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二 Windows XP操作系统,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三: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003的应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五: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六: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七 网页设计软件FrontPage 2003的应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任务描述:通过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1.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1.1.2信息的特征,信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时效性、价值性、依存性、共享性、传递性和可加工性等。,1.1.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同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有关技术。或者说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经历了数值处理、数据处理、知识处理、智能处理、网络处理五个阶段,目前正在向网格处理阶段过渡。,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目前,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1.4 信息化发展,1信息化概述,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社会信息化过程,就是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信息化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俗称,是美国政府于1993年正式提出的。紧跟着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决定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可以交流各种信息的大容量、高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网络。,“三金”(即金桥、金关、金卡),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3我国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增至2.1亿人;,2008年2月,我国网民数已达到了2.21亿人,超过美国的2.15亿居全球首位。,中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量2007年底已达到368,927Mbps,年增长率为43.7%,连接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网站数量已有150万,相当于每万人拥有11个网站。,中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其中CN域名占中国域名总数的75.4%,达900万个,一年增加了四倍之多。,在2007年平均每分钟增加CN域名14个,2007年底CN域名仅次于德国的国家顶级域名.DE(1128万个),位于世界第二。,网络电话(VOIP)、“点对点”网络技术(P2P)、通过IP宽带网传送的电视类业务(IPTV)、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对互联网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二,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描述: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1.2.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在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John Mauchly)和他的学生埃克特(J.P.Eckert)博士共同发明的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如图1.1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二 计算机基础知识,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计算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推动计算机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四代,正在走向第五代。,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时代计算机,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时代计算机,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4)-,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4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5新一代计算机,如:,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等。,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1964年我国研制成功了大型通电子计算机119机,,70年代中后期我国又相继研制出了每秒达百万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1983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问世,,1992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1997年6月研制成功每秒运算百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二 计算机基础知识,2005年4月,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CPU,“龙芯2号”正式亮相。,2007年12月26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鉴定,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KD-50-I”万亿次机的研制成功,确定了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在高端并行机应用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1.2.2 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超强的记忆能力,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具有实时通讯能力,6自动化能力强,1.2.3计算机的应用,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二 计算机基础知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1.2.4计算机的分类,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计算机可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和微型计算机。,1.2.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向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休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非冯诺依曼化,发展。,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任务描述:通过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知识点:数制的概念、数据的转换,1.3.1 计算机中数制的概念,1进位计数制,进位计数制是指用进位的方法进行计数的数制。数有不同的进位计数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多为十进制,而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有时也使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要理解数制,必须先理解两个概念:,基数和位权,。,基数,指用该进制表示数时所用到的数字符号的个数。常用“R”表示,称R进制。