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自身管理,1.,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2.,前期预防;,3.,材料和设备管理;,4.,工作场所管理;,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检)测;,6.,履行告知义务;,7.,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8.,职业健康监护,9.,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10.,职业卫生培训,11.,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12.,群众监督,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1.1,制定单位职业卫生方针,1.2,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1.3,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1.4,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1.5,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1.6,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1.7,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1.8,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9,设置岗位操作规程,1.10,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1.11,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12,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1,制定单位职业卫生方针,1.1.1,方针制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保证和规范;本单位规模和活动类型;征询劳动者及其代表意见,1.1.2,内容要求: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别是防治职业病;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公布并保证全员参加;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注明生效日期;定期评估,保证其延续性和适用性,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2,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1.2.1,人员组成:法定代表人、职业卫生分管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会负责人。,1.2.2,职责:审议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方案,布置、督查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1.2.3,职业卫生分管负责人职责:建立、实施、定期评审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绩效;组织并推动全体劳动者参加职业卫生管理活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3,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1.3.1,任务:,组织执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方针政策;,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确定明确的目标及量化指标,并组织实施;,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负责职业危害识别、评价及其控制人员的职责,并告知劳动者;,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方案,以识别、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及相关疾病;,监督管理和评估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测和职工健康监护,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4,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用人单位应当明确工会、人事及劳动工资、企业管理、财物、后勤、职工医院或医务室、生产调度、工程技术、职业卫生管理等相关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5,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1.5.1,配备比例:职工总人数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少于三百人的至少配备一名,1.5.2,人员要求:了解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掌握本单位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有职业卫生管理经验或经历,最好是执业医师,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6,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用人单位在制定生产经营整体规划时,应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定代表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使下属机构都有相应的职责、任务、目标、进度和考核指标,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7,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用人单位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应包括目的、目标、措施、考核指标、保障条件等内容。,实施方案应包括时间、进度、实施步骤、技术要求、考核内容、验收方法等内容,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8,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8.1,形式:可一个制度涵盖全部内容,也可分别制度相关制度;,1.8.2,内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业场所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监测、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1.8.3,要求:应包括管理部门、职责、目标、内容、保障措施、评估方法等要素。,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9,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应经科学论证,并与岗位职责相对应,其内容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的内容,可张贴或以其他形式,方便劳动者了解,提示劳动者遵守。,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10,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概况,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和评价,职业健康健康结果及处理结果,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11,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检)测及评价制度,内容,;,应包括应检测的车间(分厂)、岗位、职业性有害因素、现场检测岗位点分布图、应侧点数、检测周期、委托的检测机构和经费保障等内容。,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续),1.12,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启动条件及事件分级、工作原则、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监测、预警与报告、应急反应和终止、善后处理、应急处置的保障、演练要求,2,、前期预防,2.1,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2,建设项目,2.2.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2.2,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2.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卫生审查,2.2.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卫生验收,3,、材料和设备管理,3.1,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了东道主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3.2,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3.3,对采用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不隐瞒其危害;,3.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有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3.5,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3.6,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4.,工作场所管理,4.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GBZ2.2-2007,;,4.2,生产布局合理、有毒(害)无毒(害)分开;,4.3,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4.4,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检)测,5.1,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5.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5.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6.,履行告知义务,6.1,公告栏告知: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6.2,合同告知: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6.3,健康检查结果告知;,6.4,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告知。,7.,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7.1,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7.2,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7.3,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8.,职业健康监护,8.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8.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8.3,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8.4,应急职业健康检查,;,8.5,医学随访,:,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铍及其无机化合物、镉及其无机化合物、砷、三硝基甲苯、联苯胺与氯甲醚;,8.6,禁止安排职业病危害岗位:职业禁忌症、未成年、孕期和哺乳期妇女;,8.7,职业健康档案及离岗时的复印件;,8.8,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8.9,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8.10,发现疑似职业病应组织职业病诊断、告知和报告。,9.,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9.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2,应急救援设施完备、完好:,10,秒内获取;,9.3,定期演练。,应急通风设备,自动报警器,应急洗眼器,10.,职业卫生培训,10.1,接受培训:法定代表人、管理代表者、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相关部门的培训;,10.2,组织培训:,10.2.1,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10.2.2,对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10.2.3,培训内容: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0.2.4,培训要求及存档内容:培训通知、教材、签到簿、试卷及成绩。