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9月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64020 上传时间:2025-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9月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9月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2025 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 物 理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关于汽车和高铁列车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列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说明高铁列车的加速度一定大 B.高铁列车的速度变化量大,说明高铁列车的加速度一定大 C.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越大,汽车的加速度越大 D.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位移越小,汽车的加速度越小 2 .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以 2:0击败克罗地亚选手,成为中国网球史上首 位奥运单打冠军,不计网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网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 ) C.网球向上运动到最高点之前处于超重状态,经过最高点之后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 D.接球过程中,因为网球发生了形变,所以网球拍才对网球产生弹力 3 .河南博物院是面积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的宝藏级展馆,暑假期间,甲、乙两同学相约去河南博物院参观, 两人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沿着同一直线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会合,身上携带的运动传感器分 别记录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 图线为两段四分之一圆弧,t = 2t ,则( ) 4 2 A.在t1 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在 0 ~ t2 时间内,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 C.在t3 时刻,甲、乙两人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相等 D.在 0 ~ t4 时间内,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在一光滑球体上,杆的另一端 O 为自由转动轴,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球体搁 置在各面均光滑的斜面体上。若杆与墙面间的夹角为 b ,斜面的倾角为a ,开始时 b < a ,a + b < 90°, 为使斜面体能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缓慢移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体上的水平推力为 F,轻杆 对球体的作用力为 T,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F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 逐渐增大 B.F 逐渐减小 C.T 先增大后减小 D. FN 大小不变 5 .我国选手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夺得跳水女子 10 米跳台冠军,比赛过程中,选手(视为质点)在竖直方 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选手离开跳台为计时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相对于跳台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0.3m B.t3 时刻选手开始进入水面 C.图像中的t2 在 1.7s~1.8s 之间 D.t2 时刻选手到达离水面最深点 6 .如图甲、乙、丙所示,各图中均有两个叠放的物块,物块均无相对滑动地沿斜面一起以加速度 a = gsinq 匀加速下滑,斜面的倾角均为q 。甲图中的 A、B 两物块接触面平行于斜面且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 ,乙图中的 C、D 两物块接触面与斜面不平行且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 ,丙图中的 E、F 两物块 1 2 接触面水平且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 0, f ¹ 0 , f = 0 B. f ¹ 0, f = 0 , f ¹ 0 1 2 3 1 2 3 C. f ¹ 0, f ¹ 0 , f ¹ 0 D. f = 0, f ¹ 0 , f ¹ 0 1 2 3 1 2 3 7 .体育考试中有个项目是双手垫排球,双手以大小为 v0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垫出一个质量为 m 的排球,若排 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排球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 时 刻排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垫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1 ,且落回垫出点前排球已经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排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上升时超重,下降时失重 æ v ö ÷ g v ø C.排球垫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ç1+ 1 è 0 D.排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 0.5v0 .某同学想探究不同情境下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 5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8 g =10m / 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下蹲的过程中(不含静止时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体重计的示数可能先小于 50kg 后大于 50kg B.该同学下蹲的过程中(不含静止时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 50kg C.在以大小为 2 m / 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的竖直电梯中,人站在体重计上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60kg D.在以大小为 2 m / 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的竖直电梯中,人站在体重计上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60kg 9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环,圆心为 O,半径 R = 5cm ,PQ 为水平直径,MN 为倾斜直径,PQ 与 MN 间的夹角q = 37°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圆环上的 M、N 两点,连接了一个质量 m = 0.2kg 的重物的轻质滑轮(大小可忽略)放置在轻绳上,静止时 ÐMBN = 90° ,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 摩擦。