两条裂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先后顺序是 ①流水侵蚀 ②构造运动 ③裂隙1早 ④裂隙2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木质部,在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树木一 般每年形成一个生长轮,其宽窄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某研究团队在我国某地选择了 一块100米×100米的样地,采集优势树种的树轮样本进行分析。图4a 为树轮圆盘照片,图 4b 为树轮宽度与生长季温度的相关性分析统计。该时段内温度持续上升,降水较稳定。据 此完成11~13题。 年份 图4a 图 4b 11.下列地区中,树轮宽度与气候相关性最弱的是 A. 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2.山区样地选取时,除了要考虑高差的因素,还应尽量避开的地形部位是 A.山 顶 B. 山 坡 C.山 谷 D. 山脊 1 3.推测图中1980年后,树轮宽度与温度相关系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变差 B. 水分胁迫增强 C. 种间竞争减弱 D.土壤肥力下降 图 5a 为黄土高原南部某一黄土剖面景观,该剖面好似一个“千层糕”——黄土层和古 土壤层交替出现。据研究,黄土层于第四纪气候干冷期形成,红色条带为古土壤层,形成 时气候发生变化。图5b示意该地黄土剖面。据此完成14~16题, 图 5a 图 5b 14.“千层糕”中的古土壤层形成时,气候 ①较暖 ②较冷 ③较干 ④较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 “红三条(三层叠加的红色古土壤S₅)” 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A. 持续暖湿 B. 冷暖交替周期长 C. 持续冷干 D. 冷暖交替周期短 16.经过几年的植物群落演替,该剖面上黄土层和古土壤部位分别可能出现 A. 草本 草本 草本 B. 灌木 苔藓 灌木 C. 苔 藓 D. 草 本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油料生产地域性强,与居民消费结构关系密切。在消费多样化和优质化这一健康生活 理念的影响下,食用油储运成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数字技术在油品装卸、温湿度控制、 储存时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6为2015—2023年我国主要食用油产量变化。 2 000 600 产量/万吨 1 图例 1200 △—大豆油 — 血—菜籽油 一花生油 0—棉籽油 800 ◆ - 400 0 2023年 2 015 2017 2019 2021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印度沙漠近年来夏季降水异常。研究表明,上述现象与中东 和中亚地区春、夏季地表温度显著上升相关。图7a 示意中东和中亚地区1979—2022年春、 夏季地表温度年均变化量(单位:℃/年),图7b示意印度沙漠及周边区域1979—2022年夏 季降水的年均变化量(单位:毫米/年)。 -0.09一 0.06 4 0° 0° 0.03 漠 30° 沙 图例 0.05 2 0.10 0.15 沙漠 25° 阿拉伯海 一0. 15一 → 水汽正常路径 70° 60° 80° 图7a 图 7b 地理试题第6页(共8页) (1)指出图7b所示区域夏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4分)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印度沙漠夏季降水异常的原因。(8分) (3)有人认为印度沙漠面积会逐渐萎缩,也有人认为会维持现状。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 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激发了许 多中学生的探索热情。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火星及其地貌开展了研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23℃,并且温度变化远大于地球。 表1 火星主要性质与地球比较 参数 质量 轨道偏心率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大气密度 比值(与地球) 0.11 5.59 1.03 1.88 0.01 (1)解释火星表面温度变化大的原因。(6分) 探究活动二: 火星表面分布着大面积雅丹地貌,同学们通过影像对比发现,火星上的雅丹体形态与 地球上的差异较大。雅丹体的形态与主导风向密切相关。图8为柴达木盆地和火星埃律西 昂平原雅丹体影像。 前缘崩塌 环形凹坑 破碎的表面 横向沙脊 柴达木盆地雅丹体 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 图 8 (2)指出柴达木盆地与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形态特征差异,并由此推断两地的主导风向。 (6分) 探究活动三: 同学们对比发现,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周边分布着大面积的火山群,柴达木盆地雅丹 体由深厚的古盐湖沉积物演化而来,表面覆盖坚硬的盐壳;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表面粗糙, 崩裂的痕迹比较明显。 (3)与柴达木盆地雅丹体相比,推测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表面崩裂痕迹较明显的原因。(6分)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 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D B C A C D B A A C B B D C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 7.(16 分) ( 1)大豆油和菜籽油产量大,产量结构单一;大豆油和菜籽油产量增加较大(大豆油波动 增长,菜籽油持续增长);其他油品(花生油、棉籽油)产量小且增幅较小。(6 分) 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油料作物种类丰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对外贸易发达,跨区调 配能力增强;经济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理念转变。(6 分) ( ( 3)实时定位跟踪(位置分析);运输路径分析、优化及展示;整合数据,建立地理信息 综合分析系统。(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 1 8.(18 分) ( ( 1)时间变化上总体上升,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4 分) 2)夏季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经阿拉伯半岛(干燥的陆地)给该区域带来 水汽很少,降水稀少。近些年来,中东和中亚地区春、夏季温度持续上升,海陆热力 差异进一步增大,(引起印度低压向西、向北移动,且势力增强),使西南季风移动路径 发生变化,风力增强,经阿拉伯海携带大量水汽,导致该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8 分) ( 3)支持:印度沙漠降水的增加趋势会一直持续;人类活动会排放更多温室气体,导致全 球气候变暖加剧;由于水资源的增加,沙漠边缘的土地利用条件得到改善,沙漠面积 逐渐萎缩。 反对:印度沙漠降水的增加趋势不会成为常态;人类在积极响应温室气体的减排,温 室效应逐渐缓解;气候仍然干旱,沙漠面积维持现状。(本题共 6 分,观点与理由需 匹配) 1 9.(18 分) ( 1)火星轨道偏心率比地球大,近日点和远日点所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大;火星公转周 期长,其冬季和夏季比地球更长,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大;地球表面有大面积海洋,可 以调节气温,火星表面没有;火星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差,温度变 化剧烈。(6 分) ( 2)差异:柴达木盆地西北端圆钝、东南端尖细、两端不对称;埃律西昂平原两端尖细, 呈对称分布。 风向:柴达木盆地受单一主导风向(西北风)影响,迎风面圆钝、背风面尖细的不对 称形态;埃律西昂平原受两个主导风向(西北风和东南风)影响,形成两侧尖细的对 称形态。(6 分) ( 3)埃律西昂平原的雅丹体发育在火山熔岩流上,岩浆冷却过程中内外温度差大,在熔岩 表面产生的裂隙较大;火星表面温度日变化、年变化较大,造成雅丹体的崩裂作用较 强;柴达木盆地雅丹体的物质基础是湖相沉积物,在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雅丹体表 面析出的盐分逐渐固结,形成坚硬的盐壳,减弱了风化侵蚀作用。(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