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10247070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CT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CT值影响的在体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T 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胸部 CT 值影响的在体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对在体胸部各组织 CT 值的影响 。方法 :在不同CT 扫描条件 下测量人体胸部的气管 、血管 、肺 、椎体与肌肉的CT 值 。分别设定 6 组不同扫描参数及重建算法: S1 层厚 5 mm 、50多模型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V)、低剂量; S2 层厚 5 mm 、滤波反投影(FBP)、常 规剂量; S3 层厚 1.25 mm 、50ASIR-V 、低剂量; S4 层厚 1.25 mm 、50 ASIR-V 、常规剂量; S5 层 厚 1.25 mm 、FBP、低剂量 ;S6 层厚 1.25

2、 mm 、FBP、常规剂量 。扫描的辐射剂量采用两种噪声指数(NI) 来进行控制 ,包括低剂量(NI= 40)和常规剂量(NI= 10)。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的两个 组之间 CT 值的差异 。结果: 扫描剂量仅对气管 CT 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其他组织 CT 值无影响; 扫描层厚与重建算法对胸部各个组织 CT 值的影响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人体胸部组织 CT 值受 CT 层厚 、重建算法和 CT 剂量的影响小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关键词:CT 扫描参数;重建算法;CT 值;扫描剂量随着低剂量胸部 CT 筛查的推广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人们进行胸部 CT 检查的

3、次数大幅度 增加 ,胸部疾病特别是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1 。临床工作中 ,按照肺结节在 CT 图像上的表现分 为实性结节(solid nodule,SN)和亚实性结节(sub-solid nodule,SSN),SSN 包括纯磨玻璃结节 (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和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PSN)2-3 。不同类型的 结节对应不同的疾病谱和预后 ,对结节类型的准确判断直接决定了临床处理方案 。然而目前对结节 类型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影像科医生的主观感受 ,如果主观上认为结节没有掩盖肺纹理则判断为纯磨 玻璃密度结节 ,若掩盖了肺纹理则为

4、实性结节 ,两种成分均存在则为部分实性结节 。这种判断过于 依赖诊断医生的主观感受,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诊断的准确率减低。因此 ,有学者试图寻找一种客观的方法来判断结节的类型 。CT 值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指标 ,它代 表 X 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不同组织的CT 值各异,各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有研究认为通 过 CT 值能鉴别GGN 和 SN 。但是随着影像成像技术的进步,各种扫描设备、扫描方案层出不穷。在保障图像质量的同时 ,追求最低的辐射剂量以减少 X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既往体模研究发现 ,CT 值会因X 线管电压 、重建算法 、X 线束硬化 、

5、机器电源情况 、温度及邻近组 织等因素发生改变4-7 , 因此通过 CT 值来定量判定结节类型的可行性受到了争议。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 ,我们认为体模的研究结论远远无法反映真实的在体情况 , 既往并 未见在体 CT 值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在体胸部气管、血管、肺、椎体 及肌肉的CT 值, 明确扫描层厚、重建算法、扫描剂量对在体胸部各组织 CT 值的影响, 为以CT 值鉴别肺结节类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参与者在检查前均被告知具体研究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批号: NCC1840)。研究

6、对象选自 2018 年 7 月至 12 月行胸部 CT 检查的人群 。1.2 检查方法采用 GE Revolution 256 排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肺部扫描 。患者采取仰卧位,在充分吸气末屏气 后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 。管电压固定为 120 kV, 自动毫安秒技术,螺距 0.992 。层厚包括常 规层厚和重建层厚 , 常规层厚 5 mm,层间距 5 mm; 重建层厚 1.25 mm,层间距 0.8 mm 。重建算法包括 50 多模型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Veo,ASIR-V) 和滤波反投影(fi

7、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辐射剂量采用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控 制,NI 分别为 40(低剂量)和 10(常规剂量)。原始数据经重建后得到 6 个序列的图像: S1(5 mm + 50 ASIR-V + 低剂量),S2(5 mm + FBP + 常 规剂量),S3(1.25 mm + 50ASIR-V + 低剂量),S4(1.25 mm + 50ASIR-V + 常规剂量),S5(1.25mm + FBP + 低剂量),S6(1.25 mm + FBP + 常规剂量)(表 1)。表 1 胸部 CT 扫描参数及重建方法Table 1 Chest C