现将圆环从图示位置绕圆心 O 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 sin37° = 0.6, cos37° = 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长度为8 2cm B.圆环未转动前,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2N 8 14 C.直径 MN 水平时,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N 7 D.圆环从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过37° 的过程中,轻绳的张力一直增大 1 0.某风洞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风洞可以产生可控制的气流。在某次风洞实验中,将质量为 2.5kg 的物块 置于出风口,打开气流控制开关,物块与风力作用的正对面积不变,所受风力大小 F = 0.06v2 (采用国际 2 单位制,v 为风速大小)。物块距出风口的高度为 h,风速的平方 与 h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 v 速度大小 g =10m / s2 。物块在上升 6m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开关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8m / s2 B.物块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物块运动的时间小于 6s D.物块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 54 分。 1 1.(6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 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 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B 的示数 F 、 F 的大小,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两 A B 细线的方向。 (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需要测量重物 M 受到的重力大小 B.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 ( 2)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示数为________N。 3)若保持 F 、 F 的夹角不变,从水平方向开始,手持弹簧测力计 B 使弹簧测力计 A、B 均沿顺时针方 A B 向缓慢转动至弹簧测力计 A 水平,则在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A、B 的示数 F 、 F 的变化情况是 A B _ _______。 A. F 减小, F 增大 B. F 减小, F 减小 A B A B C. F 增大, F 先增大后减小 D. F 减小, F 先增大后减小 A B A B 1 2.(8 分)某实验小组按照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 ( ( 1)该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 2)实验时,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打点 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________ m / 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另一位同学将小车更换为物块,直接利用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使长木板水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物 块的质量,得到多组钩码所受的重力 F 和物块加速度大小 a 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取重力加速 度大小 g =10m / s2 ,则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kg,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m = ________。(均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3.(10 分)过年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 18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已经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之一。如图所 1 示,OA、AB、BC、CD、DP 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四个质量均为 m 的灯笼,中间的细绳 BC 是水平的, 另外 OA、AB 两根细绳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分别为q 和q ,其中q 已知,q 未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 2 1 2 求: ( ( 1)OA 绳和 BC 绳中的张力大小; 2) tanq 与 tanq 的比值。 1 2 1 4.(12 分)某礼花弹在地面上从专用炮筒中沿竖直方向射出,到达最高点时炸开。礼花弹的结构如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为:点燃引线使发射药发生爆炸并同时点燃延期引线,礼花弹获得一个很大的加速度在发射筒 内匀加速上升,发射筒的高度 h0 = 0.3m ,礼花弹离开发射筒口时的速度大小 v = 30m / s 。当礼花弹到最 高点附近时,延期引线点燃礼花弹,礼花弹炸开。已知礼花弹的质量 m = 0.1kg ,离开发射筒后的过程中礼 1 花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始终是其所受重力大小的 ,延期引线的燃烧速度大小 v0 = 2cm / s ,取重力加速 5 度大小 g =10m / s2 。 ( ( ( 1)求礼花弹在发射筒内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求礼花弹从发射筒口射出后,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忽略延期引线在发射筒内燃烧的长度,要求爆炸发生在超过礼花弹离发射筒口最大高度的 96%范围, 求延期引线的最小长度。 5.(18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置着一块质量 m1 = 2kg 的长木板,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1。一物块(视为质点)的质量 m =1kg ,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m = 0.4 ,物块以大小 1 m 2 2 v0 = 9m / s 、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滑上长木板左端,物块未滑离长木板。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设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 1)长木板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a1 ; ( ( 2)长木板的最小长度 L; 3)整个过程物块的位移大小 x。 2 024—2025 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 物理参考答案 1 .C【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和加速度,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 的关系,选项 A 错误;高铁列车的速度变化量大,但时间不确定,则高铁列车的加速度不一定大,选项 B 错误;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越大,汽车的加速度越大,选项 C 正确;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的 大小不仅与加速度有关,还和初速度有关,故汽车的位移越小,加速度不一定越小,选项 D 错误。 