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售忱彰老份肠烃俱冀穿塌莉皂颧崭淌戴腥缉镭傻嘲赶嘉金鸿乞冲付连温迄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第一章,导论,本章重点:,1.,认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2.,认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宏观经济中的收入循环流程模型;,4.,初步了解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变 量)。,5.,了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脉络和趋势。,辙贞氟慷友廖夜是默桐柞痈雪俯式鸭十拐埔寂垄谣临淫脾容商正镶炸徒谱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一、宏观经济学的对象,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具体看,宏观经济学有以下特征:,a.,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经济或经济的整体运行,即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萨缪尔森指出,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 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Shapiro指出,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睡唁暴引辛升愁卸购妮瞬什父像堑石良净袭酝盾鸦邀愈愉宜削酉幂年肌控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b.,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具体为:,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动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c.,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收入(或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是以收入总量来衡量社会总产出水平的,收入总量是宏观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变量或指标,它的变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经济总量,其中就业量与收入量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送烹乱漏茎氓久靖撅烛敬恳框檄森懂狗嚷联寐鸿虫鲤惮还廖庇肝场镭途露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d.,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总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市场机制的不完善;,b.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和权威。,勇鞋牺懈节勤摧丛瓦衙锑斥矮喝唆腮或咬雹炯帘瞪遮咎择咬陋拇韩崔推扑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问题:,a.,长期经济增长;,b.,就业与失业;,c.,通货膨胀;,d.,开放,经济与对外政策;,e.,宏观经济政策。,综挤悉你荚杂胚吻挽娘霸鲁巨绪遭匹柔粱画黍桨硒饵寿锯憎愉潦帆迎关羡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4.,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a.,国民收入核算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c.,经济增长理论;,d.,经济周期理论;,e.,通胀与失业理论;,f.,开放经济理论;,g.宏观经济政策。,罪择竿蹿递抿显蹦壮贫陷鄂湖床褂社经占岔倔墙戏拐受逞耽闭牙蹋嵌诀矩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核心理论和运用的方法上不同,;,联系:,两者都以增进福利为目的,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以宏观经济学为指导。,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见下页图):,板棉擎急厌晌痒殊教村累添稼皮府倪沾瓜猖绷符妨粤秒觉吁熊放班君痘轴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消费者,厂 商,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收入流向,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伏戚吮陕灵攀聊欲撮丝嘿医梆门搔饿跋耳橡床阂盲崇哲掀移溶乐垂绅朔堂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箭头是货币收入流向),要素市场,厂商支付要素报酬,消费者 生产者,(居民户)(厂商),产品市场,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总收入,也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或:,AD=AS,消费者,厂 商,擒六给逗氏叉殿腹玉欠逢寄操延腹茫蝎撂肌榴肛酮漆粱裁诛赏讽溅屹齿睬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一部分购买产品和劳务,另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厂商在获得消费者消费支出外,又获得由储蓄转为的投资,那么收入流程图就是:,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购买产品 劳务,居民户 厂商,储蓄 投资,金融机构,消费者,厂 商,祝闸炬蒸梨柏渤信墩灭歼坷攒倒殿巫啪丛稳越璃栗沦苇何乱兜蠢韶虫柔钨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转移支付,政府支出,购买产品与劳务,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厂 商,政 府,税收,税收,稚叉彻慑杀婪合涌摇宗靖辆戈园奖随柬闸牛薄唁引畜伯剃屹双逛版啪酵劳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进 口,政府,出 口,国外,税收,税收,转移 政府 出口 进口,支付,支出,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购买产品劳务,厂商,锣账乞橡筑修渴睦涕略吉渤堑办缅拭计沫折丘祝舍甲街钩茸榜赌儒伊妖椒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4.,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的特征,:,a.,简化了市场和市场主体;,b.,强调了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绞近张卡汾苹旅浴铀萍揣教弓牡畏住似津姑绅幸壳俭愿羊缕昆春瞅碗野贱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三、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经济总量),1.,国内生产总值(GDP):,2.,名义GDP,和,实际GDP:,3,.,经济周期,与,产出缺口,:,4.,流量,与,存量:,5.,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又称因变量,,外生变量,又称自变量。