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监测工模拟考试第26份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10263953 上传时间:2025-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监测工模拟考试第26份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监测工模拟考试第26份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本文档共16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井口和通风机房附近( C )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15        B、30         C、20        D、25 2、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入机电硐室的风流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A )%。 A、0.5         B、1.0         C、1.5        D、2.0 3、矿井瓦斯积聚常常在巷道上部是由于(  B )的原因。  A、巷道有冒顶      B、瓦斯比空气轻       C、风流速度小 4、下列哪项不属于井下容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 A  )。  A、井底车场       B、顶板冒落空洞         C、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5、煤矿用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应≤(C )DC。 A.10 mA B.50 mA C.200 mA D.100 mA 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每人每分钟的供风量不得低于(B)m/min。 A、2           B、4            C、6           D、8    7、矿井瓦斯比空气(A)。  A、轻          B、重           C、一样 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A)%。 A、 0.5         B、0.75         C、1        D、 1.5 9、瓦斯积聚是指体积超过0.5m3的空间瓦斯浓度达到(D  )%的现象。 A、1.5          B、1.0         C、0.5         D、2    10、进入被串联通风工作面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A )%。  A、0.5          B、1.5          C、1.0        D、2.5   3   11、14、矿内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密度是(B)kg/m。 A、1.29          B、1.20    C、1.10        D、1.44    1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的体积浓度不得低于(B)%。 A、18          B、20           C、20.9         D、21    13、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95%以上的人员是因( A )中毒而死亡。 A、CO B、CO2 C、CH4    14、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都不应超过( B ),超过时,矿总工程师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A、1% B、0.75% C、0.5%    15、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 A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1% B、1.5% C、2%  16、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B )时,必须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A、1% B、1.5% C、2%  17、 采用串联通风时,在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安设瓦斯传感器,其断电范围是( C )。  A、风流串入的工作面全部电气设备 B、风流串入的工作面回风道中全部电气设备 C、风流串入的工作面及其回  风道中全部电气设备    18、瓦斯监测装置要优先选用( C )型电气设备。  A、矿用一般型 B、矿用防爆型 C、本质安全型    19、安全监控系统的软件死机率( A )   A.不大于720小时/次 B. 不小于720小时/次 C. 不大于800小时/次 D. 不小于720小时/次  20、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 C )至少1次。 A、每周 B、每旬 C、每月 21、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的( A )   A.断电浓度是≥1.0% B. 报警浓度是>1.0%C. 复电浓度是≤1.0%   22、安全监控系统巡检时间为( A )   A.不大于30S B. 不小于30S C. 不大于25S D. 不小于25S   23、模拟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目前主要有( C )  A.电流型、电压型、触点型 B. 电压型、触点型 C. 频率型、电流型、电压型 D. 触点型、频率型、电流型  24、易自燃或自燃发火低瓦斯矿井的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必须设置( B )  A.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B. 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C. 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D. 甲烷传感器、温  度传感器 25、目前井下工作面使用的安全监控设备的防爆类型有( D )   A.本质安全型、矿用一般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B. 矿用一般型、隔爆型   C. 隔爆型、矿用一般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D. 本质安全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隔爆型   26、本质安全型电气防爆设备适用于( D )  A.井下电气设备 B. 全部电气设备 C. 大功率电气设备 D. 通信、监控、信号和控制等小功率电气设备    27、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 A )   A.甲烷断电仪的全部功能、甲烷风电闭锁全部功能、馈电状态监测功能   B. 甲烷风电闭锁全部功能、馈电状态监测功能    C. 甲烷风电闭锁全部功能、馈电状态监测功能、断电与馈电状态不符声光报警功能   D. 甲烷风电闭锁全部功能、断电与馈电状态不符声光报警功能 28、安全监控系统通讯传输的误码率为( C )   A.不大于10-6 B. 不大于10-7 C. 不大于10-8 D. 不大于10-9 29、安全监控设备需要定期调试、校正的功能有( C )  A.零点、灵敏度、指示值、控制逻辑值 B. 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防爆性能   C. 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控制逻辑值 D. 零点、灵敏度、指示值、防爆性能 3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监测日报表必须报( B )审阅签字 A.矿长、安全副矿长 B. 矿长、矿技术负责人 C. 矿技术负责人、机电矿长 D. 矿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矿长 31、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在被串工作面风机前( D )m,应安装甲烷传感器。  