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概述,3.1,弯曲模设计程序,3.2,审图与弯曲工艺性分析,3.3,弯曲成形工艺方案制定,3.4,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3.5,弯曲时回弹补偿量的确定,3.6,弯曲力的计算,3.7,弯曲凸、凹模成形尺寸计算,3.8,弯曲模结构设计,3.9,弯曲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3.,10,弯曲成形质量问题分析,返回目录,1,.,概述,弯曲,:,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把平板坯料弯折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一种塑性成型工艺。,分类:压弯、折弯、扭弯、滚弯和拉弯。,弯曲模,:,弯曲工艺使用的冲模。,2,.,压弯的典型形状:,典型压弯工件:,3,.,弯曲过程及工作原理,4,.,3.1 弯曲模设计程序,审图,弯曲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制定,毛坯尺寸计算,回弹补偿量确定,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凸、凹模结构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冲压设备选择,冲压模装配图绘制,非标零件图绘制,5,.,课后思考,1,、说明弯曲模设计的程序。,6,.,3.2 审图与弯曲工艺性分析,学习目标:,理解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掌握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了解弯曲件在公差、材料上的要求。,教学要求:,能够根据弯曲件的工艺条件,查表确定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根据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改善弯,曲件的结构设计。,7,.,3.2.1 弯曲件结构工艺性要求,(1)工件的弯曲圆角半径应不小于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导致材料开裂前的临界弯曲半径。,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弯曲变形程度的工艺,参数。,8,.,影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数值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2.材料的热处理状态(退火、加工硬化),3.制件弯曲角大小(以90为界),4.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纹向的关系),5.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质量(应力集中),9,.,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10,.,机芯自停杆(弯曲线方向),11,.,电位器接线片,12,.,(2)弯曲件上的孔应远离弯曲变形区或安排在弯曲之后冲出;(安全距离查表),13,.,分析:,14,.,修改毛坯形状,(3),弯曲直边应有足够的高度;,15,.,(4)移动在宽窄交界处的弯曲线或开工艺槽、孔;,16,.,(5)对于开口制件,可在弯曲变形后再冲切槽;,(6)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应尽可能对称,左右弯曲半径应一致。,17,.,3.2.2 弯曲件精度,一般弯曲件的尺寸公差等级应在,IT13,级以下,,角度公差应大于15。,3.2.3 弯曲件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高的弹性模数。,18,.,测验题,填空,1,、弯曲变形程度用,表示。,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表示,。,判断,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弯曲线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允许的弯曲半径较小。(),2,、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弯曲件影响较大,其中材料的塑性,越差,其允许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越小。(),3,、相对弯曲半径(,r/t,)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参考答案,19,.,课后思考,1,、板料的弯曲变形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最小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20,.,3.3 弯曲成形工艺方案制定,学习目标:,根据掌握,弯曲工序的安排与制定原则,,,制定,弯曲件成形工艺方案。