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288113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学课件,*,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内容提要,1.,自我意识是什么,2.,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规律,3.,大学生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调整,4.,学会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兽(斯芬克斯)曾盘踞在道路上,向过路的行人问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Who am I,?,人自诩为万物之灵,总想究诘宇宙自然的奥妙。然而曾几何时,人类发现,“,自我,”,的存在才是谜中之谜。,1,、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总是离那个完美的我相距遥遥?,3,、为什么总为将来迷惑?,4,、为什么总不能确定未来?,5,、为什么人与人会有很大不同?,6,、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大相径庭的表现?,7,、为什么越读书越觉得不知为什么而读?,8,、为什么我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9,、为什么总要寻找生活的意义,10,、为什么总不明晰自己是谁?,11,、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为什么,“,青年初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形象的形成。,”,“,青年初期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与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俄心理学家科恩),“,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刻在神庙上的铭言,一、自我意识的涵义,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第一,节,自我,意识,是什么,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实际是客体的自我、人我关,系和物我关系在个体头脑中的自觉反应,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往往通过自我观察与反省、,社会比较、分析自己的外部活动等途径获得。,一、自我意识的涵义,奥地利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以人的生物本能为基础。,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二、自我意识的结构,(,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1,)佛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本我(,id,),最低层,是一种原始的快乐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理智思维,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社会道德的化身,遵循道德原则,人格结构,本我(非理智),生本能(快乐原则),生存本能,性本能,死本能(破坏原则),指向自身:自责、自杀、自虐等,指向他人:憎恨、玫击、侵略等,自我(现实原则,),三个暴群下的臣民,本我,现实,客体我,主体我,超我,超我(文明和道德),自我理想,良心,(,2,)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渐成说,年龄段,社会转变期的,心理冲突,相应获得的品质,积极的 消极的,婴儿期(,0-1.5,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信任,恐惧、不信任,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羞怯感,意志(自制力),自我怀疑,学步期,(3-5,岁,),主动感,-,内疚感,自配和价值感,无价值感,学龄初期,(6-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勤奋,无能,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角色混乱,忠诚、自信,不确定感,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爱和友谊,泛爱(杂乱),成年期,(25-65,岁,),创造力,-,自我专注,关心他人和创新,自私自利,成熟期,(65,岁以上,),完美感,-,绝望感,智慧,绝望和无意义感,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自我认识的广度、深度和主动性明显提高,(,2,)自我体验丰富、敏感、深刻、更具开放性,(,3,)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我设计、独立意识、自觉性、理智性,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1,)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矛盾,(,2,)自我意识的统一,第一、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第二、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与自我扩张;,第三、难以统一,自我矛盾与自我萎缩。,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1,)恰当的自我认识;,(,2,)真实的自我体验;,(,3,)合理的自我控制;,一、影响自我意识的不良心理因素,1,、过分追求完美,极易造成物极必反,2,、受他人期望的影响,不要被他人的期望所束缚,3,、以往的挫折经历,长久的挫折感,易形成对自我的否定,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其调整,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自卑,自负,过分的独立意向,过分的逆反心理,自我中心,从众心理,1,3,2,10,条增强自信心的原则,每天照,3,遍镜子。,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不要过多指责别人。,多时人喜欢的是听众。,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逐、荣辱与共的朋友。,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1,、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自我统合的人;,2,、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3,、积极的、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具有灵活性,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5,、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自己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进步。,第四节,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二、培养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1,、正确的认识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己更难。,(,1,)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参照物:,a,、自己与其他人的比较;,b,、别人对自己的态度;,c,、用自己活动成果来了解自己。,(,2,)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我,(,3,)经常地反省自我,“,吾日三省吾身,”,2,、,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1,)正确、全面评价自我;,(,2,)正确对待长处与短处;,(,3,)正确面对挫折,学会正确归因;,(,4,)建立良好的环境。,3,、有效地控制自我,(1),合理定位理想自我,确立合乎自身实际的抱负水平,第一,要敢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要正确的价值观;,第三,不能过分追求完美;,第四,立足现实,协调好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2),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性格;,(3),增强自尊和自信,4,、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过程。,5,、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中,“,根植于沃土,才能茂盛。,”,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并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训练题目:我是谁?谁塑造了我?,1,、寻根,即追寻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1,)父母眼中的我;,(,2,)亲戚、长辈眼中的我;,(,3,)老师眼中的我;,(,4,)同学朋友眼中的我;,(,5,)自己理想中的我;,(,6,)现实生活中的我;,2,、我是一个独特的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1,)我的长处和来历,主要是受了谁的影响;,(,2,)我的欠缺及不足,它是怎么来的,主要受谁的影响;,3,、承认自我、接纳自我,(,1,)列出长处,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好处;,(,2,)列出自己的不足,对发展造成的障碍和限制;,4,、进一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1,)现实的我,自己和别人眼中的;,(,2,)理想中的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3,)描述,“,我是谁?,”,我的自画像,:,对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对自己的智力、优点、特长的评价;,对自己的短处、缺点、弱点的评价;,我的座右铭;,我最欣赏自己的是:,我最讨厌自己的是:,我最近一次流泪:,我的朋友:,我与家人相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为人所欣赏的,并非完美或全能的人。在一项实验,(Aronson1980),中,将不同的四卷访问录像带,分别播放给四组被试观看,让他们凭主观的感觉评分,以表示他们对受访者的喜欢程度。录像带的内容,都是访问者与受访者面谈,受访者的身份是大学生。四卷录像带中的人物都是一样的,只是访问者事先介绍以及访问过程有所不同。,第一卷录像中,访问者将他描述成一个能力杰出的大学生,他是荣誉学生、校刊编辑、运动健将等;在访问中,受访者尤其表现杰出,对访问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能毫不费力地答对,92,。如此,受访者给人的印象是完美无缺的人。,第二卷录像带的内容与第一卷大同小异。访问者的介绍相同,受访者回答问题的方式及表现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访问过程中加了一段小插曲:受访者表现有点紧张,不小心将面前的咖啡打翻,弄脏了一身新衣服,场面相当尴尬。,第三卷录像带中,访问者将受访者说成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访问过程中,受访者也只有普通的表现。,第四卷录像带的内容,与第三卷大同小异,小异之点与第二卷中的插曲相同。,结果,经分析被试的评定,发现大家最喜欢的是第二卷中的受访者,其次是第一卷,再其次是第三卷,最不喜欢的是第四卷中的受访者。这一研究发现说明,,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让人倾慕,但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约翰,库缇斯(澳大利亚),一个用手走路人的自我奋斗的心路历程,1.,精神分析学,瑞士,方迪 尚衡译,2.,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些什么,英,大卫 斯特福 克拉克,3.,自卑超越,奥,A,阿德勒,4.,微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孔燕 安徽人民出版社,补充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