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监测资料整编-.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276814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资料整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监测资料整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监测资料整编,2011,年,5,月,1,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一、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一,),监测资料的整理,1.,平时资料整理,(1),检查资料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观测数据的检验:,作业方法是否合乎规定;,各项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之内;,是否存在粗差;,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粗差的判识与处理,:,人工判断法:通过与历史的或相临的监测数据比较,或通过所测数据的物理意义判断数据的合理性;或通过绘制监测数据过程线、监控模型拟合曲线确定哪些是可能粗差点;,统计回归法。,(2),绘制监测量过程线图;,(3),进行各监测量的计(换)算。,2,2.,定期资料编印,(1),在平时资料整理基础上,对资料按时序进行列表,统计和核对;,(2),绘制各监测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图,以,及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图;,(3),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编,刊印成册。,(,二,),监测资料分析方法,1.,比较法,(1),监测值与技术警戒值相比较;,(2),监测成果与理论计算或模型试验成果相比较;,(3),监测物理量的相互比较。,3,2.,作图法,(1),过程线图,(2),分布图,(3),相关图,3.,特征值统计法,统计分析各测值历年的最大和最小值(含出现时,间)、变幅、周期、年平均及年变化率,考察各监测,量之间在数量变化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合理性,以,及它们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等。,4.,数学模型法,用数学模型法建立效应量,(,如位移、扬压力等,),与,原因量,(,如库水位、气温等,),之间的关系。时效分量的,变化形态是评价效应量正常与否的重要依据,.,4,混凝土坝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定性,),(,一,),监测资料分析的内容,1.,分析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度;,2.,分析监测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规律;,3.,统计各物理量的有关特征值;,4.,判别监测物理量的异常值,(,与计算值、预报值、同,一物理量的各次观测值、同一测次邻近同类物理量观测,值等相比较,测值是否在多年变化范围内等,),;,5.,分析监测物理量变化规律的稳定性,(,相关关系和时,效量是否趋于稳定,);,6.,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资料,5,7.,分析坝体的整体性,(,分析纵缝和拱坝横缝的开度及,坝体挠度等来判断,);,8.,判断防渗排水设施的效能,(,据渗漏量和扬压力资料,),9.,校核大坝稳定性,(,扬压力超过设计值时,);,10.,分析巡视检查资料。,(,二,),变形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引起变形的原因,(1),水压力引起的变形;,(2),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3),时效变形,6,2.,水平位移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在监测资料整理时应对成果进行初步分析,以了解,变形最大值产生的部位,确定,关键部位,、,重点部位,以及,出现,最大变形部位,,绘制其测点变形过程线、分部图和,相关图。,分析变形规律,变形与水位、气温的关系,比,较变形监测值与相同工况条件下计算值或预报值。,(1),水平位移过程线,(,上游水位、气温等,)(,最高坝段,和地质条件最差坝段,);,从过程线中可分析变化规律:,一般受水荷载作用影响,上游水位升高时向下游,变形,变形随水位升高而加大;,与坝体温度有关。对于坝顶测点,一般高温季节,向上游位移,低温季节向下游位移;,7,(2),水平位移分布图,(,特征时刻,);,(3),挠度曲线,(,沿不同高程分布,);,从分布图中可分析变化规律:,与大坝和坝体结构材料性能有关。地基较软弱,坝段比较坚实坝段水平位移大,坝体结构单薄或混凝,土质量差的大坝水平位移也要增大;,同一坝段,水平位移与测点高程有关。靠坝顶测,点,一般水平位移较大。,(4),水平位移与水位、气温相关图,;,从相关图中可分析变化规律:,水平位移与水位、气温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可能存在时效水平位移。在水位和温度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水平位移向某一方向不断发展;,8,3.,垂直位移监测资料整理分析,(1),垂直位移过程线,(,上游水位、气温等,)(,最高坝,段和地质条件最差坝段,);,从过程线中可分析变化规律:,坝顶垂直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一般高温季节上,抬,低温季节下降;高温季节引起的上抬位移往往大于,水位升高造成的坝体下沉;,坝基和库底垂直位移受水位影响。水位升高时坝,基和库底下沉。由于水荷载对库底的压缩作用,坝址库,区附近可发生大范围不均匀沉降;,9,坝体倾斜的规律性。坝体倾斜主要取决于温度,,坝基倾斜取决于库水位。,坝基和坝顶均可发生不可逆垂直位移。