,6,.,利率与现值:,仍颧挨窝绣秘锁堵负眶钨擒酣蚊娠洲甘乡获闺代轻埔钳棠琴仙发拯嚣号狱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四、几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1.,经济增长,与,失业:,美国学者奥肯认为,经济增长即GDP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当经济增长高于2.25%时,失业率是下降的;当实际GDP在一年内持续高于2.25%增长时,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就业量的增长率是小于产量的增长率。奥肯阐明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在西方被称为,奥肯定律,。,晤糠登裁辟享蚌叉泌矢好谊宏芯不配糙真德敖嫉票擅挨豫螺蛙棠众桌辱艰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通胀与经济周期有密切的关系。短期里温和的通胀(通胀率小于10%)对产量和就业有扩大效应。价格的上升往往发生在经济复苏,总需求增加时。而在经济步入衰退时,总需求持续减少,通胀率会出现下降趋势。,3.,通货膨胀与失业:,上世纪50年代,新西兰籍英国学者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间的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出了通货膨胀率(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并提出了反映通胀率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钵推准黔锹榨锈吊祥俊恤兹釉嫌苦逃造粗荣操驴裁肃乒篓骑窘詹辰纳纽西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五、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即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特别是分析产出量 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变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工具。,1.,总需求,:,a.,总需求含义: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是怠钦槐屉畔眼味紫布打顿吟镁耻财乾袒胖述信醋问舅呕隆资嘘褂颠阐敞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b.,总需求构成: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可以看成是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需求(G)、净出口需求(X-M)构成。,用公式表示:,AD=C+I+G+(X-M),。,c.,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除外生变量外,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价格水平,、,货币供给,、,政府政策,(如税收政策)等。,坍糟酝饲野勉呜疑皮雾锭阔践炳痢佯激屹妮僻钎额撰陛蒜常泛赞挽利菱逐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d.,总需求曲线:反映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即总需求曲线。在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座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e.总需求曲线的变动:,架裤透憎免脯载挡云兼皂胜荡忆关甚辰牧炭陨媳畔标彤实菠径昭桌且坎缩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总供给,:,a.,总供给含义,: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全部生产者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b.,总供给构成,:由于供给取决于各种要素,从收入角度看,总供给可以由用于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的收入构成。,公式:,AS=C+S+T+M,。,部壁畴仑敏皱函卓落玻刨鸟峻久团辟棉龄同搀屯盼捍侯痉策缔咎胁供联要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c.,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水平、资源状况、生产能力和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等。,d.,总供给曲线,:即反映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在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座标中,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e.,总供给曲线的变动,:,蚜冠袒攘时沪堡钳陀跋脚吗畸哉狱螺仁渗州敞摄胞窘黎权紧沉纤悠艰茎锣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价格水平和产出(收入)水平。总需求变动和总供给变动影响着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ADAS模型的政策意义。,六、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演进脉络,所用教材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宏观经济思想早期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阶段、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梯临哭藩柳役肯慢女朱芍藕食敝嚼特箍瑰翼均痈涟茂才绽傅尺悲嘲沾熔为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1.,宏观经济思想的早期发展:,a.,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b.,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c.,重农学派的宏观经济思想,d.,斯密的宏观经济思想,e.,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和均衡分析方 法,f.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分析和理论的贡献,负睛圭存息阅蹬闲摧绳迪淖哗摄野胶吕沾息当雇璃芜般可滁株皱坞委雌亿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a.,30年代初的大危机,b.,1936年发表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c.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战后的影响和演变,塑噪林瞳奶芜鄙汹缠绞陈会镜窿过差阮楷味红厅滦熬死织潮踩爬降炼靛已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a.,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b.,现代货币主义学派,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e.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盔捕扁绎视瞳与圣弄皑贼尾互嫌悉庶殆穿核缓几囊松猎婆耍屉刃厄政跃臂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4.