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291015 上传时间:2025-05-1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7.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汇报人:XXX,时间:,20XX,年,1,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目录,Contents,第一章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建国初期中国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及这次全会的决议里,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科学分析了建国初期的中国国情。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思 考,如何理解这种过渡性?,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形态的社会,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既有资本主义的因素,又有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处于主导地位。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经济领域: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国家政权;文化领域:存在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因素,:,经济领域: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为主导;政治领域: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PS:何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一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反对无产阶级。它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是变相的私人资本主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里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存在,因此是一种对工人和社会主义国家有利的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居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占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核心问题,是允许私人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和适当发展。,“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农、小资、民资),文化:马列主义为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基本特征: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具有过渡性,属于社会主义范畴,最终向社会主义过,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级关系,:,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主要矛盾,两面性,:,这个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既具有对抗性的一面,又具有非对抗性的一面。,集中表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3,)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必然性,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从历史上看,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究竟走哪一条路呢?,选择的标准只能是:哪一条道路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尽快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又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提出过渡时间总路线的可能性:,土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凸显、朝鲜战争停战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两个转变”,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先建设,后改造”,“,改建并举”,1953,年底,正式、完整表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1年前后,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的实践。,转变条件上,认为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过渡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化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化农业集体化。,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工业,农业,145%,48.5%,150%,130%,110%,90%,70%,50%,30%,10%,0%,1952,1949,1952,年,9,月,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2,月形成完整表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一化三改,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思考:为什么当时会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重要保障。,农业生产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有限,无法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其力量无法有力推动工业化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统一,总路线,工业化是主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是两翼,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解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问题,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经毛泽东审改的、于1953年12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一化三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四)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认为:改变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和习惯势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指出:我国由新民民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01,02,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汇报人:XXX,时间:,20XX,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