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版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266562 上传时间:2025-05-0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版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山西省水利发展”山西省水利发展”十十二五”规划二五”规划 第一章第一章 水利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水利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截至截至 底, 全省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年底, 全省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638638座, 总库容座, 总库容57.957.9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建成大中型灌区建成大中型灌区177177处, 配套机电井处, 配套机电井99万眼, 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眼, 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111911万亩, 实灌面积万亩, 实灌面积17131713万亩; 万亩; 累计解决和改进了累计解决和改进了18211821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建成节水灌溉面积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2271227万亩; 万亩; 全省总供水能力达到全省总供水能力达到7575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55.35万平方公里, 治理度达到万平方公里, 治理度达到49.2%49.2%; ; 建成小水电站建成小水电站168168处, 装机容量处, 装机容量17.317.3万千瓦; 万千瓦;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173.17万吨。万吨。 第一节第一节 水利发展水利发展”十一五”回顾”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 为寻求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 省委、 省政府做出加强水利建设、 实施兴水战略的重大决定, 集中力量实施了应急水源、 农田灌溉、 水保淤地坝、 农村饮水安全、 城乡节水、 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等六大工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 为寻求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 省委、 省政府做出加强水利建设、 实施兴水战略的重大决定, 集中力量实施了应急水源、 农田灌溉、 水保淤地坝、 农村饮水安全、 城乡节水、 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等六大工程建设。”十一五”末,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 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十一五”末,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 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80380亿元, 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五年规划之最。亿元, 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五年规划之最。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各级党委、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奋力拼搏, 省委、 省政府确定的在各级党委、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奋力拼搏, 省委、 省政府确定的3535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完工, 新增供水能力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完工, 新增供水能力1111亿亿立方米。立方米。   农田灌溉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田灌溉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夹马口北扩、 北赵引黄两处大型灌区相继建成, 十大灌区续建配套和六大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推进, 出台了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 引黄灌溉用水量由夹马口北扩、 北赵引黄两处大型灌区相继建成, 十大灌区续建配套和六大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推进, 出台了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 引黄灌溉用水量由 的年的1.21.2亿立方米增加到亿立方米增加到5.85.8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实灌面积达到年实灌面积达到17131713万亩, 较”十五”末净增万亩, 较”十五”末净增513513万亩。万亩。   水保淤地坝工程扎实推进。  水保淤地坝工程扎实推进。重点开展了黄土高原淤地坝、 京津风沙源治理、 首都水资源等重点治理项目,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重点开展了黄土高原淤地坝、 京津风沙源治理、 首都水资源等重点治理项目,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1.54万平方公里, 新增生态修复面积万平方公里, 新增生态修复面积2.362.36万平方公里, 新建淤地坝万平方公里, 新建淤地坝20862086座。座。   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  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盖。