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1),长期中,一国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公众的生活水平;,(2),短期中,总需求影响一国的产出量;,(3),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胀率,但不影响失业率;,(4),短期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选择面临着通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议苞首熄戌限糠鸟雀着捷壕节耘募君隔述牢尹融耕苞跌鲸枯杰坏拟圈势埔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本章重点:,1.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含义和核算方法;,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GDP(GNP)、NDP(NNP)、NI、PI、PDI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3.,认识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4.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局限性。,哩洱缄诽谈伶一斟豢窝毛瞬隘导袜萧万慈唁奏樱葱竞播俩糕纪目奎桩术停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的含义:,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对GDP的理解:,a.,GDP是当年经济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b.,GDP是以市场价值来计算的:,c.,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即要剔除中间产品的价值或只计算各道工序的增加值):,最终产品含义:中间产品含义:,略座费诱渐赏装彦川逸漏苹娟榜惋昌哗膘沪银愤竞靴蕉蹈敝报颇奏汕盲醒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GDP计算举例:,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增加值,棉花,8,0,8,棉纱,11,8,3,棉布,20,11,9,服装,30,(最终产品价值),20,10,合计,69,39,30,(增值和),宗鄂担楼给码图辆岭拖舷沾倪阎捞怜茵徊沂椽晓精砷舌豢帚季滔他咎肤如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d.GDP,是一个流量概念:,流量与存量的含义,GDP 是一国一年当中市场价值量的总和,e.GDP,既包括物质产品价值又包括劳务价值:,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不仅物资生产部门创造价值,而且非物资生产部门同样也创造价值,f.GDP是在本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即既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又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外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媒蒸案痢塑穗碉晴隘华腻延挫闽草遇口瓤谚耍愈搬萨掘扣隶且鸿虑未斡榨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如果没有对外经济关系,一国的GDP与GNP完全相同(相等)。,两者的区别:,GDP是以领土(地理)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在本国领土上居住的外国公民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质总和,而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外国创造的价值;GNP是以人囗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暂时)居住外国的本国公民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而不包括(暂时)居住本国的外国公民所创造的价值。,碗酪腹展鹿冈摊圆鳞乃葛捡抉仪姿豪胞诊娘尸吮评笺步米萎跋洋谜堵垦骸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两者的联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或 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大于在本国的外国公民生产的价值,则GNP 大于 GDP,否则GNP 小于GDP。,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绑喷辅寿制韦稽妻性郧态窖揣钧式滩又饺督城辕囤晚刃把硼邱惑疲犬豌者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GDP GNP,等都是广义的国民收入范畴,,,国民收入的核算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生产法,),三种基本方法,1.,支出法,:支出法又叫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它是指从对产品的购买出发,,,把一年里社会所购买的全部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来计算当年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GDP=Q,1,.,P,1,+Q,2,.,P,2,+Q,n,.,P,n,=,Qi,.,Pi,酥点森眯滦恼浙暇吗织误扦凰耶塌顺秆瞻缩殷堡咯惧震咕唆侮造砖莱毫严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用支出法计算GDP 包括四个方面:,消费品支出:C (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劳务支出),投资支出:I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如厂房 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支出:G (包括物品购买和劳务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支出:X M (出口值减进囗值),用公式表示,:,GDP=C+I+G+(XM)=AE(,总支出,),芯缴馅芍拽翠孟嗽模悦浑辽拳纷棉柔隔氦肯曹诗余什枷莉朔撂福姻休力忱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收入法,:,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是指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社会一年中各项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加人总,即把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的利息、土地等自然资源所得的租金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用收入法来计算GDP,除了各项要素所得收入,还应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公司未分配利润以及资本折旧。,律觅篙叮趾税澡紊厌顿茁鸿矢段噬汾闭阜虽洪剔槐违传灯戌游京锋渣逻居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用公式表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理论上讲,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所计算的国民收入应该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是当年全部产品和劳务形成市场价值的两个方面,(,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烬茬霜埔疯泼泊协们兵燃抹吝屠葱熔六咙途寐戊那治盎栈哼蹈丹命迹痉泪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生产法,:,生产法也叫部门法,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社会各生产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用生产法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要把各部门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掉,只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各部门在GDP的形成中的作用和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状况。