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保育,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强保教人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家长,提高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常见疾病及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托幼机构疾病保育要点,树立科学的保育观,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掌握常用的疾病护理技术,第一节学前儿童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一、预防疾病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二、有利于增强保教人员对学前儿童疾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家长,提高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一、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四病”(一)肺炎,1,、病因,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是,3,岁以下小儿冬春季节的常见病。,2,、症状,一般有发烧、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重者面色青灰、呼吸困难、精神极差,甚至会抽风、昏迷。,3,、护理及预防,(,1,)居室环境: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对流风。,(,2,)一般护理: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过热会使小儿烦躁而加重气喘。,(,3,)饮食:吃鸡蛋羹、面片、牛奶等好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避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5,)感冒流行季节不频繁出入公共场所,(6),及时就医,“,四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3,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俗称软骨病,1.,病因,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的钙、磷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生理功能紊乱。,(,1,)日光照射不足,(,2,)生长过快,(,3,)喂养不当,(,4,)疾病的影响,2,、症状:,1,)一般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小儿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睡眠不安,夜间常惊醒哭闹。,由于血钙降低,致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患儿明显多汗。,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出牙迟,(,2,)骨骼改变,颅骨软化;串珠肋;鸡胸、漏斗胸;佝偻病手镯或脚镯。,3.,预防,(,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3,)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4,)合理饮食,补充维生素,D,(,5,)及时治疗易导致佝偻病的疾病,“,四病”,(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儿、多胎儿或母亲严重贫血者,常出现储铁不足,导致贫血的发生。,(,2,)饮食缺铁,(,3,)生长发育快,(,4,)疾病影响,2.,症状,(1),由于贫血,患儿的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2),肝、脾和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3),全身疲乏无力,较大幼儿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4),呼吸、脉搏频率增快,尤其是活动后感到心慌、气促。,(5),患儿时常烦燥不安或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刺激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个别幼儿出现异嗜癖(如嗜食泥土、煤渣等)。,3.,预防,(,1,)注意孕母的营养,在妊娠后期,特别要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用补铁药物。,(,2,)坚持合理营养,提倡母乳喂养,乳儿自出生后,4,个月左右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等。,亦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尤其是早产儿、多胎儿,要特别注意补铁。,2,岁以后的幼儿膳食,应多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等,并同时选用水果和可以生食的蔬菜,以获取较多的维生素,C,,从而促进铁的吸收。,(,3,)及时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四病”(四)、腹泻,1,、病因,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小儿常见病。,(,1,)、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等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2,)、食物或食具被病菌污染,引起胃肠道发炎,可致腹泻。,(,3,)、因患感冒、中耳炎、肺炎等也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4,)、其他因素,如气候变化等,2,、症状,病情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或几十次,大便里水分多,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甚至会发生昏迷而危及生命。,3,、预防及护理:,(,1,)、合理喂养,(,2,)、鼓励锻炼,增强免疫力,(,3,)、及时治疗某些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4,)、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5),、提供适宜的营养,(,6,)腹部保暖,(五),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一般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为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病因:,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的影响,3,、内分泌失调,4,、药物因素:,5,、心理因素:,症状,:食欲佳,多食且喜食糖、油脂、淀粉类食物;皮下脂肪堆积过多;不爱运动等,预防及护理:,(,1,)适当运动量,(,2,)注意饮食结构,(,3,)消除精神负担,(,4,)定期进行体重监测,(,5,)不可乱用药物,(,四,),龋 齿,俗称蛀牙、虫牙,发达国家的龋病流行情况,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为,90%,欧洲国家小学生龋患率为,98%,我国儿童患龋率特点,1.,幼儿园高于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2.,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3.,我国,12,岁男生的恒牙龋患率为,15.95%,流行特点,:,患龋率,病因,:,(,1,)牙齿结构的缺陷:牙齿的矿化程度低,排列不齐(,2,)食物残渣滞留(,3,)口腔中细菌的破坏,预防及护理,:,(,1,)多晒太阳,注意营养,(,2,)氟化防龋,(,3,)注意口腔卫生,(,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七)弱视,弱视是指眼球没有气质性病变,视力低下经矫正后仍然达不到正常视力,属于视觉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弱视是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儿童眼病。