解决了解决了11881188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超额完成水利部核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超额完成水利部核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10921092万人指标, 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万人指标, 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城乡节水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城乡节水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 创新节约用水体制机制。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 创新节约用水体制机制。全省万元全省万元GDPGDP用水量降低到用水量降低到7070立方米,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立方米,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788.7%,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00.50。。   地下水保护与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地下水保护与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经过实行地下水关井压采等措施, 全省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经过实行地下水关井压采等措施, 全省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比年比 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年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0.560.56米。米。实施了汾河清水复流工程, 实现了汾河全河段不断流实施了汾河清水复流工程, 实现了汾河全河段不断流, 水生态环境明显改进。, 水生态环境明显改进。 第二节第二节 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 我省将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 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总揽,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 农业现代化、 市域城镇化、 城乡生态化, 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再造一个新山西。  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 我省将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 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总揽,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 农业现代化、 市域城镇化、 城乡生态化, 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再造一个新山西。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 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可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 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国家和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家和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 改进水生态环境状况、 改进城乡人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和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 改进水生态环境状况、 改进城乡人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和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口的增长, 对供水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口的增长, 对供水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产与财富的不断增加, 对抗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产与财富的不断增加, 对抗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市防洪、 供水、 排涝和水资源保护任务将更加繁重; 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市防洪、 供水、 排涝和水资源保护任务将更加繁重; 湿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 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等, 也都需要水资源提供支撑和保障。, 也都需要水资源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三节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地表水利用不足, 水资源配置能力偏低一、 地表水利用不足, 水资源配置能力偏低   ”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了水利建设投资,   ”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了水利建设投资, 3535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完工, 加上已除险加固的百座病险水库和岩溶大泉引水工程, 全省境内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完工, 加上已除险加固的百座病险水库和岩溶大泉引水工程, 全省境内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3737亿立方米, 但由于水资源区域间调配能力不足, 未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导致总体安全保证程度和应急保障程度较低, 当前全省境内地表水的利用量仅亿立方米, 但由于水资源区域间调配能力不足, 未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导致总体安全保证程度和应急保障程度较低, 当前全省境内地表水的利用量仅2020亿立方米左右。亿立方米左右。   