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比较,第九组:,资料整理:吴珊珊 蒋杰,PPT,制作:廖四苹 吴信鹏 郑易梅,1,.,一、日本建筑起源史,日本建筑文化历史起源,根据生产经济活动的改变,,日本出现建筑艺术可以追溯原始时代。,绳文时代竖穴式住宅,弥生时代登吕,古坟时代,2,.,二、中国建筑文化交流的大体阶段,飞鸟时代,(,553-644,年),奈良时代前期 (白凤时代),(,645,年,-709,年),奈良时代后期 (太平时代),(,710,年,-780,年),平安时代前期 (弘仁时代),(,781,年,-885,年),平安时代后期 (藤原时代),(,886,年,-1183,年),镰仓时代 (,1184,年,-1332,年),室町时代 (,1333,年,-1572,年),桃山时代 (,1573-1614,年),江户时代 (,1615,年,-1867,年),南北朝影响时期,隋唐影响时期,日本化时期,宋元影响时期,明清影响时期及日本化时期,古代,中世,近世,3,.,日本传入中国佛教的建寺制,大兴寺院建筑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一大特色。当时佛寺建立的模式是采取,“,伽蓝配置法,”,。,南北朝,四天王寺,法隆寺,五重塔,飞鸟时代,4,.,奈良时代,弘扬佛教到达最高峰,由东渡扶桑的中国唐僧鉴真于天平宝字三年(,759,年)亲手创建的唐招提寺和正仓院宝库,是奈良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寺院建筑。,唐招提寺与东大寺、正仓院宝库这三大建筑彰显了奈良时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东大寺,日本最重要的华严宗寺庙,正仓院,是一个有特殊防潮措施的木造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具调整湿度功能的珍宝陈列馆,5,.,平安时代,从奈良的平城京迁都京都的平安京,实行,摄关政治,在文化实现了和风化,带来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宫殿都是按照日本的,古制建设,白木结构、铺木板、扁柏树皮葺屋顶,,保持简素和清纯,是纯日本式的建筑。,护国寺,金堂,清水寺,6,.,镰仓时代,恢复平安时代末期中断了的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继飞鸟,奈良时代之后第二次积极引进中国在禅宗影响下,的南宋建筑样式,修建大东寺,,赴日宋僧,南溪道隆,重建,建长寺,,以及由,容西,创立的最初的禅宗寺院,建仁寺。,图为建长寺,镰仓五山之一;,镰仓五山有建长寺、元觉寺,寿福寺、净智寺、净妙寺,7,.,室町时代,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室町时代的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南溪道隆,的传人,梦窗疏石,成为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的高僧。建筑开始受到禅宗,“,无中万般有,”,的文化精神影响,继承本土原初神社建筑简素性的传统,并发扬光大。,8,.,桃山时代,桃山时代是日本建筑独立发展的时期,一改此前以佛教,为中心,将重点转移到城廓建筑和大名住宅建筑上。这个,时期的住宅追求规模宏大,风格豪华,绚丽与潇洒。如,姬路城,犬山城等等。,姬路城,犬,山城,9,.,江户时代,与桃山时代比废除了,“,一国一城制,”,,禁止修建奢华的,大名住宅,采用,“,数寄屋室,”,既草蓭室茶室的样式,,有名的是京都的,桂离宫,和修学院离宫,表现简素和淳朴,的风格。江户时代以京都桂离宫为代表,追求原始的自,然性,表现至简至素之美。,10,.,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早就有来往。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可以说相互影响日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现代建筑文化,特别是设计建设理念上。,三、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联系,矶崎新建筑风格,11,.,中日两国建筑指导思想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建筑文化有一个特色是具有,地域性,。中国的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有“南人习床,北人尚坑”的说法。中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建筑文化不一样,原因是二者所处的环境差别。日本的建筑文化与本身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还经常遭受暴风雨、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房屋如何建造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袭击,无论远古还是现在都是设计者面前的课题。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防震与抗震是头等大事。为此日本农村的房屋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城市中则以低层建筑为主,除了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外,还要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红色三角标记。发生地震时,专业救护人员即可从该窗户中进入施行救援。日本的建筑文化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四、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差异,12,.,五、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保护,两千年来,日本的建筑形成受中国建筑模式的影响,建筑文化交流频繁。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仍然随处可见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人类居住的理念,建筑构想、建筑方式、建筑样式不断深化。中日两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充满“西方气质”的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小区。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比较中日建筑文化,我们能了解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通过中日建筑文化比较,学习不同国家建筑设计的优点,扬长避短,才能使本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13,.,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