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卫生(全员).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77608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全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职业卫生(全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Font:Verdana.Title:bold,dark green,font size 26.Text:regular or bold,font size 16 or 18,black,dark green or whit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煤矿职业病防治,吴 东,第一部分 煤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煤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1.职业卫生管理,(1)建立 健全职业病危害防 治管理机构,配备专 业技术人员;,(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3)定期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职业病危害 现状评价工作。,煤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1)为劳 动者创造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 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2)实施 由专门人员负责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 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3)职业 病危害因素监测地 点、监测周期、监测 方法符合规定要求。,煤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3.职业健康监护,(1)做好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 和岗位调整工作;,(2)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煤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4.职业病诊断鉴定,(1)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2)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3)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鉴定所需资料。,5.工会监督,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尘 肺 病,第二部分,8,有毒有害作业,企事业个体单位,有害因素,作业人群,识别,评价,控制,一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职业病与,职业多发病,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康复治疗,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内涵,职业病目录的历史状况,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了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1987年对其进行调整,增加到9类99种。,2002年,为配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2012年12月形成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草稿)。,2013年3月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前的职业病目录为,10类132种,。,职业病、煤矿主要职业病、职业禁忌症,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法律上,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基本概念,尘肺病的分类,我国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13,种尘肺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及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共计13种,。,尘肺病的分类,固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起因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性活动过程,中长期受到来自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侵蚀,或长期受到不良作业方法、恶劣作业条件的影响。,不同于突发事故或疾病,而是要经过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后才能显现,,属缓发性伤害,。,它属于,不可逆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即除了促使患者远离致病源之外,没有更积极的治疗方法。,职业病的特点,固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煤矿主要有,煤肺(煤矽肺)、矽肺、水泥尘肺,等。此外还有噪声引起耳聋、振动引起的疾患和高温引起的疾患。,1,、尘肺病,2,、尘肺并发症,(,1,)肺结核,(,2,)肺部感染,(,3,)自发性气胸,(,4,)肺源性心脏病,煤矿主要职业病,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其他:常见的有消化功能减弱,胃痛、胃胀、便秘等。,尘肺病的临床表现,矽肺的潜伏期,一般潜伏期大约,10,年以上,但若在高浓度的矽尘环境下,便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便会病发,若在极度恶劣的矽尘环境下,可于短至,1,年内便引致急性矽肺。,矽肺的病理形态,a.,症状和体征,肺的代偿功能很强,矽肺患者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射线胸片上已呈现较显著的矽肺影像改变。随病情进展,或有合并症时,出现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和体征。,b.,射线表现,正常肺与矽肺的,射线胸片对比,煤矿粉尘的控制,粉尘控制八字方针,水,革,风,密,护,查,宣,管,“,水,”,是湿式作业,,“,风,”,是改善通风,,“,密,”,是密闭、捕尘、抽尘,,“,革,”,是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护,”,是个人防护,,“,宣,”,是宣传教育,发动工人搞好防尘工作,,“,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及时检修防尘设备,,“,查,”,是检查评比,定期测尘和工人健康检查,。