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七下期末试卷
自主检测
自主评价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题目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1
2
3
. [单选题]
. [单选题]
. [单选题]
A、揩油(kāi) 妥帖(tiē) 心有灵犀(xī) B、累赘(zhuì) 污秽(huì) 忧心忡忡(zhōng)
C、校对(xiào) 震悚(sǒng) 血气方刚(xuè)
D、俯瞰(kăn) 愧怍(zuò) 诲人不倦(huì)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豁亮 语无伦次 闲遐 千钧重负
)
B.凛冽 仙露琼浆 商酌 慷慨淋离
D.斑斓 颠沛流离 矜持 妇僪皆知
C.修葺 五脏六腑 烦躁 迥乎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假日露营热不断升温,大量露营者不期而至,参加各大公园联合举办的露营活动。
B.航天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背后,有着无数个科研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奋斗的身影。
C.永兴码头口袋公园自开放以来,深受市民喜欢,现已成为鲜为人知的健身打卡地。
D.我们在学习中碰到不懂的问题,要做到不耻下问,及时向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请教。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4
. [单选题]
A.省应急管理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对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问题做出了回应。
B.《觉醒年代》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该剧让无数个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C.有些家长为孩子购置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能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的电子设备。
D.人们翘首以盼的七号线西延段已基本上全部完成调试,有望“五一”假期开通运营。
5.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学习任务。(8分)
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从网络电商的购书促销,到书店出版
社组织的读者见面会,再到互联网阅读平台开展免费阅读、图书漂流、知识竞赛等活动,读书日以丰富多
彩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
1)任务一:请根据上文内容拟写一则小标题。(2分)
(
2)任务二: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幅对联。(2分)
四时苦读 十年寒窗 一朝悟 万卷诗书 五更明 三鼓灯火
(
3)任务三:名人读书大都刻苦勤奋,如西汉匡衡,因家贫,点不起灯火,他便在墙上打洞,借邻居灯
烛刻苦读书,终成为有名的学者。根据你对名人读书的了解,在下面两个例子中任选一个进行简要讲述。
4分)
(
①
战国苏秦刺骨 ②东汉孙敬悬梁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2)某同学收集了描写乐器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题目
作者
李白
描写月亮的句子
批注
玉笛飞
扬,
《
春夜洛城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
声满洛城
弹琴长
啸,
《
竹里馆》
王维 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天人合一
箫鼓相
随,
《
游山西村》
陆游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古风犹存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8分)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界,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论再火令药熔,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丹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
选自沈括《活板》)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以纸帖之 对镜帖花黄 B.以草火烧 以钱覆其口
C.瞬息可就 持就火炀之 D.有奇字素无备者 可以调素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8
(
1)薄如钱唇。
(
2)用讫再火令药镕。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并未大规模使用,但自从印刷五经后,所有典籍都是版印书籍。
B.毕昇用两版交替使用提高印刷速度,按韵分类贮存字印,常用字则准备多个字印。
C.活板印刷排版程序是:准备铁板,用火烘烤,在铁模子上布满字印,用平板按平。
D.活板印刷是伟大的创造,作者抓住其“活”的特点来说明,体现古人的高超智慧。
8.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桓荣初遭仓卒①,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诵读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
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②,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
选自《桓荣勤学不倦》)
[注]①仓卒:匆忙,这里指社会动乱。②太常:官职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
①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但自苦气力 (
)
)
②
及为太常
(
(
2)桓元卿对桓荣勤奋读书的态度由开始到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木兰诗
万里赴我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
1)“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0.(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
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若;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
①
②
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
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
处逃躲呀。
③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
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
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
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
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
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
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
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
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
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
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
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
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
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
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
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
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
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
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
2.关于“最苦与最乐”,下列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负责任,是人生最苦的事。
B.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
C.尽责,方能得苦中的真乐。
D.责任卸却就永远没有苦了。
1
3.根据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以反问来开头,引出“最苦的事”,使读者思考。
B.第③段“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中的“这个”指贫病老。
C.第④段“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写的是责任越大越快乐。
D.第⑥段作者启迪我们:要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1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3分)
1
5.读完文章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并举例谈谈你对“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的理解。(4分)
11.(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
