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护理评估第六章-实验室检查.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75542 上传时间:2025-05-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评估第六章-实验室检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护理评估第六章-实验室检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1,掌握,熟悉,了解,实验室常用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学 习 目 标,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实验室其他检查的目的及临床意义,。,学习目标,2,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常用肾功能检查,常用肝功能检查,脑脊液、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常用血生化检查,学习内容,3,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测定,(Hb),二)白细胞计数,(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DC),4,1,、标本采集,真空采血针和采血管,毛细血管采血,(,0.1ml),静脉采血,(,0.5ml,),5,2.,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1.,正常值,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3.5,5.0,),10,12,/L,;,血红蛋白:,110,150g/L,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4.0,5.5,),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新生儿,:,红细胞计数:(,6.0,7.0,),10,12,/L,;,血红蛋白:,170,200g/L,。,6,3.,临床意义,(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生理性减少,:见于发育期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2),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多。,7,(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性增多,:见于剧烈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2),绝对性增多,:,生理性,:,多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等。,病理性,:,多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8,红细胞比容测定,参考值,:温氏法:男,0.400.50L/L,;女,0.37,0.48L/L,。,临床意义,:,红细胞比容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比容减低可见于各种贫血。因贫血类型不同,故此项要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相结合才有参考意义。,9,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0.5%,1.5%,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补充有关物质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10,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值,:魏氏法:,男性:,0,15mm/lh,末;,女性:,0,20mm/1h,末。,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快,: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妊娠,3,个月以上、月经期、,60,岁以上老人等。,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高球蛋白血症、其他如高胆固醇血症、贫血等。,11,细胞类型,百分数(,%,),绝对值(,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5,0.04,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0,1,0,0.1,淋巴细胞,20,40,0.8,4,单核细胞,3,8,0.12,0.8,1.,正常值,成人,白细胞计数,:,4,10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见表,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12,白细胞的形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13,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最多见急性化脓菌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及心肌梗死等。,急性溶血:如血型不合的输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2.,临床意义,14,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等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等。,理化因素损伤,:放射线损伤;苯、铅中毒;氯霉素、磺胺类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15,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寄生虫病:如肺吸虫、蛔虫、钩虫病等。,血液病、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等。,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意义较小。,16,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17,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如肝炎、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出血热等。,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或淋巴瘤等。,其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放射性损伤等。,18,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疟疾、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恢复期、结缔组织病及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小,。,19,二、血液的其他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值,出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20,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大失血、急性感染、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21,红细胞平均值,平均红细胞容积,参考值:手工法:,82,92 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参考值:手工法:,27,31 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320,360g/L,(,32%,36%,)。,22,出血时间测定,测定器测出血时间,23,出血时间测定,参考值,: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92.1,),min,。,超过,9 min,则为异常。,延长,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因子缺乏如弥散性血内凝血、血管性血友病等。,24,凝血时间测定,参考值,:,试管法:,4,12min,;,塑料管法:,10,19min,。,延长:,多见于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凝血酶原缺乏如严重的肝脏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使用、纤溶亢进。,2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参考值:,11-13,秒,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等。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肌梗死、多发性骨髓瘤、脑血栓形成等。,26,空腹血糖测定,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法:,3.9,6.4mmol/L,。,空腹血糖,增高,: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心肌梗死等。