8、T Scanning and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序列号层厚/mm重建算法辐射剂量S15.0050 ASIR-V低剂量S25.00FBP常规剂量S31.2550 ASIR-V低剂量S41.2550 ASIR-V常规剂量S51.25FBP低剂量S61.25FBP常规剂量1.3 ROI 的选取、CT 值测量及比较在 6 个不同序列的图像上分别测量气管 、血管 、肺组织 、肌肉和椎体的 CT 平均值 。感兴趣区 (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选取方法: 在主肺动脉窗层面选取气管的 ROI,尽量将 ROI 放置于 气管的中央 ,避免包含气管壁 ,如果该

9、层气管内含有分泌物则另做选择; 同样在主肺动脉窗层面选 取血管的 ROI,将其放置于降主动脉的中央 ,避免包含主动脉壁; 在右肺叶间裂胸膜 、少纹理区域 内选取肺组织 ROI; 在左侧肩胛下肌的中央选取肌肉的 ROI,尽量选取密度均匀的区域; 在胸 12 椎 体的中央选取椎体的 ROI。由两名高年资医生(分别从事影像工作 15 年和 8 年)在 GE AW 4.6 工作站上对 6 组图像的 5 个 部位分别勾画大小为 95100 mm2 的 ROI,测量和记录 CT 平均值,测量过程中两名医生完全独立操作, 取两者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CT 值 。对同一组织两个扫描参数相同、一个扫描参数不同的

10、两组序 列进行 CT 值比较 , 以观察扫描参数是否能影响 CT 值 。通过 S1 与 S3、S2 与 S6 的比较以确定层厚 对 CT 值的影响;通过 S3 与 S5、S4 与 S6 的比较以确定重建算法对 CT 值的影响;通过 S3 与 S4、S5 与 S6 的比较以确定扫描剂量对 CT 值的影响。1.4 统计学方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值 标准差表示数据的分布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数据的分布 。两名研究者测量 CT 值的一致性水平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 observer reliability, ICC)进行评估; 各个部位的 CT 值采用两

11、名研究者测量值的平均值 ,根据 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同一部位在不同扫描序列上CT 值的差异 。P 小 于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检验均在 SPSS 26.0 软件上进行。2 结果共入组 50 例受试者 ,其中男性 22 例(44), 女性 28 例(56)。 中位年龄 55 岁(四分位距: 42.7559 .25)。所有患者的图像质量均达到研究分析的标准,未出现明显的呼吸、运动伪影 。两名 医生独立测量气管、血管、肺、椎体和肌肉的CT 值,每个部位分别于 6 个不同的序列进行测量,每 位医生得到 30 组数据。对两位医生测量所得的 30 组数据进行

12、一致性检验 ,发现所测数据的 ICC 值范围为 0.640.99, 其中 27 组(27/30, 90)ICC 0.75, 3 组(3/30, 10)ICC 在 0.60.75 之间 。P 均小于0.001。 具体结果见表 2。表 2 两名研究者测量 CT 值一致性检验Table 2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test of CT number measured by two doctors项目ICC95 CIFPS1-气管 CT 值0.900.830.9419.05 0.001S2-气管 CT 值0.750.590.856.85 0.001S3-气管 CT 值0.9

13、50.910.9739.26 0.001S4-气管 CT 值0.930.870.9625.72 0.001S5-气管 CT 值0.680.490.805.19 0.001S6-气管 CT 值0.640.440.784.58 0.001S1-血管 CT 值0.960.930.9723.42 0.001S2-血管 CT 值0.850.740.926.78 0.001S3-血管 CT 值0.830.710.916.03 0.001S4-血管 CT 值0.890.800.948.95 0.001S5-血管 CT 值0.850.730.916.46 0.001S6-血管 CT 值0.840.710.91

14、6.14 0.001S1-肺 CT 值0.730.520.843.61 0.001S2-肺 CT 值0.910.840.9511.13 0.001S3-肺 CT 值0.920.860.9612.65 0.001S4-肺 CT 值0.810.660.895.16 0.001S5-肺 CT 值0.910.840.9510.75 0.001S6-肺 CT 值0.930.880.96118.26 0.001S1-椎体 CT 值0.990.960.99118.26 0.001S2-椎体 CT 值0.980.970.9955.34 0.001S3-椎体 CT 值0.900.830.9510.75 0.00

