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页共,59,页,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主桥,(65+10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方案评审,主要内容,工程概况,1,施工准备,2,基本工序,3,悬浇施工,5,0#,节段施工,4,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6,安全质量控制要点,7,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主要概况,:,(,1,),工程范围,*,一期土建工程,*,起,于,*,跨越*河后,止于*,,起讫桩号为,*,,路线全长2.61km。,(,2,),主要工程内容,本标段施工主要内容为,*河,特大桥,;*岸的,0#,28,墩及*河河滩内的,34#,70#,墩,引桥,,其,上,部结,构为,30m,与,25m,跨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预制小箱梁;下构为双柱式桥墩配系梁。在跨*大堤、*河河道及*大堤位置采用上部结构为,(65+100+65)m,三跨变截面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墩,低桩承台,群桩基础。,第一章,工程概况,2,、主桥连续箱梁概况,:,主桥箱梁上部结构为,(,65+100+65,),m,三跨变截面全预应力混泥土连续箱梁,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形截面组成。箱体顶板宽,16.5m,,厚,0.37m,,直线段设,2%,的横坡;底板宽,8.55m,,厚度由,0.32m,从按,2,次抛物线变化成,0.8m,,横桥向地板保持水平,箱梁根部梁高,6m,,跨中梁高,2.6m,,箱梁梁高从,2.6,按,2,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度由,0.5m,、,0.75m,、,0.9m,组成,变化段按直线变化;翼缘板悬臂长为,3.85m,端部厚,0.2m,,距离端部,2m,处厚,0.45m,,根部厚,0.8m,。桥墩墩顶设置一道厚,2.5m,的隔板,边跨端部设置,2.01m,的横梁外,中跨跨中设置一道,0.58m,跨中隔板,其余部位均不设横隔板。,主梁,0#,块及边跨现浇段采用墩旁托架施工一次灌注,,101#,113#,、,101#,113#,节段采用轻型挂篮施工,中跨和边跨合拢段采用吊架施工。连续箱梁施工按先左幅贯通后施工右幅的总体顺序进行,共配备挂篮,6,对,/,12,只、,0,号块托架,12,套、合拢段吊架,6,套。,第一章,工程概况,2,、主桥连续箱梁概况,:,梁段号,0#,1#,2#,3#,4#,5#,6#,7#,8#,梁段长度,(m),12,3,3,3,3,3,3,3,3,梁段体积,(m,3,),279.63,63.76,60.70,57.87,54.57,50.88,48.23,46.5,44.97,梁段重量,(t),727.04,165.78,157.82,150.46,141.88,132.29,125.4,120.9,116.92,梁段号,9#,10#,11#,12#,13#,边跨合龙段,中跨合龙段,现浇直线段,梁段长度,(cm),3,4,4,4,4,2,2,14,梁段体积,(m,3,),43.67,56.55,53.08,50.16,49.75,24.83,36.13,175.6,梁段重量,(t),113.54,147.03,138.01,130.42,129.35,64.56,93.94,456.56,第一章,工程概况,3,、计划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一)第一联主桥施工(,28#,31#,墩):,1,、右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4,月,1,日,2011,年,10,月,27,日;,2,、左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10,月,1,日,2012,年,4,月,27,日;,(二)第二联主桥施工(,31#,34#,墩):,1,、右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4,月,25,日,2011,年,11,月,20,日;,2,、左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11,月,1,日,2012,年,5,月,28,日;,(三)第三联主桥施工(,70#,73#,墩):,1,、右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5,月,1,日,2011,年,11,月,26,日;,2,、左幅连续梁施工:,2011,年,11,月,1,日,2012,年,5,月,28,日;,第,二,章,主要工艺流程及依据标准,0,号块,拼装挂篮,对称悬浇,现浇边跨段,现浇合拢段,1,、主要工艺流程:,体系转换,第,二,章,主要工艺流程及依据标准,成 桥,第,二,章,主要工艺流程及依据标准,2,、主要依据的标准,:,依据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设计图纸等。,第,三,章,施工准备,第三章 施工准备,2.1,施工结构用料,、钢材,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对所用钢筋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钢筋使用前应清除干净其表面的锈蚀、油渍、泥砂灰尘,再进行整直加工。,焊材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焊材与其对应钢材相适应。,第三章 施工准备,、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应具有合格证明或出厂检验报告单,经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锚具,预应力筋锚具按批次进行验收。,不同厂家的锚具应分开堆放,分批发料,不得混用。,第三章 施工准备,、管道,预留管道为金属波纹管。,其质量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且须做密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三章 施工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材料有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以及矿物外加剂等。