2 .B【解析】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研究运动员击球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 员看成质点,选项 A 错误;网球在空中做抛体运动,网球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大小为 g,网球运动时的 加速度相同,选项 B 正确;网球向上运动到最高点之前和经过最高点之后向下运动,加速度均向下,均处 于失重状态,选项 C 错误;接球过程中,因为网球拍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形,所以网球拍才对网球产生弹 力,选项 D 错误。 3 .D【解析】本题考查 v -t 图像,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在t1 时刻,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选项 A 错误; v -t 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大小,可得 0 ~ t2 时间内,乙所走路程大于 甲所走路程,选项 B 错误; v -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3 时刻,若题中甲图线切线的斜率和乙图线的 斜率大小相等,则甲、乙两人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 C 错误; 0 ~ t4 时间内,甲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 的图线为两段四分之一圆弧,由几何关系可知,甲的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和乙的图线与横轴所围图 形的面积相等,说明 0 ~ t4 时间内,甲、乙两人的位移大小相等,则他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选项 D 正 确。 4 .A【解析】本题考查动态平衡,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利用矢量三角形法对球体进行分析, 如图甲所示,可知 T 先减小后增大,斜面体对球体的支持力 FN¢ 逐渐增大,选项 C 错误;对斜面体受力分析, 如图乙所示,可知 F = F¢¢sin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F¢¢ = F¢,所以 F 逐渐增大,选项 A 正确、B 错误; N N 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 F = G + F¢¢ cosa , F 逐渐增大,选项 D 错误。 N N N 5 .C【解析】本题考查竖直上抛,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根据选手在竖直方向上的 v -t 图像, 可知选手离开跳台后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0.3s 时刻速度减为零,上升到最高点,上升的高度 1 1 h = gt1 2 = ´10´0.32 m = 0.45m ,选项 A 错误;此后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刻选手开始进 2 2 2 1 入 水 面 , 选 项 B 错 误 ; 最 高 点 到 水 面 的 高 度 H = 0.45m +10m =10.45m , 根 据 H = gt 2 可 得 2 2 H 2´10.45 t = = s »1.45s ,再加上前面上升的 0.3s,所以题图中的 t2 在 1.7s~1.8s 之间,选项 C 正确; g 10 在浮力、阻力与重力的作用下,选手开始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3 时刻速度减为零,选手到达离水面最深 点,选项 D 错误。 6 .D【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斜面的倾角相同,两个叠放的物块无相 对滑动地沿斜面一起匀加速下滑,整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a = gsinq ,则斜面一定是光滑的。题中甲、乙、 丙图上方物块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均为 mgsinq ,甲图上方物块所受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沿斜 面方向没有分力,乙图和丙图上方物块所受支持力沿斜面方向均有分力,必须有摩擦力才能使合力为 mgsinq ,选项 D 正确。 7 .D【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上升过程,排球受到重力和阻力,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g = ma ,解得 a = g + > g ,由于排球减速上升,阻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 m f 不断减小;下降过程,排球受到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 f = ma ,解得 a = g - < g , m 由于速度增大,阻力增大,故加速度减小,最后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选项 A 错误。排球在运动的全过 程中,上升和下降时的加速度均竖直向下,均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B 错误。排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 v0 v1 成正比,最终以 v 匀速下降,有 mg = kv ,排球垫出瞬间,有 mg + kv = ma ,解得 a = (1+ )g ,选项 1 1 0 0 0 C 错误。由于机械能损失,排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的 位移大小相等,故排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上升的时间小于下降的时间,速度一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 积表示位移,从图像可以看出,上升的位移小于阴影部分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0 2 v0 2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故排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排球下降过程的平均速率更加小 于 0.5v0 ,选项 D 正确。 8 .AC【解析】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当该同学在体重计上下蹲时,人体重心 下移,先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此时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自身所受重力,然后 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此时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体重计的示数先小于 50kg 后大于 50kg,选项 A 正确、B 错误;当电梯以 2 m / 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1 - mg = ma ,解得 FN1 = 600N , FN1 g m显示 = = 60kg , 选项 C 正确;当电梯以 2m / 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2 g mg - F = ma ,解得 F = 400N , m 显示 = = 40kg ,选项 D 错误。 