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三国鼎立,第20课,1/4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49,阅读材料,材料一:东汉人口由“光武中兴”以后5300万,锐减到东汉末年760万。,材料二:曹操在他蒿里行一诗中描写当初凄凉景象时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材料说明了什么?假设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希望什么局面呢?,谁能顺应历史时尚,谁能顺应人民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3/49,一、曹操统一北方,军阀割据混战,1、背景:,4/49,2、曹操统一北方条件(原因),政治上:,(1)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优势,(2)招贤纳士,经济上:,(3)实施屯田,军事上:,(4)官渡之战大败袁绍,5/49,关键战役官渡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地点:,(4)结果:,(5)特点:,(6)影响:,2,袁军和曹军,以少胜多,曹军大败袁军,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官渡,6/49,二、三国鼎立,1、孙权、刘备实力发展,刘备,孙权,7/49,看图说话,三顾茅庐,8/49,曹 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9/49,刘备,孙权,曹操,2、赤壁之战,10/49,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历史故事会,11/49,火烧赤壁,12/49,曹操下江南,蒋干盗书,三个臭皮匠,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歇后语中历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顶个诸葛亮,来得凶,败得惨,上了大当,满载而归,13/49,2、赤壁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地点:,(4)结果:,(5)特点:,(6)影响:,2,曹军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大败曹军,长江沿岸赤壁一带,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14/49,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2,曹军和袁军,以少胜多,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2,曹军和孙刘联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曹军胜利,曹军失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5/49,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从中能悟出什么道理?,分析讨论,16/49,兵多将广,曹操,骄傲轻敌,孙权、刘备,人少力弱,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曹操,袁绍,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实施屯田,骄傲轻敌,不习水战,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采取火攻,战术得当,17/49,3、三国鼎立形成,魏、蜀、吴三国建立,18/49,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指点江山,19/49,2,2,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河南洛阳),成都,(四川成都),建业,(江苏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地名),魏,汉(,史称,蜀),吴,三国鼎立形成,20/49,1、有些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人物,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小试身手,曹操是东汉后期人物,2、南京是“六朝古都”,你知道南京被定为都城开始于何时?,吴国,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标志:,魏、蜀、吴建立。,21/49,图示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孙权,联合攻曹,赤壁之战,魏,蜀,吴,官渡之战,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统一北方,第20课 三国鼎立,22/49,发散思维,相对于东汉末年,,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历史进步。,因为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已经实现了局部地域统一,而且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3/49,京 剧 脸 谱,关 羽,曹 操,24/49,曹 操,粉白脸细眉长目。,在脸谱中,白色象,征阴险疑诈,历史上曹操真就是一个阴险疑诈奸臣吗,?,京 剧 脸 谱,25/49,“我们讲到曹操,,很轻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人,最少是一个英,雄。”,鲁迅,26/49,曹操于2正月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请思索:,怎样评价曹操?,27/4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8/49,大 江 东 去,29/49,浪 淘 尽,30/49,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31/49,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32/4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33/49,卷起千堆雪,34/49,江 山 如 画,35/49,一时多少豪杰,36/49,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37/49,雄姿英发,羽扇纶巾,38/49,谈 笑 间,39/49,樯橹灰飞烟灭,40/49,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41/49,早 生 华 发,42/49,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43/49,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封建军阀是(),A袁绍和曹操B.曹操和孙权,C曹操和刘备D.刘备和孙权,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课堂训练,A,C,44/49,3、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初势力最强大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不过却被孙权、刘备联军打败。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它是指(),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4、三国曹魏是由谁建立:(),A、曹操 B、曹丕,C、曹植 D、曹爽,D,B,45/49,5、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评价是:,(),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深入遭到破坏,D分裂状态妨碍了各地域经济文化交流,A,46/49,识图:,A,B,C,A建立者是,B都城在,C国号是,曹丕,成都,吴,吴,47/49,材料分析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材料回答:,此诗作者是谁?他“壮心”是什么?,曹操。,此人在官渡之战中历史功劳是什么?他为何能有如此作为?,基本统一北方。,完成统一大业。,因为有远大理想,并能采取正确策略。,48/49,材料解析,杜甫,1、诗中“老臣”指谁?,2、这位“老臣”辅佐了哪位开国皇帝?,3、诗中融入了哪一典故?,“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49/4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