15、1S4-椎体 CT 值0.900.810.949.26 0.001S5-椎体 CT 值0.930.880.9615.17 0.001S6-椎体 CT 值0.880.780.938.03 0.001S1-肌肉 CT 值0.840.720.916.23 0.001S2-肌肉 CT 值0.870.770.937.77 0.001S3-肌肉 CT 值0.750.560.863.99 0.001S4-肌肉 CT 值0.880.790.938.47 0.001S5-肌肉 CT 值0.800.640.884.90 0.001S6-肌肉 CT 值0.880.790.938.37 0.99-0.140.89-0

16、440.66椎体0.050.96-0.060.95-0.090.93-0.380.70-0.260.79-0.060.96肌肉-0.210.83-0.290.77-0.180.86-0.380.710.190.85-0.110.913 讨论CT 值是代表 X 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它不是一个绝对值 ,而是一个相对值 。某物 CT 值 = (物 - 水)/水 k,为衰减系数 ,假如采用 Hounsfield 单位则 k 为 1 000,水 = 1, 则水的 CT 值为 0 HU,正常人体 CT 值范围-1 0001 000 HU8 。 受 X 管电压的影响 ,这与之前研究发现 CT 值

17、 会因 X 线管电压改变相符5 。既往研究主要以体模为研究对象 , 未对不同组织进行系统地研究 。本 研究以在体的胸部各组织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扫描参数对人体组织 CT 值真实的影响情况。本研究发现在体胸部组织包括气管、血管、肺、椎体和肌肉的CT 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研 究者单独测量的一致性较高(90 的测量数据 ICC 大于 0.75); 不同层厚及重建算法的条件下气管、 血管 、肺 、椎体和肌肉的 CT 值无明显差异; 不同扫描剂量下气管 CT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血 管、肺、椎体和肌肉的 CT 值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中扫描剂量对气管的 CT 值有影响即气管 CT 值在 S5 与

18、 S6 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其他组织无影响 。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可能原因是气管的 CT 值在测量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尽管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开气管壁和分泌物 ,但是由于气管腔内主要为气体成分 ,少量的 其他成分即会很大程度影响到 CT 值 ,从而产生统计学差异 。这与我们计算的测量 CT 值一致性的结 果也是相符的 ,在测量所得的 30 组数据中 ,大多数数据(27/30,90)测量的 ICC 值均在 0.75 以注: 气管 CT 值在 1-6 序列中的分布 , 血管 CT 值在 1-6 序列中的分布 , 肺 CT 值在 1-6 序列中的分布 , 椎体 CT 值在 1-6

19、 序列中的分布 , 肌肉 CT 值在 1-6 序列中的分布;通过对 CT 值两两比较 ,发现气管 CT 值在 S5 与 S6 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织各序列相互比较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图 1 不同胸部组织在不同序列 CT 值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CT number measured in different sequences of each tissue上 , 3 组 ICC 值小于 0.75 的数据分别为气管 S5 序列(ICC = 0.68)、气管 S6 序列(ICC = 0.64)和肺 S1 序列(ICC= 0.73), 因此我们认为气管 CT 值

20、在 S5 与 S6 两组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测量时受到 了气管壁和分泌物的影响而并非扫描剂量所导致 。这与朱明等 9的实验研究也一致 ,他们的体模研 究表明在固定管电压时改变 CT 剂量指数所得不同CT 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重建算法对气管 、血管 、肺 、椎体和肌肉CT 值没有影响 ,而赵雷等7研究发现不同重 建算法对 CT 值有影响 。首先赵雷等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 CT 值的颗粒 ,这无法反映人 体的真实情况 ,其次在他们的研究中重建算法对 CT 值的影响没有规律 ,有些组颗粒在 BONE +这个 算法下测得最大值,但其他组却在 SOFT 算法下测得最大值 。因此

21、我们认为本研究的结果更能反映人 体胸部组织真实 CT 值与重建算法的关系 。据我们所知 , 目前没有研究发现扫描层厚对组织 CT 值有 影响。CT 值在疾病的影像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影像科的工作中 ,我们遇到的最多肺部 疾病就是肺结节 , 不同类型的肺结节(SN、SSN)检出率以及预后情况有很大差异 10-12 , 因此它们的 鉴别尤为重要 。既往有学者提出以 CT 值来区分 GGN 和 SN13 ,但是并没有在临床广泛应用 ,可能是 因为胸部组织 CT 值本身的稳定性和不同扫描参数对 CT 值的影响均未明确 。本文通过在人体研究证 明了CT 值受到扫描、重建参数影响较小,具有较