,教学要求:,能对简单形状或非对称或批量大等条件的弯,曲件进行工序安排。,21,.,3.3.1 弯曲工艺方案制定,弯曲工艺:指成形制件各弯曲部位的先后顺序以,及弯曲工序的分散与集中的程度。,1.,弯曲工序安排原则:,(1)先外部后内部弯曲成形;,(2)前道工序必须为后道工序准备定位;,(3,)后次弯曲不破坏前次弯曲的形状;,(4)小型复杂件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工艺,大型,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5)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22,.,2.,弯曲件的工序安排,(,1,),简单弯曲件可一次弯曲成形,如,V,形件、,U,形件、,Z,形件;,复杂弯曲件需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但尺寸小、材料薄、形状较复杂的弹性接触件最好一次复合弯曲成形;,23,.,(,2),非对称弯曲件应尽可能采用成对弯曲;,24,.,(,3,),批量大,尺寸小的弯曲件宜用连续模成型。,25,.,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26,.,机芯自停杆,27,.,3.3.2 弯曲件成形工艺方案的制定,弯曲工艺制定原则:,(1)整体曲线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分离的,工艺方案。,(2)小型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结合的级进,工序模,大型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分,离的工艺方案。,(3)采用级进工艺方案时,先用切废方式冲裁,出需弯曲部分,后由外至内进行弯曲。,(4)级进工艺方案按切废、冲孔、弯曲、切除,载体(落料)顺序安排。,播放动画,28,.,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29,.,机芯自停杆,30,.,测验题,计算,1,、安排如图所示弯曲件的冲压工序。,参考答案,31,.,课后思考,1,、弯曲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3.4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学习目标:,了解中性层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弯曲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教学要求:,能够利用公式计算弯曲半径,r/t0.5,的弯曲,件的展开尺寸;能够查表确定无圆角弯曲或弯曲,半径,r0.5t,的弯曲件的展开尺寸。,33,.,3.4.1 中性层位置的确定,中性层: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既没有伸长,,亦没有缩短,其变形量为零的层面。,中性层位置计算公式:,式中,弯曲中性层的曲率半径;,r,弯曲件内层的弯曲半径;,t,材料厚度;,k,中性层位置系数。,34,.,实例分析,35,.,3.4.2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1.,弯曲半径,r/t0.5,的弯曲件,计算步骤:,(1)将标注尺寸转换成计算尺寸,即将直线部,分与圆弧部分分开标注。,36,.,实例分析,37,.,(2)计算圆弧部分中性层曲率半径及弧长。,式中,圆弧对应的中心角以弧度表示。,弯曲角,与,圆弧对应的中心角,38,.,实例分析,39,.,40,.,(3)计算总展开长度,即各相关的弧长及直线,相加。,41,.,实例分析,42,.,2.,无圆角弯曲或弯曲半径,r0.5t,的弯曲件,毛坯尺寸可用下表所列经验公式。,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需反复试,验弯曲,才能确定弯曲件毛坯尺寸。,43,.,测验题,填空,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判断,1,、,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计算,1,、计算如图所示弯曲件的坯料长度。,参考答案,44,.,课后思考,1,、如何计算弯曲件的展开尺寸?,45,.,3.5 弯曲时回弹补偿量的确定,学习目标:,了解回弹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形状的弯曲,件的回弹量。,教学要求:,能够查表确定相对弯曲半径,r/t5,8,时的回弹,角和回弹半径。,46,.,回弹:弯曲件在去掉外力后,因弹性回复而使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变化。,表现:回弹主要使得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变大,,其差值称为回弹量。,播放动画,47,.,1)相对弯曲半径,r/t5,8,时,弯曲变形后的回弹,角和弯曲半径变化都较大,凸模圆角半径和,中心角可按下式计算:,式中,r,p,凸模的圆角半径;,r,制件的圆角内层半径;,s,弯曲材料的屈服极限;,E,弯曲材料的弹性模数;,t,毛坯厚度;,p,凸模的圆角半径所对弧长的中心角;,工件的圆角半径所对弧长的中心角。