这种随时,间积累的不可逆变形可以是下沉,也可能是上抬。一般,时效为主,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如冻胀、新的构,造运动等。,(2),垂直位移分布图,(,比较坝顶与坝基影响因素,),。,垂直位移与坝基地质情况有关。地基软弱者沉陷,值大;,(3),垂直位移与水位、气温相关图,;,11,(,三,),渗流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绘制扬压力水位过程线,扬压力过程线的主要因素为:随上下游水位升降,而升降,但变幅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与水位变化有时,滞后,有时无滞后;随坝基防渗条件而变化。,(2),绘制重点观测断面坝基扬压力分布图。,并与设计,图形比较,了解其是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并计算实测,扬压力与设计扬压力的百分比。,分布特征:扬压力系数,纵向分布取决于各坝段,坝基防渗条件,如地质、帷幕、排水条件等,条件好的,坝段,小,反之,大;横向扬压力分布大体为上游侧,高,下游侧低,中间呈折线变化,折线点一般为帷幕和,排水孔线等渗控设施附近。折线点,随渗控设施效果而,异,资料分析时应对其作出具体评价。,12,(3),计算各坝段排水幕处渗压系数、扬压力系数,并,绘制沿坝轴线各坝段的渗压系数分布图,并与设计图形,比较。,通过渗压系数大小,了解坝基岩体性态及防渗帷幕,灌浆效果。如果发现某些坝段渗压系数较大,可分析研,究是否重新灌浆。,(4),绘制扬压力与库水位相关图。,一般渗压水头与上下游水位差大体成正比直线关系,扬压力往往滞后库水位,当坝体渗控条件改变,将使相,关线位置上下倾斜。,2.,渗流量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绘制渗流量变化过程线,(,库水位过程线、降雨量过,程线、温度过程线等,),13,(2),实测渗流量与计算渗流量的比较,渗流量的大小反映大坝防渗帷幕效果及岩体裂隙发,育程度。渗流量分析要点是:渗流量与上游库水位一,般呈正相关关系;与混凝土,(,岩石,),温度状况呈负相关,关系,随温度降低,渗流量加大;随时间发展变化,反,映坝体各部位和渗控设施功效的变化;沿坝体各部位,分布不均衡,反映坝体结构、材料和各种渗控设施的防,渗效果。,3.,水质,分析,主要检验渗透水是否与库水水质相同,是否存在化,学管涌或机械管涌,研究地下水对混凝土是否有侵蚀现,象。水质分析主要将各次的观测成果进行比较分析。,14,(,四,),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坝体温度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在施工期即开始绘制每个温度测点的温度过程线,并将入仓温度、最高温度、灌浆时坝体温度等资料及时,反馈给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用于指导混凝土浇筑和,接缝灌浆施工作业。,(2),绘制不同高程特征时刻的温度分布图。,以了解坝,体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由温度沿各断面分,布曲线计算各点温度分布梯度,用于计算混凝土温度挠,曲变形。,(3),当大坝形成后,应绘制坝体温度场分布,(,即等温线,),可选取气温较高时,(7,月,15,日,),或气温较低时,(1,月,15,日,),绘,制,通过等温线比较,可了解坝体是否处于稳定温度场,(4),将实测最高温度与设计最高温度比较。,了解大坝,温控情况。,15,(,四,),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2.,应变计组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绘制关键坝段坝踵、坝趾以及拱冠、拱座处的应,力和温度过程线。,(2),绘制观测断面上特征时刻的应力分布图,并与计,算值比较。,了解应力分布的合理性。,(3),绘制重点部位如坝踵、坝趾处的应力变化与库水,位和气温的相关图。,了解应力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坝体的应力应变变化和分布与坝型、坝的结构、材,料地基条件、分缝灌浆和浇筑等施工情况都有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受库水位影响较大,高水位和低水位往,往都是应力状态不利工况;受气温、水温、地温及水,化热温升影响很大,在库水位变化比较平缓等条件下,,坝体温度应力影响往往大于水位影响;施工期除水化,热温升引起温度应力外,浇筑坝体自重是主要影响因素,16,土石坝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定性,),(,一,),土石坝变形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水平位移曲线的绘制,(1),水平位移过程线图,(2),纵断面水平位移分布图,(3),全坝体水平位移分布图(注明时间),2.,竖向位移曲线的绘制,(1,),竖向位移过程线图,(2),竖向位移分布图,(3),竖向位移等值线图,17,(,二,),渗流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渗流变化规律,(1),测压管水位、渗流量随库水位变化;,(2),随时间渗流的变化。,2.,浸润线资料的整理分析,(1),测压管水位过程线(同时绘上下游水位过程,线)。从中可看出:,测压管水位库水位相应关系;,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有滞后时间(,A,、选取由稳,定状态开始变化;,B,、峰(谷)值的时差);,可能出现的情况:,A,、测管水位高于库水位;,B,、测管水位与库水位过程线起伏不一致;,C,、测管水位,不变化呈一直线。,18,(2),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相关关系图,(3),分布图(与设计浸润线对比),3.,渗流量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消除温度影响,(2),绘制标准渗流量过程线图和降雨强度分布线,(3),根据过程线图消除滞后影响后绘制以下图件:,特定库水位下(高、中、低)的渗流量过程线;,渗流量与库水位相关关系图。,1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