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2008-5-25,*,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008-5-25,*,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2,社区卫生服务概念,Community Health Service,*,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1999,年,7,月,,10,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又可分为:,(1),健康人群:指躯体、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群。,(2),亚健康人群:指处于健康和有明显疾病两类人群之间的人群,他们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表现体力下降、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特点。,(3),高危人群:指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这类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4),病人:指患有各种疾病的人,3,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居民指辖区内的常住居民、暂住居民及其他有关人员。,重点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低收入者等弱式人群,4,社区卫生服务对象,(1),社区预防:包括预防接种,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重大传染病预防,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2),社区保健: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等。,(3),社区医疗:包括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社区现场救护,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和转诊服务等。,(4),社区康复:包括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等。,(5),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等。,(6),社区计划生育:包括发放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5,在新医改方案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和定位有了进一步的要求:,(1),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2),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3),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等,6,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7,CHS功能: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康复,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供与上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8,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2006,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9,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10,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11,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社区现场应急救护。,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12,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团队:,全科医师 骨干,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13,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及其他社区医生,接诊员,接电话,/,预约,管理档案,协调医患关系,社区护士,社会工作者,公卫护士给,流动人口注射疫苗,营,养,师,康,复,师,社区预防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不得从事专科手术、助产、介入治疗等风险较高、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专科诊疗,,不得跨类别从事口腔科诊疗。,2008-5-25,17,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第一阶段:酝酿阶段(,80,年代末,1997,年),第二阶段:试点及起步阶段(,19972000,年),第三阶段:框架建设阶段 (,2000,2005,年),第四阶段:全面推进阶段 (,2006,),18,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开放后,基层医疗机构逐渐萎缩,医学模式、疾病谱转变、老龄化、城市化等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全科医学概念的引入,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疗试点,北京朝阳门医院社区站,北京方庄医院,19,酝酿阶段,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1999,年,7,月,,10,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1999,年,12,月,卫生部,全国全科医学教育会议,20,试点及起步阶段,到,2000,年,,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部分城市应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到,2005,年,,各地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部分城市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在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开展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工作。,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22,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2000,年,12,月,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指导标准,2001,年,10,月,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试行),2002,年,8,月,,11,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2003,年,8,月,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108,个,23,体系框架建设阶段,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社区护士培训大纲,培训基地标准等,24,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 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5,2006年,全面推进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 理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 导意见,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26,10,号文件九个配套文件,2006.08,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以人、房屋和医疗卫生机构标识形状为构成元素,三口之家代表健康家庭,家庭和房屋组成和谐社区,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四心十字组合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个向上的箭头,社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绿色,体现社区的健康与和谐,社区卫生服务标识,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8,CHS现状,2008,年底,全国城市,6546,个街道中,,370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57%,),卫生人员数达,1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6,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万个,卫生人员,7.2,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910,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9,万人。,29,CHS机构快速发展,能力增强,认识有待提高,投入尚未到位,管理不够规范,人才比较匮乏,基础设施薄弱,30,当前CHS面临的主要问题,2008-5-25,31,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大力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合理界定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强调公共卫生弱化基本医疗,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推动社区与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加强人员能力建设,完善政府投入与收支运行机制,2008-5-25,3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2008-5-25,33,2008-5-25,34,2008-5-25,35,2008-5-25,36,2008-5-25,37,2008-5-25,3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2008-5-25,39,2008-5-25,40,2008-5-25,41,2008-5-25,42,出生率,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计算公式为,:,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总数,/,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lO00,。,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发病率,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为,:,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可为,100,、,1000,、,l0000/,万或,10,万,l0,万,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服务,43,患病率,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根据观察时间的不同,患病率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计算公式如下,:,时点患病率某时点新旧病例数,/,该时点平均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某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罹患率,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计算公式为,:,罹患率某一短时间内某病的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服务,44,死亡率,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一般为,1,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所有病因的总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病死率,病死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计算公式为,:,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l00,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服务,45,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的分子是特定时间被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是一个时期内由发病报告或随访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患病率是由一个时间断面进行现况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服务,46,发病率与罹患率的区别:,虽然发病率与罹患率的分子均是新发病例数,但区别在于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描述中。观察时间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单位,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服务,47,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