,50,.,实例分析,51,.,展开图,52,.,测验题,判断,1,、在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的回弹较小。(),参考答案,53,.,课后思考,1,、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是什么?减小弯曲,回弹的措施有哪些?,2,、确定弯曲回弹值大小的方法有哪几种?,54,.,3.,6,弯曲力的计算,学习目标:,能够区别自由弯曲与校正弯曲,理解顶件和,压料力对弯曲的作用。,教学要求:,能根据弯曲模的结构计算所需的弯曲力,确,定相应的冲床吨位。,55,.,自由弯曲与校正弯曲,自由弯曲,1,),V,形弯曲,2,),U,形弯曲,校正弯曲,1,),V,形弯曲,2,),U,形弯曲,56,.,1.自由弯曲力,V,形件,U,形件,F,自,冲压行程结束时的自由弯曲力,k,安全系数,取1.0,1.3,b,弯曲材料的宽度,t,弯曲材料的厚度,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b,材料的强度极限,57,.,2.校正弯曲力,F,校,=,qA,F,校,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A,校正部分垂直投影面积,q,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58,.,3.顶件力或压料力,F,Q,F,Q,=(0.3,0.8)F,自,4.压力机吨位的确定,有压料的自由弯曲,F,公称压力,=,(,F,自,+,F,Q,),/,(,0.75,0.8,),校正弯曲,F,公称压力,=,(,1.5,2,),F,校,59,.,测验题,填空,1,、,弯曲校正力的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单位校正力。,参考答案,60,.,课后思考,1,、自由弯曲与校正弯曲存在什么关系?,61,.,3.,7,弯曲凸、凹模成形尺寸计算,学习目标:,能够确定弯曲模凸、凹模的结构参数,理解,凸、凹模的各部分尺寸大小对弯曲模工作或弯曲,件质量的影响。,教学要求:,根据弯曲相对半径,设计凸模的圆角半径和,圆弧中心角;根据弯曲件的尺寸及厚度确定凸、,凹模的各部分尺寸。,62,.,3.,7.1,凸模,凸模设计主要是圆角半径和圆弧中心角。,圆角半径应始终大于材料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方法:,(1)当工件,r,/,t,r,min,/,t,时:,(2)当工件,r,/,t,r,min,/,t,时:,r,p,=,r,(3),当工件,r,/,t,r,min,/,t,时:,r,p,r,取,r,p,略大于,r,min,,,并加整形工序。,63,.,实例分析,64,.,凸模圆弧中心角,(1)当工件,r,/,t,r,min,/,t,时:,(2)当工件,r,/,t,r,min,/,t,时:,65,.,实例分析,66,.,3.,7.2,凹模,凹模圆角半径各方向应一致,通常根据材料,的厚度,t,选取。,当,t2mm,时,R,d,=(3,6),t,t=2,4mm,时,R,d,=(2,3),t,t4mm,时,R,d,=2,t,凹模圆角半径不得小于3,mm,67,.,3.,7.3,凸、凹模间隙,V,形件弯曲:间隙由调整冲床的闭合高度获得。,U,形件弯曲:,式中,Z,弯曲模凸、凹模间隙;,t,材料厚度;,材料厚度偏差;,c,间隙系数。,68,.,实例分析,69,.,3.,7.4,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U,形件凸、凹模横向尺寸,(,1,)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工件取单向公差,),70,.,(2)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工件取单向公差,),l,max,,l,min,工件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Z,凸、凹模单边间隙;,工件公差;,d,,,p,凹、凸模制造公差,一般按,IT9,级选用,,也可按,d,=,p,=/4,选取。,71,.,测验题,计算,1,、计算如图所示弯曲制件的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参考答案,72,.,课后思考,1,、如何确定弯曲模凸、凹模的尺寸?,73,.,3.,8,弯曲模结构设计,学习目标:,掌握,V,形、,L,形、,U,形、,Z,形件、四角形件,,圆形件等典型弯曲件的弯曲模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要求:,拆装上述几种模具,并观察其工作过程。,74,.,3.,8.1 V,形件的弯曲,(,1,),V,形件弯曲,简单弯曲模,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低,只适用于小批量弯曲件生产。,a,)有压料装置,b,)无压料装置,V,形件弯曲,75,.,折板式弯曲模,播放动画,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不对称、窄而长的,V,形弯曲件。