,1.,病因,(,1,)斜视性弱视,(,2,)屈光参差性弱视,(,3,)视觉剥夺性弱视,(,4,)先天性弱视,2,、症状:视力减退,常有眼位偏斜,难以形成立体视觉,难以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难以完成精细目力的作业等,3.,预防及护理:,治疗弱视的最好时间是,6,岁以前,经过治疗,视力可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由于弱视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建议学前儿童,3,岁以后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1,)早发现、早治疗(,2,)定期检查(,3,)科学用眼(,4,)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对于弱视患儿应该散瞳验光,采用,“,健眼遮盖法”,,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或者遵照医嘱采取其它矫正措施。,(八)痱子,: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出汗多,汗液不易蒸发,皮肤表面的污垢阻塞汗腺口,症状:皮肤出现红斑后形成针尖大小的疹子或水泡,有刺痒感或灼痛感。,预防及护理,(,1,)通风、降温(,2,)出汗后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3,)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4,)衣服宽松舒适(,5,)若形成痱毒,应寻求帮助。,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病原体的作用,2,、传染病的,传染性,3,、流行性,4,、,免疫性,5,、可预防性,(一)、传染病的特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者,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染源: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和动物,-,即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染源,(,1,)病人,(,2,)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体外后经过一定的途径侵入他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为传播途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2,)饮食和水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行传播,,医源性传播,(,6,)垂直传播,(,7,)土壤传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三)、传染病病程的分期,每一种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叫潜伏期。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力的不同,潜伏期的长短不一。,2,前驱期:为起病缓慢的传染病所共有的一般性症状。,3,症状明显期:逐渐表现出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有特异性。,4,、恢复期:体温、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案例分析:,A,与,B,是同桌,,A,得了感冒,,B,不幸地被传染了。请回答:,1,、,A,的感冒是如何传染给,B,的?,2,、在这一过程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分别是什么?,A,B,空气,(四)、传染病预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隔离患者,教室及时消毒,勤洗手,多喝水,锻炼身体,打疫苗,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控制传染源,(,1,),早发现,(,2,)早报告,(,3,),早隔离,(,4,)早诊断,早治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早发现,【1】,健全体检制度,【2】,做好晨检和一日观察工作,幼儿,保教人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早隔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切断传播途径,(,1,)个人卫生,(,2,)环境卫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保护易感者,(,1,)特异性预防措施,(,2,)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特异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非特异性预防措施,【1】,体育锻炼,【2】,加强营养,(五)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1,流行性感冒,病因及传染途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症状:,高烧、寒战、头痛等,胃肠道症状、肺炎症状、精神症状、中耳炎等,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高烧卧床休息,多喝水,(,3,),选用合适药物,(,4,),采用物理降温,(,5,),护理者戴口罩、洗手,麻疹:,1,、病因及传染途径,由麻疹病毒(存在于口、鼻、眼分泌物)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2,、症状:,病初:发烧、咳嗽、流鼻涕,发烧后,2-3,天,口腔黏膜改变,发烧后,3-4,天,出现皮疹,皮疹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预防:接种疫苗,对接触者检疫,3,周,护理,空气新鲜,湿润,避免让风直吹病儿,注意眼部、鼻腔、口腔清洁卫生,注意饮食富于营养而容易消化,卧床休息,出疹发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隔离护理,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3,、水痘,(,1,)、,病因及传染途径: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以,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冬春季。,(,2,)、症状:,病初,1,2,天有低热,以后出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初皮疹是红色小点,一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干痂脱落后,皮肤不留疤痕。,在得病的一周之内,在病人皮肤上可同时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出皮疹期间皮肤瘙痒。,水痘,水痘,预防,:开窗通风,远离水痘者,接触患者要检疫,护理,发烧时候要卧床休息,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勤洗内衣和床单,隔离到全部皮疹结痂,4,、百日咳,(,1,)、,病因及传染途径: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多见于,5,岁以下。,(,2,)症状:咳嗽,夜间严重,痉咳期咳嗽短促,连咳十多声以至数十声无吸气间歇,发出,“,鸡鸣,”,或,“,犬吠,”,声。