二、 黄河水资源利用不足, 开发力度亟需提高  二、 黄河水资源利用不足, 开发力度亟需提高   国务院分配山西  国务院分配山西年可耗用黄河水量年可耗用黄河水量43.143.1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我省在黄河干流年提水量仅为年我省在黄河干流年提水量仅为88亿立方米, 而其它沿黄各省都已达到或超过分配指标。亿立方米, 而其它沿黄各省都已达到或超过分配指标。这导致了我省沿黄地区发展面临”水瓶颈”制约这导致了我省沿黄地区发展面临”水瓶颈”制约,,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分配给山西的指标长期未能充分利用, 将直接影响我省今后在黄河水量分配中的水权占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分配给山西的指标长期未能充分利用, 将直接影响我省今后在黄河水量分配中的水权占有。   三、 地下水超采依然严重, 供水结构有待优化  三、 地下水超采依然严重, 供水结构有待优化   地下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一般年份应充分涵养, 干旱年份保障应急。  地下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一般年份应充分涵养, 干旱年份保障应急。多年来我省用水结构以地下水为主, 地下水超采严重, 多年来我省用水结构以地下水为主, 地下水超采严重, 超采量仍达年超采量仍达5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这种用水结构如得不到根本扭转, 一旦出这种用水结构如得不到根本扭转, 一旦出现类似光绪年间连年特大干旱, 河流干涸, 地下无水可抽, 将失去以地下水资源保障经济安全、 社会稳定的最后手段。现类似光绪年间连年特大干旱, 河流干涸, 地下无水可抽, 将失去以地下水资源保障经济安全、 社会稳定的最后手段。   四、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不强  四、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不强   主要河流的防洪标准偏低, 平川地区河道一般仅能防御  主要河流的防洪标准偏低, 平川地区河道一般仅能防御55年一遇至年一遇至2020年一遇的洪水。年一遇的洪水。河道人为设障, 挤占河道, 泥沙淤积, 导致河道行洪和洼地蓄洪能力普遍下降。河道人为设障, 挤占河道, 泥沙淤积, 导致河道行洪和洼地蓄洪能力普遍下降。尚有近尚有近400400座小型水库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 水闸等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座小型水库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 水闸等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山洪等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能力严重不足。山洪等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能力严重不足。非工程防洪措施未得到普遍重视。非工程防洪措施未得到普遍重视。   五、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及水污染  五、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及水污染加剧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加剧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全省当前还有  全省当前还有5.525.52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有待治理, 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有待治理, 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水污染加剧, 导致河道断流, 河流纳污、 自净能力基本丧失, 部分河段水体已失去使用功能, 浅层地下水遭受大面积污染, 深层地下水已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水污染加剧, 导致河道断流, 河流纳污、 自净能力基本丧失, 部分河段水体已失去使用功能, 浅层地下水遭受大面积污染, 深层地下水已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 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年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11号文件和山西省委、 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紧紧抓住国家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机遇, 围绕转型号文件和山西省委、 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紧紧抓住国家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机遇, 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大局, 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为龙头, 以农田灌溉、 饮水安全、 河流整治、 病险库加固、 水土保持、 山洪灾害防治为重点, 开源节流并举、 建设管理并重, 加快实施水利富民工程, 全面落实水利惠民政策, 认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 深化水利改革, 强化依法治水, 促进山西水利跨越式发展,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全省转型跨越发展。跨越发展大局, 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为龙头, 以农田灌溉、 饮水安全、 河流整治、 病险库加固、 水土保持、 山洪灾害防治为重点, 开源节流并举、 建设管理并重, 加快实施水利富民工程, 全面落实水利惠民政策, 认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 深化水利改革, 强化依法治水, 促进山西水利跨越式发展,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全省转型跨越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 实现共建共享, 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 实现共建共享, 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 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 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协调发展, 着力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协调发展, 着力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围绕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 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 速度、 规模、 水平, 促进水量水质共管、 水体水域兼顾、 防洪抗旱除涝并重、 开源节流保护并举、 建设管理改革齐抓、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推动区域、 城市、 农村水利协调发展。