如:十进制数用十个数字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因而基数为10。依此类推,十六进制的基数为16,八进制的基数为8,二进制的基数为2。,位权,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每一种进制数中的数字符号所在的位置叫数位,不同数位有不同的“位权”,用一个以基数为底的指数来表示,即Ri,R代表基数,i是数位的序号。,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般规定整数部分个位为0,十位为1,依次增1;小数部分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为1,第二位为2,依次减1。如:十进制数123.45,基数为10,1的位权为102,2的位权为101,3的位权为100,4的位权为101,5的位权为102,2计算机中的数制,(1)十进制数,十进制数是用0、1、2、3、4、5、6、7、8、9共十个数字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基数为10,它的计数规则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它的权是以10为底的幂。按位权展开的形式是:,例如:1234.5611032102310141005101 6102,(2)二进制数,二进制数是用0和1共两个数字表示大小不同的数,基数为2,它的计数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一当二”;它的权是以2为底的幂,按位权展开的形式是:,例如:(1101.11)2123122021120121122,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3)八进制数,八进制数是由0、1、2、3、4、5、6、7共八个数字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基数为8,它的计数规则是“逢八进一,借一当八”;它的权是以8为底的幂,按位权展开的形式是:,例如:(1261.11)8183282681180181 182,(4)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是使用0、1、2、3、4、5、6、7、8、9、A、B、C、D、E、F共十六个符号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其中字母A、B、C、D、E、F分别表示10、11、12、13、14、15,基数是16,它计数规则是“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它的权是以16为底的幂,按位权展开的形式是:,例如:(2D5F.2A)22163131625161151602161 10162,以上介绍的几种数制除了用在括号外面加数字下标的形式表示外,还可在数字后面加写相应的英文字母作为标识:B(二进制)、O(八进制)、D(十进制)、H(十六进制)。十进制的括号和字母可以省略。,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3.2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将数从一种数制转换为另一种数制的过程叫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对于任何一个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需把各数位的值乘以该位位权,再按十进制加法相加即可。这种方法也叫“位权法”。,【例1.1】将二进制数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101.11)2122021120121 1224+1+0.5+0.255.75,【例1.2】将八进制数136.4转换为十进制数,(136.4)8182381680481642460.594.5,【例1.3】将十六进制数2A.C转换为十进制数,(2A.C)162161101601216132100.7542.75,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2十进制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数,将十进制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数,分别将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倒读”法,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正读”法,再把两部分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结果。,【例1.4】将十进制数75.375转换为二进制数。,分析:整数部分转化为二进制数,应除以2倒取余法。,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小数部分转化为二进制,应乘以2取整法。,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所得结果为:(75.375)10=(1001011.011)2,依此类推,可以完成将75.375转化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在有些情况下,十进制小数不能精确地转化为非十进制小数,例如0.33。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需要的精度对十进制小数作近似转换。,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转换规则是:,(1)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以小数点为中心,分别向左、向右,每三位划分成一组,不足三位的分别向高位或低位以0补足,每组分别转化为对应的一位八进制数,最后将这些数字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可。,(2)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将每一位八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三位二进制数,不足三位分别向高位以0补足,将这些二进制数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可。,【例1.5】将二进制数10010011.1011转换为八进制数,八进制数672.25转换为二进制数。,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4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规则和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规则方法类似。,(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以小数点为中心,分别向左、向右,每四位划分成一组,不足四位分别向高位或低位以0补足,每组分别转化为对应的一位十六进制数,最后将这些数字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可。,(2)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不足四位分别向高位以0补足,将这些二进制数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可。,【例1.6】将二进制数11111010011.101101转换为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3B5.6A转换为二进制数。,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虽然很简单,但一定要注意在转换过程中0的补充。,由于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比较简单,所以在较大的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相互转换时,常常使用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作为中间桥梁。其它数制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二进制作为中间桥梁,先转化为二进制,再转化为其它进制。,表1.1列出了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关系。,1.3.3二进制的运算规则,1算术运算,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运算规则为:,加法规则:0+0=0;0+1=1;1+0=1;1+1=10(向高位有进位),减法规则:0-0=0;1-0=1;1-1=0;10-1=1(向高位有借位),乘法规则:00=0;01=0;10=0;11=1,除法规则:01=0;11=1,2逻辑运算,逻辑运算包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和逻辑异或四种。