N2 N2 9 .AD【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如图所示,设 MB 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 为 a , 轻 绳 的 长 度 为 L , 圆 环 未 转 动 前 , a = 45°, 根 据 几 何 关 系 有 2Rcosq = MA , 2 Rcosq sina MBsina + NBsina = MA, L = MB + NB ,解得 L = = 8 2cm ,选项 A 正确;根据平衡条件 有 2Fcosa = mg , 解 得 F = 2N , 选 项 B 错 误 ; 直 径 MN 水 平 时 , 轻 绳 的 张 力 大 小 1 1 mgI 4 14 7 F2 = = N ,选项 C 错误;圆环从图示位置绕圆心 O 顺时针缓慢转过37° 的过程中,滑 2 L 2 - 4R2 轮两侧的轻绳间的夹角一直增大,轻绳的张力一直增大,选项 D 正确。 1 0.BC【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打开开关瞬间,根据牛顿第二 0 .06v1 2 - mg = ma a = 8m / s2 ,解得 ,选项 A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当风力与物块受到的重力大 定律有 1 1 0 .06v2 2 = mg ,解得 v 2 2 » 417m2 ×s-2 < 500m2 ×s-2 ,故物块在上升 6m 的过程中,风力一直大 小相等时有 于重力,物块做加速运动,一直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B 正确、D 错误;物块上升到距出风口 6m 时,受到的 风力大小 F = 0.06´500N = 3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g = ma ,解得 a = 2m / s2 2 ,设物块以 2 2 2 1 2 m / 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 6m 所需要的时间为 t,则有 6m = a t 2 ,解得t = 6s ,因为物 2 2 块实际的加速度大于 2 m / s2 ,所以物块上升的时间小于 ,选项 C 正确 6s 1 1.(1)B(2 分) ( ( 【 2)2.90(2.88~2.92 均给分)(2 分) 3)A(2 分)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 1)OA 和 OB 两段细线对 O 点拉力的合力与 M 所受的重力平衡,实验中需要对比合力的理论值(通过平 行四边形定则所作的合力的图示)与实验值(与 M 所受重力平衡的力的图示),因此应测量重物 M 受到的 重力,选项 A 错误;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选项 B 正确;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无论 O 点位置 如何,MO 段细线对 O 点拉力的作用效果始终不变,所以不需要每次都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选项 C 错 误。 ( ( 2)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为 2.90N 。 3)由题意,根据平衡条件可知,O 点所受三个拉力组成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正弦定 G FA FB 理有 = = ,使弹簧测力计 A、B 均沿顺时针缓慢转动至弹簧测力计 A 水平的过程中,保持 sin b sing sina F 、 F 的夹角及 G 不变,故 b 不变,a 增大,g 减小,可知 F 减小, F 增大,选项 A 正确。 A B A B 1 2.(1)需要(2 分) ( ( 【 ( ( 2)0.39(2 分) 3)0.80(2 分)0.050(2 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 2)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则打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 5´0.02s = 0.1s , xCD + xDE - (x + x ) BC = 0.39m / s2 AB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 (2T)2 F ( 3)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Mg = Ma ,可得 a = - mg ,由题中 a - F 图像有 M 1 0.5 0.4 = kg-1 , 解得物块的质量 ,解得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M = 0.80kg , b = -mg = -0.5m / s2 M 数 m = 0.050 。 1 3.【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1)由对称性,对 B 点受力分析有 ( F cosq = F BC (1 分) AB 2 F sinq = mg (1 分) AB 2 mg sinq 解得 FAB = (1 分) 2 mg tanq2 F = BC (1 分) 对 A 点受力分析有 F cosq = F cosq 2 (1 分) OA 1 AB F sinq = mg + F sinq 2 (1 分) OA 1 AB 2 mg 解得 FOA = (1 分) sinq1 2 mg F = BC 。 (1 分) tanq1 ( 2)根据上面各式可得 tanq1 = 2tanq2 (1 分) tanq1 tanq2 = 2 。 (1 分) 1 4.【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v 2 = 2ah (2 分) ( 1)礼花弹在发射筒内匀加速上升,有 0 解得 a =1.5´103 m / s2 。(1 分)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 0.2mg = ma1 (1 分) 解得 a =12m / s2 (1 分) 1 v 2 = 2a h (1 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1 解得 h = 37.5m H = h0 + h = 37.8m 。(1 分) v 2 - v1 = 2a1h´0.96 2 (1 分) ( 3)根据 解得 v1 = 6m / s (1 分) 由 v = v - a t (1 分) 1 1 1 解得t1 = 2s (1 分) L = v t = 2´2cm = 4cm 。(1 分) 0 1 1 5.【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 1)物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长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地面和物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f1 、 f2 ,则有 ) f1 = m (m1 + m g (1 分) 2 f = m m g (1 分) 2 2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f = m a (1 分) 2 1 1 1 解得 a = 0.5m / s2 1 。 (1 分) ( 2)设开始运动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有 f = m a 2 (1 分) 2 2 解得 a = 4m / s2 2 (1 分) 设在t1 时刻,物块与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 v,由运动学公式有 v = v0 - a t (1 分) 2 1 v = a1t1 (1 分) 解得t1 = 2s (1 分) v =1m / s (1 分) 1 t 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 x = v t - a t 2 2 1 (1 分) 1 1 0 1 2 1 x = a t 2 1 1 (1 分) 长木板的位移大小 2 2 L = x1 - x2 (1 分) 解得 L = 9m 。 (1 分) ( 3)物块和长木板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f1 = (m1 + m a 2 ) 3 (1 分) 解得 a =1m / s2 3 v 2 = 2a3x3 (1 分) 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又 x = x1 + x3 (1 分) 解得 x =10.5m 。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