,1-,凸模,2-,支柱,3-,折板活动凹模,4-,靠板,5-,铰链,6-,定位板,7-,顶杆,76,.,a,)竖边无校正,b,)竖边可校正,L,形件弯曲,(2),L,形件弯曲,适用于两直边长度相差不大的情况,77,.,1-,凸模,2-,挡块,3-,凹模,4-,定位销钉,5-,反顶板,垂直于一条直边的方向弯曲,多用于级进模之中,适用于两直边长度相差较大的情况。,78,.,3.,8.2 U,形件弯曲,顺出件,形件,弯曲模,适于高度较小、尺寸精度要求低、底部不要求平整的小型形件。,顺出件,U,形件弯曲模,79,.,逆出件,U,形件弯曲模,可以对侧壁和底部进行校正,逆出件,U,形件弯曲模,80,.,活动凸模式结构,活动凹模式结构,活动式结构形件弯曲模,凸模或凹模为活动结构,在冲压过程中对侧壁和底部可以进行校正。,81,.,转轴式凹模弯曲模,适用于弯曲角小于90,o,的,U,形件,播放动画,转轴式,凹模,弯曲模,82,.,斜楔式凹模弯曲模,斜楔式凹模弯曲模,83,.,3.,8.3,形件弯曲,一次弯曲成形,a,适用于尺寸精度不高,,H,(810)t,、,t 1mm,的弯曲件,b,适用于弯曲半径较小,尺寸精度较高的弯曲件,84,.,一次弯曲成形复合模,播放动画,播放动画,摆块式复合弯曲模,复合弯曲模,85,.,二次弯曲成形,适用于,(,1215)t,,,弯曲半径较小,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弯曲件。,86,.,87,.,88,.,3.,8.4 Z,形件弯曲,简单形件弯曲模,1-,定位板,2-,凸模,3-,凹模,4-,顶板,89,.,播放动画,形件复合弯曲模,90,.,3.,8.5,圆筒形件弯曲,一般分两次成形,第一次成形,第二次成形,91,.,大圆形件弯曲模,适用于圆筒直径,d,20mm,的大圆,92,.,一次成形,播放动画,转动凹模弯曲模,93,.,复合弯曲模,播放动画,小圆形件弯曲模,适合,d,mm,的小圆形件,94,.,3.,8.6,铰链件弯曲,一般分两次成形,播放动画,95,.,测验题,设计,1,、弯曲制件如图所示,画出模具结构草图。,参考答案,96,.,课后思考,1,、弯曲模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97,.,3.9 弯曲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学习目标:,通过连续弯曲模的总体结构设计,掌握弯曲,件排样在材料纹理、特殊结构及切废等方面的处,理。,教学要求:,根据实例分析,掌握弯曲模的设计方案,总,体结构设计。,98,.,3.9.1 排样与材料纹向,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99,.,100,.,机芯自停杆,101,.,3.9.,2,切废形式处理,实例分析,102,.,3.9.,3,连续弯曲模,103,.,104,.,1-,凸凹模,2-,推杆,3-,卸料板,4-,冲孔凸模,5-,挡块,6-,弯曲凸模,7-,凹模座,8-,冲孔凹模,105,.,实例分析一,折弯切断连续模,注:按“,Esc”,键,退出动画的全屏状态,实例分析二,连续弯曲模,实例分析三,切断弯曲连续模,播放动画,播放动画,播放动画,106,.,实例分析四,107,.,综合实例分析,材料为08钢板,年产量5万件,要求无严重,划伤,无冲压毛刺,不允许孔产生变形。,108,.,工艺分析,10,+0.036,4-5,+0.03,08,钢,R1.5,基本工序:冲孔、落料、弯曲,109,.,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弯曲工序,冲孔工序,10,4-5,110,.,工艺方案1,111,.,工艺方案2,112,.,工艺方案3,113,.,工艺方案4,114,.,工艺方案5,115,.,工艺方案6,116,.,比较上述几种方案:,方案1,优点:,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投产快;工件的回弹容易控制,尺寸和形状精,确,表面质量高;除第一工序外,各工序皆能,用中10孔和一个侧面定位,定位基准一致且与,设计基准重合,操作也比较方便。,缺点:,工序分散,需用模具、压力机和操作人员,多,劳动量大。,117,.,方案2,优点: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寿命长。,缺点:回弹难于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而且工序分散,劳动量大,占用设备多。,方案3,优点: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小。,缺点:模具寿命短,工件表面有刮伤,厚度有变薄,回弹不能控制,尺寸和形状不够准确。,118,.,方案4,工序比较集中,本质上与方案二相同,模具为连续模,结构较为复杂。,方案5,本质上与方案三相同,只是采用了结构较为复杂的连续模。,119,.,方案6,优点:工序最集中,只用一副模具完成全部工序,具有方案1的各项优点。,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维修困难,制造周期长。,综合上述,考虑到该零件精度要求较高,批量不大,故生产中选择了第1种方案。,120,.,课后思考,1,、排样与材料纹向存在什么关系?,121,.,3.,10,弯曲成形质量问题分析,学习目标:,理解回弹、偏移、弯裂的现象及其分析其产,生原因,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教学要求:,掌握从弯曲件设计、工艺措施、模具设计三,方面减少回弹、偏移和弯裂对弯曲件的影响。