围绕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 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 速度、 规模、 水平, 促进水量水质共管、 水体水域兼顾、 防洪抗旱除涝并重、 开源节流保护并举、 建设管理改革齐抓、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推动区域、 城市、 农村水利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人水和谐, 促进可持续发展, 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  三是坚持人水和谐, 促进可持续发展, 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承载能力, 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防止洪水对人类的危害, 也要规范人类活动, 给洪水留有出路; 既要防止洪水对人类的危害, 也要规范人类活动, 给洪水留有出路; 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 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 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 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 既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又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又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提升管理水平, 着力构建法制完备、 体制健全、 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提升管理水平, 着力构建法制完备、 体制健全、 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利投融资体制、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农村水利发展机制、 水价形成机制、 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 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 推进水利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制度创新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利投融资体制、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农村水利发展机制、 水价形成机制、 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 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 推进水利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管理创新, 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坚持现代化方向, 推进科技进步, 着力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  五是坚持现代化方向, 推进科技进步, 着力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用现代的治水理念、 先进的科学技术、 完善的基础设施、 科学的管理制度, 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用现代的治水理念、 先进的科学技术、 完善的基础设施、 科学的管理制度, 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 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 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六是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社会管理, 着力增强水行政执法能力。  六是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社会管理, 着力增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完善水法规体系, 加强水行政执法, 规范水事行为; 完善水法规体系, 加强水行政执法, 规范水事行为;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提高水管理的透明度、 公信力和执行力, 及时化解水事纠纷, 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提高水管理的透明度、 公信力和执行力, 及时化解水事纠纷, 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目标主要目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成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供水体系, 形成”两纵十横、 六河连通, 纵贯南北、 横跨东西, 多源互补、 保障供应, 丰枯调剂、 结构合理, 稳定可靠、 配置高效”的山西大水网, 到”十二五”末, 全省供水能力提高到建成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供水体系, 形成”两纵十横、 六河连通, 纵贯南北、 横跨东西, 多源互补、 保障供应, 丰枯调剂、 结构合理, 稳定可靠、 配置高效”的山西大水网, 到”十二五”末, 全省供水能力提高到9191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民生水利。  民生水利。