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二部分民主与法治第11课时依法治国课件.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89756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二部分民主与法治第11课时依法治国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二部分民主与法治第11课时依法治国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5/30,#,第,11,课时,依法治国,第二部分,民主与法治,【,考试要求,】,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知识思维导图,考点一,法治,1.,什么是法治,?,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2.,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3.,实行法治有什么要求,?,(,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考点二依法治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实现法治蓝图的要求是什么,?,(,1,)全面依法治国。,(,2,),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深度解析,】,(,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三项统一。,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2.,什么是法治政府,?,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一目了然,】,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1,)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度解析,】,(,1,)(,2,),政府角度;(,3,),公民角度。,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4.,厉行法治的内涵是什么,?,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深度解析,】,(,2,)中,分别是从公民角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角度、社会角度来分析。,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5.,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律与道德具有怎样的作用,?,(,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深度解析,】,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观点辨析,】,“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不能完全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还需要公民不断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探究一,法治,例,1,2019,贵阳,2017,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6,年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8,万名,缴获各类毒品,82.1,吨;共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449,起,缴获制毒物品,1 584.6,吨。以上材料体现出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A.,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B.,严格执法得到有力保证,C.,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D.,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思路点拨,】,分析材料可知,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格执法得到有力保证等,,B,正确;,A,、,C,、,D,材料均没有体现。故选,B,。,【,参考答案,】,B,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变式,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A,【,解析,】,德治与法治密切相关,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其中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德治是法治的基础;,A,符合题意;,B,错误,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错误,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规范作用;,D,错误,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故选,A,。,【,变式,2】,落实法治,我们应,(),实行良法之治,只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治,A.B.,C.D.,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B,【,解析,】,落实法治,我们应贯彻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正确;,错误,“只”一字太绝对;,错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法治,排除。故选,B,。,【,变式,3】,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部长通道”如约开启,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北门一段百米长的通道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此举有利于,(),A.,推进政府科学行使立法权,打造法治政府,B.,加强政府对人大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C.,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D.,促进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D,【,解析,】,分析材料可知,,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B,错误,人大监督政府;,C,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正确,“部长通道”的开启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促进依法行政。故选,D,。,探究二,依法治国,例,2,2019,北京房山二模,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工作汇报中提到国家严惩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2018,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8,万件,3.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18,人,厅局级,339,人,县处级,1 185,人。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的适用上一律平等,加强权力监督就能消除犯罪的发生,公正司法就能更有效严厉打击腐败,A.B.,C.D.,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内容。我们国家实行法治,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的适用上一律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材料中不涉及权力监督和公正司法。故选,A,。,【,参考答案,】,A,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变式,1】,“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学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这首,普法歌,告诉我们,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法律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法律规范、引导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只要实施法治,国家就能兴旺发达,A.B.,C.D.,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A,【,变式,2】,2019,年第,4,期的,求是,刊发了,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大局的角度,充分阐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通过人治来稳定社会秩序,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A.B.,C.D.,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B,【,变式,3】,党的十九大以来落马的“老虎”中,已有多人获刑。这,(),说明法律对犯罪分子有更多约束力,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B.,C.D.,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D,【,变式,4】,下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心任务,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B,【,变式,5】,某民警在对一无牌、无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遭到执法对象的对抗,民警以标准、规范却又果断地执法将涉事人员制服。整个执法过程被围观群众拍摄并上传至网络。警察“镜头”下执法的行为体现了,(),A.,司法机关须公正司法,B.,公民应自觉知法守法,C.,公民应积极行使监督权,D.,行政机关须严格执法,知识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梳理,中考考向探究,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