,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三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0,0,0,0,1,1,1,1,2,10,2,2,3,11,3,3,4,100,4,4,5,101,5,5,6,110,6,6,7,111,7,7,8,1000,10,8,9,1001,11,9,10,1010,12,A,11,1011,13,B,12,1100,14,C,13,1101,15,D,14,1110,16,E,表1.1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换算关系表,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四 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任务描述:根据上一任务掌握的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方法,知识点:数据单位、BCD码、ACSII码1.3.3二进制的运算规则,1.4.1计算机中的符号位表示,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二进制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同时包含符号位和数值位两部分,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用“0”表示正,“1”表示负,余下各位表示数值。把数据符号位数码化后的二进制表示的数,称为“,机器数,”,把在机器外存放的由正负号表示的数称为,真值,。,1.4.2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把符号数字化,并和数值位一起编码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问题。这类编码方法,常用的有原码、反码、补码三种。,1原码,机器数就是原码表示法。即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四 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2反码,数的反码是指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原码除符号位以外的各位按位取反。即“0”变为“1”,“1”变为“0”。,例如:125反125原01111101,125原11111101 125反10000010,在反码表示法中,0也有两种表示,分别是:,0反00000000 0反11111111,3补码,数的补码是指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它的反码在末位加1得到的。,例如:125补125原01111101,125原11111101 125反10000010 125补10000011,在补码表示法中,0只有一种表示:0补00000000,补码运算具有如下优点:,(1)减法运算可以用加法来实现,即用求和代替求差;,(2)数的符号位可以同数值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运算;,(3)两数的补码之和(差)等于两数和(差)的补码。,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四 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由于补码运算的这些优点,现代计算机内部大都用补码表示数值,运算结果也用补码表示,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表1.2是几个整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的对应表。,表1.2 几个整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假设计算机用8位二进制码表示数据)对应表,十进制数,(真值),二进制数,(真值),机器数,原码,反码,补码,+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10 000 000,10 000 000,11 111 111,00 000 000,+1,+0 000 001,00 000 001,00 000 001,00 000 001,00 000 001,-1,-0 000 001,10 000 001,10 000 001,11 111 110,11 111 111,+73,+1 001 001,01 001 001,01 001 001,01 001 001,01 001 001,-73,-1 001 001,11 001 001,11 001 001,10 110 110,10 110 111,+127,+1 111 111,01 111 111,01 111 111,01 111 111,01 111 111,-127,-1 111 111,11 111 111,11 111 111,10 000 000,10 000 001,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四 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1.4.3 机器数中小数点的位置表示,计算机中表示小数点的位置有两种表示方法: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定点表示法”是指小数点的位置固定不变。“浮点表示法”是指小数点的位置可以浮动。,1.4.4 计算机中数据单位,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存储单位通常有位、字节、字、字长等。,(1)位(bit),位,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通常用“b”表示。一位可表示为“0”或“1”,(2)字节(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八位连续的二进制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用“B”表示。各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四 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3)字(word),(4)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处理器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精度、功能和速度。,6、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BCD数字编码,BCD码,又称为“二十进制编码”。,二十进制编码”最常用的是8421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自左向右每一位对应的位权是8、4、2、1。,例如:129用8421编码表示的BCD码为0001 0010 1001,(2)ASCII字符编码,ASCII字符编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3)汉字编码,小结:1、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3、BCD数字编码,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五 计算机系统,任务描述: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知识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冯诺伊曼思想、软件系统的分类,1.5.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1.5.2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冯诺伊曼”结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五 计算机系统,1.5.3 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软件系统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7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任务描述:通过对计算机各个组件的学习,对计算机各个组件有一定的了解,能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脑配件,能写出完整的装机配置清单。,知识点: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打印机等配件的作用、品牌、特点和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微型计算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从外观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和音箱等。,1.6.1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主体,里面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硬盘、电源等组件,1CPU,图1.9 AMD Phenom 9750处理器,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其功能是执行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计算机自动、协调地完成各种操作,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CPU品质的高低,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档次高低,CPU的品牌主要有美国的Intel、AMD。