,122,.,3.10.1,回弹,播放动画,123,.,减少回弹的措施,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1,)在弯曲变形区压制加强筋或成形折边;,(2),选用,s,/E,小、机械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124,.,2.,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1)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2)采用拉弯工艺弯曲,r/t,大的弯曲件。,125,.,3.,模具结构设计,(,1),弯曲一般材料,在凸模和凹模上做等于回,弹角的斜度;,(2)弹幅较大的材料,可将凸模和顶板做成圆,弧曲面;,126,.,(3)合理选择模具间隙和凹模直壁的深度;,127,.,(4)弯曲厚度在0.8,mm,以上的塑性材料,可在,凸模上做突起处集中压力,对圆角处校正;,128,.,(5)使用弹性凹模弯曲成形;,(6)采用强力顶件器;,129,.,3.10.2,偏移,播放动画,130,.,解决措施:,(,1),采用压料装置;,(2)设计合理的定位板(外形定位)或定位销,(内形定位);,131,.,3.10.3,弯裂,弯裂:外层纤维受拉变形而断裂,开裂原因:,(,1,),弯曲线方向,(,2,)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的质量,剪切表面有缺陷,不光洁,有毛刺,132,.,采取措施:,1),采用表面质量好无缺陷的材料;,2)工件弯曲半径小于最小弯曲半径;,3),弯曲线与材料的纤维方向垂直;,4)毛坯中有毛刺的一面作为弯曲内侧。,133,.,测验题,填空,1,、,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有,、,和,等。,参考答案,134,.,课后思考,1,、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回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回弹?,2,、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偏移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和克服偏移?,3,、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弯裂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弯裂?,135,.,本章小结,本章按照弯曲模的设计程序,以三个弯曲件,为案例,分析了弯曲模的设计过程,重点在弯曲,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计算以及弯曲模的结构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举一反三,独,立的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弯曲模的设计。,136,.,测验题,填空,1,、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表示,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判断,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弯曲线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允许的弯曲半径较小。(,),2,、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弯曲件影响较大,其中材料的塑性,越差,其允许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越小。(,),3,、相对弯曲半径(,r/t,)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返 回,137,.,测验题,答:由零件图可知加工该零件包括冲孔,落料,弯曲三,个工序。,工序安排如下:,1,、冲孔,落料,2,弯曲,R5,一角,3,弯曲,R0.8,两角,返 回,138,.,测验题,填空,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判断,1,、,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计算,1,、计算弯曲件的坯料长度。,解:,返 回,139,.,测验题,判断,1,、在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的回弹较小。(,),返 回,140,.,测验题,填空,1,、,弯曲校正力的计算公式是,F,校,=Ap,,其中,p,表示单,位校正力。,返 回,141,.,测验题,返 回,142,.,测验题,模具结构草图,返 回,143,.,测验题,填空,1,、,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有,弯裂 、,偏移,和,回弹,等。,返 回,14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