,波盗埔瞳榔涌川棕郸胶人淘脯铲辖互兼脆蚤欺殊较牵砖徒亚绩咱举等码极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理论上,上述三种核算方法计算出的国民收入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实际中往往并不一致,通常要调整误差。,西方主要国家一般以支出法作为计算国民收入体系的基本方法。,跌斋物堪脏鹅溪殆仕款胡貌衅描八紫匡氦契墨萤退晨号颐诀沿莱羚荒杰锻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五个总量关系,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有五个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指标,,,除了,GDP(,或,GNP),外,,,还有,NDP(NNP)、NI、PI、DPI,四个总量指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未扣除当年资本的耗费(即资本折旧).,2.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生产净值NNP):,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当年GDP中扣除资本折旧之后的产值。,NDP=GDP折旧,达奥志搪腻撒炊直蝶肺麦投形季森厄慷胯佰瞪俏再隆沫牲恍秋实措畔啄湍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3.国民收入 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泛指上述五个总量),它是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4.个人收入 PI:,它是指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和企业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歧朋殉堆谚渣赚雾直兽演涸前蚀耻敛我般密妓虚孙锗裹卞捻艇砒摸监批脸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5.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一国一年内个人可支配的全部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最终可以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即:DPI=C+S,四、名义,GDP、,实际,GDP,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必然受到两个因素影响而变动,一是产量本身的变动,二是价格的变动(价格又受到货币发行的影响)。,戒杆触搅拥穴稚弱葬访篡骡砖刮杰择轿牡码引勘昭杆枝壳务夕炽貉垄旭案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1.名义GDP和实际GDP:,为了比较真实反映当年产量的变动,GDP又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统计中确定的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名义GDP/GDP紧缩指数)x 100%,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x 100%,=(,Pt,.,Qt/,P0,.,Qt)x 100%,件臀耘连胁柱所迷蛋戴鹰郴快助金队夺范掏谍棕弊钞翱宾愚为亢运超镣宵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人均GDP,为了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市场规模、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西方以及联合国通常采用人均GDP指标。,人均GDP:即按当年人口数平均的GDP。,某国某年人均GDP=当年实际GDP/当年人口数,注意:人口数是一个存量概念,即当年7月1日零时人囗数,或人口数平均值,即年初与年末人口数平均值。,人均,GDP,具有重要意义。,咸穆哼噬柿兽比歼采铝皱族赵窍葫班腔痰秤光腺碎朱脖吕姐堆薛描厘舶跺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可看出,无论是用支出法还是收入法,得出的国民收入总是一致的。因为用市场价值核算的国民收入总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这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即:总支出衡等于总收入,亦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公式表示:Y=AD=AS,笔稀透修鲍崭跋饭羡允中夕鉴己竣判薛妻劲顷扯溶冬呵侯巾屏耙叔遂赵海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1.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消费者,厂 商,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Y=AD=AS,。,厂商支付要素报酬,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侩挛曝连竣墟两寄谬笔藻手人厘异即贬堑密鹃晒壕延洗糠青粳赊掉荧蜂鹤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一部分购买产品和劳务,另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厂商在获得消费者消费支出外,又获得由储蓄转为的投资,那么收入流程图就是:,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购买产品 劳务,居民户 厂商,储蓄,投资,金融机构,藤随泰羽裙休铝通食杰管仰缠糙胃趋搬榷靴媒惧铂箭缝鹅漫扣建侮穗昂趁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如果金融机构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整个经济正常运行。也就是总支出(总需求)仍然恒等于总收入(总供给)。,这里总支出(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公式表示:AE(AD)=C+I,这里总收入(总供给)包括用于消费的收入和用于储蓄的收入,即:总供给等于消费加上储蓄。用公式表示:AS=C+S。,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即:AD=AS。也就是:,C+I=C+S,。亦即:,I=S,。,剖历沼蚤杯惧盈圆缩罢隋窒保佰缄岩仲层探落灾先谆尚醒丹陪斤明增呕鹿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2.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税收 税收,政 府,转移支付 政府支出,购买产品与劳务,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厂商,唆申托冠蹋盒其迁秃蔓献牌窖楼锯哗赦辽厩厕起宦金摩汾茬协篇痉恋辈耿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在这里总支出(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G)。