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20,阅读本单元导读内容后你能否回答以下问题?,1.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出现于什么王朝?其主要特点是什么?,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突出特色是什么?其以什么为中心?建立于什么王朝?这一制度历经哪几个时期强化和巩固?到何时发展到顶峰?,想一想,2/20,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两张都是关于大禹图片,各反应了怎样历史事件?,2.前后改变说明了什么?,3/20,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么描述远古社会情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就是所谓“大同之世”。,材料二: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天下为家,(变公有为私有),,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财产私有),;大人世及认为礼,(子孙继位,认为当然),,”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依据材料,你认为,夏朝建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改变?,“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4/20,1.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是在:,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关于王位世袭制表述,错误,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必定,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3、以下关于夏商政治制度叙述,不正确,是,A.夏建立了王位世袭制 C.在中央设置侯、伯等,B.商朝王位世袭制以兄终弟及为主,父子相传为辅。,D.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我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5/20,周朝诸侯分类示意表,周王,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异,姓,功,臣,贵,族,|,姜,尚,同,姓,王,室,贵,族,成,王,弟,召,公,周,公,子,伯,禽,(,鲁,),(,燕,),(,晋,),商,后,代,(,宋,),尧,后,代,(,蓟,),舜,后,代,(,陈,),(,齐,),等级森严分封制,6/20,7/20,分封制破坏,洛阳市区去老城区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象征。,楚王问鼎,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代表问询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象征。,西周分封制破坏原因?,8/20,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孟子 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1)材料一中所述是什么政治制度?,(2)据材料二概括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3)材料三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应本责问题是什么?,(4)该制度在周初巩固了统治,在后期则造成份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造成这种情况出现根本原因是什么?,(周初分封制),(保护周王室;保卫封地,忠于职守;定时朝见周天子并述职)(诸侯服从天子),(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瓦解),(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9/20,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地理位置,晋,同姓,今山西,卫,同姓,今河南北部,鲁,同姓,今山东北部,齐,功臣,今山东南部,宋,商朝后代,今河南东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山西、山东是当初主要农业区,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材料二 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百分比图:,材料三 宜侯矢铜簋gui,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奠器具、土地和奴隶之事。,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特点。,姬姓诸侯国,其它,从分封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含功臣、殷商旧族等。,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10/20,(上海)“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上海)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起源于A自然崇敬 B所在地方地名C母亲族姓 D因功得到封地,史记周本纪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泰、晋始大,政由方伯。左传桓公五年载: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1以上材料说明本责问题是,A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C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D中国社会出现大统一趋势,2以下哪一材料最能表达分封制解体,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废井田,开阡陌”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家”,3(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认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真正用意是什么?,A关注青铜鼎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C想替换周王号令天下 D与周王平分天下,11/20,血缘关系维系宗法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12/20,(08广东单科)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一幅牌匾,与它相关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图中成王凭什么继承王位?依据这一制度你能够判断周公身份是?周公庶子身份是?,13/20,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qi。于是封功巨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jiu,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初各国记载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要求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组员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尤其顾问。聘用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教授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一样学科教授组成教授组工作。,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分析,为何“周太史”发出“周亡矣”感叹?(7分),(3)史料普通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取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分),西周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确保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周幽王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所以,周太史发出周亡矣感叹,二手史料;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当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14/20,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神权与王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还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含有相正确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15/20,1.听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封建”指是,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C实施宗法制 D任人唯亲,2.西周分封制最关键内容是,A分封爵位 B分封土地 C分封人口 D要求贡赋,3.以下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是,齐 鲁 燕 晋 宋,A B C D,4.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作用;在后期则造成份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造成这种截然不一样结果最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破坏,5.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代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6.山东省经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16/20,7.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吗?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当国君,并享受很高地位。因为他,A、是周王近亲 B、立下了赫赫战功,C、帮助周武王灭纣 D、是当代贵族后代,8.假如你是西周前期立下显赫战功将领,被分封到某地当诸侯,你将,A、能够依仗自己势力夺取其它诸侯封地,B、定时朝觐周王,向周王述职,C、在自己封地内建立一个独立国家,D、在众多儿子中挑选最优异作为继承人,9.周初实施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预防外敌入侵 B减弱功臣、贵族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0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应了,A、西周初年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衰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17/20,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2、西周宗法制关键是,A.世袭制 B.民主选举首领 C.嫡长子继承制 D.分封制,3、西周宗法制实施嫡长子继承制主要目标是,A预防财产大量流失 B巩固父系家长宗族地位,C确保王权平稳过渡 D防止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4、以下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评述,正确是,依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关系是君臣关系,依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关系,周王和诸侯关系是等级隶属关系,周王对各诸侯国有绝正确控制权,A、B、C、D、,18/20,5.在西周封国鲁国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是:,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6.经过宗法制实施,西周形成一个庞大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要求,以下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是:,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1234 B.123 C.234 D.23,7.我曾祖父是周天子,我祖父在嫡子中排行第三,我父亲在嫡子中排行第二,我是我父亲唯一儿子,按照宗法制和分封制对应关系,我身份最有可能是:,A.诸侯 B.卿大夫 C.士大夫 D.平民,19/20,8、因为血缘关系亲疏不一样,西周贵族集团形成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9、西周立国,以分封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分封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分封制认识,不正确是:,A宗法关系是分封制度基础,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分封对象之外,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关系,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低而逐层分割,10、关于西周宗法制表述,最准确是,A、表达了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关系,B、表达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C、表达了中央政府与地方行政关系,D、表达了官僚机构对人民压迫,20/20,</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