22、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GGN 定量分析的参考 。其次 有研究发现 CT 值还可以用于预测结节生长,Gao 等14发现平均 CT 值有助于预测 GGN 的自然生长 。此 外 ,蒋宇等 15发现 SSN 平均 CT 值与肺组织 CT 值的差值可以用于鉴别浸润性腺癌和微浸润腺癌及浸润前病变 。因此保证 CT 值的稳定性是影像诊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首先 ,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且仅探究部分扫描参数和重建算法对 于胸部组织 CT 值的影响; 其次 ,本研究仅证实一些机器方面的因素对于 CT 值的影响 ,但没有考虑 受试者自身因素 ,如体型 、呼吸 、血流等对于 CT 值的影响 。但是 ,

23、本研究进行的在体组织的 CT 值 研究,较既往体模研究更能反映真实的临床情况,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拓宽和深入研究。综上所述 ,人体胸部组织包括气管 、血管 、肺 、椎体及肌肉的 CT 值受 CT 扫描层厚 、重建算法 和 CT 剂量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参考文献1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 D R, ADAMS A M,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J. The New Eng

24、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5(5): 395-409.2 HANSELL D M, BANKIER A A, MacMAHON H, et al. Fleischner society: Glossary of terms for thoracic imagingJ. Radiology, 2008, 246(3): 697-722.3 GODOY M C, NAIDICH D P. Subsolid pulmonary nodules and the spectrum of peripheral adenocarcinomas of the lung

25、 Recommended interim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 Radiology, 2009, 253(3): 606-622.4 李琼, 于红, 张丽, 等. 迭代重建技术对低管电压胸部 CT 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28(10): 1615-1618.LI Q, YU H, ZHANG L, et al. The effect of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on image quality of contrast- enhanced chest CT with lo

26、w tube voltage settingsJ. Journal of Practical, 2012, 28(10): 1615-1618. (in Chinese).5 彭文献, 彭天舟, 夏顺仁, 等. X 线管电压对生物组织 CT 值影响的实验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3,28(11): 1102-1104.PENG W X, PENG T Z, XIA S R, et a1. The effects of X-ray tube voltage on tissue CT valueJ. Radiologic Practice, 2013, 28(11): 1102-1104. (

27、in Chinese).6 彭文献, 彭天舟, 叶小琴, 等. CT 扫描参数对人体组织 CT 值影响的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 30(1): 79-81.PENG W X, PENG T Z, YE X Q, et al. Effect of CT scanning parameters on CT number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2010, 30(1): 79-81. (in Chinese).7 赵雷, 刘波. 重建算法及射束硬化伪影对 CT 值测量的影响J. 影像研

28、究与医学应用, 2019,3(14): 88-90.8 韩萍, 于春水, 余永强, 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M.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5.9 朱明, 刘贵霞, 李敬玉. CT 扫描参数对 CT 值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 15(4): 91-93.10 AOKAGE K, MIYOSHI T, ISHII G, et al.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aging validation in the eighth edition of the 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

29、ancer: Correlation between solid size on thin-se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invasive size in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new T classification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7, 12(9): 1403-1412.11 HENSCHKE C I, YIP R, SMITH J P, et al.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Part-solid nodules in baseli

30、ne and annual repeat roundsJ.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16, 207(6): 1176-1184.12 YANKELEVITZ D F, YIP R, SMITH J P, et al.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Nonsolid nodules in baseline and annual repeat roundsJ. Radiology, 2015, 277(2): 555-64.13 张丽, 吴宁, 李蒙, 等. 期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成分定量分析与附壁样生长的相关性研究J.

31、 中华肿瘤 杂志, 2017,39(4): 269-273.ZHANG L, WU N, LI M, et al.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ground glass opacity and lepidic growth pattern component in stage I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J.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2017, 39(4): 269-273. (in Chinese).14 GAO C, LI J, WU L, et al. The natural growth of su

32、bsolid nodules predicted by quantitative initial CT features: A systematic reviewJ.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0: 10318.15 蒋宇, 贾晓民, 赵杰. 肺亚实性结节 CT 定量分析对肺腺癌病理侵袭性诊断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21, 36(10): 1232-1237.JIANG Y, JIA X M, ZHAO J. Diagnostic value of quantitative CT analysis of pulmonary subsolid nodules to lung adenocarcinomaJ. Radiologic Practice, 2021, 36(10): 1232-1237. (in Chinese).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