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建筑设计方法入门,1,一,.,建筑方案设计步骤,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完善阶段,2,3,1.,准备阶段,1.1,了解建筑设计任务书或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自行拟定任务书,物质要求,:,建筑功能,房间组成,面积,高度,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等,.,主次,内外,闹静,洁污,公私等,(,功能关系图,),精神要求,:,建筑类型,形式特点等,建设基地,:,包括基地的现状、周边环境、使用情况、使用需求等,交图日期,4,1.2,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实例调研:同类型建筑参观调研,对与所设计的建筑性质相同、内容相近、规模相当的建筑实例进行调查,了解其建筑功能、空间组织、外部造型以及实际使用中的一般情况,吸取其优点,对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自身设计中加以回避。,资料收集:规范性资料、优秀设计图文资料,对建筑所涉及的规范如通风采光规范、消防规范、交通疏散规范等进行了解并在设计中严格遵守。,对与建筑有关的国内外优秀建筑资料的收集与借鉴,这个工作平时就要进行,才能从中学到独到的建筑处理方法和经验。,5,2.,构思阶段,2.1,功能分析,2.2,环境分析,2.3,经济技术因素分析,2.4,构思,2.5,从构思到形式的转变,6,2.1,功能分析,一个具体的建筑是由若干个功能空间组合而成,各个功能空间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要求,为了准确地把握对象的设计要求,我们应对各个主要的功能空间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2.1.1,对个体空间的分析,2.1.2,对整体功能关系的分析,2.1.3,功能分析的图式,2.1.4,功能分区,7,2.1.1,对个体空间的分析,体量大小:具体功能活动所要求的平面大小和空间高度,位置关系:自身地位以及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联系,环境景观要求:对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的要求,空间属性:私密性空间与公共性空间,封闭性空间与开放性空间,安静空间与喧闹空间,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目标性空间与过渡性空间。,8,2.1.2,对整体功能关系的分析,各个功能空间相互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按一定的秩序和方式构成一个建筑的整体空间。各个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包括如下层次:,主与次,并列关系,密切与疏远,9,2.1.3,功能分析的图式,功能分析图,我们常常用功能气泡图来形象地把握并描述建筑的整体功能关系。,住宅的功能关系图:,10,11,12,消防小队部的功能关系图:,13,2.1.4,功能分区,基于建筑中各个体空间的不同属性要求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我们常将建筑中的功能按照,主次、动静、内外,等不同的功能性质结合朝向、采光等分成几个区。分区的目的就是让功能性质相近的空间尽量组合在一起,让功能互相干扰的空间尽量远离,功能分区的要求就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14,举例,15,16,2.2,环境分析,环境是建筑设计的客观依据。通过对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用地环境中有利的方面并在设计中加以保留,而对基地中不利的方面进行改造或干脆回避。具体的环境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地段环境,人文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条件,17,地段环境,气候条件:日照,温度,降水(雪)量,风向,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抗震要求,地形地貌:土壤,地形,植被,水文,景观朝向:自然景观及地段日照朝向条件,周边建筑:地段内外相关建筑状况,道路交通:现有及未来规划道路及交通状况,市政设施:水、暖、电、讯、气、污等管网的分布及供应情况,污染状况:相应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不良景观的方位及状况,18,19,人文环境,城市性质规模:城市的特色(政治、文化、金融、商业、旅游、工业,科技),城市规模(特大、大型、中型,小型),地方风貌特色:文化风俗,历史名胜,地方建筑风格,20,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后退红线限定:为了满足所临城市道路(或相邻建筑)的交通、市政及日照景观要求,限定建筑物在临街(或邻建筑)方向后退红线的距离。它是该建筑的最小后退指标。,建筑高度限定:对建筑的檐口高度即建筑的最大高度所作限定,容积率: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它是限定该用地可建最大建筑面积的指标,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它是该用地最大的建筑密度,绿化率:用地内绿化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它是该用地最小绿化指标,停车数:用地内停车位总量(包括地上下),它是该建筑最小停车量指标,21,2.3,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经济技术因素是指建设者所能提供用于建设的实际经济条件与可行的技术水平。,它是确立建筑的档次质量、结构形式、材料应用以及设备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除功能环境之外影响建筑设计的第三大因素。,22,2.4,构思,每个建筑师在开始设计时,首先会对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在他的心中会产生一些对建筑的设想,这些设想就是构思的萌芽,这些设想因人而异,它与设计人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个人风格甚至一时的心情有关。,设计人通过对诸多思路的梳理,将最有创意的设想发展为构思。,构思巧妙与否显示出建筑师在设计中的创造性能力的高下。,设计者在构思时需要多方面的触发点来产生联想,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23,基于形式的构思,范例一,纯粹的几何形体趣味,范例二 自然界中的物体形象,范例三 偶然随机的形式,24,25,26,27,基于城市环境的构思,范例一 斯图加特美术馆,范例二,华盛顿美术馆东馆,贝聿铭,28,29,30,31,基于功能的构思,范例一,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医药研究楼,范例二 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赖特,32,路易斯,康根据科学家或小组单独研究的特点及避免在研究中有害气体的互相扰,他把该楼设计成许多孤立的砖砌塔楼,用廊子连接起来,产生了大胆、自然与别具一格的外形。