,(,3,)预防:接种疫苗,加强锻炼,消毒空气,(,4,)护理:,5,、,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及传染途径: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多见于,5-10,岁儿童。,(,2,)症状:起病急,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肿胀部位疼痛、灼热、咀嚼张嘴时疼痛,(,3,)预防、护理:隔离,板蓝根。口腔清洁,冷敷,食物以流质,半流质为主,6,、猩红热,(,1,)、,病因及传染途径: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空气飞沫、接触传播。,(,2,)症状:杨梅舌,护理,(,1,)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稀软,多喝水,(,2,)注意口腔卫生,用淡盐水漱口,做好鼻咽部清洁,(,3,)发痒不可抓挠,皮肤脱屑不可用手撕,7,、病毒性肝炎,病因及传染途径:,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1,)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消化系统传染病,此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传播途径主要为饮食、土壤、接触传播。,(,2,)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医源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症状: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预防,(,1,)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甲肝。(,2,)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3,)医用针管、针头的消毒(,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5,)对于乙肝,应采取措施避免母婴传播。,护理(,1,)卧床休息,合理饮食(,2,)护理患儿后,洗手消毒。,8,、细菌性痢疾,(,1,)、,病因及传染途径:又称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主要为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2,)症状,(,3,)预防: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和环境卫生,(,4,)护理:,9,、手足口病,10,、急性结膜炎,病因及传染途径:俗称红眼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为接触传播。多见于春夏季。,症状:眼睛常有脓性或黏性或水样分泌物。眼睛疼痛、怕光、有异物感。发病部位是眼球表面及上下眼睑。,1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及传染途径: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症状,起病急: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2-3,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抽风昏迷,少数病人留下后遗症,预防:接种疫苗,搞好环境卫生,护理:送医,合理处理高热和惊厥,注意饮食,三、学前儿童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一)蛔虫病,病因及传染途径: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而引发的肠道寄生虫病,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的线虫之一。主要为饮食和土壤传播。,症状:肚脐周围出现阵发性疼痛,患儿营养不良、贫血,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二)绕虫病,病因及传染途径:蛲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或直肠等处引起的疾病。靠饮食或空气传播。,症状:夜间肛门痒影响睡眠,出现萎靡不振,烦躁不安、食欲差,预防:注意卫生,妥善处理粪便,护理:不穿开裆裤,衣服被褥勤洗晾晒,避免重复感染,使用驱虫药。,第三节托幼机构疾病保育要点,一、树立科学的保育观,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早发现疾病,1,、精神、表情、脸色,2,、吃喝:没有食欲、异食癖、食欲亢进,3.,大小便异常,4.,睡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安。,5.,囟门:前囟凹陷或鼓出。,6.,体温异常,二、掌握常用的疾病护理技术,(一)测体温,温度表内水银遇热上升的刻度就是体温度数。,小儿的体温比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腋表,),约为,36,一,37.4,。,测体温最好在进食半小时以后,安静状态下进行。因为,吃奶、吃饭、哭闹、衣被过暖或室温过高,都会使体温略高。,测以前,,,如果超过,35C,,向下、向外轻轻甩几下,使水银线降到,35,以下。,(二)、止鼻血,幼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发热时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异物等。,止鼻血时需注意,:,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2.,捏住鼻翼,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3.,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三、喂药,对新生儿、小婴儿或还不懂事的孩子,需要喂药。如果是药片,要压成粉末,放在小勺里,加点糖和少许水,调成半流状,也可用果汁、糖浆调药。,对,2,3,岁以上的幼儿,要鼓励他自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也不要捏着鼻子硬灌。,四、滴眼药,滴眼药水的方法,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孩子的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1-2,滴。点过药,可以轻轻提起上眼皮,防止药液马上流出来,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涂眼药膏:,最好在睡前涂药,也要把药膏涂在下眼皮内,闭一会儿眼。,给孩子上完眼药,要洗手。,五、滴鼻药,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个枕头,头尽量后仰,使鼻孔朝上,点,2,3,滴药液,轻揉鼻翼使药分布均匀,过一会儿再起来。这样就不致于使药液全流到嘴里去了,也不至于滴到鼻外。,六、高热护理,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高烧会引起惊厥,也就是“抽风”。,常用的退烧方法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6,个月以下的婴儿多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法,酒精擦拭法,七、数脉搏、观察呼吸,1,、,数脉搏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部位:,手腕靠拇指侧的桡动脉,。测脉搏要在小儿安静的时刻进行。,有的小儿感冒以后,虽然烧退了,但是脸色却不好,没精神,也不想玩。数数脉搏可以发现心率明显加快或减慢,到医院一检查是得了心肌炎。,2,、,观察呼吸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小儿的胸腔比较狭窄,肋间肌力量不大,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来完成一呼一吸,进行的是腹式呼吸,所以观察呼吸可以通过腹部的起伏来看。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数一分钟。,小儿得了肺炎,呼吸会明显加快。如果小儿在安静时呼吸明显加快,喘气费劲就是病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