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多维课堂,师生互动,易错易混,防范清零,2015,备考,最新考纲,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构建知识网络,1,图解核酸结构层次,考点,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及与蛋白质的关系,(5,年,10,考,),(2013,课标,、重庆理综,,2012,安徽理综、海南卷、上海卷,,2011,海南,,2010,江苏,),图一核酸结构层次图,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如下图,图示信息,:,DNA,和,RNA,结构组成判断依据:,核糖和碱基,U,为,RNA,特有,;,脱氧核糖和碱基,T,为,DNA,特有,。,腺苷,=,腺嘌呤,(A)+,核糖,为,ATP,中,A,代表的含义,。,图二,DNA,、,RNA,组成成分比较图,核酸的分类和结构,比较项目,核酸,DNA,RNA,基本单位,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分布,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主要),空间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呈规则双螺旋结构,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化,学,成,分,碱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T,(胸腺嘧啶),U,(尿嘧啶),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有何区别?,OH,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碱基,磷酸,磷酸,脱氧核糖,核糖,腺嘌呤,(A),鸟嘌呤,(G),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区别之处,教材必修一,P28,29,图,2,8,、,2,10,组成元素,:,C,、,H,、,O,、,N,、,P,等化学元素。,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嘌呤,A,G,C,T,A,G,C,T,尿嘧啶,U,U,核酸的基本结构,A,脱氧核糖,磷酸,核糖,C,G,U,A,C,G,T,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的情况,生物类别,核酸,核苷酸,碱基,遗传物质,举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生物,),病毒,(,非细胞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5,DNA,细菌、人等,只含,DNA,4,4,DNA,噬菌体,只含,RNA,4,4,RNA,烟草花叶病毒,【,典型例题分析,】,例,1.,真核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可能是,A.,只有染色体,B.,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C.,只有细胞核,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例,2.,人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DNA,数目准确地说是,A.,等于,46 B.,大于,46,而小于,92,C.,大于,92 D.,等于,92,对位训练,P19,第,2,题改编,1.,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解析,A,错误,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C,正确,,DNA,中含有,T,,但不含有,U,;,D,错误,,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为核糖。,答案,:,C,易错警示!,核,苷酸、,DNA,、,RNA,和,ATP,中,“,A,”,的含义辨析,(1),核苷酸分子中的,A,是腺嘌呤。,(2)DNA,和,RNA,中的,A,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3)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3,核酸与蛋白质的比较,蛋白质,核酸,单体,氨基酸,(,约,20,种,),核苷酸,(4,种,4,种,),形成,细胞质内核糖体上脱水缩合,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复制、转录,主要功能,:角蛋白、肌纤维蛋白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决定生物性状,某些,RNA,具催化作用,功能物质:,血红蛋白、载体;,酶,(,多数,),;,抗体;,胰岛素、生长激素,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以及蛋白质的,的不同,使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和,不同,使,DNA,呈现多样性,结构物质,运输,催化,免疫,调节,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数量,序列,比例,蛋白质,核酸,功能,构成,;,;,;,;,;,等,生物的,;,参与遗传,和表达;,产生可,细胞和生物体,催化,调,节,运输,免疫,信息传递,遗传物质,信息传递,遗传的变异,形成的,场所,所有的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DNA,:主要在,细胞核,内复制形成,RNA,:主要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在,细胞质,翻译,aa,蛋白质,核酸,+,2,、肽键和磷酸二酯键,(,1,)肽键,+,H,2,0,(,2,),磷酸二酯键,肽链、磷酸二酯键比较:,A,、两种化学键的形成都伴随着,水的生成,都是吸能反应,都消耗,ATP.,B,、,肽链,的断裂需要蛋白酶或肽酶;,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DNA,复制时,连接单链,DNA,片段,),或,DNA,连接酶,(,连接双链,DNA,片段,),,,断裂时需要,DNA,水解酶或限制酶,。,C,、肽键形成的场所,-,核糖体,;磷酸二酯键形成的场所,-,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总结提升,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关系,DNA,分子的特性:,多样性:,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一个最短的,DNA,分子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4,n,,,n,指碱基对,),。,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的生物,,碱基对的数目、排列顺序及比例不同。,链,核苷酸分子的连接,A,T,G,C,A,T,G,C,氢键,核苷酸长链的片段,U,C,A,C,A,G,U,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5,3,思维激活,识,图分析:下面的图,1,、图,2,均涉及蛋白质、核酸元素组成及其内在关系,请仔细辨析并解读。,提示,(1),图,1,中由,A,、,B,、,C,三种大分子之间的关系可推断,A,为,DNA,、,B,为,RNA,、,C,为,蛋白质,,甲是,DNA,复制,,乙是,转录,,丙是,翻译,;单体,a,、,b,、,c,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元素,X,为,N,、,P,,,Y,为,N,。,(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因此图,2,中甲、乙、丙分别是,DNA,、,RNA,和,蛋白质,,,a,是,核苷酸,,,b,是,氨基酸,。,1,(,2013,课标,,,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核酸的分布,结构及功能的考查,解析在,tRNA,中,也存在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故也有氢键,,A,错;一种病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B,错;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组成,不含有,DNA,,,D,错。