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产品是双核的CPU,如Intel公司的Intel Core 2 Duo系列、AMD公,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司的 AMD Phenom 9750等。如图1.8和图1.9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2主板,主板又称为母板或系统板,是计算机的主体,主要用于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支持系统中各部件的正常运行。,主板中主要包括CPU插槽、芯片组、内存插槽、IDE插槽、AGP总线扩展槽、PCI插槽、BIOS芯片以及外部设备接口等部分。其中核心组成部分是芯片组(Chipset)。,目前市场上主板品牌很好,常见的品牌有华硕、微星、技嘉、磐英、精英、昂达、华擎、翔升等,如图1-10和1-11所示。,图1.10华硕P5B SE 主板,图1.11微星P35 Neo主板,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图1.13 金士顿1GB DDR2 667(笔记本)内存,图1.12 富豪 1GB DDR2-667内存,3内存,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或主存,一般指随机存取存贮器(RAM),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CPU与其它设备沟通的桥梁。,根据制造原理不同,RAM又分为静态随机内存(SRAM)和动态随机内存(DRAM),DRAM比SRAM的集成度高、功耗低、成本也低,适于作大容量内存,故主存储器采用DRAM,而高速缓冲存储器则采用SRAM。,目前常用的主流内存是DDR2 SDAM,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内存的容量通常有512MB、1GB等,如图1.12和1.13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图1.15 华硕 EAH3870 512MB显卡,图1.14 七彩虹Geforce 8800GT 512M显卡,4总线,总线是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一组公共通信信号线,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目前PC机的总线结构有ISA、EISA、VESA、PCI等几种,以PCI总线为主流。,5显卡,显卡又叫显示适配器,它是显示器与主机通信的控制电路和接口。显卡的接口类型有ISA、PCI、AGP总线接口,目前主流接口是AGP总路接口。,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6声卡,声卡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件之一。随着音频采集、压缩以及还原技术的成熟,声卡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声卡主要用于计算机系统中声音信号的处理和输出,一块声卡主要由总线声音处理芯片、功率放大芯片以及输入输出端口3部分组成,目前,大多声卡集成到主板上。,7电源,电源是计算机工作的动力源,电源的优劣对电脑有非常大的影响,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计算机电源从规格上主要分为AT电源和ATX电源,ATX电源是目前的主流电源。,1.6.2输入设备图1.17 鼠标,微型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目前扫描仪和数码相机也得到了普及和应用。,1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如图1.16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按其工作原理键盘可分为机械式键盘、塑料薄膜式键盘、导电橡胶式键盘、电容式键盘,现在常用的是电容式键盘。,按接口类型键盘可分为AT接口键盘、ATX接口键盘和USB接口键盘。,根据键盘的按键数量可将其分为101键键盘、104键键盘以及107键键盘等。,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2鼠标,鼠标也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PS/2接口鼠标、串行接口鼠标、USB接口鼠标和无线接口鼠标。目前,机械式鼠标基本上已被淘汰,常用的是光电式鼠标,如图1.17所示。,3扫描仪,扫描仪也是一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根据扫描仪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将扫描仪分为手持式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分辨率、色彩数和灰度级,如图1.18和图1.19所示。,图1.18 清华紫光Uniscan e48 扫描仪,图1.19 爱普生Perfection V10 扫描仪,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4数码相机,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作为数字化输入设备的数码相机,应用越来越普遍。数码相机是一种采用光电子技术摄取图像的照相机。分辨率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用图像的绝对像素数来衡量。目前市场上数码相机的品牌有很多,如索尼、三星、佳能、松下、尼康等,如图1.20和图1.21所示。,图1.20 柯达EasySHare Z710数码相机,图1.21 三星 NV106HD(NV24),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1.6.3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1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输出设备,常见的有三类:阴极射像管(CRT)显示器、液晶(LCD)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好坏与显示器的大小和质量有关。如图1-22和图1.23所示。,衡量液晶显示器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可视角度、点距、分辨率、刷新率、亮度、对比度等。,图1.22 LG L1719S 液晶显示器,图1.23三星2243BW 液晶显示器,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2打印机,打印机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输出设备之一。根据打印机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目前我们常用的有击打式的点阵式打印机,非击打式的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图1.24 针式打印机,图1.25 喷墨打印机,图1.26 激光打印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1.6.4外存贮设备,常用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优盘等。,1软盘,常说的软盘是3.5英寸、存贮容量为1.44M的软件。每张软盘有80个磁道,由外向内编号,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每个扇区512个字节。软盘的容量为:28018512B=1.44MB。,软盘上有写保护口,当写保护口处于保护状态(即写保护口打开)时,只能读取盘中的信息,而不能写入,用于防止擦除或重写数据,也能防止病毒侵入。,目前,软盘已经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优盘、移动硬盘等。,2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之一,是主要的存贮设备。近几年发展很快,容量在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加快,可靠性不断增强,而价格在不断降低。硬盘的容量已达500GB以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硬盘容量为160GB以上。常见的品牌有希捷、日立、西部数据等,如图1.27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片又被划分为多个磁道和扇区,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为柱面。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是:,硬盘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每柱面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3光盘,光盘是利用激光技术存储信息的存储器。