解决解决508.6508.6万农村人万农村人口口5858万学校人口饮水安全,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万学校人口饮水安全,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95%; ; 完成中央规划内完成中央规划内144144座小( 座小( 11) 型病险水库) 型病险水库、 、 240240座小( 座小( 22) 型病险水库和) 型病险水库和3434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全面完成中央规划内全面完成中央规划内66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 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 农田实灌面积达到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3002300万亩。万亩。   防洪抗旱减灾。  防洪抗旱减灾。全省堤防长度达到全省堤防长度达到70007000公里, 达标率达到公里, 达标率达到60%60%, 其中Ⅰ级堤防长度达到, 其中Ⅰ级堤防长度达到 00公里, Ⅱ级堤防长度达到公里, Ⅱ级堤防长度达到500500公里; 公里; 完成列入全国规划的完成列入全国规划的66条重要条重要河流和河流和9090条重点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务。条重点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务。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万平方公里, 累计治理度达到万平方公里, 累计治理度达到60%60%; ; 林草覆盖率达到林草覆盖率达到28.5%28.5%。。重点地区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进, 汾河实现常年全河段不断流。重点地区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进, 汾河实现常年全河段不断流。 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万元GDPGDP用水量控用水量控制在制在5353立方米以下,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立方米以下,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水量控制在2626立方米以下, 立方米以下,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90%,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0.60,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001500万亩; 万亩; 全省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满足供水水质要求, 地下水位实现止降回升, 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全省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满足供水水质要求, 地下水位实现止降回升, 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 第三章第三章 水利发展和改革主要任务水利发展和改革主要任务 第一节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 建设山西大水网工程一、 建设山西大水网工程 结合我省水源条件、 河流水系分布特点及已建、 在建水利工程布局, 按照河湖连通、 科学调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龙头, 以天然河道和输水工程为通道, 以结合我省水源条件、 河流水系分布特点及已建、 在建水利工程布局, 按照河湖连通、 科学调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龙头, 以天然河道和输水工程为信道, 以地表水、 地下水、 岩溶泉水优化配置为中心, 以正常年份、 一般干旱年、 严重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不同水源调度为手段, 构建覆盖全省重点保障区域的供水体系。地表水、 地下水、 岩溶泉水优化配置为中心, 以正常年份、 一般干旱年、 严重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不同水源调度为手段, 构建覆盖全省重点保障区域的供水体系。在此基础上, 以黄河、 汾河、 沁河、 桑干河、 滹沱河、 漳河等六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 经过继续完善或完成已建、 在建工程, 新建水源及水系连通工程, 构建以黄河干流为取水水源、 汾河干流为输水通道、 大中型蓄水工程及泉水为水源节点、 桑干河等天然河流及提调水输水线路为水道的水网框架, 形成覆盖我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的山西大水网。在此基础上, 以黄河、 汾河、 沁河、 桑干河、 滹沱河、 漳河等六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 经过继续完善或完成已建、 在建工程, 新建水源及水系连通工程, 构建以黄河干流为取水水源、 汾河干流为输水通道、 大中型蓄水工程及泉水为水源节点、 桑干河等天然河流及提调水输水线路为水道的水网框架, 形成覆盖我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的山西大水网。 第一纵为黄河北干流线, 北起偏关县老牛湾, 第一纵为黄河北干流线, 北起偏关县老牛湾, 经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 规划的碛口、 古贤水利枢纽, 南至风陵渡, 全长经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 规划的碛口、 古贤水利枢纽, 南至风陵渡, 全长763763公里。公里。第二纵为汾河~涑水河线, 以汾河为主干, 经过已建成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将黄河与汾河连通, 远期经过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 全长约第二纵为汾河~涑水河线, 以汾河为主干, 经过已建成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将黄河与汾河连通, 远期经过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 全长约800800公里。公里。 第一横为朔州~大同线, 自万家寨引黄北干线连通黄河、 桑干河、 册田水库, 向大同和朔州供水。第一横为朔州~大同线, 自万家寨引黄北干线连通黄河、 桑干河、 册田水库, 向大同和朔州供水。第二横为忻州~阳泉线, 自万家寨引黄南干线连通滹沱河, 经王家庄水库引水至龙华口水电站, 经过龙华口调水工程向盂县供水, 并可作为阳泉市应急供水水源。第二横为忻州~阳泉线, 自万家寨引黄南干线连通滹沱河, 经王家庄水库引水至龙华口水电站, 经过龙华口调水工程向盂县供水, 并可作为阳泉市应急供水水源。第三横为晋中北线, 自潇河上游经过已建的松塔水电站调节第三横为晋中北线, 自潇河上游经过已建的松塔水电站调节向西连通汾河, 向东经过已建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连通滹沱河支流松溪河, 向晋中北部供水。