A.10-15 B. ≤10 C.<5 D. 3-5  32、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应设置在距迎头( A )m处。  A.<5 B.≤ 5 C. ≤10 D.< 10  33、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 B )。 A.一氧化碳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 C. 风速传感器 D. 温度传感器 34、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A、7B、10C、45 35、对于CO,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比重较大,通常聚积在巷道底部。B、CO是一种易被人觉察到的气体,其含量较高  时,易使人窒息。C、CO是一种极毒气体,危害性极大,人体CO中毒时可进行人工呼吸。D.CO是一种极毒气体,  危害性极大,人体CO中毒时不可进行人工呼吸。 36、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 B )。  A、温度传感器 B、开停传感器 C、风速传感器 37、为监测被控制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被控开关设备( A )必须设置馈电传感器。  A、负荷侧 B、电源侧 C、负荷侧或电源侧 38、综采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其断电范围是( C )。  A、被串工作面全部电气设备 B、被串工作面回风道中全部电气设备 C、被串工作面及其回风道中全部电气设备  39、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 B ),须将井下部分全部运至井上进行全面检修。  A 3—6个月   B 6—12个月   C 1年        D 2年 40、若KJ-93A型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电源由分站供给,则传感器安装位置与系统分站距离不大于( A)km;若就地供电,则传感器安装位置与系统分站距离可达5 km。 A、1    B、2      C、3      41、安全监测监控主机应定期轮换运行,一般不超过(B )个月轮换一次。 A、1;B、3; C、6;D、12。    42、通讯电缆的屏蔽层其接地电阻应每( C)个月检测一次。  A、3;B、6;C、12;D、 18。  43、连续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的传感器,当瓦斯浓度在(C )%时,误差不大于±0.3%。 A、0~1;B、1~2;C、2~4;D、3~6。  44、煤矿用温度传感器显示误差≤±2.5%℃全量程,输出误差≤( A)全量程。 A.±2.5%℃ B.±1.5%℃C.1.5%℃ D.3%℃ 45、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1.0%,≥1.5%,<1.0%B.≥1.5%,≥1.5%,<1.0%   C.≥0.5%,≥1.0%,<0.5%D.≥1.5%,≥2.0%,<1.5% 46、煤矿用温度传感器在电压为( B)DC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9~10 V B.9~24 V C.9~20 V D.5~10 V 4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A.≥1.0%,≥1.5%,<1.0%B.≥1.0%,≥1.0%,<1.0% C.≥1.0%,≥1.5%,<1.5%D.≥1.5%,≥2.0%,<1.5% 48、专用排瓦斯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  A.≥1.0%,≥1.5%,<1.0%B.≥1.5%,≥1.5%,<1.5%   C.≥2.5%,≥2.5%,<2.5%D.≥1.5%,≥2.0%,<1.5% 49、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D)。 A.≥2.0%,≥2.5%,<2.0%B.≥1.5%,≥1.5%,<1.5%   C.≥1.0%,≥1.5%,<1.0%D.≥0.5%,≥0.5%,<0.5% 50、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0.5%,≥0.5%,<0.5%B.≥1.5%,≥1.5%,<1.5%   C.≥1.0%,≥1.5%,<1.0%D.≥1.5%,≥2.0%,<1.5% 51、采煤机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A.≥1.0%,≥1.5%,<1.0%B.≥1.5%,≥1.5%,<1.5%   C.≥0.5%,≥1.0%,<0.5%D.≥1.5%,≥2.0%,<1.5% 52、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A.≥1.0%,≥1.5%,<1.0%B.≥1.5%,≥1.5%,<1.5%   C.≥0.5%,≥1.0%,<0.5%D.≥1.5%,≥2.0%,<1.5% 53、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 A.≥1.0%,≥1.5%,<1.0%B.≥1.0%,≥1.0%,<1.0%   C.≥1.5%,≥1.5%,<1.0%D.≥1.5%,≥2.0%,<1.5% 54、掘进机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1.0%,≥1.5%,<1.0%B.≥1.5%,≥1.5%,<1.5%   C.≥1.5%,≥1.5%,<1.0%D.≥1.5%,≥2.0%,<1.5% 55、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0.5%,≥0.5%,<0.5%B.≥1.0%,≥1.5%,<1.0%   C.≥1.5%,≥1.5%,<1.5%D.≥1.5%,≥2.0%,<1.5% 56、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 A.≥0.5%,≥0.5%,<0.5%B.≥0.5%,≥0.7%,<0.7%   C.≥1.5%,≥1.5%,<1.5%D.≥1.5%,≥2.0%,<1.5% 5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1.0%,≥1.5%,<1.0%B.≥1.5%,≥1.5%,<1.5%   C.≥0.5%,≥1.0%,<0.5%D.≥1.5%,≥2.0%,<1.5% 58、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是( B )。 A.≥0.5% B.≥1.0%C.≥1.5% D.≥2.0% 59、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1.0%,≥1.0%,<1.0%B.≥1.5%,≥1.5%,<1.5%   C.≥0.5%,≥1.0%,<0.5%D.≥1.5%,≥2.0%,<1.5% 60、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0.5%,≥0.5%,<0.5%B.≥1.0%,≥1.5%,<1.0%   C.≥1.5%,≥1.5%,<1.5%D.≥1.5%,≥2.0%,<1.5% 6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部,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  A.≥0.5%,≥0.5%,<0.5%B.≥1.5%,≥1.5%,<1.5%C.≥1.0%,≥1.0%,<1.o%D.≥1.5%,≥2.0%,<1.5%   62、采煤机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是( B )。 A.≥0.5% B.≥1.0%C.≥1.5% D.≥2.0%    63、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巷道中部,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64、采区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65、掘进机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是( B)。 A.≥0.5% B.≥1.0%C.≥1.5% D.≥2.0%    66、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67、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C )。 