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腰穿专业医学知识宣讲,内容,一、在临床工作中为什么要做腰穿,二、腰穿的解剖学基础,三、腰穿准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为什么要做腰穿,1、,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途径:,2、脑脊液与疾病的关系:,CNS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都可引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通过对脑脊液压力、一般性状、细胞计数、化学成分、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的检查,达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目的,二、腰穿的解剖学基础,1、脊柱的外形和腰椎、髋骨的解剖结构,2、椎弓间的连接:包括椎弓板之间和各突起之间的连结,3、脊髓被膜、马尾的解剖,4、脊髓与椎骨的位置关系,5、腰椎穿刺点的选择,和腰穿时穿刺针所通过的层次,1、(1)脊柱的外形,1、(2),腰椎的解剖结构,各棘突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1,、(3),髋骨的解剖结构,表示髂嵴最高点,1、(4),髋骨与腰椎的结构关系及体表投影,2,、,椎弓间的连结:包括椎弓板之间和各突起之间的连,结,3、脊髓被膜的解剖,脊髓由3层被膜包裹,从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硬脊膜与椎管骨膜之间有一窄腔,名硬膜外腔。,蛛网膜:薄而透明,与硬脊膜之间的狭窄间隙为硬膜下隙。,软脊膜薄而透明,富含血管,紧贴于脊髓表面,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4、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关系,L1,终丝,终丝,终池,马尾,5,、,腰椎穿刺点的选择,和腰穿时穿刺针所通过的层次:,成人椎管内在相当于第1腰椎以下、新生儿椎管内在相当于第3腰椎下缘平面已无脊髓而只有马尾。因此为安全起见,临床上成人常选择L2-3、L3-4、L4-5,儿童常选者L3-4、L4-5棘突之间穿刺引流脑脊液,腰穿时穿刺针所通过的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坚实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三、腰穿准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腰穿准备,穿刺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腰穿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和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腰穿包、测压管、一只2%的利多卡因、5ml注射器、碘伏、棉签、口罩、帽子、两付手套。,正确的体位是腰穿成功的关键,,病人常取左侧屈曲卧位,用合适的枕头使头颈与腰部处于同一水平,躯干与床面垂直,尽量屈颈抱膝,使腰椎后突,以增宽椎间隙。,2、操作步骤,腰穿点通常是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之中点即L3-4椎间隙(不伤及脊髓),必要时成人也可选取L4-5、L2-3椎间隙,小儿不选L2-3椎间隙。,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10-15cm范围内皮肤,又穿刺点向周围涂抹3次。,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2ml,先在穿刺点处注射0.5cm的皮丘,然后垂直进针,进行皮下浸润麻醉即回抽无血液后,注射麻药,边退针、边回抽、边注射麻药。,左手拇指按紧穿刺部位,右手持9号穿刺针(成人用),针头斜面向上,垂直刺入,当有两次落空感后,缓慢拔出针芯,见有脑脊液流出,2、操作步骤,脑脊液流出后可重新插入针芯,令病人伸直颈部和双腿,深呼吸并全身放松,将测压管与穿刺针连接,脑脊液进入测压管可见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测量初压(正常为80-180mmH2O)。,如果压力不高,可缓慢放出脑脊液送检,并测定终压;压力过高时应停止放液,以防脑疝。,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用碘伏消毒一下穿刺部位的皮肤,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4-6h。,腰穿记录,压颈试验,(Queckenstedt test):,目的是看椎管是否通畅。,颅内压升高或怀疑有后颅窝肿瘤的病人禁行压颈试验,以免发生脑疝。,在压颈试验前先做压腹试验,用手掌深压腹部,CSF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压力迅速下降,说明穿刺针却是在颅内。,3、注意事项,疑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腰穿前应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选用较细的7号穿刺针穿刺,测脑压时应使脑脊液在测压管中缓慢上升,可用针芯适当控制缓慢地放出脑脊液。,脑压超过400mmH2O,不应再继续测压,并禁作压颈试验。,常规选9号穿刺针,如为儿童者、疑有颅内压增高、既往有腰穿后头痛史者应选者7号穿刺针,如果脑脊液蛋白异常增高而不易流出可选择12号穿刺针。,3、注意事项,如果穿刺针碰到骨头而无法继续进针,可将腰穿针退到皮下更换一个角度后再次进针。,成人穿刺深度为46cm,儿童24cm,进针深度主要依据穿刺中突破感来确定,可参考病人的体重和体型。如果一个间隙穿刺失败时,可选者另一个间隙穿刺。,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Study har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