,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且现场,按批次进行,复验后方可使用。水泥现场存放要满足相关要求。,水泥,A,第三章 施工准备,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粗、细骨料。,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须满足相关规范,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粗、细骨料:,B,水:,C,第三章 施工准备,外加剂进场须有合格证书,,,用量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矿物外加剂包括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等,进场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外加剂:,D,矿物外加剂,:,E,第三章 施工准备,2.2,主要施工机具和吊装设备,(,1,),0#,块:,0#,块托架,12,套;,(,2,)悬浇挂篮:菱形挂篮,12,只;,(,3,)起重设备:,TC5613,塔吊两台,,50,吨履带吊两台;,(,4,)张拉设备:千斤顶,12,台;,(,5,)其它设备:混凝土生产、运输机具设备、钢筋加工设备等。,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施工步骤,合龙段施工,边跨合龙,拆除固结,中跨合龙,体系转换,0#,块施工,托架搭设,托架预压,0#,块浇筑,标准节段施工,挂篮拼装,挂篮预压,标准节施工,拆除挂篮,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连续梁施工顺序图解,0#,块施工,挂篮拼装,1#,块施工,标准块施工,拆除挂篮,合龙段施工,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桥梁基础、墩身工程施工完毕,安装托架,永久支座和临时支墩(座),施工,0,号块。,安装施工挂篮,对称悬灌施工,1,号块。,0,0,1,1,1,1,三跨连续梁挂篮施工步骤流程图,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移动挂蓝,连续对称悬灌施工标准节段。,安装边跨永久支座和临时支架,,现浇边跨混凝土。拆除挂篮。,安装吊架,边跨合龙施工。拆,除主墩临时固结,完成第一次,体系转换。,安装吊架,中跨合龙施工,完,成第二次体系转换。全面成桥,。,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 0#,块基本概况,(,1,),0#,块作为墩顶梁体悬浇的起始块段,具有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标准高、施工条件差等特点。具体表现在:梁体内预应力管道集,中(箱形截面的底板、腹板、横隔板内都设有相应的预应力体系),钢,筋布设密集,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多,侧面积大且翼缘板悬臂较长,梁,体高度大等特点。,(,2,)主墩箱梁,0#,块长度,12m,,中心处高度,6m,,底板厚度为,80,100cm,,,顶板厚度为,37cm,,悬臂板端部厚,20cm,,根部厚,80cm,,腹板厚,90cm,,横隔,板厚度为,250cm,,为方便施工隔板内设置人洞。箱梁,0#,块混凝土采用,C55,级,全桥共计,12,个,单个混凝土方量,279.63m,3,,梁段重,727.04t,。,(,3,),0#,块采用墩旁托架现浇法施工。,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2,墩旁托架结构形式,0#,块托架是,0#,块箱梁砼现浇的主要承重结构,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1,)临时支墩:采用,1000mm,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主要支承构件。在,主墩每侧各设,2,根,管壁厚度为,10mm,,支承在箱梁两侧腹板位置,钢管混凝,土柱底端焊在承台表面的预埋钢板上。钢管混凝土柱横向间距为,770cm,,管,柱中心与墩身的距离为,240cm,。,2,根钢管混凝土桩之间及钢管混凝土柱与墩身,之间采用钢桁架设置较强的连接系,形成稳定结构,以满足现浇施工的强度,及稳定性要求。,(,2,)钢管柱顶部设置纵向承重梁及横向分配梁,分配梁上设置楔形钢桁,架,桁架上摆放,100100mm,横方木,于其上敷设竹胶板底模。,(,3,),0#,块托架结构形式如下图:,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第,27,页共,59,页,第,27,页共,75,页,托架横立面布置图,托架纵立面布置图,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第,28,页共,59,页,第,28,页共,75,页,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3 0#,块托架预压,(,1,),0#,块托架拼装完毕进,采用最大施工荷载,1.0,1.2,倍重,量预压,用混凝土压重块作为压重荷载,压重块堆放时要按照,单位横断面荷载分布情况进行堆放,以便能真正模拟荷载,达,到预压的目的。,(,2,),0#,块托架预压示意图如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第,30,页共,59,页,第,30,页共,75,页,预压前在托架底设沉降观测点,不少于,4,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不少于,3,个观测点,预压前测出沉降观点标高,砂袋堆放完后,测出沉降观点的标高,隔一天再测一次;当试压沉降稳定后,记录各测点的最终沉降值,从而推算出底模各测点的标高,然后卸载。卸完载后,精确测出底模各测点的标高,此标高减去加载终了时的标高,即为支架支撑的回弹值,余下的沉降值为支架系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值。,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4,临时支座和临时锚固,由于连续梁在采用分段悬臂浇筑过程中,永久支座不能承受施工中,产生的力和不平衡力矩。