向西连通汾河, 向东经过已建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连通滹沱河支流松溪河, 向晋中北部供水。第四横为吕梁山线, 北起黄河天桥水电站, 南至昕水河, 东达汾河, 经过中部引黄工程向吕梁山区第四横为吕梁山线, 北起黄河天桥水电站, 南至昕水河, 东达汾河, 经过中部引黄工程向吕梁山区44市的市的1616个县( 市、 区) 供水。个县( 市、 区) 供水。第五横为晋中~长治线, 经过晋中东山供水工程、 吴家庄水库、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等将清漳河、 浊漳河与汾河连通, 满足晋中南部与长治盆地区需水要求。第五横为晋中~长治线, 经过晋中东山供水工程、 吴家庄水库、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等将清漳河、 浊漳河与汾河连通, 满足晋中南部与长治盆地区需水要求。第六横为黄河古贤~临汾~运城线, 经过拟建的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与汾河、 涑水河连通, 满足临汾盆地区和涑水河区需水要求。第六横为黄河古贤~临汾~运城线, 经过拟建的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与汾河、 涑水河连通, 满足临汾盆地区和涑水河区需水要求。第七横为临汾~晋城线, 经过引沁入汾工程和张峰第七横为临汾~晋城线, 经过引沁入汾工程和张峰水库供水工程连通汾河、 沁河、 丹河, 满足临汾盆地和晋城市需水要求。水库供水工程连通汾河、 沁河、 丹河, 满足临汾盆地和晋城市需水要求。第八横为黄河禹门口~翼城线, 西起黄河禹门口, 经禹门口东扩工程, 东至汾河流域翼城县, 能够满足汾河下游谷地区需水要求。第八横为黄河禹门口~翼城线, 西起黄河禹门口, 经禹门口东扩工程, 东至汾河流域翼城县, 能够满足汾河下游谷地区需水要求。第九横为黄河~运城线, 经过浪店提黄工程与小浪底引黄工程将黄河和涑水河连通, 向运城盆地供水。第九横为黄河~运城线, 经过浪店提黄工程与小浪底引黄工程将黄河和涑水河连通, 向运城盆地供水。第十横为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线, 包括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库区河段, 以黄河水源为依托, 可满足芮城、 平陆两县需水要求。第十横为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线, 包括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库区河段, 以黄河水源为依托, 可满足芮城、 平陆两县需水要求。 山西大水网主要包括山西大水网主要包括1010大骨干工程: 大骨干工程:  ( 一) 中部引黄工程。( 一) 中部引黄工程。从忻州保德县已建的黄河天桥水电站库区取水, 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吕从忻州保德县已建的黄河天桥水电站库区取水, 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吕梁市西部的兴县、 临县、 离石、 中阳、 石楼到临汾市隰县, 供水区范围辐射到吕梁市柳林、 交口、 汾阳、 孝义, 临汾市蒲县、 大宁、 汾西和晋中市介休、 灵石梁市西部的兴县、 临县、 离石、 中阳、 石楼到临汾市隰县, 供水区范围辐射到吕梁市柳林、 交口、 汾阳、 孝义, 临汾市蒲县、 大宁、 汾西和晋中市介休、 灵石1616个县( 市、 区) 。个县( 市、 区) 。输水工程包括总干、 东干、 西干及输水工程包括总干、 东干、 西干及44条支线, 输水线路总长条支线, 输水线路总长384.5384.5公里。公里。设计扬程设计扬程 00米, 提水流量米, 提水流量23.5523.55立方米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秒, 年引水能力66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 二) 晋中东山供水工程。( 二) 晋中东山供水工程。以漳河为水源, 向晋中南部太谷、 祁县、 平遥、 介休和灵石以漳河为水源, 向晋中南部太谷、 祁县、 平遥、 介休和灵石55县( 市) 供水。县( 市) 供水。分两期实施, 一期从石匣水库和关河水库取水, 经云竹水库, 西至平遥县源神庙水库, 南到灵石县, 在满足调出区用水的前提下, 向晋中南分两期实施, 一期从石匣水库和关河水库取水, 经云竹水库, 西至平遥县源神庙水库, 南到灵石县, 在满足调出区用水的前提下, 向晋中南部汾河流域的太谷、 祁县、 平遥、 介休、 灵石部汾河流域的太谷、 祁县、 平遥、 介休、 灵石55县( 市) 供水, 设计年供水量县( 市) 供水, 设计年供水量0.60.6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二期建设西安泽城调水工程, 设计年供水量二期建设西安泽城调水工程, 设计年供水量0.50.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输水线路总长输水线路总长255255公里。公里。 ( 三)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 三)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地处山西省长治市, 为长治城区、 郊区、 潞城、 屯留、 黎城、 平顺、 壶关和长治地处山西省长治市, 为长治城区、 郊区、 潞城、 屯留、 黎城、 平顺、 壶关和长治88个县( 市、 区) 供水。个县( 市、 区) 供水。工程从工程从淜淜头水电站取水, 输水工程总长头水电站取水, 输水工程总长156156公里。公里。设计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55立方米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秒, 年引水能力1.581.58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 四) 小浪底引黄工程。( 四) 小浪底引黄工程。位于运城市东部, 从垣曲县境内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取水, 穿越中条山, 将黄河水送到涑水河流域。位于运城市东部, 从垣曲县境内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取水, 穿越中条山, 将黄河水送到涑水河流域。一是解决垣曲一是解决垣曲、 绛县、 闻喜、 夏县、 盐湖、 绛县、 闻喜、 夏县、 盐湖55县( 区) 工业用水和涑水河以东县( 区) 工业用水和涑水河以东6363万亩灌区的用水问题, 二是为涑水河上游提供生态用水, 三是必要时可为运城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补充水源。万亩灌区的用水问题, 二是为涑水河上游提供生态用水, 三是必要时可为运城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补充水源。供水线路总长供水线路总长59.259.2公里, 调蓄工程包括已建的吕庄水库和新建的板涧河水库。公里, 调蓄工程包括已建的吕庄水库和新建的板涧河水库。