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1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10,*,章,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2021/10/10,1,第一节 概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021/10/10,2,心理健康的概念,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2021/10/10,3,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有健康的情绪特征,有健全的意志,有完善的人格,有和谐的人际关系,2021/10/10,4,正常的智力水平,130,以上,-,极优秀(超常),120-129-,优秀,110-119-,中上(聪明),90-109-,中等,80-89-,中下(愚笨),70-79,临界水平,55-69-,轻度智力低下,40-54-,中度智力低下,25-39-,重度智力低下,2021/10/10,5,健康的情绪特征,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2021/10/10,6,健全的意志,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2021/10/10,7,完善的人格,人格结构各要素完整统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心理行为也与其扮演的社会角色相符,2021/10/10,8,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以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广泛、稳定的人际关系,关系和睦的家庭,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021/10/10,9,二、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一)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知能力,情绪状态,人格特质,2021/10/10,10,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挫折机会增加。,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挫折机会增加。,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挫折机会增加。,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挫折机会增加。,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错误的评价,使挫折机会增加。,2021/10/10,11,快乐恐惧愤怒痛苦,喜欢忧虑难过讨厌,按情绪的功效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状态,2021/10/10,12,积极的情绪状态能促进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状态损害人的身心健康;,2021/10/10,13,人格特质,行为特征: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性强、缺乏耐心、常感时间紧迫、醉心于工作、脾气火爆、急于求成。,影响,:,冠心病发病率高,A,型人格,2021/10/10,14,B,型性格,行为特征:安于现状、缺乏主见、心境平和、随遇而安、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影响:冠心病发病率低。,2021/10/10,15,C,型性格,1.,过分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2.,过分自我克制,过于合作与顺从,3,.,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2021/10/10,16,D,型性格,行为特征:孤僻型,总是独来独往往往沉默寡言,消极忧伤,,影响:易患心脏病和肿瘤。,2021/10/10,17,(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2021/10/10,18,2021/10/10,19,贫困社会健康问题:,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结核病高发,婴儿死亡率较高,人均期望寿命较低。,2021/10/10,20,富裕社会健康问题:,主要死亡原因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2021/10/10,21,2.,生活事件(,Life Events,),个人生活中对个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件、情境和变故等。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2021/10/10,22,LCU,LCU,2021/10/10,23,一年内,LCU,总分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LCU,300,,次年患病机率,70%,。,2021/10/10,24,3.,社会支持,指个体处于危急情况时,得到源自不同群体的帮助和关心。,可提供三种支持:,信息、物质、情感,2021/10/10,25,一项对,2320,名男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长期研究表明:病人在发病后,6,周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其在,36,个月的观察期内幸存的可能性就越小,而高社会支持的病人幸存的可能性则比其高出一倍。,2021/10/10,26,(三)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中不同观念,语言环境改变,异地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2021/10/10,27,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六次古典霍乱大流行,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每次流行都源于印度,时至今日,印度仍是霍乱威胁世界的疫源地。,其原因主要是,印度教教徒视恒河为,“,圣河,”,,若生前能饮其水,死后能用恒河水浴身,便能除去一切罪孽。教徒常千里迢迢云集恒河饮水,把死人送到恒河洗浴,尸体或就地火焚,或任其随水漂流,使恒河水终年污染严重。,2021/10/10,28,第二节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挫折、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2021/10/10,29,一 挫折,挫折指在有目的的行为情景中,个体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2021/10/10,30,挫折的影响因素,1,抱负水平,(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2,生理条件,(我还年轻,可以重来),3,过去受挫折的经验,(没关系,我以前也遇到过),4,对挫折的主观判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2021/10/10,31,2.,挫折容忍力:,-,指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生理条件,过去受挫折的经验的影响,对挫折的主观判断,2021/10/10,32,二、心理防御机制,1.,防御机制的概念,人们挫折或应激情境时,无意识所采取的手段。它能暂时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2021/10/10,33,三 主要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把那些不能被社会道德规范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2021/10/10,34,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但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2021/10/10,35,2.,否认,把已经发生的痛苦和不快完全否定,,就当它根本没发生过,,以躲避心理上的痛苦。