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五章-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发知识讲解.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81549 上传时间:2025-05-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发知识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五章-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发知识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发,二、动机的种类,(一)动力来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二)需要起源:,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三)作用时间:,长久性动机,和,暂时性动机。,(四)所起的作用:,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三、动机与需要,需要及其特点,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1.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2.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对象性;紧张性;动力性;起伏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第二节 动机的作用理论,一、动机的本能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内在的,生物本能所发动的,,一些行为直接满足人的本能需要,而另一些行为则间接地满足人的本能需要。,两种基本的本能:一是生的本能,二是死的本能,二、动机的行为论,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把动机归结为,外部刺激及外部强化,的作用,即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索取报偿,没有报偿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观点只强调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种外因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三、动机的人本论,动机和需要是一回事。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缺失需要,与,生长需要,之间区别。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尊重的需要)对生理和心理的安宁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但它们,一旦得到满足,也就失去了要求满足的动机,。与此相反,生长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决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事实上,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知的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四、,动机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个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而习得的,并特别强调社会模仿在形成新习惯和改掉旧习惯中的作用。他认为行为的表现是,由强化和强化所引起的动机控制,的,学习者是否模仿通过观察所习得的动作,,必须看他受到的是什么内容的强化,。如果强化物是奖赏,那么他就会模仿;如果是惩罚,那他就不会去模仿。,五、动机的认知论,动机是建立在选择目标、决策、计划以及对成败可能性分析等认知过程基础上的。,(一)期望价值理论,动机=估计的成功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二)自我归因论,自我归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形成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认为,寻求理解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因,,强调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对人将来行为的影响。,习得性无助:屡遭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最终产生个体无能为力、动机缺失、认知情绪缺失,并产生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内在的,外在的,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维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第三节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维持,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学习的三种动力来源:,认识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附属的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对具体学习而言,情况比较复杂。,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最佳动机水平随课题的不同性质而不同,。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效率随动机提高而上升,中等偏高最佳;对于比较困难的任务,效率随动机增强而下降,中等偏低最佳。随着任务难度不断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随之下降的趋势。,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一、内部条件,(一)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二)成熟与年龄特点,(三)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四)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五)学生的焦虑程度,二、外部条件,(一)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二)教师的榜样作用,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一)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1.在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之前,必须先,基本,满足较低级需要。,2.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为辅。,3.把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既作为,手段,也作为,目的,。,4.,外部奖励,的运用必须适当。,(二)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1)问题要,小而具体,;,(2)问题要,新而有趣,;,(3)要有,适当的难度,;,(4)要富有,启发性,。,2.采用有趣的与变换的呈现方式,3.游戏与模拟,4.因势利导,促使学习兴趣的迁移,(三)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利用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作用,(1)及时批改和发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2)眉批、评语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2.,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1)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等特征。,3.,适当开展竞赛,第四节 意志行动及培养,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意志行动的三种基本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二、,意志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动机的斗争、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决定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目的。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三、,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一)意志行动中的期望和抱负水平,抱负水平高的人对待工作有自觉性,有信心、毅力、能努力地去克服困难,(二)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肯定目标中,必须择一,2.,双避冲突,:,否定事件中,选择其一,3.,趋避冲突,:,即是吸引力,又是排斥力,4.,多重趋避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具有吸引力和排斥的作用。,(三)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选择是意志的一个,基本特征,。有选择,就涉及到决策的问题。,决策过程的阶段:,(1)确定问题(现状和目标分析);,(2)寻找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3)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评价;,(4)做决定(在各种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5)贯彻执行决定;,(6)监督(各个阶段的连接),四、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一)意志的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二)影响意志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个性特点;实践活动;集体;自我教育,(三)青少年意志薄弱的表现,缺乏独立性;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确立远大志向,形成高尚的社会情感,2.,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创设一定的情境,针对学生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3.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影响,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