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巴中市普通高中2022级“零诊”考试
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75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题时必须
1
2
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以外答题
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
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涵盖了科学社会主义最新的理论实践成果
②
③
④
中国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作出这一重大论断是基于
①
②
③
④
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至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37亿元,同
比增长4.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9418亿元,增长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
5819亿元,增长4.7%。据此,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较强,总体态势平稳向好
消费成本逐步降低,激发城乡消费迅速增长
②
乡村消费潜力巨大,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内容结构优化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为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成都市加大对相关领域新增政策性信贷产品的补贴力度,
创新政策性金融产品,支持重点项日降本增效,助力企业发展。该做法
②
尊重市场决定作用,优化政策效用
①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扩大投资领域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制造水平
③
④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创新发展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2024年1月,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事正式发布,活动以“增强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主题,涵盖了农村基层党建、城市基层党
建、机关单位党建、事业单位党建、国有企业党建等多个领域。下列案例符合条件
的是
序
类 型
实施单位
项目内容和效果
号
①
②
上海市罗店镇 党建引领“青桔主理人”培育计划,建成主理
国有企业党建
城市基层党建
年吉苑社区 人社区参与机制,切实凝聚美好社区治理合力
成都市温江区 党建+“三色”“三心““三好”治理模式,提
公平街道
升基层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
绵阳市 “白衣先锋 ·仁医为民”党建模式,大幅提
人民医院 升辖区群众的看病就医服务水平
③
④
事业单位党建
机关单位党建
黑龙江 “党建+”“+党建”双向深度融合机制,做到
东方学院
大事共商、急事共议、难事共谋
B.①④
A.①②
C.②③
D.③④
6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
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
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要求
①
②
③
④
政府应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政策精准实效性
完善地区间利益协调机制,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扩大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近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案
释法,与行政机关、社会各界一道,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以高质效司
法办案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文物保护法修订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提供实
践样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②深化公益诉讼检察,推动检察机关切实做好审判管理工作
③强化对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协同发力提升法治化水平
C.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8
. 我国某车企自2021年5月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该品牌汽车热销海外,见
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奋进历程,映照出中国制造的底气和信心。全球每售出5
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该品牌汽车,为了这两三年,该车企克难攻坚、埋头耕耘了
20年。这表明
①
正确意识能让人们摆脱客观条件制约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质变离不开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量的持续积累必然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通
过梅花品格的描述,把清高正直之气寄寓其中,表现了作者不向世俗迎合的高浩操
守。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诗人盛赞墨梅品德,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事物设定了法则
借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操守追求、运用了联系的观点
诗歌创作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而读来力量倍增
透过“淡”与“满”的对立,表达纯洁操守与墨梅特点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
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
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2024年6
月,李德仁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启示我们
①
②
③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激发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投身科技创新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利用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心系祖国与人民,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端午假期,成都市推出“到成都街头走一走 ·过龙情粽意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楚辞中的花草世园端午寻香”“夜空下的世园无人机秀”“文明集市 ·情系端午”等
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市民游客营造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端午文旅活
动和消费场景。这表明
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有助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依赖科学技术的运用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把握
好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从而为世界的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力量的合理
性。(9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生产关系的调整如何推动新
质生产力发展。(10分)
1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
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2019年11月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
育作出全面部暑。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
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
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
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随
后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
育法》的立法实践所彰显的立法智慧。(11分)
(2)某同学结合材料作出如下推理,请你将该推理补充完整并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
对该同学的推理进行评析。(7分 )
大前提:中国人民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小前提:
结论:我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案情提要】沙某某系丁某某的母亲,其独生子丁某某与袁某某于2016年3月结婚,
于2018年1月生育双胞胎男孩丁某甲、丁某乙。2018年7月丁某某因病去世。丁某甲、
丁某乙一直与袁某某共同生活。沙某某多次联系袁某某想见孩子,均被袁某某拒绝。沙
某某遂起诉请求每月1日、20日探望孩子,每次2小时。
【法院判决】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及其母亲袁某某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原告沙某某每月
第一个星期探望丁某甲、丁某乙1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探望前应当做好沟通,袁某某
应予配合。宣判后,袁某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作出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
原判。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依法判决支持沙某某探望诉求的合
理性。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把握
好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从而为世界的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力量的合理
性。(9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生产关系的调整如何推动新
质生产力发展。(10分)
1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
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
2019年11月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
育作出全面部署。
●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
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
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
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随
后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
育法》的立法实践所彰显的立法智慧。(11分)
(2)某同学结合材料作出如下推理,请你将该推理补充完整并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
对该同学的推理进行评析。(7分)
大前提:中国人民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小前提:
结论:我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1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
案情提要】沙某某系丁某某的母亲,其独生子丁某某与袁某某于2016年3月结婚,
于2018年1月生育双胞胎男孩丁某甲、丁某乙。2018年7月丁某某因病去世。丁某甲、
丁某乙一直与袁某某共同生活。沙某某多次联系袁某某想见孩子,均被袁某某拒绝。沙
某某遂起诉请求每月1日、20日探望孩子,每次2小时。
【法院判决】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及其母亲袁某某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原告沙某某每月
第一个星期探望丁某甲、丁某乙1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探望前应当做好沟通,袁某某
应予配合。宣判后,袁某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作出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
原判。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依法判决支持沙某某探望诉求的合
理性。
-
高 2022 级巴中零诊考试政治答案
单项选择题:
-5BDBCC
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7. (1)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发展势头良好;(1 分)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链融
1
6-10ABDCB
11-15ABDCA
16A
1
合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 分)国家顶层设计驱动,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发展前
景广阔。(2 分)
(2)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辅相成;(1 分)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与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赋能中国式现代
化,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4 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际
循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互利共赢中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分)
(3)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属性。(3 分)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是矛盾着的双方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3 分)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发展环
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赋能新质
生产力发展。(4 分)
1
8.(1)党坚持领导立法,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2 分)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和实际,立良善之法和管用之法;(3 分)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从国
家整体利益出发,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3 分)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
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3 分)
(2) 小前提:我是中国人民(1 分)评析:二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出
现四个不同的项,则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2 分)在该同学的推理
中“中国人民”作为中项,在大前提中是总体概念,在小前提中是个体概念;(2 分)在同一思维
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属于“偷换概念”。(2 分)
1
9.民法典规定,当依照法律性氏事叫幼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
俗。(2 分)我国法律虽没有明确规定祖父母可以探望孙子女,但祖父母与孙子女的近亲属关系
不因未成年人的父、母一方去世而消灭。(2 分)本案中沙某某系失独老人,对两个孩子的探望
属隔代探望,祖母隔代探望是对父子关系的延伸,(2 分)是寄托个人情感的需要,是祖孙亲情连
接和延续的重要方式,也会给两个孩子多一份关爱,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2 分)符合
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伦情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违背公序良俗。(2 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