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必修 1,第,15,1,2,“,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当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3,解读:,材料认为,“冷战”是一场美苏双方的宣传战;美苏的冲突是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材料的观点是错误的。“冷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二战后,美苏走上“冷战”之路,除了意识形态的不同外,还有国家利益上的矛盾。,4,【运用提升】,1946,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前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在此,丘吉尔认为,(,),A,全面冷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5,【解析】,A,。关键信息:,1946,年、“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题干反映的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项正确;,B,、,C,、,D,三项都没有从题干中体现,排除。,6,练一练,1946,年,3,月,25,日,美国,时代,杂志刊文称:“他在这一拯救工作中所付的努力,中国人会,的确是热诚地,感谢他。美国和世界应该感谢马歇尔所从事的相当重要的服务。这是美国的民主力量、原则、威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来作为建设和完善的模式。”由此可见当时马歇尔的政治意图是,(,),A,以美国政治体制来实现中国的和平,B,制造亲民形象以掩盖美国扩张真相,C,将中国作为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基地,D,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7,【解析】,A,。关键信息:这是美国的民主力量、原则、威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来作为建设和完善的模式。题干反映马歇尔试图在中国建立与美国一样的政治体制,,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中“政治意图”的要求,也没有从题干中体现;马歇尔计划是针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C,项说法错误;从时间上看,此时中国还没有爆发解放战争,,D,项排除。,8,9,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10,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易混易错分析:不能分清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概念。,辨析:,(1),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11,【运用提升】,“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以上叙述说明了,(,),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多极化趋势出现,C,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12,【解析】,C,。材料关键信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表明经济出现困难,“俄国共产主义钻这个空子”表明其目的在于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就是通过恢复和发展西欧经济来遏制苏联。,C,项是最佳答案。,13,练一练,“,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A,占领德国,B,建立北约,C,实施马歇尔计划,D,进行核威慑,14,【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可知欧洲面临严重困难,美国为了抗衡苏联和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提出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因此,C,为正确选项。,15,16,1.(2014,福建文综,),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17,【解析】,C,。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认真观察、把握图片信息。图片中“,$”,是美元符号,“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受战争重创,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西欧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图片中“镰刀锤子旗”代表苏联,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格局,选,C,项;,A,、,B,、,D,三项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18,2.(2014,北京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解析】,B,。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和北约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干美苏经济上的对抗,,A,、,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正确;,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D,项错误。,20,3.(2014,浙江文综,),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21,【解析】,C,。葡萄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A,项错误;意大利于,1955,年加入联合国,,B,项错误;,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冰岛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建立了“北约”,,C,项正确;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D,项错误。,22,4.(2014,上海单科,)“,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A,华沙条约,B,北大西洋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凡尔赛和约,23,【解析】,B,。,华沙条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可以判定为,北大西洋公约,,,B,项正确;,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24,5.(2014,山东文综,)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25,【解析】,A,。依据材料中“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的信息说明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A,项正确;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组织建立,,B,项错误;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C,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错误。,26,6.(2014,海南单科,)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27,【解析】,D,。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不是削弱,,A,项错误;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B,项错误;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D,项正确。,2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