所以答案选择,C,。,答案,C,互动探究,RNA,和,DNA,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你能否具体说明?,提示三个方面为:,(1),五碳糖方面,DNA,含,“,脱氧核糖,”,(),,,RNA,含核糖,(),(2),含,N,碱基方面,DNA,有,“,T,”,无,“,U,”,,,RNA,有,“,U,”,无,“,T,”,。,(3),空间结构方面,DNA,一般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RNA,一般为,“,单链,”,。,2,(,高考改编题,),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综合考查蛋白质与核酸的内在关系,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结构单位,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解析物质甲与乙构成染色体,则甲为,DNA,,乙为蛋白质,物质丙为磷脂,甲的结构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而非,“,主要,”,遗传物质;鉴定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答案,D,技巧归纳,解答蛋白质和核酸相结合试题的技巧案例,(1),分,析此类问题要借助基因表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明确,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2),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此外还要明确染色体、核糖体等结构的化学组成。举例如下:,染色体,DNA,病毒,(,如,T,2,噬菌体,),DNA,蛋白质,核糖体,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H,7,N,9,病毒等,),RNA,蛋白质,对点强化,(2013,海口调研,),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糖与下一个单体的磷酸基团,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糖磷酸主,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磷酸主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B,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C,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相连,D,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解旋酶作用的位点,答案,C,解析多核苷酸中的糖磷酸主链由五碳糖和磷酸构成,组成元素是,C,、,H,、,O,、,P,;图中多核苷酸含有,5,个核苷酸,因此需要脱去,4,分子水;主链中五碳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因此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连接;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而解旋酶的作用位点是双链,DNA,中的氢键。,答案,C,考点,2,糖类与脂质的比较分析,(5,年,11,考,),(2013,广东理综、新课标,,,2012,江苏卷,,2011,四川卷、海南卷,,2010,海南卷,),果糖,麦芽糖,蔗糖,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细胞壁,DNA,RNA,葡萄糖,糖原,(3),按分布,麦芽糖,蔗糖,乳糖,单糖:不能水解的糖。,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葡萄糖:,C,6,H,12,O,6,C,12,H,22,O,11,细胞中的糖类,糖,类,组成元素:,单糖,五碳糖,(,C,5,H,10,O,4,):,DNA,的成分,核糖(,C,5,H,10,O,5,):,的成分,六碳糖:,(,C,6,H,12,O,6,),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二糖,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多糖,植物细胞,纤维素:植物,的主要成分,:果实、块根、块茎中贮存,的物质,动物细胞,:肝脏中,:肌肉中,作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C,、,H,、,O,脱氧核糖,RNA,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细胞壁,淀粉,能量,肝糖原,肌糖原,能源,判一判:,(,1,)所有糖都有甜味。,错,多糖无甜味。,(,2,)所有糖都能做能源物质。,错,核糖、脱氧核糖构成的,RNA,、,DNA,;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属于结构物质。,(,3,)所有糖都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错,单糖不需消化,便可直接吸收。,1.,元素组成:主要是,三种元素,有些还含有,P,和,N,。,2.,种类及功能 (如磷脂),种类,生理功能,脂肪,细胞内良好的,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磷脂,构成,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的运输,性激素,促进,的发育和,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的吸收,C,、,H,、,O,储能物质,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脂质,生殖器官,生殖细胞,钙和磷,细胞中的脂质,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连一连,),3,糖类与脂质的比较,名称,项目,糖类,脂质,化学组成和种类,内质网,高尔基体,肌肉,内质网,能源,脂肪,细胞壁,磷脂,性激素,1.,脂质中,磷脂含有,N,、,P,元素,,脂肪只含有,C,、,H,、,O,元素。,2.,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糖的多少。,3.,单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但二糖、多糖必须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尽管淀粉无甜味,但可以在口腔里经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而产生甜味,。,点拨,脂肪与糖类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但,脂肪中氧的含量低于糖类,氢的含量高于糖类,,故氧化分解时脂肪耗,O,2,多,释放能量多。,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脂肪耗,O,2,多,释放能量多。,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与体外燃烧时放出的能量相同,而,蛋白质在体外燃烧放出的能量多,,原因是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除了生成水、,CO2,,,还生成含有能量的尿素。,THANK YOU,SUCCESS,2025/5/12 周一,43,可编辑,思维激活,判断正误,(1),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013,江苏,,1A),(,),。,(2),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与免疫调节,(2013,江苏,,1D),(,),。,(3),所有糖都是能源物质,(,),。,(4),所有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5),所有的激素都是蛋白质,(,),。