目前,常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有CD和DVD,CD盘片的容量大约在650MB,DVD盘片容量大约在4.7GB。可分为以下几类:只读型光盘(CD-ROM DVD)、一次写入光盘(CD-R DVD-R)、反复多次写入光盘(CD-RW DVD-RW)。光盘具有存贮容量大、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4优盘,优盘是一个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的新型移动存储器,它采用的存储介质是闪存。优盘的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防潮防磁、耐高低温、安全可靠性好、寿命较长并支持热插拔技术,如图1.28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图1.27 硬盘,图1.28 优盘,1.6.5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3内存容量,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六 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的容量大小,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就越快。,4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性能指标。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很多,如主频的高低、字长、内存的大小都会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几方面要合理搭配,才能提高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否则会由于某项指标较低而引起的瓶颈问题影响计算机的整体运算速度。,影响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很多,除了考虑以上几项指标外,还应考虑硬盘的大小、兼容性、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性能价格比等。,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1.7.1 鼠标、键盘操作,1鼠标操作,常用的鼠标带滚轮的二键光电鼠标,左键为主键,右键为副键。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2键盘操作,键盘被分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数字键区和编辑/控制键区四部分。如图1.29为键盘示意图。,图1.29 键盘示意图,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常用几个控制键的作用如下:,Caps Lock键:英文字母大小写转换键。大写状态时,“Caps Lock”标志灯亮。,Shift键:上档键。使用时先按着此键,不松手再按相应键,可以得到相应键的上位键或与英文大小写状态相反的字母。,Backspace()键:退格键,用来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Enter键:回车键。,Esc键:退出程序或取消当前的操作。,Tab键:用来将光标向右跳动8个字符间隔(即一个制表位)。,Alt键:和其它键配合,可实现特定的控制功能。,Ctrl键:和其它键配合,可实现特定的控制功能。,F1F12键,用来简化操作,在不同的软件中有不同的定义。,使用正确的指法操作键盘,可以使输入速度大大提高。,基准键位及其手指的对应关系:,基准键位位于主键盘区第二行,共八个键:“A、S、D、F、J、K、L、;”,对应的手指分别是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小键盘的基准键位是“4、5、6”,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负责。,键盘指法分区:,在基准键位的基础上,对于其他字母、数字、符号都必须采用与基准键位相对应的位置来记忆。键盘的指法分区如图1.30和图1.31所示,图1.30 主键盘指法分区图,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图1.31 数字小键盘指法图,1.7.2输入法的选择和状态设置,1、输入法的选择,(1)鼠标选择法,(2)键盘切换法,按 Ctrl+shift 组合键切换输入法。每按一次 Ctrl+Shift 按键,系统按照一定的顺序切换到下一种输入法。,按 Ctrl+Space 键启动或关闭所选的中文输入法,即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2、输入法状态的设置,选定输入法后,屏幕上会出现相应输入法的状态栏。如图1.33所示为“智能 ABC 输入法”的状态栏,以此为例进行讲解。,图1.33 输入法状态栏,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1)中文/英文切换,【中文/英文切换】按钮,显示 A 时表示英文输入状态,显示输入法图标时表示中文输入状态。用鼠标单击可以切换这两种输入状态。,(2)全角/半角切换,【全角/半角切换】按钮,显示时,表示全角状态,显示时,表示半角状态。在全角状态下所输入的英文字母或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位置,在半角状态下所输入的英文字母或标点符号占半个汉字的位置,用鼠标单击可以切换这两种输入状态。,(3)中文/英文标点符号切换,【中文/英文标点符号切换】按钮,显示【。,】表示中文标点状态,显示【.,】表示英文标点状态。用鼠标单击可以切换这两种输入状态。,(4)软键盘,用鼠标右键单击【软键盘】按钮,显示软键盘菜单,选择不同的菜单项,可以实现输入汉字、中文标点符号、数字序号、数字符号、单位符号、外文字母和特殊符号等。,用鼠标左键单击【软键盘】按钮,可以显示或隐藏当前软键盘。,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1.7.3智能ABC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是Windows XP中一种比较优秀的输入方法,它提供了标准(全拼)和双打两种输入方式,使用灵活方便。智能ABC输入法提供了6万多条的基本词库。,1、单字输入,按照标准的汉语拼音输入所需汉字的编码,其中用 v 代替。按空格键后即可在候选窗口中选择所需汉字。,2、词组输入,将词组中每个汉字的全拼连在一起就构成了该词的输入编码,如:比较(bijiao)、但是(danshi)、许多(xuduo)、计算机(jisuanji)、介绍信(jieshaoxin)、研究生(yanjiusheng)、艰苦奋斗(jiankufendou)等。,1.7.4五笔字型输入法,1、汉字的基本结构,基本笔画:汉字的书写笔画分为“横、竖、撇、捺、折”五类,并顺序给以1、2、3、4、5的笔画代号。如表1.6所示,字根:,五种笔画组成字根时,其间的关系可分为单、散、连、交4种,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表,1.6,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代号,笔画名称,笔画走向,笔画及变形,1,横,左右,2,竖,上下,丨 亅,3,撇,右上左下,丿,4,捺,左上右下,乀丶,5,折,带转折,乙乚乛,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字型:,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又叫独立字),其顺序代号为1、2、3。如表1.7所示,表1.7 汉字结构,字型结构,代号,所包括的其他结构,字,例,左右型,1,左中右型结构,括、代、树、撇、给,上下型,2,上中下型结构,其、杂、离、等、昔,杂合型,3,半包围、全包围、独体字,尾、囫、千、术、连,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汉字的结构分析:,基本字根在组成汉字时,按照基本字根之间位置关系也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单:即基本字根本身就单独成为一个汉字,键名字和成字根都属于此类。如:口、木、山等;,散:组成汉字的基本字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吕、足、困、汉、树、连等;,连:指一个基本字根连一单笔画,如:汉字“自”,是“丿”下连“目”;另一种情况是“带点结构”,如“勺”、“术”、“太”等。一个基本字根之间或之后的孤立的点,一律视做是和基本字根相连的关系;,交:指几个基本字根交叉套叠之后构成的汉字。如:“夷”是由“一”、“弓”、“人”等构成。,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汉字在编制代码时,对于字根较少(不够四个字根)的汉字需要加此码。它是根据“末笔”代号加“字型”代号而构成的一个附加码。如表1.8所示。,项目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七 汉字输入,表,1.8,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字型结构,末笔笔划,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横区 1,11 G,12 F,13 D,竖区 2,21 H,22 J,23 K,撇区 3,31 T,32 R,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