,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悬浇施工工艺要求,在墩旁托架立柱顶设置,60cm,60cm,、高,30cm,的硫磺砂浆临时支座。在,0#,块施工时,按设计位置,及长度准确预埋,32,锚筋,在墩顶临时支座位置涂刷隔离剂,严格控制,顶面标高,高程误差在,1mm,。于临时支座顶面涂刷隔剂,在,0#,块钢筋绑,扎时调整好固结锚筋的位置,待,0#,块混凝土浇筑后即将箱梁与托架立柱,临时固结在一起。,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第,32,页共,59,页,第,32,页共,75,页,墩梁固结布置图,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5,、支座,(,1,)支座验收,支座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订购,按相关标准验收及签证。,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1,),在,0#,节段和边跨现浇段底模铺设前,正式支座须就位。,(,2,),调整垫石顶面标高至设计位置,按设计要求精确定位支座的高程和里程及平面位置。,(,3,),支座应与支承垫石顶面、箱梁底预埋板密贴。,(,2,),支座安装,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6,、模板工程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0#,节段的,模板工程,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同其它悬浇节段,在,悬浇施工中,一并叙述。,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0#,块施工,悬浇施工,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1.,模板,2.,钢筋,3.,混凝土,4.,线形控制,6.,预应力,5.,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1.,1,)挂篮应进行专项设计及检算。,2,)按设计图纸进行制造,并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签证。,3,)挂篮安装完成后按规定检查验收、签证,然后按计算荷载进行加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挂篮,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设计参数要求:,挂篮与梁段混凝土质量比值应控制在,0.3-0.6,之间,或设计限重内,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20,mm,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2,自锚安全系数:,2,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1,)挂篮设计,1,)挂篮设计,设计其他要求:,挂篮重量应控制在设计要求的重要范围之内。,吊带与下前横梁联结应设双向铰设计。,主桁片的数量应与箱梁的腹板对应。主桁位置应作用在箱梁的腹板位置或附近。,挂篮的联接形式。,挂篮主要受力点处要进行局部加强,尤其在承重系统位置。,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设计荷载组合:,主要荷载:箱梁重量、挂篮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工况一荷载组合(最重块段混凝土灌筑):,混凝土重量(最大块体重量),+,动力附加荷载,+,混凝土偏载,+,挂篮自重,+,人群和机具荷载,注:所有构件均检,工况二荷载组合(挂篮行走):,挂篮自重,+,冲击附加荷载,注:内、外滑梁及轨道部分必检,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1,)挂篮设计,挂篮设计荷载传递线路,顶板荷载,内滑梁,翼板荷载,腹板荷载,底板荷载,外滑梁,底篮纵梁,已浇砼箱体,下底前横梁,上底后横梁,前横梁,主桁架,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主要构造及功能:,承重结构:主桁,,主要,受力构件。,吊挂系统:将底模架、张拉工作平台的自重及其上面的荷重,传递,到承重结构。,行走系统:,导链,驱动。,模板系统:主要是内、外模,端模。,工作平台:张拉平台,人行通道操作平台。,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1,)挂篮设计,2,)挂篮的技术参数,适应最大梁重:,180t,适应最大梁段长:,4.5m,梁高变化范围:,2.6,6m,最大梁宽:顶板,16.5m,,底板,8.55m,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挂篮自重:,49.8t,挂篮的倾覆稳定系数:空载时,2.8,,灌注时,2,挂篮设计,挂篮系统图示注释:,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系统图示注释:,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安全防护,安装轨道,找平,挂篮安装流程,主桁,前、后吊带,吊带,底模,内、外滑梁,底模,内、侧模,千斤顶装置,内侧模,挂篮拆卸流程,2,)挂篮拼装,轨 道,前 支 点,后 锚,主桁,2,杆件,轨道,后锚,2,杆件,前支点,挂篮安装,的步骤,2,)挂篮拼装,轨 道,前 支 点,后 锚,主桁架,2,杆件,主桁架,1,杆件,主桁架,3,杆件,主桁架,4,杆件,主桁架,5,杆件,2,杆件,4,杆件,1,杆件,3,杆件,5,杆件,前结点板,上结点板,2,)挂篮拼装,轨 道,前 支 点,后 锚,主桁架,2,杆件,主桁架,1,杆件,主桁架,3,杆件,主桁架,4,杆件,主桁架,5,杆件,后上横梁,前上横梁,前 悬 吊,吊 带,吊带,前悬吊,后上横梁,前上横梁,横 联,横联,2,)挂篮拼装,轨 道,前 支 点,后 锚,主桁架,2,杆件,主桁架,1,杆件,主桁架,3,杆件,主桁架,4,杆件,主桁架,5,杆件,后上横梁,前上横梁,前 悬 吊,吊 带,底 纵 梁,底纵梁,2,)挂篮拼装,轨 道,前 支 点,后 锚,主桁架,2,杆件,主桁架,1,杆件,主桁架,3,杆件,主桁架,4,杆件,主桁架,5,杆件,后上横梁,前上横梁,前 悬 吊,吊 带,底 平 台,模 板,模板,2,)挂篮拼装,预压目的:,消除部分非弹性变形。