,33,34,基于自然环境的构思,范例一,悉尼歌剧院,范例二 赖特的流水别墅,35,36,基于人文环境的构思,范例一,巴黎卢浮宫扩建,贝聿铭,37,38,基于空间的构思,范例一,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39,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40,41,42,2.5,从构思到形式的转变,设计构思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意向,要把构思落实为具体理性的设计方案需要掌握一定的形式技巧。,建筑的形式是有规律的。抛开风格和功能问题,单纯以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形式,我们把建筑形式视为由许多基本的形式与空间要素按特定的法则组合而成。再以分类学的方式,分门别类地分析和讨论基本形式和空间的组合以及它们的一般变形。,今后会逐步学习这些形式和空间的要素及组合方式。,43,学习形式和空间的要素及组合方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在于把它们当成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个过程可比喻成人们学习作文的过程,人们必须先掌握字、词,然后学会句法和语法,了解作文的格式、体裁等原理,才能练习写文章来表达思想。,让大家了解建筑的,“,字词,”,以及,“,语法,”,规则,至于在具体条件下采用何种形式和法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爱好以及对这些法则的熟练和灵活运用程度。,就如同即便认识全部的字,了解所有的语法规则也不能保证你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书本上和老师介绍的仅是一种理性的、可把握的设计思维方式,要做出一个好的建筑作品还需要大家多多努力。,44,3.,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多方案比较,(,草图阶段,),方案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最佳,-,多方案构思,分析比较后选出较优者,.,45,方案比较举例,1:,46,47,48,49,50,51,多方案比较,-,平面布局,52,方案比较举例,2:,食品亭,53,方案比较举例,2:,食品亭,54,55,方案的调整与深入,(,二草阶段,),例如食品亭选择方案,C,进行调整与深入,.,放大图纸比例,一般可用,1:100,并用工具铅笔线条,按正图内容仔细绘出各部分图样,.,56,57,定稿图,58,二,.,方案设计的表达,(,建筑表现,),2.1,设计推敲性表现,1,)草图,2,)草模,(,工作模型,),3,)计算机模型,4,)综合,2.2,设计展示性表现,(,正式图,正式模型,),1,)正图,:,铅笔线,墨线,颜色线,水墨或水彩渲染,以及粉彩等,2,)正式模型,3,)综合,59,1),草图,草图具有迅速方便的特点,能很好的与建筑师的思维进行配合,记录下设计者的点滴灵感,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常利用草图对功能、环境进行分析,迅速捕捉灵感,找出解决办法,把构思变成设计方案,然后加以完善成为具体的建筑实施方案。,60,61,62,63,1),草图,一草,:,(,方案构思阶段,),,解决的是建筑中如外部形体意向,内部功能组织等宏观问题。,在一草中采用徒手单线条,图纸比例不限,二草:,(,方案深入阶段,),,在确立了构思方案后,将方案中的具体平面布置按比例表现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对一些局部结合建筑的立面造型和体量处理作进一步的修改。,在二草中采用徒手单线条,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1/300,。,64,工具草图,(,方案定稿阶段,),:将修改后的方案用丁字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严格按照比例在硫酸纸上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对设计中的一些小的细节问题进行完善,另外,对一些建筑细节如建筑配景以及任务书中要求表达的一些室内布置详图如实表达。,在工草中采用双线条(墙体),图纸比例按任务书要求。,65,2),模型,工作模型,(,草模,),:,工作模型是为了探讨和研究设计方案的工具,建筑师常用硬纸板和胶水制作简易的工作模型来推敲方案的空间组织和比例关系,在建筑群的设计中常用泡沫塑料切块布置。,工作模型是对建筑效果宏观的把握。,66,67,正式模型,:,设计方案完成后,按比例制作详细的正式模型,模型对于建筑的材质、色彩、节点构造等微观方面的表达,完全按照方案设计。制作正式模型的目的一方面是建筑师对建筑整体效果的直观把握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顾主预先了解建筑的形象,电脑虚拟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用电脑来进行方案设计及表达已成为一种潮流,用电脑能迅速地模拟出建筑的三维形象,而且能方便地进行修改和调整。更重要的是,当今建筑师通过向计算机输入几种控制性参数后,利用电脑的超强计算能力,随机生成许多复杂的建筑形式,大大增强了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力。,68,69,3),工具正图,用墨线笔或者铅笔、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等绘图工具按比例画出的图纸叫工具正图。,工具正图相对于草图,具有准确,详细的特点,一般用于方案定稿后的表达以及建筑施工图阶段。,现在,人们使用专门的建筑绘图软件来绘制工具正图,这种方式具有快速,易于修改等优势,已逐渐取代以前的墨线工具图。,70,71,72,73,4),效果图,效果图一般指的是建筑透视图,是在二维的图纸上来表现建筑外部形式或内部空间效果的较为直观的表达方式。,效果图按照建筑透视的方式来分可分为,:,一点透视图,多用于室内空间效果的表现,两点透视图,多用于建筑外部形式的表现,鸟瞰图,多用于建筑群体效果的表现,74,一点透视图,多用于室内空间效果的表现,75,两点透视图,多用于建筑外部形式的表现,76,鸟瞰图,多用于建筑群体效果的表现,77,效果图按照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钢笔线条和钢笔淡彩,马克笔,彩色蜡笔,水粉(丙烯颜料),喷笔画法,电脑效果图,一些特殊效果的建筑表现手法,78,79,80,参考资料,建筑设计方法入门,黎志涛著,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小品实录,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