,2021/10/10,36,2021/10/10,37,3.,投射,把自己的不当行为、失误或内心存在的,不良动机和思想观念、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以此减轻内心的痛苦,2021/10/10,38,4.,反向,把不能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以相反的方式呈现,。,2021/10/10,39,C,同学很想担任文艺汇演的主持工作,当学生会主席征求意见时,她却说:,“,你们都找不到其他人了么?我现在要准备考试,没什么时间。,”,2021/10/10,40,5.,转移,将欲望、情感或行为,不自觉地转向,可替代的对象,2021/10/10,41,2021/10/10,42,6.,抵消,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抵消已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弥补内心的愧疚、解除焦虑。,2021/10/10,43,碎碎平安,2021/10/10,44,7.,合理化,当个人遭受挫折或达不到某一目的时,,给自己找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加以解释。,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2021/10/10,45,A,同学下决心要在考试中考第一名,不料只考了个第十几名,于是他便用不屑的口吻说:,“,为了那几分而死读书有什么意思?我可不想做书呆子!,”,2021/10/10,46,8.,升华,把社会不能接受的欲望导向,更高级、人们能接受的活动,2021/10/10,47,2021/10/10,48,9.,倒退,放弃较成熟的策略而,使用幼稚的方式应付,2021/10/10,49,10.,幻想,脱离现实,在幻想中,获得内心的满足,2021/10/10,50,11.,幽默,以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解除尴尬,摆脱困境,2021/10/10,51,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2021/10/10,52,12.,代偿,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2021/10/10,53,第三节 应激与应对,2021/10/10,54,应激,(stress),:是个体在“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一 应激的概念,2021/10/10,55,刺激物,机体与刺激物或,环境之间的互动,应激反应,:,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应激,2021/10/10,56,二 应激源,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1,应激源的概念,2021/10/10,57,2.,应激源的分类,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2021/10/10,58,生理性应激源,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冷、热、辐射,酸腐蚀等,病毒、细菌,2021/10/10,59,心理性应激源,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挫 折,心理冲突,2021/10/10,60,社会性应激源,是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应激源,2021/10/10,61,天灾人祸,震地,飓风摧毁的房屋,洪水,2021/10/10,62,战 争,海湾战争综合症,”,2021/10/10,63,恐怖事件,美国,9,.,11,事件,2021/10/10,64,空气污染,北京沙尘暴,2021/10/10,65,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性应激源,2021/10/10,66,时间,分配,生活,保障,身心,健康,工作,职业,生活,环境,家庭,支出,生活事件,2021/10/10,67,三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2021/10/10,68,1,、认知反应,警觉性增高,注意高度集中,观察更加细致,记忆效果更佳,注意范围狭窄,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思维混乱,认知反应,2021/10/10,69,情绪反应,情绪反应,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生无助和无望感,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而引起,2021/10/10,70,3,、行为反应,不适应性反应,两种类型:,适应性反应,1.,逃避,2.,退化、依赖,3.,敌对、攻击,4.,无助、自怜,5.,物质滥用,1.,改变自我,2.,改变应激源,2021/10/10,71,四、应激的心理模型,也指应激的心理反应模式,2021/10/10,72,国内姜乾金有关心理应激示意,应激反应,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健康,疾病,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人格,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应激心理反应模式,2021/10/10,73,认知评价,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是应激作用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2021/10/10,74,社会支持,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可以帮助你,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支持,和各种形式的,帮助,,有效缓解应激,家庭,朋友,工作,团队,组织,机构,2021/10/10,75,人格特征,1,)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程度,2,)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2021/10/10,76,五 应激的应对方式,2021/10/10,77,应对的概念,应对,(,coping,)是指个体对付困难、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2021/10/10,78,与女友分手,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指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指,调剂自己由外界伤害、,威胁引起的不良情绪的,努力,与女朋友发生,意见分歧,主动沟通,获得和解,向别人倾诉,转移注意力,放松,2021/10/10,79,应对方式的选择策略,当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建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采取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2021/10/10,80,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1.,解决问题,2.,学习社会技能,3.,寻求信息,2021/10/10,81,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1.,认知重组,3.,积极转移,2.,消除紧张,药物镇静,体育锻炼,放松,4.,自我暴露和宣泄,2021/10/10,82,掌握:,应激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解:,应激的心理模型,应激的应对方式,2021/10/10,8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