,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噪声聋,第三部分,生产性噪声,耳朵构造与功能,人,体,的,听觉,能力,来,自,听觉系统,,其,构造,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即,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司,声,音收集,中耳司,声音传导与,放大,而內耳,则负责将声音转变为神经冲动,以便,经由听觉神经传至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基本概念,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除此之外,还有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这两类噪声除了影响从业(如司乘人员和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外,在噪声波及的范围内,如办公楼和写字楼的脑力劳动者,也可受到影响或造成伤害,最常见的是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机械性噪声,由机械设备运转、摩擦、撞击、振动所产生,如冲压、打磨等发出的声音。,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发出的声音。,电磁性噪声,由磁场交变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噪声的分类(按来源),噪声的来源,井工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井下凿岩、打眼、放炮、割煤、运输、机修、通风等作业环节使用的风动凿岩机、风镐、风扇、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等是井下常见的噪声源。此外,局部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提升机、水泵、刮板输送机、装岩机也是主要噪声源。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掘进工、采煤工、辅助工、锚喷工、注浆注水工、维修工、水泵工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长期接触,90dB(A),以上的噪声,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噪声的危害,哪,些情形要,怀疑听力,受到,伤害,听力,受到,伤害,的信,号,下班后耳朵仍有嗡嗡声,和人,谈话时,,,觉,得,变小声,或,听,不清楚,把电视或收音机的声音转得十分大声,在吵杂的环境中辨识语言的能力变差,別人发现你说话变大声,听不到门铃或电话铃声。,听音乐时觉得音质改变,.,主要临床表现,听觉适应,听觉疲劳,慢性听力损伤,急性听力损伤,病理反应,生理反应,临床症状,耳鸣:,有些工人最苦恼的是早期出现的日夜不停的耳鸣而非耳聋,因此时言语区听力尚未受损,也可能耳鸣本身即是噪声听觉损伤的最早症状。,渐进性听力减退:,当工人初到工厂时,听到噪声很难受,但经过几天或几星期以后就逐渐习惯下来。在头几年内工人并不感到听力障碍,直到几年以后才感到耳聋。,一般在,5,年工龄以后,,神衰征候群,有明显上升趋势。,煤矿噪声的控制原则,1,消除、控制噪声源,消除、控制噪声源是噪声危害控制最积极、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改变加工工艺方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减少摩擦和撞击,提高装配质量以实现对声源的控制,使强噪声变为弱噪声,。,2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噪声传播过程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的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而衰减。,煤矿噪声的控制原则,3.,个体防护,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具。在佩戴防噪声耳具的同时,实行轮流工作制,尽可能减少工人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也是防制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温、高湿,第四部分,高温、高湿,煤矿工人接触的不良气象条件主要有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等,而后者对前两者影响很大。潮湿的矿井深部,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达,85%,以上,如果同时通风又不好,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给矿工的健康带来危害。,高温,高温环境通常由自然热源(如阳光、地热)和人工热源(如生产性热源)引起。生产性热源主要来自于各种燃料的燃烧,亦有部分来自机械的转动摩擦,使机械能变成热能;还有部分来自产热的化学反应。所有这些作业环境的高温问题又可因夏季的自然高温而加剧。,煤矿行业高温气候的成因,造成矿井气温升高的热源很多,主要有相对热源和绝对热源。相对热源的散热量与其周围气温差值有关,如高温岩层和热水散热;绝对热源的散热量受气温影响较小,主要是机电设备、化学反应和空气压缩等热源散热。高温岩层散热是影响矿井空气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它主要通过井巷壁和冒落、运输中的岩矿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造成矿井温度升高。当矿井中有高温水涌出时,也将影响整个矿井的微气候,而使矿井温度略有升高。,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3.,循环系统负荷增加,1.,体温调节障碍,5.,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4,.,消化系统疾病增多,2.,水盐代谢紊乱,6.,肾脏负担加重,高温危害的控制技术措施,长期的高温作业,对井下工人的工作效率,安全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井下有适宜的作业环境,预防并控制与高温作业相关疾病的发生。,采用充填采矿法降温,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降温,通风降温,.,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露天煤矿高温危害的控制技术措施,空调降温,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减少热源法降温,1,2,3,4,5,6,7,8,高温危害的控制保健措施,(1),合理供应饮料:及时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2),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能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加,维生素,B1,、,B2,、,C,和,A,的需要量,增加,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3,)加强个人防护,(,4,)加强医疗防护工作,高 湿,形成原因,:,矿井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而井下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多为,80%90%,左右,总回风巷和回风井内的相对湿度近,100%,。其原因主要是井巷壁 面的散湿和矿井水的,蒸发;另外矿井开采过程的生产用水也是造成矿井下空气湿度过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在高湿的矿井下作业,即使气温不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诱发中暑。