A.0.024% B.0.00024%C.0.0024% D.0.24% 68、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 D )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 A.2 m B.5 m C.8 m D.10~15 m 69、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及地温高的矿井,采煤工作面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为( C)。 A20℃ B.26℃ C.30℃ D.34℃ 70、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 A )传感器。 A.甲烷 B.温度 C.一氧化碳 D.风速 71、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D )。 A.26℃ B.30℃ C.32℃ D.34℃ 72、专用排瓦斯巷内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应悬挂在距专用排放瓦斯巷回风口( B )处。 A.5m B.10~15m C.20m D.30m 73、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 B)传感器。 A.断电仪 B.开停 C.风筒 D.温度 74、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 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 A )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A.0.5% B.0.75%C.1.0% D.2.0% 75、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内装煤点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76、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瓦斯涌出巷道的( B )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A.上风流 B.下风流 C.中间 D.上部 77、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A.≥0.5%,≥0.5%,<0.5%B.≥1.5%,≥1.5%,<1.5%   C.≥1.0%C,≥1.0%,<1.0%D.≥1.5%,≥2.0%,<1.5% 78、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内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是( A)。 A.≥0.5% B.≥1.0%C.≥1.5% D.≥2.0% 79、矿用防爆特殊型柴油机车内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是( A)。 A.≥0.5% B.≥1.0%C.≥1.5% D.≥2.0% 80、井下煤仓上方、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81、封闭的地面选煤厂内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82、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带式输送机滚筒上方,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  A.≥0.5%,≥0.5%,<0.5%B.≥1.5%,≥1.5%,<1.5%   C.≥1.0%,≥1.0%,<1.0%D.≥1.5%,≥2.0%,<1.5% 83、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室内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是(A )。 A.≥0.5%B.≥1.0%C.≥1.5% D.≥2.0%    8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 C ),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 )。 A.300mm,300mm B.200mm,200mmC.300mm,200mm D.200mm,300mm 85、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 C )时,必须在回风巷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A.200m B.500m C.1000m D.2000m 8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 C )或硐室中。 A.掘进工作面 B.回风巷道 C.进风巷道 D.采煤面 87、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 B )。 A.100 mmB.300 mm C.500 mm D.50 mm 88、矿井安全监控设备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 C )方能下井。 A.8h B.12h C.24~48h D.72h 89、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调校时,应先在新鲜空气中或使用空气样调校零点,使仪器显示值为零,再通人浓度为( D)的甲烷校准气体,调整仪器的显示值与校准气体浓度一致。 A.0.05%B.0.5%C.1% D.1%~2% 90、载体催化甲烷传感元件中毒是指元件工作时遇到了( A )气体。 A.硫化氢或二氧化硫 B.高浓度瓦斯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91、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上限与下限的代数差称为( A)。 A.量程 B.测值 C.响应值 D.精度 92、传感器输入一输出特性随某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 B)。 A.位移 B.漂移 C.温漂 93、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的测量范围是( C)。 A.0.10%~4.00% B.0.20%~4.00%C.0.00~4.00% D.0.00~5.00% 94、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的显示分辨率应不低于( A )。 A.0.01% B.0.20%C.0.30% D.0.05% 95、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在0.00~4.00%范围内,当甲烷浓度保持稳定时,便携式甲烷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超过( D )。 A.0.0t% B.0.02%C.0.05% D.0.03% 96、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应能在0.50%~2.50%范围内,任意设置报警点,报警显示值与设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 A)。 A.±0.05% B.±0.1%C.0.1%D.0.05%    97、甲烷报警矿灯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C )。 A.5 h B.8 h C.11 h D.12 h 98、甲烷报警矿灯出厂标定的报警点为1.0%,其报警点误差为( A )。 A.±0.1% B.±0.2%C.0.1% D.0.2% 99、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中载体催化元件与热导元件工作转换点设置范围为( D)。   A.2.00%~3.00%B.3.00%~5.00%C.1.00%~2.00% D.2.00%~4.00%    100、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在0.00~1.00%范围内,基本误差为(B )。  A.±0.20% B.±0.10%C.±0.01% D.±0.0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