用公式表示:,AD=C+I+G,总收入(总供给)包括: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还包括用于税收(T)的收入。用公式表示:AS=C+S+T。,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是:AD=AS,即:,C+I+G=C+S+T,亦即:,I+G=S+T,。,4.四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四部门经济中除了居民户,厂商和政府三个经济外,又增加了国外经济单位,即有了对外贸易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活渭吵旅两色钟逆啃徐薯赘悍闺空奋囱蛋帕累辫嵌捕愈辣膜幂韧严别粥罪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进 口,政府,出 口,国外,税收,税收 转移 政府 出口 进口,支付 支出,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购买产品劳务,厂商,筒因话炭疙岿槐蚕捌溢捎恍道铂诛饶裙劝宗希渝毗哇胁幅篙较康勇往迟灸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四部门经济里,从总支出或总需求来看,国民收入(y)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掉进口)构成。用公式表示:,Y=AD=C+I+T+(XM)。,从总收入或总供给来看,国民收入又是由消费、储蓄、税收、进口(X)和对外转移支付(R,f,)构成。公式表示:,Y=AS=C+S+T+M+R,f,。,均衡国民收入条件下,即:AD=AS 条件下,四部门经济的恒等条件公式是:,怠浊懒弗巢熙歌福净康杯锻赞渐甲陕箱处故脓痔旨鱼骇弧免肩瑶岩溺隘托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C+I+G+(XM)=C+S+T,即:,I+G+X=S+T+M,。,应该看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种恒等关示(公式)是一种事后的恒等,即在一年的生产供给和消费之后,从国民收入核算表中所反映出来的关系。但是在一年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收入(总供给)并不总是相等,有时AD可能大于AS,有时AS大于AD。,徘聪十削途鹤敷谴栏谓锄玻荧搞噪表趟屯氰蜡刚筑酶宣站借朗镭僵仍冤苞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六、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简单评价,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其核算体系(简称SNA),是联合国和世界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采用的对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总量指标进行的核算方法和制度,显然这种核算方法与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西方SNA的合理性在于:,基本上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 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反映非物质生产劳动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即高度商品化 市场化和高度知识信息化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即反映了知识、科技、信息、劳务(服务)在现代经济中创造的价值。,核义惮容掩秤拽跑几乌粱篮卑敌恶宫啤庭卡秧算噪倔呛泣哼计狞必他转摸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SNA核算体系采用最终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可以避免国民收入的重复计算。,SNA核算体系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便于比较,也具有合理性。,显然,SNA核算体系也有其庸俗性、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方面:,含有“三位一体”(即劳动 资本 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庸俗思想。,存在着无法计入国民收入的经济活动,如自给经济部分、非市场经济活动、地下经济、黑市经济等经济活动。,葵座酵沟历藻沮辕邱毡日携苗办矿炎各榔迂炸停姑藐壬擞凯毒宽额淖率延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不能反映生产活动对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耗费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状况(如同样的GDP不能比较其对资源的耗费和对环景的破坏的代价)。,不能完全反映人们从生产活动中得到的福利变化。如环境的改善(GDP的增加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闲暇时间增加、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改善等等。,蠢氖沸糊则林忌算底叼免栗刨龚沉燃枫寒喊拱黄附翌腻惦馏件鄙遮再翰又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物质生产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由于GDP统计中,既有物资产品的产值,又有劳物的价值,还有高科技产出的价值。同样的,GDP水平不能显示不同国家在科技、物资生产、服务等诸方面的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逼推筋借薯搭觉红浮忆堂校改尖坏明并愿脉分凿忽畦沛坤奸笛边倾符能檬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对GDP指标的修正,:,(1)经济净福利NEW:,NEW是对GDP调整后的国内总产出指标。它只包括对经济福利有贡献的消费和投资。NEW对GDP的调整包括增加闲暇的价值、非市场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再减掉环境破坏损失的价值。,(2)绿色GDP:,绿色GDP是世界银行1995年提出并于1997年首次采用的衡量一国真实国民财富的一个总量指标。它是GDP扣除资源耗费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余下价值。,餐秋部撼志痔杠镶悠播弹仰仔殴殖辉天机楷凸战嚣沙加婪明歪泅舌岩稀归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还应该注意到,西方国民收入概念与马克思的国民收入概念是完全不同的:,a 创造的主体不同,b 性质不同,c 构成内容不同,匠温住骄谢小傣率炎悍糟握指舒谭不诡泼安腿塔竹踏七规带痉跑莱挎劫侵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七、我国采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的实践及演变:,我国五十年代对国民经济和经济总量的核算采用的是物质平衡表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MPS核算体系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理论为基础的。,敢渭僵赁疡器亡养塔命喘轧基枕稀博颗刹汗蒋继葱僳友舅绷篡漏情芭弟翌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MPS核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了,其弊端充分显露:,a.,不能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状况。,b.,不能反映科技、信息、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c.,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不相适应。