,11.,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11.1,报告:及时向卫生、劳动、安监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向卫生部门报告疑似职业病病人;,11.2,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职业病诊断;,11.3,安排职业病诊断和鉴定;,11.4,安排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定期检查和康复;,11.5,调离和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12.,群众监督,及时发现隐患和矛盾,确保劳动者和企业利益:,12.1,工会组织,12.2,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档案,13.1.1,企业法定代表承诺遵守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规、政策、标准的承诺文件,13.1.2,国家各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目录,有关文本及适应性分析报告,13.1.3,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1.4,职业卫生年度评估报告,13.1.5,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的相关文件包括机构设立的书面文件、有关会议纪要和工作记录,13.1.6,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相关组织的书面文件,13.1.7,专(兼)职职业卫生人员档案,包括书面聘用(任用)文件、个人资质兼和个人专业档案,13.1.8,年度生产经营整体规划和目标分解、考核文件,13.1.9,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以及评估报告书面资料,13.1.1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书面文件,13.1.11,书面的岗位操作规程(或岗位的作业指导书),13.1.12,工种台账,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2,职业卫生档案包括,13.2.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一览表;,13.2.2,生产工艺流程图;,13.2.3,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布图;,13.2.4,原辅材料应承及用量清单;,13.2.5,技术、工艺清单;,13.2.6,有毒有害物质清单;,13.2.7,作业岗位清单;,13.2.8,劳动者名单;,13.2.9,历年有毒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汇总表;,13.2.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13.2.11,职业病病人名单;,13.2.12,疑似职业病病人名单;,13.2.13,职业禁忌症患者名单;,13.2.14,职业禁忌患者调离人员情况清单;,13.2.15,职业病防护设施清单、运转及维修记录;,13.2.16,其他有关材料。,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3,前期预防的档案,13.3.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留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13.3.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档案包括,建设项目清单(按年度例);,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审查申请资料(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整改情况资料(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防护设施设计进行修改时)。,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3.3,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档案包括,卫生审核意见书;,设计资料卫生审查文件;,卫生行政部门批复文件。,13.3.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档案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应同步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整改情况资料;,对本项目具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批文,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4,材料和设备管理档案,13.4.1,国家命令禁止或淘汰使用的工艺、技术和材料的文件以及适应性报告,13.4.2,设备管理档案包括,设备管理制度书面文件;,一般设备台账;,设备中文说明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日常运转记录;,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修记录;,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档案;,应急救援设施定期检查记录;,应急救援设施维修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4.3,危害化学品管理档案包括,危险化学品台账;,危险化学品中文说明书;,主导原材料供应商的承诺文件;,主导原材料供应商的名单;,主导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主导原材料供应商提交的主导原材料清单;,主导原材料供应商与用人单位合同书;,危险化学品合格证明文件;,危险化学品的中文物质安全数据清单(,MSDS,),危险化学品的有关毒性非成分检测报告。,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4.4,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管理档案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好友放射性物质台账;,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中文说明书。,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5,工作场所管理档案,13.5.1,生产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图,13.5.2,合同档案包括,劳动合同文本;,外包合同文本;,承包合同文本;,集体合同文本;,集体合同签订程序文件;,承包单位资质、管理体系文件证明。,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5.3,报警装置管理档案包括,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报警装置配备档案、班前检查记录、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放射工作场所报警装置配备档案、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报警装置配备档案、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档案包括,工作场所管理制度或作业环境监测制度书面文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管理制度书面文件;,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点分布图;,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上报材料复印件。,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7,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13.7.1,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3.7.2,个人防护用品采购计划;,13.7.3,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包括发放周期、使用方法、维修方法、保养方法等告知内容;,13.7.4,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督促使用检查记录;,13.7.5,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适用性评价报告。,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3.8.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书面文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资质证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报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借阅登记和复印记录;,投诉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8.2,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离岗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3.8.3,职业病危害事故档案,13.8.4,岗位津贴(保健费)发放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8.5,职业禁忌证劳动者管理档案包括,职业禁忌证人员名单;,职业禁忌证处理记录档案。,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9,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档案,13.9.1,应急救援预案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或总结。,13.9.2,现场急救用品管理档案包括现场急救用品配备档案、定期检查记录、维护或更新记录、适用性评价报告。,13.9.3,冲洗设备管理档案包括冲洗设备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及适用性评价报告。,13.9.4,泄险区管理文件,13.9.5,辅助设施档案包括淋浴间、更衣室配备档案及物品存放专用间管理档案。,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0,职业卫生培训档案,13.10.1,职业卫生培训计划,13.10.2,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档案(通知、教材、试卷、考核成绩等),13.10.3,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档案(通知、教材、试卷、考核成绩等),13.10.4,上级单位培训通知、培训合格证,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1,职业病诊断管理档案包括,13.11.1,职业病病人诊断病例档案;,13.11.2,职业病病人治疗、复查、康复疗养记录;,13.11.3,职业病诊断、诊断鉴定证明书;,13.11.4,职业病病人调离通知书;,13.11.5,职业病病人调离记录;,13.11.6,职业病病人劳动能力鉴定结果;,13.11.7,职业病病人安置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2,群众监督档案包括,13.12.1,建立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文件;,上级工会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选举结果的文件;,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相关文件;,工会会议记录和工作文件;,女职工档案。,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2.2,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组织机构图;,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活动记录;,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记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文件、记录和上级工会组织“三同时”审查验收记录;,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文件和主管部门工作记录。,1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3.12.3,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计划;,工会宣教刚做文件、记录;,工会开展群众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活动的档案或记录;,建设项目清单和工会“三同时”审查验收申报表。,13.12.4,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会议文件;,“,民主评议、厂务公开”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工作报告和职代会审议决议。,13.12.5,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工会平等协商会议纪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