,降低:胰岛素用量过多或胰岛,B,细胞瘤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者或生长激素缺乏等。肝糖原储存缺乏,如饥饿、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27,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峰值,11.1mmol/L,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2h,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可见于,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糖耐量增高:为空腹血糖水平低,服糖后血糖增高不显著,,2h,后血糖仍处于低水平。可见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胰岛,B,细胞瘤等。,28,血清脂质测定,参考值:,总胆固醇为,5.20mmol/L,;,甘油三酯,0.56,1.70mmol/L,。,总胆固醇增高,:见于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总胆固醇降低,:见于肝细胞严重受损、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29,血清脂质测定,甘油三酯增高,:与总胆固醇增高相同。减少:见于严重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30,血清电解质测定,参考值,:,血清钾:,3.5,5.5mmol/L,;血清钠:,35,145mmol/L,;血清氯:,95,105mmol/L,。,高钾血症,:,输入大量库存血、补钾过多过快等。排出减少:如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急性肾衰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细胞内钾外移增多:如大面积烧伤、酸中毒或重度溶血等,。,低钾血症,: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胃肠功能紊乱等。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大量利尿等。细胞外钾内移增多:如碱中毒或应用大量胰岛素等。,低钠血症,:摄入不足。丢失过多。细胞外液稀释。,高钠血症,:摄入过多、输入大量高渗盐水等。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内分泌疾病: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31,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临床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CK-MB,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具有高度特异性。,血清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升高,:,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h,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h,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非胰腺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乙醇中毒、肾功能不全等。,淀粉酶数值的高低不一定与胰腺损伤程度成正相关。,32,第二节 尿液检查,一、尿标本采集与保存,二、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酸碱度、比重。,三、化学检查,:尿蛋白检查、尿糖检查、尿酮体检查、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测定。,四、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33,一、尿标本采集与保存,容器,:用一次性专用有盖容器。,标本,: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精液或粪便混入。,送检时间,:夏天不超过,1h,,冬天不超过,2h,。,标本采集,:根据需要采集清晨空腹尿、随机尿、餐后尿、定时尿或清洁中段尿等。清晨空腹尿为最常用。,标本保存,:如不能及时送检可用,4,冰箱冷藏或加甲苯,3,5ml,保存。,34,1.,尿量,正常值:,成人每昼夜尿量约,1000,2000ml,。,多尿:,成人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生理性多尿:,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受寒等。,病理性多尿:,糖尿病、尿崩症、肾脏疾病、药物影响等。,少尿、无尿或尿闭:,成人每昼夜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可为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和肾后性少尿。,二、一 般 性 状 检 查,35,2.,颜色,血尿:,尿液内含血量超过,1ml/,升。,常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和全身性疾病。,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脓尿和菌尿:,呈白色或黄色混浊。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等,。,36,颜色,从左至右正常尿、脓尿、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37,3.,气味,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新鲜尿液有氨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液有烂苹果气味。,有机磷农药中毒:尿液有蒜臭味。,进食较多葱、蒜后,尿液亦可有特殊气味。,38,4.,酸碱度,新鲜尿,pH,约为,6.5,。,正常人:尿液一般为弱酸性,素食者可偏碱性或中性,肉食摄入多时可呈酸性。,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应用大量酸性药物等。,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膀胱炎、应用大量碱性药物等。,39,5.,比重,正常人: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尿比重增高:见于肾前性少尿、急性肾炎或糖尿病等。,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或尿崩症等。,40,1.,尿蛋白检查,尿蛋白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0,80mg/24h,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剧烈运动、劳累、精神紧张、寒冷、妊娠、长时间站立后等。,三、化学检查,41,2,)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肾小管性蛋白尿:,如肾盂肾炎、重金属中毒等。,混合性蛋白尿:,指肾小球与肾小管同时受损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溢出性蛋白尿:,如血红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42,2.,尿糖检查,正常人,:尿糖定性试验呈,阴性,;定量为,0.56,5.0mmol/24h,。,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应激性糖尿。,持续性糖尿,:最常见糖尿病、肾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胰腺炎、肝硬化等。,假性糖尿:使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阿司匹林等均可出现假性反应,。,43,3.,尿酮体检查,酮体是,-,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正常人定性试验为阴性;定量试验为,0.34,0.85mmol/24h,。,尿酮体阳性,:,糖尿病性酮尿。,非糖尿病性酮尿:可见于妊娠剧吐、长期饥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酒精性肝炎等。,44,4.,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测定,正常人尿胆红素定性为阴性;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鉴别黄疸类型,黄疸类型,尿胆原定性,尿胆红素定性,溶血性黄疸,强阳性,阴性,阻塞性黄疸,阴性,强阳性,肝细胞性黄疸,阳性,阳性,45,正常人:可有少量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无或偶见红细胞。,1.,尿中可查见的各种细胞,1,),红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红细胞,3,个,/Hp,称,镜下血尿,。,2,)白细胞和脓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白细胞,5,个,/Hp,称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3,)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四、显微镜检查,46,2.,尿中可查见的各种管型,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集而成的圆柱状体。