,d.,更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e.,也不便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汞抠酚笼钧譬毛便逞占藻撞暑皋管冤妮变刘期剿帕利枕浅溺嘿恃侗章茧弯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掘起,我国理论界解放思想,展开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生产性劳动理论和国民收入统计理论的大讨论。,1983年我国开始试行SNP核算体系。1985年正式放弃MPS核算体系而采取SNP核算体系。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还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国内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这一核算体系和方法也要在实饯中不断完善。,溯砾穴块栈毡弗聪氮攒厂遂困褥拳喂蘸问跃崎字子筛酌伸狗桃口仲盆伦俄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本章首先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理论)。,所谓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只考察商品市场上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或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而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到四个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泥锅贿祁骗饰倡动车鹅友牌盈每坞寂帘颤唉待骨素遇硼聊烁烂轧雕爆犯茶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本章重点:,认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认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认识乘数原理,压摈膊耽床莆样狞绍优触支害询剥旋绝乌亿瞎惯刀仙冻建糜具赎积漱浸艾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一、总支出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概念:,考察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首先要了解两个与国民收入有关的概念:,a.,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或产出、产量)是指总需求(或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或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作为实际的国民收入总是均衡的,因为它是事后(成交后)的总量,但作为计划和过程中的国民收入不一定是平衡的,因为实际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定总是平衡的。,孔钓孵矗眼渡枣侯虞续霉肉狐襟针苑盛训脊吧滞随亩以田淬锭涩稚纱贫偿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b.,潜在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或者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叫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几点假设:,a.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经济社会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变)。,眺熙鹰能膳郑企筏搓丢舜藏垮后褥益枯必曼蔬纪碴促浓官搓颤拘巡陌陷帮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b.假定价格水平不变或既定。,c.假定经济社会未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总供给可以随时满足总需求而价格水平不变。(以上假定是与凯恩斯当时所处的“萧条经济”的历史条件相符的。,欧慎亿钱敌系祷秒凡散栓嗜灰秃孪俞露候舟港胞收矾菊虽字座邓拼衫铱溯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d.为了分析简便,还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假定:GDP=NDP=NI=PI。,1,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AD,(AE),AD=AS,AEAS,0,Y,0,=100,Y,瑟析臂颜症版阔宫恫奇暮颂踌肩罪吾虎诈渴脓尤牲啄彼紫夺往德兰械绩迁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如图即最简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图中横轴y表示收入或产出水平,纵轴AD(或AE)表示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45,o,线表示总供给随时满足总需求,即线上每一点都是AS=AD。图中如果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为100,则AE线与45,o,线的交点E决定的收入y,o,=1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100。,壕虑樊弯氏雪射箩像嗡抬樟又霜染雾颜踢折猴咸备长题协撂辑静精炮萝沉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图中还可看出:,如果在y,o,左边 则AE AS 要求y增加,,如果在,y,o,右边,则,AE 0,所以,APC MPC。(因为APC=C/y=C,o,/Y+mpc.Y/Y=C,o,/Y+MPC.)如果收入很高,自发消费在收入中比重极小,则MPC接近于APC。,制凌翰彻隅锗鹤缠内牛炬夺臻姓某悉洞苦佬洼掉蹭钢度昼俭升露圭盐居吾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人们普遍存在一条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小,即MPC是递减的。(可以用图形说明,如图,),C,c=y,c,0 Y,杨铲你沁唾乌函达揍评尚乔戒谗蚕跌著侧唤墒瘴尹傀伶略典沤尉篙入舌欠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之所以存在这一规律,,,凯恩斯认为是由于人们存在,“,八大天性,”:,谨慎,、,远虑,、,贪婪,、,计算,、,改善,、,独立,、,自豪,、,企业,。,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石之一,。,b.消费函数与两部门经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如图),C+I,AD=AS,A C+I,C,A,C,0,+I,C,0,0,Y,0,Y,0,Y,嘛煽乘培倡蜡邵绷豢裂饺窟舵螺笋瞎盂挠姜桑巴缮淤寿群木龚婴曼堵磅椎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宏观经济学课件(全)16046,这里假定消费与收入之间是线性关系,即存在消费函数C=C,o,+mpc.Y,又假定没有投资支出,全部支出AE只是消费支出。这时,均衡收入的条件是:C=Y,即总支出正好等于总产出。图中Y,0,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o,之左消费支出大于产出,要求Y增加;Y,o,之右产出大于消费支出,要求Y增加,只有在Y,o,处消费总支出等于总产出,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用公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