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
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
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
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
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
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
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
④
⑤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
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
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
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
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
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
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
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
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
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
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
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
《
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
告后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
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
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
有删改)
1
1
1
1
6.选文第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4分)
7.闻一多先生除了性格强烈坚毅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结合第③至第⑦段的内容分析。(6分)
8.第⑥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9.第⑧段提到西南联大教授鉴别学生的标准是“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理解。(3分)
12.每个人的生命中,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一本书、一个团队……引领着自己的成长(引领:引导、带领之
意)。
请以“他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13.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荔湾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本学期开展了名著《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活动。请你根据
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1
.任务一:请根据相关的信息,写出“他”的名字或补充相关的典型事例。(3分)
1)姓名:_______________
(
身份: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
性格:正直、善良
典型事例:①当祥子拉车把他摔了时,他不顾自己的伤势,先关心祥子;②他避难回来,要祥子再来拉包
月,还答应把小福子接来同住。
(
2)姓名:孔塞伊
身份:仆人
性格:忠心、沉稳
典型事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
.任务二:小说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阅读。请阅读下表,完成问题。(2分)
作品名称
人物
祥子
相关事件
祥子辛苦攒下的钱,被孙侦
探讹去。
阅读发现
《
骆驼祥子》
从相关事件来
看,祥子和内德·
兰德,两人有着
《
海底两万
里》
内徳·兰徳 在艇长生命危在旦夕时,内
德·兰德冲向鲨鱼,一叉刺中 不一样的性格特
鲨鱼要害,救了艇长。 点:
.任务三:请从下列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喜欢他或不喜欢他的原因。(3分)
《骆驼祥子》小福子 ②《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3
①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题目
1
.A
2
3
4
5
.A
.D
.A
.(1)世界读书日活动丰富多彩(2)上联: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 下联: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
(
3)①:在齐国鬼谷子门下完成学业之后,年轻气盛的苏秦自信满满地决定去各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纵
横知识去游说各国君王。未被秦王采纳主张及重用的苏秦在用尽钱财、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只能遗憾落魄地
回到家乡。回到家后,落魄的苏秦自我反省,重新努力振作,将所有的书籍重新阅读研究,努力到以锥刺
股的地步。而苏秦的刻苦努力最后也得到了回报。在一年后,他成功游说六国君王,达成六国合纵联盟,
致使秦国十五年未曾攻打六国,登上六国的宰相之位,走上了无比光辉灿烂的政治人生。②:孙敬年轻时
勤奋好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
打瞌睡。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
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6
.6.(1)①荡胸生层云;②百般红紫斗芳菲;③自缘身在最高层;④可怜夜半虚前席;⑤无案牍之劳形;
濯清涟而不妖(2)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②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⑥
7
8
.7.B8.(1)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2)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9.C
.10.(1)①只;②等到(2)①由不屑嗤笑到悔恨顿悟;②明白到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并
且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成大器。
9
.11.(1)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描绘了一幅悲凉凝重的边塞夜景图 。
2)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0.12.D13.D1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列举允诺之事未办,欠人之钱未还,受人恩惠未报等具体事
(
1
例,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表现了未尽责任所带来的苦痛之重。15.我的责任应该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
内做好该做的事情,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让自己快乐的权利把握在自己手上,生而为人,得以对人对己
尽责,就是最大的快乐。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可以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成长为报效祖国,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的人才。
11.16. 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事例二: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17.①治学专心;②写字爱用秃笔,一
笔不苟,一丝不苟;③讲课独具特色;④慧眼识人才18.在内容上:描绘了当时文学院、理学院以及工学院
的学生穿过整个昆明城来上闻一多先生的古代神话课的场景;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强
调了上文闻一多先生课程“叫座”的特点,引出下文对闻一多先生上课风采的描写。19.西南联大鉴别学生的
标准是鼓励学生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做传声的鹦鹉,这体现了西南联大灵活的教育思想。在我以
往的学习生活中,有一次我的解题思路跟小组其他成员都不一样,但我没有人云亦云,在再三检查之后,
我坚持我的答案,最后老师认可了我的思路才是正确的。
1
1
2.无
3.1.(1)曹先生;(2)①对各种水生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②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
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2.祥子遭受孙侦探的敲诈后,委曲求全,不敢抗争;而内德·兰德在船长遭遇危
险时英勇无畏,跟鲨鱼进行搏斗,向船长施以援手。3.示例:喜欢尼摩船长的原因:尼摩船长学识广博,
为躲避殖民者的压迫,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潜入海底。在漫长的海底之旅中,他始
终充满希望。他借助潜艇的神奇力量,成功解除了搁浅、冰山封路、鲨鱼袭击等种种险情;同时他发掘海
底宝藏,为陆上被压迫民族提供反殖民解放斗争的财政支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等待、召唤社会正义
和人类平等的到来,他的人生也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