,正常人: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透明管型,:急、慢性肾炎、肾淤血等。,颗粒管型,: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或急性肾炎后期。,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肾小管病变严重,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47,尿中常见的各种管型,3.,结晶:,正常可见磷酸盐、尿酸、草酸钙结晶。如持续出现并伴红细胞出现,考虑有泌尿系结石;若有磺胺结晶并伴红细胞出现,考虑药物损伤。,48,第三节 粪便检查,标本采集,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49,标本采集,容器,:取干净、不渗漏有盖的容器;做细菌培养则使用,无菌,有盖容器。,标本采集,:应,挑取含黏液或脓血等异常部分,;如外观无异常则,多点取材,。,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3,天禁食铁剂及维生素,C,、动物血、瘦肉及大量绿叶蔬菜。,50,颜色及性状,正常人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成形软便,稀糊状或稀汁样便,黏液、脓性或脓血便,柏油样便,鲜血便,白陶土样便,米泔样便,果酱样便,胶冻状便,细条状便,乳凝块样便,51,隐血试验,隐血的概念,:,粪便外观无异常,经肉眼及显微镜检均不能证实的出血。,意义,正常人隐血试验,阴性,。,阳性临床意义,: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52,显微镜检查,细胞,:正常人粪便中无红细胞;不见或偶见白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下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和直肠癌时可出现,红细胞,;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病人的血性粪便中可发现,癌细胞,。,寄生虫,:主要查找各种寄生虫虫卵、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诊断肠道寄生虫病和原虫感染。,食物残渣:如肌纤维、淀粉颗粒、脂肪小滴等大量出现,提示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53,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血清蛋白质检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及比值测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氨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54,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及比值测定,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0g/L,、血清清蛋白,40,55g/L,、,血清球蛋白,20,30g/L,、清蛋白,/,球蛋白,1.5,2.5,:,1,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降低,(,低蛋白血症,),反映肝细胞损害,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高蛋白血症,),慢性肝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55,血清胆红素测定,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3.4,17.1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0,6.8mol/L,;血清非结合胆红素,1.7,10.2mol/L,。,临床意义,:,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判断黄疸的类型。,56,血清转氨酶测定,ALT/AST1,。,临床意义,:,急性肝炎:,ALT,增高最明显,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轻度增高。,急性心肌梗死,ALT,、,AST,增高,胆汁淤积、胰腺炎、皮肌炎等转氨酶可轻度增高。,57,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肾小管功能检查,:,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58,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肾脏把若干毫升血液中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标本采集,:,试验前低蛋白饮食并禁食肉食三天,避免剧烈运动。留取尿标本。,试验日晨抽取静脉血,2,3ml,,将血、尿标本同时送验,并注明病人身高体重。,59,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正常人,80,120ml/min,。,临床意义,:判断有无肾小球损害、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和护理。,60,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测定,成人:,3.2,7.1mmol/L,临床意义,:,1.,器质性肾衰竭: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同时增高。,2.,肾外因素: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尿路梗阻、严重感染等血尿素氮升高,血肌酐正常;心力衰竭、休克、脱水、肝肾综合征等致肾前性少尿时,血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升高不明显。,61,浓缩稀释试验,参考值,:,12,小时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日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4,:,1,。,临床意义,:,夜尿增多、尿比重低:各型肾炎、肾衰竭,少尿伴高比重尿:肾前性少尿,尿量明显增多:尿崩症,62,尿渗量测定,临床意义,:,判断浓缩,-,稀释功能,鉴别肾前性少尿及肾性少尿,63,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64,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病因,非炎症性,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创伤等,颜色,淡黄色,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色、脓性等,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多混浊,比重,1.018,凝固性,不易自凝,易凝固,黏蛋白定性试验,阴性,阳性,蛋白定量,30g/L,葡萄糖定量,与血糖水平相近,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常,50010,6,/L,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急性炎症多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恶性肿瘤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学检查,阴性,感染性者可找到病原体,65,胸水外观,从左至右:渗出液、漏出液、血性胸水、乳糜胸水,66,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临床意义,-,-,-,-,-,未感染,HBV,+,-,-,-,-,急性乙肝潜伏后期;慢性,HBV,感染;,HBV,携带者,-,+,-,-,-,乙肝恢复期;注射乙肝疫苗或抗,-HBs,免疫球蛋白,-,-,-,-,+,急性乙肝早期;既往感染,HBV,+,-,+,-,-,急性乙肝早期,病毒复制,传染性强,+,-,-,-,+,急性或慢性乙肝,-,+,-,+,+,乙肝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乙肝恢复期,已经产生免疫力,-,-,-,+,+,乙肝恢复期,尚未产生抗,-HBs,+,-,+,-,+,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强,+,-,-,+,+,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传染性低,+,-,+,+,+,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中度,67,第八节 免疫学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HAVAg,阳性 甲肝病人,抗,HAV-IgM,阳性 正在感染,抗,HAV-IgG,阳性 既往,HAV,感染或接种过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68,肝癌标志物测定,临床意义:,1.,原发性肝癌,:,约,50%,的患者甲胎蛋白(,AFP,)增高,常,300g/L,。,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甲胎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300g/L,。,3.,卵巢癌、畸胎瘤:甲胎蛋白也可增高。,4.,妊娠甲胎蛋白可升高,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6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