,答案,(1),(2),(3),(4),(5),1,(,2013,广东理综,,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解析糖类主要在叶绿体中合成,,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无此反应,,B,错误;纤维素是多糖,是由葡萄糖合成的,,C,正确;胰岛素抑制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答案,C,糖类及其功能,互动探究,(1),若,将本题A选项改作,“,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是否成立?,答:不成立,葡萄糖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下列哪类物质或结构一定不含糖?,噬菌体ATP酶DNA烟草花叶病毒,胰岛素,答:、中含脱氧核糖;中含核糖、可能为核酸,则该酶含核糖(为RN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一定不含糖。,2,(,经典高考,),不,属于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固醇中的性激素有调节功能。,答案,D,脂质的种类及功能,延伸思考,请,依次列举实例说脂质所具有的上述功能。,提示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可参与构成细胞膜;脂质类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调节代谢;脂肪可储存能量。,归纳提升,细胞中的能源物质,(1),糖,类、脂肪、蛋白质、,ATP,都是能源物质,但分工不同。,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直接能源物质:,ATP,。,(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3),供能顺序:先由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依次由脂肪、蛋白质供能。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除在正常代谢中提供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大量氧化供能。,(4),在氧化分解供能时,由于三大有机物所含,C,、,H,元素比例不同,需氧量也不同。糖类含,C,、,H,元素比例最低,需氧量最少;脂肪含,C,、,H,元素比例最高,需氧量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5),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贮存,解析,A,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正确,,单糖 二糖 多糖,。,C,错误,如,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D,错误,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贮存的糖类,糖原是动物细胞中贮存的糖类,。,B,对点强化,3.,如,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有机物的主要功能,可以推断出,M,1,、,M,2,、,M,3,、,M,4,依次表示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由于脂肪含,C,、,H,较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比糖类耗氧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产生不同的,mRNA,,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m,3,是指氨基酸,组成核酸的,m,4,是指核苷酸;不同核酸的核苷酸连接方式是相同的。,答案,B,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年,9,考,),(2012,安徽卷,,2011,山东卷、新课标,卷、福建卷,),绿,红,细胞膜,DNA,和蛋白质,2,实验步骤,3实验注意事项,(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以防止颜色的干扰。,(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载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的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用,且现用现配。,0.9%,8%,混合,(4)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只是量的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典例透析,【,典例,1】,(2012,安徽,),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DNA,、,RNA,、蛋白质等物质及线粒体结构的鉴定。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于鉴定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A,、,B,不正确。线粒体经健那绿染色呈蓝绿色,故,C,正确。经苏丹,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而不是蛋白质,故,D,不正确。,答案,C,互动探究,本,题,A,D,所涉及的染色剂哪种最易通过细胞膜?哪种被称作,“,活体染色剂,”,?哪种必须在细胞,“,被杀死,”,后方可令着色物,“,着色,”,?,提示苏丹,为脂溶性物质,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健那绿,”,为活体染色剂,可在生活状态下使线粒体着色;吡罗红不能透过选择透过性膜,它必须在细胞被,(,盐酸,),杀死后,方可进入细胞使,RNA,着色。,【,典例,2】,(,2013,全国课标卷,,,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填,“,C,”,、,“,N,”,或,“,O,”,),。,(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和,_,。,解析回顾教材中脂肪的检测实验作答,(1),;种子干重增加主要是脂肪转化为糖类和蛋白质所致,再结合空后说明作答,(2),;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也就是有机物增加,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C,、,H,、,O,以外的元素还需要萌发种子,(,幼苗,),从溶液中吸收。,答案,(1),苏,丹,(,或苏丹,),橘黄,(,或红,),(2)O,(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技巧归纳,教,材实验再现题的解题技巧,教材实验在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对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而且要站在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对点强化,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引起的,人类也会因猎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要研制狂犬疫苗,必须知道狂犬病毒的大分子组成,设计实验探究其物质组成。,(1),实验原理:,RNA,溶液遇吡罗红染液显红色。还需要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_,;,_,。,(2),实验步骤:,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的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溶液,编号为,A,、,B,、,C,;,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吡罗红染液;,向,C,试管中,_,。