另外,长期在高湿环境下作业,会患有风湿病、皮肤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还会使人产生心绪不宁、心情浮躁、诱发精神方面的疾病,从而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中暑,中暑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因热的作用而引发的急性疾病。用人单位的作业人员如因长时间在高温、高湿和强热辐射环境中劳动生产而发生急性疾病,则视为生产性中暑,被国家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煤矿矿井随垂直深度的增加,温度随之升高,有的矿井,工作面气温超过,34,,即有可能发生中暑;如生产场所既高温,同时还伴有高气湿,风速又小,作业人员特别容易发生中暑。,中暑,临床上将中暑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热射病是中暑之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少数人可先表现出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的先期症状。,患者明显的表现特征是肌肉痉挛,同时伴有肌肉痛,以四肢、腹肌、咀嚼肌等活动多的肌肉最为明显,尤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为突出。,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严重的可出现短暂片刻的晕厥,体温往往不高。,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其他疾病,第五部分,与煤矿工作有关疾病,皮肤感染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煤矿工人慢性支气管炎,煤矿工人高血压,寄生虫病,肺结核,腰背痛,.,煤矿工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1,2,3,4,5,6,7,8,井下工人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发生部位由于矿工们的工种不同,受到刺激和摩擦的职业工龄长短不同、每次作用的持续时间不同、反复刺激与摩擦的反复程度不同,以及刺激和摩擦的作用时间与作用力的不同,因此病患部位也不相同,可累及,20,多处。,化学毒物,第六部分,化学毒物通常是指那些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有毒与无毒并无绝对界限,如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可有治疗作用,而治疗药物超过限量,则可使机体中毒,一些似乎无毒的物质,如进入体内达一定剂量后,便能引起毒性反应。,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化学毒物概念,毒物毒性分级,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来分级。,LD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量,,LC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浓度,即引起实验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或浓度。一般可按,LD50,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等五级。,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m,的固体微粒。,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0.1-10,m,的固体微粒。,气溶胶: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急性中毒: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迟发性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才呈现出中毒临床病变。,毒物的吸收: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化学毒物危害特征,窒息性气体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醛类、酸类等;,有机溶剂中毒,:,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己甲酰胺、丙酮、汽油等;,金属与类金属中毒,:,铅、汞、砷及砷化氢、锰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胺等,高分子化合物中毒,:,如氯乙烯、丙烯晴、氯丁二烯、含氟塑料等。,常见中毒类型与化学毒物,(一)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分为单纯性和化学性两类。,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本身无毒性,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大大降低,导致机体缺氧;,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可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二)刺激性气体,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主要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刺激性气体常见的有氯、光气、氨、氮氧化物、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主要引起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炎症,喉头痉挛水肿,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化学性肺水肿,其中肺水肿是刺激性气体最严重的危害。,氮氧化物,煤矿作业场所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有:,1.,露天煤矿坑下爆破采煤、井下爆破等作业使用的炸药多为硝铵炸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铵、三硝基甲苯等,放炮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放炮后过早进入放炮现场引起炮烟中毒。,2.,地下矿井的意外事故。如发生火灾时可产生氮氧化物。,3.,采煤、掘进、运输等柴油机械设备工作时的尾气排放。,氮氧化物中毒的危害,氮氧化合物气体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呼吸系统,尤其是深部呼吸系统,主要对肺脏毒害最大。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硝烟即可引起氮氧化合物急性中毒,一般在数小时至,72,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其主要表现症状,:,急性轻度中毒,胸闷、咳嗽、咳痰,伴有轻微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眼结膜和咽部有轻度充血。,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咳嗽加剧、咳血丝痰、头痛、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重度中毒,呼吸急促,剧咳,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嘴唇、指甲青紫,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窒息。