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1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含义及其形成条件,经过案例了解人地相互作用内涵;,2利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方面认识自然灾害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差异形成机制。,4列举自然灾害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一、自然灾害,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客体。,1、定义:是指因为自然异常改变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环境(孕灾环境)、造成灾害发生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客体(受灾体)三者共同作用。,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异常事件,但却成为妨碍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自然原因之一,第11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事件,现象,自然异常改变,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图示,第12页,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何?,(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海底火山明神礁暴发,水蒸气和硫磺气组成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黑色烟柱,致使当初正在攀登此山一支国际登山队4名队员死亡。,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灾情。,【合作探究】,第13页,(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答:不属自然灾害。即使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事故。,(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100万人处于核辐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居民得了严重放射病。,第14页,二、自然灾害影响,(一)人员伤亡,1.两方面,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2.影响原因,灾害强度,年纪、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情况,个人对灾害应急反应不一样,人员伤亡不一样,表现,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损伤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群体,第15页,等候救援,第16页,(二)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止等造成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洪灾造成通讯设施中止,干旱造成玉米枯死绝收,第17页,被洪水浸泡工厂物资,地震毁坏高架桥,第18页,(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含有滞后性和隐蔽性,自然灾害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火灾毁林,火山暴发后被毁林地,第19页,(四)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合作探究】,依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假如某一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怎样?,第20页,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降低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绝对数量也大,不过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地域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能力,危害程度高。,第21页,【课堂小结】,自然,异变,受灾体,灾情,定义,灾害,事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危害程度,地域差异,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22页,年抗击非典,第23页,年甲流,第2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