,(3),设计一个表格并记录实验结果。,解析,(1),确定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设计实验的依据,原理的确定应依据教材知识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狂犬病毒的大分子组成。根据已有知识可知,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检测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NA,可用甲基绿染液,检测,RNA,可用吡罗红染液。,(2),实验步骤的补充完善。补充完善实验步骤要根据实验设计所需的材料、条件,找出实验变量,消去已用材料用具,分析未用材料和用具,排序填充即可。,(3),表格式实验结果的呈现。表格的设计要从自变量和因变量上展示,内容包括选用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内容。,答案,(1),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DNA,溶液遇甲基绿染液呈绿色,(2),滴加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3),试管,A,B,C,试剂,甲基绿染液,吡罗红染液,双缩脲试剂,现象,不变色,红色,紫色,结果,不存在,DNA,存在,RNA,存在蛋白质,易错点,1,忽略核酸与蛋白质的内在关系,把蛋白质合成看,成孤立的事件,点拨本节蛋白质合成虽然单独讲解,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不是孤立,而是受,DNA,上基因控制的,核酸,(,基因,),与蛋白质联系的纽带是,“,中心法则,”,,其中蛋白质合成受,DNA,控制,,mRNA,是直接模板,如下图所示:,易错点,2,不能分清化合物及其组成单位在物种间的统一性,及差异性,点拨核酸与蛋白质在不同生物体中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似程度来推断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也可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或亲子鉴定。而氨基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等小分子物质不具有特种的特异性,因此这些物质不能作为鉴定物种亲缘关系的依据。,疑难点,1,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及在代谢中的供能顺序,点拨糖类、脂肪、蛋白质在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都能够相互转化,但转化并不对等而且是有条件的。例如在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很容易相互转化并都能转化成脂肪,但脂肪不容易再转化成糖类或蛋白质,关系如下:,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依次为:糖类、脂肪、蛋白质,这是由它们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疑难点,2,脂肪的元素组成与氧化分解特点,点拨相对于糖类、蛋白质分子,脂肪分子中,C,、,H,的比例高,而,O,比例小。故在氧化分解时,单位质量的脂肪较糖类、蛋白质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产生的能量也多。,1 g,糖原或,1 g,蛋白质氧化分解解释放出约,17 kJ,的能量,,1 g,脂肪可以放出约,39 kJ,的能量。,纠错演练,1.(2011,四川理综,,4,),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解析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千粒重、粗脂肪的量不断增加,可溶性糖、淀粉的量不断减少,含氮物质的量不变。糖类能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选项,D,错误。,答案,D,题后反思植物体内三大类营养物质的转化教材从来没有涉及,本题是否超纲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命题专家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在全新题境中分析曲线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由图知在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地转化为粗脂肪而贮存起来,这一过程在人和动物体内也能进行,当糖类供应充足时,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并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所以发胖容易、减肥难。,2.,甲图表示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乙图是甲图中某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的物质是甲图中的,b,B.,甲图中的,X,表示的元素是,N,,,Y,表示的是,N,和,P,C.,甲图中过程和过程发生的场所不同,D.,甲图中过程都进行了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解析由题图甲可以判断,A,是,DNA,,,B,是,RNA,,,C,是蛋白质,过程分别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进一步可判断单体,a,是脱氧核苷酸,,b,是核糖核苷酸,,c,是氨基酸。题图乙表示的是核糖核苷酸,对应甲图中的,b,,故,A,项正确。,答案,A,典例分析,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请在图中方框、中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2)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从,A,分析是由于,。,bB,进行场所是,,,BE,进行场所是,。,(3),反应过程为,,若,b,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4),染色体是,的主要载体,它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N,、,P,N,解析,首先要分析图中,A,、,B,、,D,、,E,和,a,、,b,有机物的名称:,E,为蛋白质、,B,为多肽、,b,为氨基酸、,D,为,RNA,、,A,为,DNA,、,a,为脱氧核苷酸,;,其次要知道、代表的生理过程:为,DNA,复制、为转录、为翻译、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假设,E,由,x,个肽键构成,其由,y,个氨基酸组成,则根据题意得,ry-18x=e,x=y-m,,由两式可得,:x=(e-rm)/(r-18),。另外还需知道:核酸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DNA,和,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部位和有关蛋白质的计算问题等。,答案,(,1,),N,、,P N,(,2,)组成,B,(多肽)的,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组成,A,(,DNA,)的,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核糖体 内质网,(,3,)脱水缩合 (,e-rm,),/(r-18),(,4,)基因,题组一:有关糖类,脂质的分类及功能的考查,1.,(,2009,广东卷改编),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性激素能调节生物体的生理代谢。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随堂过关检测,D,2.,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A,THANK YOU,SUCCESS,2025/5/12 周一,84,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