设计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2020立方米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秒, 年引水能力2.472.47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 五) 滹沱河连通工程。( 五) 滹沱河连通工程。经过建设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周家堡支洞口至滹沱河支流阳武河连通工程, 将滹沱河与黄河连通, 以解决忻定盆地供水区特大干旱年供水不足的问题, 同时还可将黄河水的供水范围扩大至阳泉市。经过建设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周家堡支洞口至滹沱河支流阳武河连通工程, 将滹沱河与黄河连通, 以解决忻定盆地供水区特大干旱年供水不足的问题, 同时还可将黄河水的供水范围扩大至阳泉市。   ( 六) 龙华口调水工程。  ( 六) 龙华口调水工程。经过建经过建设滹沱河干流王家庄水库及输水工程, 将滹沱河水调入龙华口水电站, 从龙华口水电站提水至盂县县城, 再经过管线工程至阳泉市区。设滹沱河干流王家庄水库及输水工程, 将滹沱河水调入龙华口水电站, 从龙华口水电站提水至盂县县城, 再经过管线工程至阳泉市区。设计调水能力设计调水能力0.50.5亿立方米, 可提高盂县的供水能力, 并可作为阳泉市应急供水水源。亿立方米, 可提高盂县的供水能力, 并可作为阳泉市应急供水水源。   ( 七) 吴家庄水库。  ( 七) 吴家庄水库。坝址位于黎城县浊漳河干流上, 设计总库容坝址位于黎城县浊漳河干流上, 设计总库容3.643.64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2.432.43亿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亿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0.40.4亿立方米。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 经过多水源联合调度, 可基本满足长治盆地用水需求。工程建成后, 经过多水源联合调度, 可基本满足长治盆地用水需求。   ( 八) 西范灌区东扩工程。  ( 八) 西范灌区东扩工程。位于运城市西北部, 从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提引黄河水, 经北赵连接工程引水到西范灌区一级站。位于运城市西北部, 从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提引黄河水, 经北赵连接工程引水到西范灌区一级站。解决万解决万荣县东部、 闻喜北垣、 稷山汾南灌区南部、 新绛阳王等地干旱缺水问题, 并兼顾改进原西范灌区及汾南灌区灌溉。荣县东部、 闻喜北垣、 稷山汾南灌区南部、 新绛阳王等地干旱缺水问题, 并兼顾改进原西范灌区及汾南灌区灌溉。总灌溉面积总灌溉面积61.861.8万亩, 其中新增万亩, 其中新增23.3323.33万亩, 改进西范灌区万亩, 改进西范灌区26.8726.87万亩、 汾南灌区万亩、 汾南灌区11.611.6万亩。万亩。   ( 九) 油篓山拦河闸。  ( 九) 油篓山拦河闸。工程位于忻州市原平城区东工程位于忻州市原平城区东2.52.5公里的滹沱河干流上, 控制流域面积公里的滹沱河干流上, 控制流域面积53605360公里, 是一座以城乡供水、 农业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 总库容公里, 是一座以城乡供水、 农业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 总库容32893289万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30003000万立方米。万立方米。   ( 十)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和山西古贤供水工程。  ( 十)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和山西古贤供水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 兼顾发电、 供水和灌溉的大型综合利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 兼顾发电、 供水和灌溉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 总库容用工程, 总库容146146亿立方米,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亿立方米,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210万千瓦, 年发电量万千瓦, 年发电量7272亿度, 是水利部”十二五”重点工程。亿度, 是水利部”十二五”重点工程。山西古贤供水工程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为供水水源, 供水范围包括临汾和运城盆地的山西古贤供水工程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为供水水源, 供水范围包括临汾和运城盆地的1919个县( 市、 区) , 设计引水流量个县( 市、 区) , 设计引水流量161161立方米立方米//秒。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配合水利部和黄委会做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审批立项工作, 并做好山西古贤供水工程前期工作, 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配合水利部和黄委会做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审批立项工作, 并做好山西古贤供水工程前期工作, 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山西大水网建成后, 全省供水结构将实现由地下水为主到地表水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山西大水网建成后, 全省供水结构将实现由地下水为主到地表水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包括引黄水在内的地表水供水能力增加到包括引黄水在内的地表水供水能力增加到6161亿立方米, 地下水开采亿立方米, 地下水开采量由量由3535亿立方米减少到亿立方米减少到3030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达到年供水能力达到9191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二、 配套建设大水网县域供水工程( 小水网工程)   二、 配套建设大水网县域供水工程( 小水网工程)   为确保大水网工程建成后如期发挥效益, 大水网受水区各县的配套供水工程要与大水网工程同步建成、 同期发挥效益。  为确保大水网工程建成后如期发挥效益, 大水网受水区各县的配套供水工程要与大水网工程同步建成、 同期发挥效益。重点做好大水网万家寨引黄、 东山供水、 中部引黄、 小浪底引黄、 辛安泉供水、 禹门口东扩等六大骨干工程涉及的重点做好大水网万家寨引黄、 东山供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