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五百年,500年组成员:张骥 仲维树,刘汉,王振华,关晶,张嘉欣 桑林 李路遥,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空想社会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2,从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3,社会主义唯一模式到本国特色,4,社会主义一词的来源,19世纪30年代,1832年2月13日,法国人戎西埃雷在圣西门派办的“环球”杂志上首先使用了这个词,并比较严谨地表达了这个词的含义,他把人与人之间有组织的联系称为“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 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时间:16、17世纪,代表人物:莫尔,闵彩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时间:18世纪,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时间:19世纪,代表人物: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积极发展的时期,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认识程度受到限制,社会主义有限的历史事件也限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它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找不到改变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把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及其改良和推进上,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卡尔亨利希马克思,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国际主义与统一战线理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理论,共产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伟大历史意义,1.,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变为现实,1、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19世纪40年代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等著作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列宁在1915年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1916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军事纲领中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三、多维概念与模型分析,水平与垂直凝聚力,无产阶级可以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内发动革命,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国胜利,”,理论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南,对其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有重要意义。,2、,“,一国胜利,”,论在俄国的实践,阿,芙罗尔号起义,十月起义占领东宫,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市场,禁止贸易自由;全部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全部生产和产品分配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全民义务劳动制等。,新经济政策,:,对农民实行粮食税政策,减轻农民税赋,农民完税后余粮可自由支配;私人可以经营、租让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开放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政权;加强了同农民的团结,巩固了工农联盟,;,更重要的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探索,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创造,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内在合理性的产物。因此,它有着不可否定的社会历史地位。同时也有,诸多,严重的弊端。,从唯一模式到本国特色,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比较,在所有制方面的比较,在经济体制方面的比较,在分配制度方面的比较,在所有制方面的比较,苏联:苏联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实质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国:中国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比较,苏联模式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中国模式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制度方面的比较,苏联模式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中国模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基本政治制度的比较,基本文化制度的比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比较,苏 联 中 国,在文化政策方面的比较,苏联模式实行文化的单一性政策,排挤、反对多元文化,没有吸收资本主义文化自由的成果,缺少文化自由。苏联主要靠行政手段对学术和思想问题进行干预、管理,经常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中国模式在文化政策上,一方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坚持了文化多样性、开放性,又坚持了文化的统一性和先进性。,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式上的比较,在指导思想上的比较,苏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取得了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成果。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解,既有科学运用的一面,也具有教条主义的一面。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几代领导人都打着改革旗号,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体制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并最终演变成为对列宁、对苏共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这种做法严重削弱党自身的力量,成为导致政权垮台的突破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方式上的比较,众所周知,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改革的结果就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蒸蒸日上。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推行改革,为什么结局却根本不同?原因固然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坚持了不同的改革观。坚持什么样的改革观,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否定一切,全盘西化,苏联,中,国,中国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中对原有的体制和道路作了很大的调整、改革和提升,中国模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苏联模式。从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说明中国模式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并没有变,其中变化的部分是变得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从两种模式的比较中深化认识,从两种模式的比较中不断探索并完善中国模式,:,吸取苏联模式失败的教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政治体制。只有改革政治体制,才能成功探索出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不断完善中国模式,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