,氮氧化物的控制措施,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严禁装药放炮。,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采用取得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许用炸药,煤矿井下只能采用电能激发的电雷管。,3,2,1,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爆破工必须依照说明书进行作业。,氮氧化物的控制措施,井下爆破后必须进行有效充分的通风,排除炮烟,浇水清除矿石(渣)中残存的氮氧化物。,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6,5,4,碳氧化物,碳氧化物,一氧化碳,CO,容易引起中毒,爆炸浓度,界限为,12.5,74,二氧化碳,CO,2,个别煤层或岩层中会出现,二氧化碳突出,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症状可分为,:,一般接触反应。一旦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迅速消失。,轻度中毒,脱离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可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身体可完全恢复。,中度中毒及时将中毒者搬离中毒现场,并予以积极抢救,可逐渐恢复,一般不留有后遗症。,重度中毒:经抢救多数可恢复健康,但也有少数患者呈植物人状态。还有少数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复苏后,经过,1,周至,3,个月精神正常的清晰期,(,假愈期,),,会突然出现记忆障碍、行为怪异、言语杂乱、大小便失禁等一氧化碳中毒性痴呆症。,一氧化碳中毒,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者的抢救与治疗:,1.,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脱离中毒环境,,2.,并解开患者衣领,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3.,给予吸氧,以及对症治疗。,4.,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治愈的患者,在家中还要注意观察,2-3,个月,以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碳氧化物控制措施,加强通风,防制二氧化碳突出,警示危险,喷雾洒水,加强检查,做好个人防护,碳氧化物控制措施,硫化氢,性质及来源,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且易燃易爆,爆炸浓度范围为,4.3,46,。有机物腐败时可产生硫化氢,故粪窖、污水沟、暗渠中常有硫化氢积聚。井下积水的老塘和采空区,由于煤及硫化矿物中的硫与水作用生成硫化氢蓄积于水中,,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4,体积的硫化氢。一旦扰动这些积水伴有大量硫化氢逸出。,硫化氢,H,2,S,硫化氢中毒,硫化氢中毒,(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一旦吸入可对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多个脏器造成损害。,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1ppm,时,就能闻出臭鸡蛋味;当达到,50,150ppm,时,嗅神经被麻痹,反而闻不出臭鸡蛋味。据报道,在,150,300ppm,浓度下,,接触数小时可出现轻度的眼结膜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并可有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当浓度在,700ppm,以上,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窒息而迅速死亡。最严重的硫化氢中毒,会发生就地猝倒而在数秒内猝死。,硫化氢的控制措施,5.,做好个人防护工作,3.,加强生产环境硫化氢浓度的监测,4.,制订紧急脱险措施,2.,改变采煤方法,硫化氢的控制措施,1.,加强通风,硫化氢,健康危害,硫化氢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一旦吸入可对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多个脏器造成损害。,硫化氢中毒多由于意外事故,作业人员因吸入硫化氢气体会引起急性中毒,如为高浓度吸入,会立即昏倒,甚至在数秒内猝死。硫化氢中毒根据中毒程度一般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硫化氢,H,2,S,刺激反应:有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咽干、咽喉部灼痛等气体刺激症状,一旦脱离中毒场所,短时间内就能恢复。,轻度中毒:除有眼刺痛、流泪等刺激症状外,还会有咳嗽、胸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并表现加重之外,还会出现发烧、焦虑、烦躁、轻度意识障碍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悸、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发生猝死。,硫化氢,H,2,S,甲烷,性质及来源,甲烷俗称沼气、瓦斯、煤层气、坑气,为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的主要要成份,甲烷习惯上又单指瓦斯。从广义上讲,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从狭义上讲矿井瓦斯专指甲烷。,粗略估算,每形成,1t,烟煤,可伴生大约,400m,3,以上的甲烷,由烟煤变质形成无烟煤时,每吨煤又可伴有大约,240m,3,的甲烷生成,。,甲烷,CH,4,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性,但矿井高浓度的甲烷会挤占空气的空间,,使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从而使空气具有窒息性。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43,空气中氧气浓度降至12,人在此环境中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时间稍长就会昏迷,甚至死亡。,甲烷易燃、易爆,爆炸浓度界限为516。,矿井甲烷灾害是煤矿中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威胁到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甲烷,CH,4,甲烷控制措施,加强通风,控制甲烷浓度,做好地质勘探工作,甲烷控制,措施,急救措施按缺氧处理原则对症治疗,控制作业环境温度,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杜绝火源,严防甲烷被引燃,有害物质规定浓度,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中,规定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如下:,化学毒物名称,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碳,CO,2,0.5,硫化氢,H,2,S,0.0006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