,检验挂篮的强度。,检验挂篮的刚度,为线形控制提供依据。,3,)挂篮预压,预压方案:,为保证挂篮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荷载拟加至最大块体重量的,1.2,倍。本桥梁悬浇箱梁中最重的块段为,1#,块,混凝土数量为,63.76m3,,梁段自重为,165.78,吨,则挂篮试验时的加载重量为,165.78,1.2=198.94,吨。,挂篮的预压采用袋装中砂,各砂袋的重量尽量相等,以有利于控制预压总重量。在加载完成后每,12,小时测试一次,直至,48,小时的累计沉降量不大于,2mm,进卸载,卸载后,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预压施工时,注意不要破坏测试基准点,注意预压荷载与使用过程中的荷载实际分布的,差异性,3,)挂篮预压,2,1),模板应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的分块应结构合理、装拆方便,并充分考虑模板的适应性和周转率。,3)底模,与外侧模连接密贴不漏浆。,4)模板之间宜设置临时撑杆,,保证模板位置安装牢固、准确。,5),为了保证外观质量和拆模方便,应选用优质脱模剂。,模板,工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3,1)、钢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有关要求。,2)、钢筋进场后应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3)、,钢筋加工、绑扎、接头等项应符合设计和规范有关规定。,4)、定位网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及有关规范设置。,5)、钢筋电焊作业时,应加强对波纹管保护。,钢筋,工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强度等级、张拉强度、龄期、弹性模量、施工性能等因素,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3),在,混凝土,重塑前完成,浇注工作。,混凝土,工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4)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发现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5)拌制混凝土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检测。,6),箱梁节段混凝土浇筑采用全断面一次浇筑成型。,7),对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及挂篮预留孔位置等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办理签证手续后,方可浇筑混凝土。,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8),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必须事先经过凿毛清洗保持湿润。,9),施工中采用以内部插入振动为主,外部侧振为辅,比较困难的区段利用钢扦辅助插捣。,10),一般季节,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浇水养护,在温暖季节时,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膜层,防止混凝土内水份蒸发,使混凝土在适宜的条件下硬化。,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5,1)、,按张拉吨位选用千斤顶,千斤顶应经标定后方可使用,最大张拉吨位,3710.7KN,,选用,450,吨千斤顶。,2)、油泵、油压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标定,。,3)、张拉前应对孔道进行清理。,4)、为,验证设计数据,应进行孔道摩阻试验,测定孔道摩阻系数。,预应力,工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5)、,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根据设计图确定,并计入千斤顶的工作长度。,6)、预应力筋,下料宜用砂轮机切断,不得用电焊或氧气切断。,7)、,张拉顺序为纵向竖向横向,批次张拉按设计要求进行。,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8)、,张拉程序:,0,初始张拉力,0,(伸长值标记)分级加载(测伸长值)张拉,con,(测伸长值)持荷,2,分钟自锚(测回缩量)回油(测总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退顶。(超张拉应力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取值)。,9)、,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控制吨位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核对,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10)、,孔道压浆必须确保压浆质量,孔道压浆分为普通压浆和真空辅助压浆。,11)、,封锚端面应进行凿毛、冲洗、清理,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12)、,为确保封端混凝土振捣密实,封端模板应按高度分段开窗。,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6,1)、,施工前,对设计图提供的各节段线形控制高程进行核算,确认无误后方可采用。,2)、,悬浇线形控制,应综合考虑悬臂长度与重量、挂篮重量与施工荷载、预应力、温度及施工调整等因素。,3)、,测量放线时,应注意对同孔同节段的竣工高程、中线偏位及里程保持一致,以确保顺利合拢与成桥线形。,线形控制,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4,),、挠度控制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计算挠度值须考虑挂篮变形,梁段自重,钢束张拉、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活载作用等因素。,5,)、在梁段顶面中线及左右两侧埋设观测点。,6,)、在施工过程中,对已浇梁段按工况进行标高测量,并对照计算值,确定下一梁段预抬量。,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7,)、箱梁立模标高按下式计算:,Hn=hn+h+b+hn-1+ht+hd,(,cm,),式中各项代表意义如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ht,温度变化影响挠度差值(,cm,),hn-1,截面实际标高,+,调整值之差(,cm,),.,b,实测挂篮自重挠度和非弹性挠度之和,.,h,计算挠度(调整值)(,cm,),墩身压缩及挠曲变形影响值(,cm,),.,hn,截面设计高度(,cm,),.,hd,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8),、工期要有计划性,相邻,“,T,”,浇筑时间要接近。,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悬浇施工时间,每个单,“,T,”,共,13,个悬浇梁段,其中一个悬浇梁段各工序工作时间如下:,1.,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系统,立模,(48h),2.,砼浇筑,(6h),;,3.,砼养护待强,(168h),;,4.,预应力张拉、封锚、压浆,(12h),;,5.,挂篮脱模、行走,(6h),;,6.,挂篮就位调整,(6h),。,一个梁段平均施工时间,10,天,故,1,13,悬浇梁段计划工期,130,天。,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施工控制要点,混凝土灌筑前检查:,挂篮结构,是否与设计吻合。,前吊杆,是否有效(不扭弯、持力)。,后短吊杆,是否预张。,模板,与既有箱梁节段是否密贴,(,模板的设计是否合理,),挂篮,后锚,及,前支点,前一节段端部,混凝土面,是否处理到位,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施工控制要点,混凝土灌筑应注意:,混凝土,配合比,、,供应能力,与,灌注时间,混凝土,灌筑顺序,(先悬臂端后锚固端、先翼缘板再顶板),底板的,压板设置,及,灌筑节奏,(控制底板的翻浆),挂篮,对称施工,原则(前后、左右),混凝土的,振捣,(尤其是锚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施工控制要点,其他事项:,通道,、,平台,及,围护,的设置。,预应力,的施工。,测量,监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挂篮移动控制要点,保证挂篮移动左右对称,同步,移动。,在,6,级风以上大风天气下不得进行移篮作业。,挂篮与箱梁的,联结,是否脱开,移动条件是否具备。,应加强,观察,,遇有异常及时停下来处理。,移篮,限位装置,是否设置,,滑道,是否可靠。,主桁的,后锚最后松开,,,最早安装,。,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悬浇施工,第五章 边跨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第五章,合拢段,边跨现浇段,体系转换,边跨现浇段施工,边跨现浇段是边跨合龙口靠过渡墩方向一段直线现浇梁段,为,15#,、,16#,块,长度,14,米。边跨现浇段支架采用满堂支架或插打钢管桩为支撑,支架上部纵横梁均采用型钢,支架顶横桥向设置横向分配梁作为箱梁底模、侧模的支撑结构。现浇段施工采用一次浇注完成,并在边跨合拢段施工之前施工完毕。,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合龙段施工,合龙段施工为梁体施工最后一个节段,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包含线形控制、应力控制、体系转换、合龙精度一系列重点和难点,。,合龙方式为,先边跨、后中跨,的方式进行。,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合,龙,块,施,工,流,程,桥面清理,测量观测,安装支架、内外模板,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穿束,合龙时机选定,合龙口锁定,测量检查复核,浇注砼,过程测量观测,拆除锁定体系转换,预应力施加,完成合龙,卸架,合龙准备,合龙前,合龙中,合龙后,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合龙块施工示意图,分配梁,合拢段,中跨合龙块,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劲性骨架的设置,劲性骨架的设置按设计图纸采用外刚性支撑法,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第,83,页共,59,页,合拢段的临时锁定,按设计图纸,选择气温较低,温度相对稳定时锁定合,拢,口。,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第,84,页共,59,页,线形控制,合,拢,前应对相连两个,”,T,”,的中线及各梁段的标高进行测,量,调整中线,并视标高情况,通过在适当位置采用压重,的方法,将标高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从,1,号梁段施工开始,按照消除合,拢,梁段处两悬臂端高差,来调整悬浇块的高程。,第六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合龙段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采用,微膨早强,混凝土。,合龙时机一般选定全天,最低温,时间进行,合龙块混凝土初凝处在升温阶段,保证合龙块处于轻微受压状态,不至出现梁体拉应力拉裂接茬处。,劲性骨架锁定要快速、牢固。,及早张拉,对称施工原则,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1,、体系转换,按顺序将临时支座逐个解除,将梁体逐步落于正式支座上,形成成桥状态。,第五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2,、注意事项,墩顶,节段在解除临时支座时,应注意对称、均匀释放。,第六章 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